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79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自考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政治:

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反映,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

阶级分析:

找出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提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经济分析:

从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物质生活制约政治出发,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世界观上的学说,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政治学:

是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

古希腊:

城邦,城市国家;亚里士多德:

国家活动;中国古代:

统治。

两种观点:

1剥削阶级思想家和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剥削阶级对政治的解释:

1道德观点等同为伦理道德2法律现象立法和执法的过程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4管理公共事务5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解释:

1根源是经济2实质是阶级关系3核心是政治权力4活动是科学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范围:

1时间范围2界定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

1国家2公共权力

政治学研究的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导致政治关系的变化。

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使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任何政治学理论不能脱离特定的经济学,因此我们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政治学和法学曾长期彼此不分。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是权力现象;法学研究的是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法是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民主政治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性的形式而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因而政治和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政治学和法学也就具有联系的必然性。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政治的基础。

哲学探求的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始终居于人类知识的最高层次,属于社会意识的最高形式。

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政治学理论都要以哲学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追问的是人类生存和个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哲学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自身、社会的视角和方式,为人类的生命过程和生存活动提供价值支持。

儒学孔孟: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韩非《韩非子》:

以法治国和霸道,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

老子、庄子:

无为而治。

政治思想的起源:

柏拉图《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

历史性转折(文艺复兴)。

黑暗时期的神学政治论:

托马斯、阿奎那(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教权)。

15世纪16世纪,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布丹的《共和六论》、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马基雅维里被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提出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和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的根本区别;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政治是君主夺取政权和维护统治的活动。

17世纪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

(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霍布斯和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杰弗逊、潘恩和汉密尔顿)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孔斯坦、边沁的自由主义,孔德、斯宾塞的实证主义,主张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主义。

  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的阶段:

1十九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研究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研究政治权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研究公共政策。

  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因素和规律。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1提出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同传统的所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上述观点表明,它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政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3理论联系实际4阶级分析5经济分析

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1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2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的学者及其著作: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

氏族公社的制约因素:

劳动和家庭的发展阶段

  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血缘家庭;其后为普那路亚家庭;氏族是普那路亚直接引起的。

氏族:

是具有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集团。

原始公社(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原始社会血缘亲属集团,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有共同名称、宗教信仰和墓地。

19世纪中期,摩尔根经过对印第安人生活的研究著《古代社会》。

  氏族社会分为产生、发展、繁荣、解体四个阶段。

  氏族的特点:

1血缘关系为纽带是氏族的本质2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管理组织,组织机构是议事会3在氏族内部,所有成员平等,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也随之解体。

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结果:

1提高劳动生产率,部落有了剩余产品2生产增长,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家长制家庭:

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

  家长制家庭特点:

1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2父权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结果:

1奴隶制巩固与发展2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3部落联盟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现商人阶级,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结果:

1出现金属货币2人们为谋生而流动,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

恩格斯对国家产生的论断:

1历史现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秩序实质:

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表现,不允许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和集团破坏。

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

1雅典国家(最纯粹、典型)2罗马国家(平民与贵族的斗争)3德意志国家(日耳曼部落征服罗马帝国)

国家产生的根源是一致的,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结果,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区别于氏族:

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公共权力

划分:

指对一定地域上的居民以什么为基础进行管理。

  公共权力:

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只有公共权力的强制机关才能维持社会的存在。

洛克认为三种自然权利:

生存、自由、财产私有。

按需分配表明:

人变了、人对劳动的态度变了、人与人关系变了。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论2契约论(以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洛克“自然权利”、卢梭“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说之大成)契约论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起源的学说3暴力论:

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

契约论的缺陷:

1对国家产生以前的描述,是主观的设想,从自己的政治观点出发做出的主观虚构,没有任何历史事实2把法说成先于国家而存在,把国家说成是产生于法的基础上的,也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全民意志的产物,国家是属于全体居民的国家,这是非科学的超阶级的国家观3把国家说成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是永恒的“理性王国”。

神权论:

也称君权神授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政府的权威都由神意所授予。

国家的本质问题,也成为政治学中的核心问题。

国家产生于社会又居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在表面上所采取是一种共同体的形式。

  国家:

