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135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docx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

第一节     海洋与地形基础知识

 

一、             海洋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其中海洋占地表总面积的70.8%。

海洋是洋和海的总称。

(一)   洋

洋――海洋的中间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一般在2000米以上,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全球有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二)   海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

海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水温受大陆影响而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水的盐度和颜色受大陆河流、气候和沿海大陆架地形的影响较明显。

按照所处位置,海可以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1)  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2)  内海是深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面积最小,海水最浅;

3)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如日本海和我国东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面积最小的海是位于土耳其西北面的马尔拉海,仅1.1万平方千米。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主张,我国所辖海域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在“四海一洋”中所辖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30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二、             海岸

(一)   海岸线

海岸线――泛指沿海海陆交接线,一般定在平均海平面的交线上。

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种基本地貌,它们之间被一条明显的界线所分开,这条海陆交汇的界线即为海岸线。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定义,海岸线是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

世界海岸线总长度大约为44万千米,我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岛屿海岸线总长度约14000千米。

广东省是我国沿海海岸线(包括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两部分)最长的省份。

(二)   海岸

广义的海岸是指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地带。

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是海岸,有的低缓而平坦,有的曲折而陡峭;有的是坚硬岩石,有的是松软泥砂。

海岸是海的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上带;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

(三)   海岸类型

海岸地貌是在波浪、潮汐、海流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从地貌学角度,按海岸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发展阶段等特征考虑,主要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等。

1、  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构成,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形成,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常有海岬突出,往往形成优良港湾和具有观光价值的神韵石景。

海南的基岩海岸多由花岗岩及玄武岩组成。

2、  砂(砾)质海岸

砂(砾)质海岸又称堆积海岸,通常是由松散的细砂、粉砂或砂石组成,因海浪的堆积作用而形成。

砂(砾)海岸的岸线较直,海滩宽长,具有合适气候条件的砂质海岸,有的可以发展度假旅游,有的可以开辟盐田。

3、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一般分布在大平原多缘,又称平原海岸,沿岸有入海河流,海岸物质多是粉沙和淤泥,海岸修直,岸滩平缓,海岸地区土地肥沃。

我国淤泥质海岸约占大陆海岸的22%,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  生物海岸

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中国华南地区和福建、台湾有生物海岸,但是只有海南的生物海岸最为典型。

(1)       红树林海岸

由热带与亚热带的红树科植物与淤泥质潮滩组合而成。

红树林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水中的森林,是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植被。

我国已知的红树林的树种有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及福建等省区,其中以海南省的红树林发育最好。

组成红树林的植物主要有木榄、海莲、角果木、秋茄、红茄冬、榄李、桐花树、白骨垠、海桑等,既有灌木也有乔木。

蔚为壮观的红树林海岸,不仅是海岸的绿色屏障,还是多种海洋生物繁衍生长的好地方。

红树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种。

红树植物是一类生长于潮间带的乔灌木的通称。

红树植物的种类繁多,但从世界范围来讲,它分为西方群系和东方群系两大类。

我国红树林与亚洲、大洋洲东海岸的种类同属于东方群系。

因受地理纬度的影响,热量和雨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红树林种属的多样性从南到北逐渐过渡到比较单纯,植枝的高度由高变低,从生长茂盛的乔木逐渐过渡到相对矮小的灌木丛。

(2)       珊瑚礁海岸

珊瑚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腔肠动物。

珊瑚虫像个肉质小口袋,口袋顶部有口,口的周围长满容貌的触手。

珊瑚虫到处飘游,四海为家,它一旦碰到海岸边的岩石或礁石时就扎根生长。

珊瑚虫以群居为主。

它们纷纷伸出触手,从海水中捕捉食物。

食物消化以后分泌出石灰质,形成骨骼与石灰外壳。

当珊瑚虫死亡之后,其骨骼遗骸聚集起来,其后代又在骸上繁殖,如此长期积累就形成珊瑚礁海岸,其形态在所有热带海岸中别具一格。

珊瑚礁海岸是由热带造礁珊瑚虫的石灰骨骼聚集而成的典型热带海岸。

在18世纪40年代以前,珊瑚被人看成是海底植物。

后来经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珊瑚实际上是动物。

不过,只有软体内共生一种虫黄藻的珊瑚才能造礁。

南海中能够造礁的红珊瑚非常珍贵,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珊瑚的生长对周围的环境要求很高。

