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065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docx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提纲

题型:

多项选择

判断正误(只判断对错)

简答题(只答条目)

论述题(自己在答案最后联系实际)

案例题(看清题目)

本提纲分为这五个部分,时间仓促,难免疏漏,请对照课本复习。

各部分考点可以混用。

选择题(多项选择)

1.1968—1971年,政策科学家德洛尔出版了数部专著,对政策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著作是:

(P5)

答:

政策科学家叶海卡.德洛尔在1968—1971年短短的几年里,出版了所谓的政策分析“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政策科学进展》(1971年)。

2.政府在市场运作中主要扮演的角色。

答:

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收入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3、政策分析学科诞生的标志

答:

1951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拉纳和拉斯维尔主编的《政策科学:

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被人们当作政策分析学科诞生的标志。

4、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P8)

答: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原则存在矛盾。

第二,现实中的经济运行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

第三,外在效应的存在是市场无法解决的。

第四,单纯的市场调节无法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造成“市场失灵”。

第五,单纯的市场调节无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形成“市场失灵”。

5.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P10)

答:

一是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存在差异。

二是现有的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本身有缺陷的。

三是信息不完全。

四是政府机构效率低下。

五是政府角色错位。

政府干预范围和力度过大。

六是政策的滞后效应。

七是寻租活动。

6、公共政策的本质

答:

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得权衡,在减少公众主观差距和减少公众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维护社会的有效运行。

7.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P19)

答:

答:

⑴导向功能(如西部大开发);⑵规范功能;⑶协调功能;⑷控制功能(如计划生育);⑸分配功能。

8、公共政策的政治学研究途径。

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一书中将西方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或观点归纳为5种理论,即政治系统理论、团体理论、杰出人物(精英)理论、功能过程理论、制度化理论。

9.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主要有:

(P52)

答:

答:

主要有4种途径:

⑴工具主义;⑵过程主义;⑶权变主义;⑷建构主义。

10.民营化的形式主要有:

(P57)

答:

⑴合同外包;⑵出售;⑶合作;⑷鼓励。

11、政策工具的分类

答:

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

12、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用于公共部门的优点

答:

优点在于:

重新强调政府作为公仆的使命;促使政府学会如何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更多成果,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官僚权威的分权化,突出人的因素,发挥员工积极性,使其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务;重视对问题进行预防(与事后解决相对照),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帮助公共行政人员认识到大多数问题来源于不完善的体制而不全是有过失的人等。

13.顾客导向技术的主要内容(P68)

答:

公共部门在贯彻“顾客导向”时要做到:

⑴努力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的需求;⑵简化公众使用公共物品或享用公共服务的程序,即“以无缝隙的方式追求零顾客成本”,通过政务公开、现场办公、集中办公、社会承诺制、上门服务、电子政务服务等创新形式提供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⑶重视政府内部顾客的满意度,为政府发展创造巨大的内在动力;⑷与顾客的交流与沟通渠道的畅通,市政府获得大量反馈信息,提高行政体系对外在环境的敏感度和回应性,更好的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要求,最终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4、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不受国家强制力和经济利益分配的约束,它提供某些社会服务。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重要。

志愿者组织能够创造性地迅速确认并满足需求,而且由志愿者提供社会服务可以减少对政府行动的需要或减轻政府的负担。

但其应用范围有限,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不能通过这种手段来处理;志愿者组织也容易蜕化而变成准官僚机构,从而降低它的效能和效益。

许多社会成员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所需的资源去从事公益活动。

15、什么是系统议程

答:

科布和爱尔德认为,系统议程是由哪些被政治社区的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并由与现在政府权威中的立法的范围的事务相关的一切问题组成。

系统议程本质上属于讨论议程,表现为众说纷纭的情形。

这是政策议程的第一阶段。

16.安德森把政策问题的觉察机制称为“扳机触发器”,其中内在触发器的情形主要有:

(P86)

答:

答:

詹姆斯·E·安德森把政策问题察觉机制形象的称作政策问题的“扳机触发器”,他把这种“扳机触发器”分为内在的触发器和外在触发器两种。

第一,内在触发器有以下5种情形:

自然灾害;意外的人为事件;科技进步的某种后果;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后果;生态的变迁。

第二,外在的触发器又分为以下4种情形:

战争或军事侵略;国际科技进步;国际冲突;国际政治变动。

17、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有效沟通机制一般有:

政治领袖、政治组织、代议制、选举制、行政人员、利益集团、专家学者、公众、大众传播媒介、危机和突发事件等等。

18.政策方案规划的五个主要环节有:

(P91)

答:

政策方案规划的主要环节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预测、方案抉择5个环节。

19、方案后果预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二是对方案在各种可能的客观条件下预期效果的预测。