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对国家概括的含义:

有阶级社会的组织、阶级统治、是个机器。

政治统治的特点:

1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2是统治阶级的有组织的力量,国家意志是政治统治的主要内容。

国家权力:

统治阶级意志的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来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国家意志:

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的意志,经过一定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国家权力与社会分离的表现:

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2常备军的建立3赋税制度的确立

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必要条件。

国家权力特性:

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

国家主权:

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

国家三要素:

主权、领土、居民。

国度:

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

  国家职能:

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目的

  两种职能的关系:

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加强内部职能,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外部职能;有效地发挥外部职能,才能巩固和社会发展。

内部职能分为:

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政治职能:

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又叫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职能:

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

专政:

国家的本质,实质是阶级统治或政治统治。

  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关系:

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社会管理职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必须依靠国家权力,所以它又与政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政治职能以社会职能为基础。

国家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能够得以持续。

国家消亡的前提是阶级的消亡。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国家消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

  最高级的人类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国家消亡的条件。

  消灭了阶级差别国家才会消亡:

1经济上,社会主义解决了所有制,消除了国家存在的社会条件,但社会生产力达不到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在分配领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2政治上,社会主义剥削阶级被消灭,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只要有阶级斗争国家就不会消亡。

3事实上的不平等,需要法律规范来调整。

只要有法,就需要有保证法律实现的强制性的国家机关。

国家消亡的条件:

1政治条件是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2社会条件是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3精神条件是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4国际条件是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5最根本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国家的消亡的途径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表明了过程的渐进性:

是指国家消亡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使国家消亡的经济条件和精神条件的逐渐完备、人们之间关系的逐渐改变,作为强制性的暴力机器的国家,才逐渐地成为社会上所不需要的东西。

专政与专制的区别:

1专制是政体,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滥用暴力,专横不法,不民主2专政是国体。

3专政作为政治统治,必须有强制力,但专政不仅仅是强制力。

无产阶级专政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任务主要靠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靠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的。

剥削阶级专政,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只是以强制力为后盾。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亚里士多德:

正常国(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变态国(专制国、寡头国、暴民国)

神权国:

用以解释中世纪的神权国家。

按国家主权把国家划分为:

主权国、部分主权国、殖民地国家。

地理环境划分:

海洋国、大陆国、岛国。

现代西方国家划分:

法治国、民主国、专制国、福利国。

国家的历史类型:

按国家本质进行的历史分类,对各种国家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马克思划分标准是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同一社会形态的国家,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

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

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国都采用君主制(国家权力属于世袭的君主);城邦国家:

雅典,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是由选举和抽签产生的;古罗马和斯巴达采用的是贵族制(由显要贵族组成元老院(古罗马)、长老会议(斯巴达)掌握重要权力)。

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秦朝建立之初,统治阶级就提出“邦之急,等级”;到魏晋时代形成九品三十等的官僚等级制度。

中国唯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道教,起源于先秦老庄的“无为”哲学,本身即具有脱离政治的虚无主义倾向。

宗教的特点:

1思想表现为教义、教条2组织表现为教会

  奴隶制国家:

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奴隶的工具,维护奴隶制的剥削形式。

  封建制国家:

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和统治广大农民的工具,维护封建制的剥削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压迫和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维护着本主义的剥削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在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

更替规律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社会力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革命与改良区别:

1革命是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2革命是历史的必然现象,革命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改良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3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是激烈的社会变动。

改良则是渐进的,和平的、局部的改造的过程。

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还占有奴隶本身。

封建制国家是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1领主占有制:

领主领地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

经管庄园、利用特权、附属农奴。

2地主占有制:

合法买卖土地。

出租土地,收缴地租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3国家占有制:

是以国王名义占有土地。

分封级各级领主,实质是领主占有制。

4自耕农占有制:

占有是少量的。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仅满足基本生存条件。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土地由享有一定特权的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劳动者耕种土地,并以劳役或实物的形式将剩余劳动无偿交付给土地占有者;劳动者不衣食于主人,有一个独立生产生活的家庭。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1国家结构,西方分封割据制,中国中央集权制。