一要有较高水温,一般为25-30℃,最高不超过36℃,最低不低于13℃;二要有充足光线,因此珊瑚虫生长的水深不能超过40-60米;三要海水盐度在27-40℃之间;四要海水不断流动,以便珊瑚虫能获取较多氧气和养料。

(四)   海岸带

海岸线向陆、海两面扩展至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是海岸带,由彼此相互强烈作用的近岸海域和滨海陆地组成。

我国《全国海岸带和海图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规定:

一般岸段,自海岸线向陆地延伸10km左右;向海扩展到10-15km等深线;河口地区,向陆地到潮区界;向海至淡水舌锋缘。

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

 

三、             大陆架

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即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向海底自然延伸的浅水地带,它的范围自海岸线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陆架坡折处为止。

准确的说法是:

“大陆架是分布于陆地四周、被海水淹没的坡度很小的地球高原一部分,终止于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处。

大陆架是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确定了国家“海洋国土”的大小。

大陆架是各种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船舶密集,涉及到国家重大利益,也是当今国际间海洋权益争议和争夺最复杂的海域。

 

四、             岛屿与半岛

 

(一)   岛屿

指散布在海洋、江河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

岛屿与大陆的标准是相对的。

通常人们把澳大利亚定位最小的大陆,这样格陵兰岛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全球岛屿总数达5万个以上,总面积约为997万平方千米,大小几乎和我国面积相当,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海洋中岛屿面积大小不一,大的达几百万平方千米,称为“岛”;小的不足1平方千米,称“屿”。

根据岛屿的自然形成,有大陆岛、海洋岛和沉积岛,根据岛屿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特点有孤立的岛屿和群岛,还有半岛。

浙江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

1、  大陆岛

大陆岛其地质构造和岩石成分与毗邻的大陆一脉相承,与大陆“藕断丝连”。

大陆岛原为大陆一部分,有的因长钱遭受海浪侵蚀,一部分海陆脱离大陆而成为海岛;有的因地壳运动,使局部地区沉没于海水中形成海峡,造成局部陆地与大陆分离形成海岛。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第二大岛海南岛就是大陆岛。

2、  海洋岛

海洋岛是在深海大洋中形成的海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火山岛和珊瑚岛。

1)  火山岛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岛,太平洋中火山岛最多,最著名的有夏威夷群岛。

2)  珊瑚岛是由珊瑚虫石灰质骨骼堆积起来的岛。

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珊瑚是个大家族,组成珊瑚的珊瑚虫死后,其骨骼不断堆积而成为庞大的珊瑚礁。

按照礁体与岸线的关系,珊瑚礁可以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

岸礁沿大陆或岛屿岸边生长发育,亦称裙礁或边缘礁。

堡礁又称堤礁,是离岸有一定距离的堤状碓体,它与陆地隔以潟湖;环礁直径在几百米至几十千米,形态多样。

增高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即成为珊瑚岛。

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域及南海,很适于珊瑚虫发育,因而珊瑚岛众多,著名的有密克罗西尼亚群岛、澳大利亚大堡礁及我国南海诸岛中的西沙南沙、东沙群岛。

3、  沉积岛

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由于过水断面急剧扩大,涨潮、落潮流路不一,形成泥沙堆积渐成为河口沙岛,成为沉积岛。

位于在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为沉积岛,面积达1083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三大岛。

海南海口的海甸岛、新埠岛,琼海的沙洲岛等都属于此类型。

(二)   群岛

是彼此相距很近、成群的岛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是:

群岛是指“一群岛屿,包括若干岛屿的若干部分、相连的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彼此密切相关,以致这种岛屿、水域和自然地形在本质上构成一个地理、经济和政治的实体,或在历史上已被视为这种实体”。

世界上主要的群岛有50个,其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岛最多,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的马来群岛;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的托克劳群岛。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位于东海的舟山群岛。

(三)   半岛

半岛是指深入海洋,一面同大陆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

世界上第一、第二、第三的半岛都在亚洲,分别是阿拉伯半岛(300多万平方千米),印度半岛(208.8万平方千米)和中南半岛(约200万平方千米)。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

海南澄迈的盈滨半岛也属于此类型半岛。

 

五、             海湾

 

海湾是海或洋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通常三面为陆,一面为海,有U形及圆弧形等,可与其主体部分进行自由的水量交换。