(P98)

20、确立政策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P93)

答:

(1)目标的针对性;

(2)目标的可行性;(3)目标的系统性;(4)目标的规范性;(5)目标的具体性。

21、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

(P101)

答:

⑴政治可行性;⑵经济可行性;⑶行政可行性;⑷法律可行性;⑸技术可行性。

22.政策合法化过程的主要环节有:

(P103)

答:

政策合法化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等一系列行为过程。

23、政策执行的主要理论模式分为两大流派:

一是行动学派,另一是组织学派。

此外还有因果理论、管理理论、交易理论、系统理论和演化理论等政策执行理论。

24、市场化的执行手段优点是:

可以促进管理者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市场化的执行方式方法是以一种新的管理形式与技术出现的,同时促进获得资金的新来源;通过减少政府的直接行为,公共管理者可以专注于政策制定。

25.政策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有:

(P119)

答:

答:

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环节。

26、影响政策执行的基本因素:

(1)政策本身的因素

(2)政策资源(3)主体因素(4)目标群体(5)执行手段

27、中国政策执行的成功经验P140

答:

(1)注重政策宣传

(2)重视政策实验(3)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统一的执行手段(4)抓中心工作、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

28、安德森对政策评估的解释。

答:

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换句话说也就是评估政策,目的在于分析、比较各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相对的优缺点,这种观点以安德森的《公共决策》为代表。

29.政策效果的类型有:

(P148)

答:

答:

政策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

⑴直接效果。

⑵附带效果。

⑶意外效果。

⑷潜在效果。

⑸象征性效果。

30.政策评估标准设定困难的原因是:

(P152)

答:

答:

现实的政策活动中,由于政策活动面广、参与者众多、变量因素多,所以评估标准的设定十分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策目标的影响。

政策目标有时是不明确的、含糊的,因而使评估标准无法界定;二是法规制度的影响。

是评估者无法根据客观需要设定标准;三是因为政策效果有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正面的和非正面的功能,因而再设定标准是要兼顾不同方面的标准是困难的;四是评估标准本身应力求数量化、具体化、客观化,但政策的效果和影响的后果有些则往往是认识、态度、心理等主观层面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评估是非常不易设定量化、客观标准的。

31、政策评估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答:

(一)评估准备,主要任务包括

(1)确立评估对象

(2)制定评估方案(3)挑选和培训人员。

(二)评估实施,主要任务包括

(1)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信息

(2)综合分析政策信息(3)综合运用适合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

(三)评估总结,结束阶段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

32.政策监控按主体分类可分为:

(P176)

答:

按政策监控的主体分类,政策监控可以分为立法机关的政策监控、行政机关的监控、司法机关的监控、政党系统的政策监控、利益集团的政策监控、公众和大众传媒的政策监控。

33.邓恩认为政策监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P193)

答:

邓恩认为,政策监测由社会系统核算、社会实验、社会审计和综合实例研究4种方式。

34、政策监控的程序

答:

政策监控有政策监督、政策控制、政策调整等功能活动所组成。

35、政策终结的方式主要有:

(P209)

答:

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6种:

⑴政策废止。

⑵政策替代。

⑶政策合并。

⑷政策分解。

⑸政策缩减。

⑹政策的法律化。

36、政策终结的类型有

(1)功能的终结

(2)机构的终结(3)政策本身的终结(4)项目的终结

37、“力场分析”策略也叫做知己知彼策略。

在政策终结前,必须斟酌政策终结的“政治情境”,即了解赞成或反对终结的团体的力量虚实,所持的立论基础,所获得的支持程度及可使用的的资源等,从而采取措施,顺利实现政策终结。

38、分析政策终结的障碍P215

答:

障碍主要有:

(1)相关者的心理抵触

(2)现存机构的持续性(3)行政机关的联盟(4)利益集团的阻碍(5)法律程序上的复杂性(6)社会舆论的压力(7)高昂的成本

政策终结的障碍可以归结为两类:

一类是不可避免的障碍(逻辑上的障碍)。

另一类则是政治上的障碍(非逻辑上的障碍)。

39、政策范式变化过程的六个阶段:

答:

(1)范式稳定

(2)反常的积累(3)实验(4)权威的破灭(5)争议(6)新范式制度化

40.系统分析的内容可划分为:

(P246)

答:

系统分析的内容可划分为系统的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等几个方面。

41.奎德在《系统分析和政策计划》中,将系统分析的要素划分为:

(P253)

答:

奎德在《系统分析和政策计划》一书中将系统分析的要素划分为目标、被选方案、成本、模式和标准5种。

判断题

1、“现代行政学之父”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现有立法权者制定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P13

