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306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docx

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

2020年部编版语文中考综合复习——模拟试题解析七

一、基础·运用

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证古泽今一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兽骨上契①刻的文字。

1899年,王懿荣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叫龙骨的药材上刻有图形文字,经推断正是商代王室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得以发现。

这些文字,埋①(藏/葬)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生成了最深沉、持久的力量。

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②(成/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表明了世界对甲骨文的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注:

①【契】用刀雕刻。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占(zhān)契(qì)

B.占(zhān)契(qiè)

D.占(zhàn)契(qiè)

C.占(zhàn)契(qì)

(2)结合语境,在①②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藏②成

B.①藏②承

C.①葬②成

D.①葬②承

(3)下图是“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的宣传海报。

结合本次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证古泽今”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

(4)在【甲】处填入一句承上启下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B.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C.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D.甲骨文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2.作为此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明同学拟写了下面一段讲解词。

在讲解词【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短语和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次展览包括“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甲骨被【甲】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乙】通过晨览叙事,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

A.【甲】发现与发掘【乙】分号B.【甲】发掘与发现【乙】句号

C.【甲】发现与发掘【乙】句号D.【甲】发掘与发现【乙】分号

3.小康同学将目光投向了甲骨背后的人物,其中包括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甲骨四堂”之——郭沫若。

了解人物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关于他们的更多资料。

结合他从网上查到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王懿荣简介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中国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

八国联军攻破京城,王懿荣万念俱灰,告诉家人:

“吾义不可苟生!

”挥笔写下绝命词后,投井殉节。

【材料二】书法作品

王懿荣《绝命词》郭沫若《十六字令》

(1)【材料一】中“吾义不可苟生”,让我们想起战国时期思想_______的“舍生而取义”。

(2)下列对【材料二】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绝命词》用篆书写就,瘦劲挺拔

B.《绝命词》用楷书写就,一波三折。

C.《十六字令》具有行书的特点,端庄方正。

D.《十六字令》具有草书的特点,自由飘逸。

4.参观活动结束,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结合本次参观活动,完成小题。

(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是3000年前甲骨文基因的延续。

B.片片甲骨,带我走进了汉字的童年,让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这一点不由分说。

D.甲骨文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灿烂的瑰宝。

(2)留言册上

一则留言“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引发了大家的赞叹。

请结合本次参观,说说这则留言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

(1)A

(2).

(2)B(3).(3)甲骨文印证了古代一系列文献的真实,并对今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4).(4)B2.C

3.

(1).

(1)孟子

(2).

(2)D

4.

(1).

(1)C

(2).

(2)示例:

“刻骨”一语双关,既点出甲骨文是雕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又与铭心连用,写出自己印象深刻。

【解析】

【1题详解】

(1)“占卜”中的“占”读zhān,“契刻”中的“契”读qì;故选A。

(2)①“埋藏”指隐藏。

“埋葬”指掩埋尸体;比喻消灭。

①应选“埋藏”;②应选“承”,一脉相承: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

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故选B。

(3)证古泽今:

考证远古恩泽当今。

据此可知“证古泽今”在文中指的是甲骨文印证了古代一系列文献的真实,并对今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上文写到了甲骨文对中国的意义,下文是写甲骨文对世界的意义,说明甲骨文既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根据题干要求,【甲】处需填一个能承上启下的句子,根据语境,选B。

【2题详解】

【甲】应先“发现”然后才能慢慢“发掘”,故应填“发现与发掘”;【乙】这一句话到“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意思表述已经完整,后面应用句号。

故选C。

【3题详解】

(1)抓住“战国时期”和“舍生而取义”这两个关键词可知应填“孟子”;

(2)A.《绝命词》应该是用楷书写成;

B.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C.端庄方正是楷书的特点。

故选D。

【4题详解】

(1)C.不由分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故选C。

(2)此次的活动是关于甲骨文的,甲骨文是雕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留言中“刻骨”二字是刻在骨子上的意思,点出了甲骨文是雕刻在甲骨上的文字。

而“刻骨铭心”是一个成语,形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永远忘不了。

据此可知这则留言还写出了自己印象深刻。

二、古诗文阅读

5.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

(3)说到怀人思乡,你能联想到的一联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千里共婵娟

(2).四面歌残终破楚(3).独在异乡为异客,(4).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婵、逢”等字词容易写错。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这首词是古代边防军人感怀之作。

上片突出描绘塞下的荒凉,目之所及,“①________”勾勒出傍晚时分壮阔苍茫的战地景象;下片着力抒情,既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也借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军与征夫的②______之志。

7.这首词借景与物寄寓了丰富的内心情感。

请从词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种景或物,并简要说明它带给你怎样的内心感受。

【答案】6.