国际海洋法上的海湾,是指海洋伸入陆地较深,入口宽度较小的明显水曲,其面积应大于或等于以其入口宽度为直径所作的半圆的面积。

海湾是人类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及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地。

世界上面积超进100万平方千米的大海湾有5个,即位于印度洋东北部的孟加拉湾,位于大西洋西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位于非洲中部西岸的几内亚湾,位于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的哈德逊湾。

位于南海、毗邻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和越南的北部湾为一半封闭海湾,面积为12.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是良好的渔场,油气资源丰富。

 

六、             海峡

 

海峡是夹在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两大海域的狭窄通道。

海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不仅是交通要道、航运枢纽,而且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长达1670千米。

位于南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最深处达5248米,同时南北宽达900-950千米。

马六甲海峡被称作“东方十字路口”,英吉利海峡日通船只5000艘左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

中国的三大海峡分别是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渤海海峡。

 

 

第二节     海洋气象与水文

 

一、             海水温度

海洋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在一天中约有2℃到3℃的变化。

水温早晨4点到7点到达最低,下午2点到5点到达最高。

 

二、             水色和海色

大家一定会很奇怪,难道海洋的颜色与海水的颜色还会不一样吗?

其实,海色和水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   水色

海水的颜色简称水色,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吸收和散射特性)决定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射光(白光)的影响,它是从海面正上方观察时所看到的海水的颜色,它反映的是海水本身的特性。

(二)   海色

海色是站在岸边观察海水颜色,主要是海水反映天空的颜色。

是指在反射、散射等多种情况作用下从海面映射出来的颜色,它与太阳高度、天文状况、海底、地质和海洋水文条件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通常看到的大海的颜色就是海色,它除了与水色有关外,还受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例如,有时因为太阳光的影响,我们会在清晨或傍晚看到金色的大海。

这里所说的就是海色,而水色能更真实地反映海水本身的颜色。

 

三、             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克数表示。

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海水含盐量是海水的重要特性,海洋中发生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常与盐度的分布和变化有关,因此海洋中盐度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在海洋科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盐度在36%-38%之间,这是世界上最咸的海;盐度最低的海域——波罗的海,盐度只有7%-8%。

世界各大洋表层的海水盐度,受蒸发、降水、结冰、融冰和陆地径流分布不均:

两极附近、赤道区和受陆地径流影响的海区,盐度比较低;在南北纬20度的海区,海水的盐度则比较高。

 

四、             海水水质

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五、             透明度

所谓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深入水中,直至看不见的深度。

决定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是悬浮物质(包括浮游生物)。

此外,海流的性质、入海径流的多少和季节变化等都将影响透明度。

因此,海水透明度的高低也是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远离海岸的大洋海水的透明度较高。

世界各大洋的透明度值并不相同,平均来说,太平洋的水比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更透明。

经过长期的观测,人们发现,位于北大西洋中心的马尾藻海(面积约500万-60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的海水透明度最高,几乎接近蒸馏水的透明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

一般来说,热带海域的海水透明度较高,达50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达66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5米的深度。

 

六、             潮汐

指海水受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即海面每天都发生周期性涨落现象,这种海面的升降现象被称为潮汐。

习惯上将垂直向涨落称潮汐,水平方向的流动称潮流。

一般而言,潮汐是指沿岸海水的升降运动,潮流是指海水的水平运动。

潮汐的形成于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月球的运动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因素。

潮汐有日变化和月变化,由于陆地的存在、海岸线曲折,海水深度不同及港湾、海峡、岛屿、江河口等的影响,使地球上各地潮汐的规律不完全一样,一般分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三类。

 

七、             海市蜃楼

蜃景又叫海市蜃楼,这种自然景象是由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造成的,是一种光学幻景。

一般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的海面、沙漠等地势开阔地方。

我国山东的蓬莱、俄罗斯齐姆连斯克、美国阿拉斯加经常出现蜃景。

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写道:

“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八、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EINiñoPhenomenon)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

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是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落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水温度变化。

当上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者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相反,如果南美沿岸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

 

九、             拉尼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蒸发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拉尼娜”她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

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科学家认为:

“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的时期的降雨。

 

 

第三节     海洋生物

 

一、海洋生物与类型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

按分类系统分为海洋原核生物界、海洋原生生物界、海洋真菌界、海洋植物界和海洋动物界;按其生活方式分为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寄生生物。