2、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其“公共”指向的目的性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

P17

3、功能过程理论属于公共政策的政治学途径之一。

P31

4、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理论,80年代以后被广泛的应用于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

P33

5、格林就把工具概念描述成“致力于影响和支配社会进步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政治活动的集合”。

P53

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三全”:

⑴全面质量的管理;⑵对全过程的管理;⑶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

P60

如果说:

全面质量管理是对全体人员的管理,就是错的。

7、公共部门为适应公共部门“顾客”的要求,就得转向以“无缝隙”服务的方式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们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P67

8、已成为系统议程的问题并不一定能成为政府议程的问题。

在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很多议案、意见和建议,并非都能列入政府议程。

P84-85

9、在方案规划的五个环节中最具创造性的一个环节是方案设计。

P96换别的都是错的。

10、“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的特点之一是:

“从点到面,协调发展”。

(或“注重摸索,大胆创新”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P111

11、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对政策执行的定义:

可以将执行看作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

P115

12、在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中,博弈论认为每一个参加者都寻求得到最大收获,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3、在政策执行工具创新中,市场化是当前政策执行改革的趋向所在。

P128

14、非正式评估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内容没有严格的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不做严格的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政策做出评鉴的评估。

P151

15、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定量分析的标准),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标准:

效率、效能、充分性、回应性。

P153

16、附带效果模式正好解决了目标达成模式的“困境”,即关注非预期的、预料外的政策效果。

P159

17、无目标模式的“组织者”是结果,无论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结果。

评估者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观察政策实施,然后找出所有相关的效果。

无目标模式对政策效果持广阔的视角,它帮助评估者全面关注结果,尤其是一些可能被忽视的结果。

18、根据政策监控的分类,事前监控是属于按政策监控的时态分类的部分。

P177换别的都是错的。

19、行政机关的监控包括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监控。

P183

20、政策监控的程序或过程是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即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P192换别的都错

21、机构的终结是属于政策终结的类型之一。

P208

22、政策周期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政策家C·O·琼斯提出来的。

P221

23、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是常规变化模式和范式转换或中断——平衡模式。

P233单写一个是错的。

24、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是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成的,并且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P242

25、层次分析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P249

26、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

P272

如果说,专家会议法也称为德尔菲法,就是错的。

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27、非零和博弈,是指各参与方得益的总合不为零,即一方得益不一定会引起他方的损失。

P277

简答题

1、政策监控的内涵P174

答:

政策监控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整个政策系统的良性运作,实现政策的合法化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从而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和政策输出的整体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可以从如下几点来理解政策监控的内涵:

第一,政策监控主体的广泛性和特定性。

第二,政策监控具有特定的客体。

第三,政策监控表现为一个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环节,是由监督、控制和调整等功能活动所组成的动态的过程。

第四,政策监控具有目标指向。

2、简述政策评估的标准P152

答:

政策评估的标准可分为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两大类。

价值标准是指政策目标的价值如何,对社会是否合适以及这些目标根据的假设的妥当性如何;实施标准视“政策目标”为核心。

价值标准无论何时都应优先于实施标准。

⑴价值标准(定性分析的标准),包括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政策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巩固与社会的稳定;政策是否保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等。

⑵事实标准(定量分析标准),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标准:

效率。

效率是指政策产出与所使用成本间的关系,通常以每单位成本所产生的价值最大化或每单位产品所需成本的最小化为评估基础。

效能。

效能指某项政策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将实际达成者与原定的预期标准相比较,以了解政策是否产生所期望的结果或影响。

充分性。

充分性是指政策目标达成后,消除问题的程度。

回应性。

回应性是指政策执行结果满足标的团体的需要、偏好或价值的程度。

3、政策合法化的作用P104

答:

政策合法化在政策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⑴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

具有合法性的政策,才能取得政策对象的认可。

⑵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离开政策合法化,所谓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⑶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

强调政策合法化,正是强调健全法制,依法治国。

4、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P75

答: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影响因素有6个方面:

⑴政策本身。

⑵政策工具的特性。

⑶政策执行的环境。

⑷意识形态。

⑸执行者的偏好。

⑹目标团体。

5、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P19

答:

⑴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所要针对的是由社会利益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使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相互冲突的行为有效的纳入到统一明确的目标上来,从而使这个社会有序的前进。

⑵规范功能。

公共政策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为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规范性的作用。

即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⑶协调功能。

公共政策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协调功能。

它有意识的去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公众利益的均衡协调,保证社会发展的健康有序。

⑷控制功能。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为了解决和预防某种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出来的,公共政策还具备着控制功能。

6、系统分析的作用

答:

系统分析是政策研究尤其是政策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

它的主要作用是:

帮助人们理解政策系统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鼓励人们对系统的不同部分进行同时的研究;使人们注意系统中的结构和层次的特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增加新的知识;突出未知东西的探索,使人们从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了解未来;使人们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问题;迫使人们在考虑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分析水平和贯彻执行的问题;诱导新的发现,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等等。

7、简述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及局限性P260(如果是论述题请到论述题部分找答案)

答:

㈠定量分析方法在现代政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⑴定量方法能使有关的知识条理化、专门化,能比较一些变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将这些变量和其他特殊的变量加以比较。

⑵定量分析使公共决策所面临的复杂而又不确定的问题的表述更容易把握,它为规定系统的输出提供了判断标准。

⑶定量分析方法比其他的方法更客观、准确和严密。

㈡另一方面,理性分析方法尤其是定量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

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⑴用理性方法尤其是理性模型(定量分析模型)得出的政策并不是在任何时期或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政策。

⑵理性方法都是一种静态的方法,结果得到的方案或答案大都是长期性的,而有的政策从长期看可能是有问题的或错误的,但从短期看可能是正确、是必要的。

⑶公共政策深受制度化和社会化了的过去的政策和价值标准的影响,现存的旧政策也可能成为采纳并执行新政策的阻力。

⑷政策分析者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一个政策问题,有时可能得到两个同样优良的政策方案,而靠分析者用理性方法难以确定应当选择哪一个。

⑸理性方法遇到的最大困难则是如何对各种不能量化的因素加以处理的问题。

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主要因素。

(二章三节)

答:

答: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影响因素有6个方面:

⑴政策本身。

政策本身对实施工具的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政策目标和政策的特性需要与与之相匹配的政策的工具的特性方面。

就政策本身来说,政府的政策是多目标的还是单一目标对实施的工具要求也不同。

⑵政策工具的特性。

政策工具的特点和功效是政府在政策工具抉择过程中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因素。

政策和政策工具必须相互匹配,才能使政策执行事半而功倍。

⑶政策执行的环境。

政策环境是制约政策工具选择的外部因素。

政策环境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有政策状态和以往政策工具选择与政策环境情况两方面。

由现有政策和以往政策形成的政策环境是新的政策实施的基础和所面对的客观环境。

⑷意识形态。

工具选择还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政府的主要意识形态——治理理念的变化会影响政府对政策工具的偏好,进而影响政府一定时期内喜欢的政策工具。

⑸执行者的偏好。

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工具的喜好和接受与否也是政府在选择政策工具时应该予以关注的影响因素。

⑹目标团体。

政策工具主要的目的是作用于目标团体而达到预期目标,不同的政策工具会对目标团体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2.结合当前实际,论述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

(三章四节)

答: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制定了许多正确可行的政策,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本经验。

㈠在长期的政策实践过程中,我国形成了政策制定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它们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有下列几条:

⑴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一个原则性要求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⑵调查研究。

指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坚持调查研究的作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又一原则性要求。

⑶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制定任何一个政策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⑷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各级政府基本的组织原则,它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高度统一,是高度民主的基础上的高度集中。

㈡政策制定的群众路线及公众参与。

几十年来,我们党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及我国政府的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的基本方法。

政策制定者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制定出合乎民意、顺乎民情的政策;然后又把已经制定的政策放到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检验政策的正确与否,并加以修正、丰富、完善原有的政策。

走群众路线,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有利于加强政策合法化,减少官僚主义和政策腐败现象;也有利于改善党的执政质量。

群众路线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重要基础,它是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㈢“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政策制定坚持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这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策制定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这种政策制定模式主要具有3方面的特点:

⑴注意摸索,大胆创新;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⑶从点到面,协调发展。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四章三节)

答: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基本因素有如下几种:

㈠政策本身的因素。

一项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以下自身因素:

①政策的合理性。

所谓政策的合理性,就是说政策本身具有客观的因果联系。

②政策的明晰性。

政策的明晰性决定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③政策的协调性。

即指任何一项可执行的政策在其适用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不得与其他相关政策“撞车”。

④政策的稳定性。

政策的稳定性能够增加人们的理性预期,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的交易行为遵循整个制度安排,从而降低制度运行的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㈡政策资源

政策有效执行应该必备的基本资源包括制度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权威资源等。

①制度资源。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制度有:

公共决策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

②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

拥有一致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公共人力资源是增强政府能力,改善政府绩效和题省政府公共服务品质的根本保证。

财力资源也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资源。

③信息资源。

在信息时代,信息既是公共决策的依据,也是政策执行的重要资源。

④权威资源。

权威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软资源。

㈢主体因素

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的直接实践者,它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