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复习教案教师用.docx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复习教案教师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复习教案教师用.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复习教案教师用
狠下苦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备课时间:
2004年10月20日
备课、授课:
彭爱明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素养。
2、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具备迁移解题能力。
复习建议:
对于文言文,我们的基础很不扎实,每次做文言阅读题特别是翻译题时,得分很不理想。
因而我们想通过这次复习,真正提高同学们的文言水平。
但同学们要牢记,提高文言言阅读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它就需要一点一点扎实地积累。
复习资料:
本印发资料,高中语文课本1—6册,《高考A计划》文言部分。
复习方式:
读,练,讲,记。
课时:
20课时
A、文言文阅读命题的走势及对策
一、命题的基本走势
总的来说,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基本是稳定的,但近年来有一些变化。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文言选段,不难发现这些规律:
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点:
1、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
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
(1)从表达方式来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
偶或有一点议论,或者是作者直接发议论,或者是借人物之口发议论;
(2)从运用的词语说,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的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非常见的实词和虚词,考题所涉及的字词大多在课文中出现过;(3)从句式上说,主要运用常见的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等,极少出现非常见的文言句式;(4)从内容上说,与作者写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较少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
(5)从内容上说,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
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2、人物性格由单一趋于复杂
以往所选古文语段中的主要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或忠或奸,或孝或廉,或善处事或善用兵等。
如1998年选择的关于李若水的语段主要表现其“忠”,1999年年选关于苏琼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治政有方、善处事务,2000年所选关于胡质的语段主要表现其清慎,2001年所选关于田单的片断,主要表现其作战善于用“诈”。
而2002年所选《李将军列传》片断中的李广,其性格比较复杂,2003年所选《裴矩传》中的裴矩,则有“佞于隋”而“忠于唐”这个侧面,性格明显趋于复杂。
人物性格的趋于复杂,表明阅读难度有某些提高。
3、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
以往在古文阅读的试题中,考字词理解的试题通常有三题,而2003年则改为实词、虚词各一题,而筛选信息、分析文意、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试题则由过去的两题增加为三题。
2004年筛选选信息、分析文意、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试题共两题目,这是很显然的变化。
4、更重视翻译理解能力
过去理解文句含意的试题全用选择题,而从2002年起,则改用考生直接翻译的试题。
看起来只是题型的变化,实际上对文意理解的要求更高,而且它把对文意理解的考查和语言形式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
因此有的人说这是考查古文阅读的过硬功夫。
2002年、2003年主观选择题为5题,翻译均为5分。
2004年客观选择题变为4题,翻译增加到8分,更能考查准确理解文句的能力和言文基本功。
5、更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古文阅读的每一道试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方能作出正确回答。
即便是理解常见实词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判断,几乎找不到凭借死记硬背来回答的试题。
至于翻译文句、筛选信息都需要凭借对语境的正确分析,而且更强调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二、应试的基本策略
应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点:
1、转变阅读观念
一般同学读古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路了。
也就是说,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
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
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
再从高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2、注重复习课本
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考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
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
近四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凶”、“白”、
“诺”、“箧”(后四个为2004年)等几乎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近四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而”、“与”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到的文言句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
更何况均有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
曾经多次参加高考命题的章熊先生在谈及文言文复习时,曾经建议考生在高考前认真读几篇典范的文言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他认为这些文章里,有着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用法的范例,可用于对文言文的全面、综合复习,这对积累语言材料,建立文言语感,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章熊先生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说得相当精辟的,我们应该遵从。
有老师认为为了夯实基础,课本应复习三遍,这都是真知灼见。
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在复习阶段认真阅读过去列入课本,现在移至读本的古文,如《荆轲刺秦王》等;认真阅读过去置于读本现在移入课本的古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巩固基础知识,是关键,归根到底,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不能有三隅在胸,便不能以一隅反之,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触类旁通。
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读,结合名句名篇的背诵,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除去古诗、戏剧共11个单元,这时,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这两部分单独复习,效果会更好),采取5、4、3、2、1、6册的先后顺序,每周三节晨读,一周一个单元,十一周可以复习完。
要求同学每篇必读两遍,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重点读注释,解义;第二遍,通读全篇,如有背诵,复习背诵。
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
这一步,是以同学们个体的活动为主,老师仅指导而已,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在浅表意义上,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基础知识。
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
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
我们主要是以2004年的15套文言文阅读题为主。
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
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
4、掌握针对此类传记文的阅读步骤。
对这种传记选段的阅读,目的有二:
一是了解文段的梗概,知道叙事的脉络;二是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能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
在这两点之外,还附加有找出题目中与原文相矛盾的地方。
总起来说,阅读应该围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一个主干来抓信息要点。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阅读:
初读文章。
用符号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
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明确选段的梗概。
再读文章。
利用好文言最后那道题(还有11题的实词解释题和14题文意理解题)来推断。
拟出较为具体的叙事脉络,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
三、典型题分析
例题见《高考A计划》中“考题研究”部分的例2。
先说选文,选文由两段文字组成。
第一段选自《旧唐书·裴矩传》,原文1400余字,经过剪裁,连缀成一篇400余字的文段;第二段是司马光对裴矩的评述,有60余字。
裴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在隋朝以逢迎炀帝为能事,而在唐朝则“面折”太宗,直言谏劝,正如司马光评论所说:
“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这说明国君是否正直圣明,必然会对臣子有很大的影响。
过去选文侧重于忠孝节义的内容,现在选用反映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的言行的材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学生应当接触各种内容的文章。
从语言看,这两段文字是较为典范的浅易文言文,考生阅读文字障碍较少,提供三条注释,也给考生带来了方便。
第11题考查理解实词的能力,答案是C。
这道题挑选的四个实词其含意在课本中都学过。
第12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答案是C。
本题给出8个例句,其中的4个选自课本。
第13题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本质上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答案是B。
这道题从形式上看与以往同类题有些不同,这是材料的复杂性决定的。
以往采用6个句子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与某一中心意思有密切关系的一组。
这次因阅读材料包含裴矩“佞于隋”、“忠于唐”这两个方面,因而考查时要求选出与这两点相关的信息。
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第14题考查综合分析文意的能力,重在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不正确的一项是C。
本题的题面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
第15题是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答案为B。
对这道题有三点补充说明。
其一,有些考生看不出B项之错,而误认为D项错,理由是“文中没有这样的意思”,其实这是考生没有注意到文末注明“资治通鉴·唐纪八”的意图。
考生应该懂得,凡是命题者提供的资料都是“有效信息”,都是有用的。
此类情况在高考中已经屡见。
其二,1992年高考古文阅读材料节选自《晋书·陈寿传》,文末“或云……”一段材料正是作者对陈寿的评述。
据此当年设计了“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这样一道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这类试题多年未见,一些考生感到陌生。