(1).长烟里,落日孤城闭;

(2).报国(建功立业……)

7.我对“羌管”感受最深,悠悠羌管声起,透露着哀愁幽怨,我似乎感受到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归乡无望的悲凉。

【解析】

【6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第一问,结合“傍晚时分”及“壮阔苍茫的战地景象”可知此处应填“长烟里,落日孤城闭”。

“长烟落日”,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

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解答第二问,“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

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由此看出将军与征夫建功立业,立志报国的志向。

【7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往往是借助景物或事物来抒发情感。

解答此题,能从诗中找到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景或物来分析即可。

如“大雁”“长烟落日”“浊酒”“羌管”等都可以用于抒发情感。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甲】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都都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

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增其旧制/因地制宜巴陵胜状/引人入胜

B.北通巫峡/通情达理山岳潜形/潜滋暗长

C.薄暮冥冥/日薄西山春和景明/触景生情

D.心旷神怡/怡然自乐宠辱偕忘/白头偕老

9.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内容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

过了两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理解:

之所以重修并扩建岳阳楼,并在楼上雕刻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是为了纪念被贬官的膝子京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政绩。

【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理解:

作者认为,迁客骚人目睹阴雨连绵时洞庭湖上萧然的景象,会心生忧愁哀伤;看到皎洁的月光普照洞庭湖面时,又会无比欣慰与欢喜。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

范仲淹表明心迹,愿意像“古仁人”一样,超越个人

快乐与忧愁,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10.“以天下为己任”是《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精神境界。

结合下面三则【链接材料】,分别说明这种精神境界在杜甫、柳宗元和苏轼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鸣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链接材料二】

元和中,子厚①得柳州。

既至,叹曰:

“是岂不足为政邪?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②,则没③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链接材料三】

(苏轼)徙知徐州⑤。

河决曹村,汇于城下,城将败。

轼曰: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⑥,吾侪⑦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⑧以出,筑东南长堤。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⑨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

①【子厚】柳宗元的字。

②【子本相侔】利息和本金相等。

③【没】没收。

④【佣】受雇的工钱。

⑤【知】掌管,主持。

⑥【涂潦】道路泥积水。

⑦【侪chái】类⑧【锸chā】锹,⑨【沈】同“沉”,没入水中。

【答案】8.D9.丙

10.杜甫在自家屋漏的情况下心忧天下寒士,且至死不悔;柳宗元在柳州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变革当地风俗;苏轼勤政爱民,身先士卒,保全徐州百姓。

【解析】

【8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规模/制定好/好

B.通到/懂得隐没/暗中,隐藏

C.迫近/迫近日光/景物

D.愉快/愉快一起/一起

故选D。

【9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翻译文言句子,要抓住重点词语,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进行翻译。

【甲】“越明年”的意思是第二年,隔了一年。

【乙】迁客骚人应是看到了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等的良辰美景而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并不仅仅是看到皎洁的月光普照洞庭湖面。

故选【丙】。

【10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主旨

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运用。

解答此题,在三则材料中找到能体现作者“下为己任”的语句进行分析即可。

如材料一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了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但此时杜甫想的却是“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材料二写的是柳宗元在柳州做的事情,从“是岂不足为政邪”及“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等语句写出了柳宗元在柳州变革当地风俗,这看出了他对当地百姓的关心;材料三写的是苏轼徐州的作为。

从“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及“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等语句看出苏轼身先士卒,保全徐州百姓,从中看出了他的勤政爱民。

这些都能体现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

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

哎呀!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

(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古仁人必定说:

“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

”呀。

唉!

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链接材料二:

元和年间,子厚分在柳州。

到任之后,他慨叹道:

“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

”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

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

链接材料三:

(苏轼)调任徐州知州。

黄河在曹村决口,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即将被冲毁,苏轼说:

“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

“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

”卒长说:

“太守您尚且不躲避水灾,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

”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箕畚铁锹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

雨日夜不停的下,有三版高的城墙没有淹没。

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们分段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三、名著阅读

11.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

其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例如下面图片中印刷在《艾青诗选》腰封上的“向往光明与希望的伟大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为表格中的名著选择恰当的推介语。

名著

《水浒传》

《西游记》

《骆驼祥子》

A.扶危济田,维护正气,替天行大道;快意恩仇,共赴忧患,情义比天高。

B.如若不曾有过希望,失望便也不会那么彻底。

即便是燃尽希望的绝望,也曾有过热血、毅力和梦想

C.为救苍生负重担,矢志铭心金不换,跋山涉水修正果,纵使千险万滩又有何难。

 