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原索动物。

其中,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

海洋生物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的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基酸含量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别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数和总数量的10%和50%。

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

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

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

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黄海、渤海的种类较少。

 

二、             海洋的生物分布

目前已经记录的海洋生物约有50万种,实际上海洋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特别是一些深海生物和珊瑚礁生物远没有搞清楚。

我国海洋生物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南海最为丰富。

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

1、  水域海洋生物

常见的是鱼类、头足类(如乌贼)、虾、蟹类,其中鱼类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

2、  滩涂海洋生物

主要有软体动物(如贝类)、海藻和甲克类(主要是虾、蟹)

 

三、             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

海洋无脊椎动物占海洋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最为繁多。

主要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

海洋原索动物介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等。

海洋脊椎动物包括依赖海洋而生的鱼类、爬行类(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哺乳动物)。

(一)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

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恐龙还要大,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200吨,也就是说,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

所幸的是,由于海洋浮力的作用,要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自己的体重。

蓝鲸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但热带水域较为少见。

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

尽管体型巨大,平时行动缓慢,常静止不动,却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灵活的摆动,既是前进的动力,也起着着舵的作用,前进时的时速高达28公里。

蓝鲸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兽,论个头堪称兽中之“王”。

蓝鲸的力量也大的惊人,一头大型蓝鲸所具有的功率可达1700马力,可以与一辆火车头的力量相匹敌。

它能拖拽800马力的机船,甚至在机船倒开的情况下,仍能以每小时4-7海里的速度跑上几个小时,堪称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二)   凶猛的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一般生活在大洋深处,如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它们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

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

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

(三)   珍奇的海洋动物——鲎

鲎是一种珍奇的海洋动物,也是体型最大的海洋节肢动物。

它身体扁平,头和胸部有甲壳,似龟、鳖,尾部呈叉状,属于肢口纲。

通称水鳖子。

它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两亿多年,但摸样并没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世界上只剩下5种,其中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的中国鲎最为常见

鲎常常成双结对的在沿海大陆架附近游弋。

有趣的是,雌鲎比雄鲎大2倍多,经常背着雄鲎。

鲎外形很奇怪,却是一种美味佳肴,鲎肉很可口。

鲎生在生物进化、海洋仿生物、药用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四)   海中智叟——海豚

海豚也是一种小型的齿鲸动物,为哺乳动物。

过去人们常说,在动物界中猴子是最聪明的动物。

但事实证明,海豚比猴子还要聪明。

有些技艺,猴子要训练几百次才能学会,而海豚只需要二十几次就能学会。

如果用动物的脑占身体比重的百分比来衡量动物的聪明程度,那么海豚仅次于人,而猴子名列第三。

海豚经过训练后,不仅可以表演各种技艺,例如顶球、钻火圈等,而且在人的特殊训练下,它们可以充当人的助手,戴上抓取器可以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底中的物品,如实验用的火箭、导弹等,或给从事水下作业的人员传递信息和工具,还能进行军事侦察,甚至充当“敢死队”,携带炸药和弹头冲击敌舰或炸毁敌方水下导弹发射装置。

(五)   深海打捞员——海狮

海狮为哺乳动物。

海狮是一种十分聪明的海兽。

经人调教后,能表演顶球、倒立行走,以及跳越距水面1.5高的绳索等技艺。

海狮对人类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替人潜至海底打捞沉入海中的东西。

自古以来,物品沉入海洋就以为着有去无还,可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一些宝贵的试验材料必须找回来,比如从太空返回地球而又溅落于海洋里的人造卫星,以及向海域所做的发射试验的溅落物等。

当水深超过一定限度,潜水员也无能为力。

可是海狮却有着高超的潜水本领,人们求助它来完成一些潜水任务。

(六)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

其中与海洋有关的海龟类和海蛇类等。

1、  海蛇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在海水中的毒蛇。

海蛇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

小海蛇长半米,大海蛇长达3米左右。

他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极少数海蛇产卵外,其余均产仔,为卵胎生。

我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

常见的青环海蛇、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

海蛇可供药用,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滋补强身的功效。

2、  海龟

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

生活在我国海洋中的海生龟类有5种(全世界也只有7种),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岛和广东省惠东县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亚市郊沿海和凌水县沿海。

中国还记录的海龟有棱皮龟、海龟、蠵鬼、玳瑁和丽龟等5种,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现今海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