可见,前文说选用高考已经用过的材料作练习资料,不是虚言。
第三,从阅读的角度谈,“臣光曰”这一段文字,可当微型议论文字阅读。
“君明则臣直”是论点,对裴矩的评述是用事实作论证,“是知”以下的文句是结论。
倘能这样来阅读理解,第15题就不会答错。
第16题是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第
(1)小题的难点在“遂”和“廷折”。
要知道这是唐太宗接受裴矩的直谏以后对裴矩作评论的话。
裴矩对隋炀帝是阿谀逢迎,现在“遂能廷折”,这“遂”当然不是“于是,就”一类的意思;只能是“竟然”、“却”之类。
“折”有反驳、驳斥的义项,依据上下文,这里应译为“辩驳”,再则“廷折”与“面从”的结构相同,都是用名词作状语,根据“面从”的意思也可推知“廷折”的意思。
第
(2)小题,倘能看出“恶”、“乐”相反,“忠”、“佞”相反,正确翻译也不困难。
从对上面6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要读懂原文,把每句的意思分析清楚,否则就不可能正确答题;解题要分析具体语境,否则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解答。
B、文言基础知识归纳整理与巩固
一、归纳职官变动和“君子”的文言词语。
因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记叙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的篇章很多,而试题选文的主人公也大都是有定论的将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将臣,文章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内容),记叙其生平时任职的交代、职位的变迁都要涉及到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从1994年到2003年的10段高考选文中,交代职官变动的句子在40句以上,因而这类词语出现的机率是非常高的。
同时,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所为及相关的官场沉浮很有帮助。
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在以后的课文阅读和练习中要意识强化):
第一类:
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
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
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
授予官职;除:
任命,授予官职;授:
给予官职;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擢:
在原官职上提拔;拔:
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
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
调动官职;补:
补充缺职;改:
改任官职。
第三类:
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
同时掌管,兼任;领:
兼任;署:
代理,暂时担任;权:
暂代官职。
第四类:
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
降职;谪:
被罚流放或降职;出:
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
降职;罢、免:
罢黜、免去官职;黜、废:
废弃不用。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选段文字一般包含有主人公行事的后果或影响(史书传记的体裁所定),而这种后果或影响很多时候在官职的升降之中可以得到直接的反映。
2、了解一些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
在其位,谋其政,知道了某种官职的具体含义就能够推知选文中人物的适当言行。
下面进行一些归类:
(1)武官。
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如:
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
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例如:
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
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3、“君子”集释
“君子”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人格高尚的人,如“正人君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
而在文言文中,“君子”的含义就丰富了。
现将高中课文中“君子”的几种义项归纳如下:
(一)指有德行、品德高尚的人。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论语·荷蓧丈人》)
(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4、君子之学必好问。
(刘开《问说》)
(三)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2、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刘开《问说》)
3、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
“俭,德之共也。
” (司马光《训俭示康》)
(四)指当时有名望的人。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司马光《训俭示康》)
(五)对朋友的敬称。
1、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2、若皇上于阅兵时急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
(梁启超《谭嗣同》)
(六)对父亲的尊称。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另外,“君子”一词也是古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
如《诗·马南·草虫》: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二、理解常见实词(详细内容见《高考A计划》第2课时)
(一)理解常见实词的方法
1、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1、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俟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
“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
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
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2、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2、
(1)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泰
(2)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3)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
句
(1)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
(2)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4)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3)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3、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
(1)又以去,意不自得
(2)(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
(1)的“”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同“谪”,“又
以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
句
(2)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
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
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
抵,送达。
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
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见《高考A计划》第2课时和附录)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
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
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
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6、注意词类活(见《高考A计划》第2课时)
7、细心完成练习。
三、理解常见虚词(见《高考A计划》第3课时及附录18)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尊数职”,一词多用。
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
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
“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
“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必须细读附录部分,一一落实。
)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
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
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
“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
“孤违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
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仔细完成书上后面的练习。
四、了解常用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
(一)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如:
[1]承前省
例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例2、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左传·yáo之战》)
[3]对话省
例3、(孟子)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
“(独乐乐)不若与人。
”(《孟子》二章)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今日之事)甚急。
”(《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的。
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例4、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鸿门宴》)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
[2]承下文谓语而省略。
例5、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列子·歧路亡羊》)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例6、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
后公攻(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记王忠肃公翱事》)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例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
(《鸿门宴》)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例8、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促织》)
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4、省略兼语
“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例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介词“于”。
例1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赤壁之战》)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张衡传》)
[2]省介词“以”。
例11、试与他虫斗,虫尺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