【答案】①A、②C、③B

【解析】

【详解】考查推介语的拟写。

拟写名著的推荐语需与名著的内容相关。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它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写出了一曲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

故《水浒传》的推介语应选A。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故《西游记》的推介语应选C。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围绕这一梦想,他经历了三起三落。

据此可知《骆驼祥子》应选的推介语是B。

12.金圣叹曾经说过: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位好汉,结合他的人生轨迹和英雄事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00字以内)

【答案】我最感兴趣的好汉是鲁智深。

他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林惩罚周通,火烧瓦罐寺铲除强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

我从中学到了对待不良社会现象的态度,面对恶势力,我们不能够漠不关心,要敢于站出来。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及感悟启示。

选取《水浒传》中108位好汉中的一位人物,联系原著,结合他的相关情节分析其人物形象,并谈谈自己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即可。

如鲁智深,其事迹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结合这些事迹分析其性格特点,并谈谈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豆各庄乡位于朝阳区东南部。

其乡情村史陈列室建立于2016年。

展馆通过村民提供的实物、图片、文字集中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用真实的物品反映出这一区域的时代变迁。

2009年,陈列室筹备过程中,村民从家中拿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独轮小推车、炉子饸饹机以及医书、家语……这些展品,分别按照不同时代主题展示了豆各庄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历史变迁,让土生土长的豆各庄村民倍感亲切与自豪。

村民王老爷子告诉记者:

“这个陈列室里也有我捐的东西,现在孙女、外孙女都在国外留学,等她们回来,我一定要带她们来这儿看看,让她们知道家族和村里的历史。

【材料二】

孙河乡的乡情村史陈列室用全息影像、VR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再现了孙河乡的普日旧景。

早在村子腾退之前,乡里专门请来拍摄团队,先航拍了全村整体现状,再深入每家每户拍摄老宅的全景照片,制作成VR影像。

如今,当你走入陈列室,戴上VR眼镜,老村旧居就会立刻展现眼前:

院子里的大槐树、墙上挂着的十字绣、厨房的大铁盆……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似乎都触手可及。

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的使用,让老物件“①”了起来,亲切地再现了朝阳区东北部乡村的传统生活面貌。

村民们也可以随时观看,回忆老家的点滴,慰藉他们离别的情绪。

【材料三】

隐藏在朝阳区北部一片果林里的崔各庄乡情村史陈列室,看起来更像是一小座②,走进院子里,三间平房映入眼帘,院子里石磨、碾子、水井、轱辘等一应俱全。

展区每一间小屋都原汁原味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特点和细节。

参观者来到这里,可以亲自打水、喂鸡、磨制豆腐、浇灌果树、摘菜做饭,感受过去浓厚的生活气息。

陈列室设计师吴运涛介绍道:

“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体验式参观,用真实生活场景反映崔各庄的时代变迁,让远离过去生活的人们重新找到被封存的记忆,找到念想和寄托。

13.综合三则材料,说说你对乡情村史陈列室有了哪些了解。

14.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活②特别的农家小院

B.①动②特别的农家小院

C.①活②普通的农家小院

D.①动②普通的农家小院

15.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及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看出,朝阳区在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上的主要特点是展览形式①______、展馆数量②______。

【链接材料】2013-2018年朝阳区乡情村史陈列室数量变化

【答案】13.①重现区域历史风貌②唤起乡村情感记忆14.C

15.

(1).①创新多样;

(2).②持续增长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结合材料一中的“展馆通过村民提供的实物、图片、文字集中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用真实的物品反映出这一区域的时代变迁。

”及材料二中的“亲切地再现了朝阳区东北部乡村的传统生活面貌”可知乡情村史陈列室重现了区域历史风貌;结合“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体验式参观,用真实生活场景反映崔各庄的时代变迁,让远离过去生活的人们重新找到被封存的记忆,找到念想和寄托”可知乡情村史陈列室唤起了乡村情感记忆。

【14题详解】

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①“动”的意思是(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活”是有生命力的意思,文段中指的是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老物件有了生命力,故此处应填“活”;②“三间平房映入眼帘,院子里石磨、碾子、水井、轱辘等一应俱全”描述的都是一间普通的农家小院拥有的,故此处应填“普通的农家小院”。

故选C。

【15题详解】

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乡情村史陈列室展览了许多村民提供的实物、图片、文字,并使用了全息影像、VR虚拟现实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由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