2权力结构,西方等级制,中国官僚制。

3政治文化,西方利用宗教,中国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

中国封建官僚制的特点:

1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2按等级划分官职。

3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是官僚制的核心。

  宗法:

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劳动者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是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

  社会主义国家是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标志着人类历史的深刻变化,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国家变成了消灭人剥削人和建设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工具。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其政治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其思想特征。

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创造了民主法治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人类文明财富。

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与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壮大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发源地是在西欧。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是以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为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具备的条件:

1是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原始积累:

强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霸占土地,实行殖民、国债、保护关税制度。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途径:

1典型形态是圈地运动,剥夺农民土地;2通过奴隶贸易,贩卖其他地区的人口沦为雇佣劳动者3通过殖民活动,征服和掠夺殖民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2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3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

4生产以交换和货币作为存在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共同点:

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点:

1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以雇佣劳动。

2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3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超经济强制因素之上;建立在平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

英国、法国和德国为典型代表。

1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特点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及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急风暴雨的大革命形式。

3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特征是:

封建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政治多重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逐步使封建专制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

  资本主义本质特征:

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政权组织,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表现:

1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2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动规则;

3资本私人所有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1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和斗争的职能,其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的整体统治秩序。

2承担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职能。

3对外职能是为了强化资本对于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在国际范围内谋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和创造条件。

两个发展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自由贸易和竞争的。

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特征:

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方式来统治国家。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

  自由方式在政治生活的不同的具体体现:

1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

所谓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政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

2政治制度方面:

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

代议制是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体现。

3政府职能方面:

体现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

特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矛盾,由自由主义方法变为暴力压迫。

  垄断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尖锐化的表现: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深化。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各种集团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矛盾的发展。

a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b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矛盾和斗争c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特点在政权结构上的变化:

1从保护个人主义转变为保护垄断集团利益。

具体表现:

削弱议会权力,扩大行政权力。

“万能政府”。

使权力过分集中到政府首脑的发展趋势。

2垄断资本控制政府。

两种途径:

a代理人执掌政权b亲自担任要职。

3政府干预为维护其统治。

  垄断资本主义家如何利用国家来为其经济利益服务:

1制定以垄断资本为中心的政策、加速资本积累。

2利用政府制定计划,靠行政命令来控制生产的无政府性。

3利用政府制定政策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杠杆。

  由此可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内外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走向反动和国家对于社会控制的全面加强,这就促使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更加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

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征:

1在统治思想上,为了论证法西斯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麻痹和控制人民的思想,法西斯国家一般都以“种族优越论”、“领袖崇袖论”等作为政治经济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

2垄断资本国家化。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直接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国有”资本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法西斯政权还直接通过政府组建经济垄断集团。

3国民经济军事化。

一切生产都服务于军事生产要求,国民经济生活按照军事体制组织和管理。

4政治领导独裁化;法西斯领袖的绝对权威是法西斯国家信奉的根本价值之一。

5政治统治恐怖化;法西斯政权蔑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以极端恐怖和残酷的手段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6对外扩张和侵略疯狂化。

为转移国内矛盾,法西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用以强化垄断资本的国际竞争地位,占领更多的殖民地。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法西斯国家:

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动摇的产物,是特定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

  法西斯专政出现:

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由于经济危机而削弱了。

  “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生存空间论”是最反动、最野蛮的荒谬理论。

  经济方面: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政治方面:

法西斯寡头统治。

  对外关系方面:

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

  法西斯国家典型代表国家是:

纳粹德国。

  福利国家:

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多元民主。

  福利国家实质:

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保证增进其资本积累,用社会化政策企图缓和阶级冲突的统治方法。

福利国家鼓吹“资本民主化”,“管理制度革命”,“收入革命”谬论。

“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

即政府最低限度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政府的职能只限于必要的公共事务,社会经济活动完全由“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进行调节,政府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在政府政策方面,它体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政府鼓励和维护个人在市场上的自由活动。

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统治的方式上,一般采用普选制、议会制等民主形式;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

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市镇的出现标志着城市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