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864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I)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35题,共140分,第Ⅱ卷为36-41题,共160分。

全卷共计3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计140分)

一、选择题:

(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广西和宁夏分别是我国壮族和回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与宁夏相比,广西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气候条件优越

C.土壤肥沃D.劳动力价格低廉

2.宁夏回族自治区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盛行风向D.纬度位置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

据此回答3~4题。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自然灾害 ④塑造华北平原 ⑤淤积河床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

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700千米。

“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

到2010年,中石化每年将往上海输送19亿立方米天然气。

据下图回答5--6题。

5.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

6.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8.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9--10题。

9.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1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据此回答下题。

11.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12.“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上述材料是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

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罪己诏”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13.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

”下列言论与亚

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迭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恩格斯说:

“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

”以下选项与材料中的“曙光”和“人物”相吻合的是()

A.文艺复兴和薄伽丘B.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

C.社会主义和马克思D.思想启蒙和孟德斯鸠

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16.京剧的主要唱腔是西皮和二黄,这说明京剧最受什么地方的戏剧影响()

A.北京B.河北、河南C.江苏、浙江D.湖北、安徽

17.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从与牛顿去的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A.伽利略B.哥白尼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8.“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9.1900年,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中西文化“结婚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种文明。

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

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20世纪,则两种文明结婚之时代也。

吾欲我国之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三大典。

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下列梁启超可资利用的中西启蒙思想是()

①人是宇宙的精华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众治取代独治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2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下面最能体现他的“社会革命”的主张是()

A.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1.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下列对封建文化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②报纸、杂志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2.张建国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张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1958年,张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大炼钢铁

C.1976年,张建国参加全国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1984年,张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2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

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米描绘外部世界。

这个美术流派是()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画派D.现实主义

2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5.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26.《列子·天瑞》篇记述:

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

杞人忧天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D.否认了物质运动规律性

27.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汉书·五行志》述:

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

上述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8.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

29.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

这充分体现了()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形态的文化对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哲学理论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

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的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1.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水中花、镜中月 ⑥科学发展观

A.①③ B.②④C.①⑤  D.②⑤

32.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这说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3.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所发现。

这些发现()

A.会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干扰因素

B.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构成了事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表明自然界中的事物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3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部门从闭幕式当日,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变规律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35.《坛经》记载:

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

“不是

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上述观点属于()

A.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B.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

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第II卷(本卷共计160分)

二、主观题:

36.(22分)

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彩,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明·王守仁)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塞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宋·朱熹)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汉代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尚书·洪范》认为,“水、火、金、木、土是世界的本原”;明朝王夫之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1)材料一中王守仁和朱熹的观点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并简要阐述?

(10分)

(2)材料二的材料体现出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4分)简要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8分)

37.(30分)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材料二: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

恩格斯说:

“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说:

“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38.(24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材料二我国新三代国家领导人语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邓小平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谋。

——江泽民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位伟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贡献分别是什么?

(3分)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历经了哪三次历史巨变?

(6分)

(2)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分)试选择其中两位伟人的思想加以说明。

(6分)

(3)材料二反映的新三代领导人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3分)这些思想有何重大意义?

(3分)

 

39.(28分)学者林贤治说:

“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

“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

鲁迅指出:

“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请回答: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

结合材料一、二分别

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的表现及他们把矛头分别指向什么。

(14分)

(2)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

(6分)

(3)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

(2分)“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

(2

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

(4分)

 

40.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28分)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

甲、,乙,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

(15分)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

(3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

(4分)

;。

(4)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至少2条)。

(6分)

41.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1)该地区的主导工业是____________工业。

(2分)

(2)该地区能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分)

(3)根据本区资源特点,除煤炭、电力工业外,还可优先重点发展的工业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4)从本区能源构成特点来看,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6分)

①____________;②。

(5)该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产生该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主要人为原因是。

(6分)

 

政治

 

历史

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