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65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docx

F6隧道施工下穿建筑物保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f6地裂缝暗挖段区间隧道》和《半坡站~纺织城站区间防水》施工图纸;

2)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地质详勘资料、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地下管线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西安市政府关于地铁施工的法规文件;

7)我公司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施工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的类似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1)全面响应投标文件,严格遵守合文件各项条款;

2)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3)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总工期的原则;

4)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的原则;

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7)采用监控措施和信息反馈及超前预报系统指导施工;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文物保护满足政府与业主的要求。

二.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半坡站~纺织城站区间地裂缝隧道设计里程为:

右线YDK30+497.00~YDK30+660.66,全长163.66m;左线ZDK30+446.4~ZDK30+651.156,全长204.756m。

左右线分别位于ZJD54及YJD55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上。

地裂缝隧道为左右并行的单线单洞隧道,左右线线间距为13—15米,单洞净空宽度为8.3(7.5米)。

暗挖隧道采用马蹄形断面,二衬为复合式衬砌。

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及超前小导管联合作为初期支护,施工时辅以临时I20a工字钢支护,断面变化处以堵头墙衔接。

二次衬砌采用防水、防腐蚀钢筋混凝土,初支与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断面支护参数表

开挖跨度(最大跨度)

喷砼

二衬

超前小导管

(拱部、边墙)

钢筋网双层

格栅钢架

mm

mm

mm

长度m

环距mm

直径mm

间距mm

间距m

范围

断面一

10000

300

550

3.5

4.0

300

800

8

150×150

0.5

全断面

断面二

9000

300

450

3.5

4.0

300

800

8

150×150

0.5

全断面

2.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情况

本区间暗挖隧道从F6竖井开挖,从纺北路北侧开始横穿纺北路,进入电建家属区。

沿线建筑物多为5—7层民宅。

房屋基础均为浅基础,部分地基处理。

(见线路与建筑物关系图)

建筑物状况及拟处理情况表:

区间

建筑物编号

建筑物名称

区间结构关系

结构形式

层数

基础形式

地基处理

加固措施

半纺区间

A714-1、2

电建公司住宅楼

近距离施工,水平净距约3米

砖混

6

筏基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A715

电建公司住宅楼

下穿,轨面埋深约33m

6

筏基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A716

电建公司住宅楼

水平净距约27m

6

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桩长8.6m。

加强监测

A717

电建公司住宅楼

水平净距约0.5米,轨面埋深约33.8米

7

筏基

灰土挤密桩,桩长6m。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A718-1、2

电建公司住宅楼

水平净距约7米,轨面埋深约28.8米

6

筏基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C701

住宅楼

下穿轨面埋深33m

5

条基

灰土换填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C702

住宅楼

下穿轨面埋深33m

5

条基

灰土换填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C703

住宅楼

水平净距约7.76米,下穿轨面埋深33m

6

条基

灰土换填

根据监测情况补偿注浆

本段隧道横穿纺北路段,区间隧道上方存在一些管线,均离区间较远。

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控制地面沉降,同时做好地面管线的监测。

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对建筑提前布设监测点,并进行监测。

在暗挖隧道开工前对有影响的建筑进行评估。

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1.工程地质

根据工程地质详勘资料显示,本暗挖区间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新黄土及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老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

现将各层地基土按层序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

1-1杂填土:

主要有沥青路面、灰渣、石块、灰土、碎石垫层及砖瓦碎块组成,黏性土充填,成分杂乱,结构松散。

层厚:

0.30~17.20m,层底深度:

0.30~17.20m,层底高程:

407.30~426.14m。

1-2素填土:

以黄褐色为主,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砖瓦片,土质不均,地表处多为道路路面(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

层厚:

0.60~7.50m,层底深度:

0.60~8.80m,层底高程:

404.94~426.18m。

2)第四系上更新统

3-1新黄土(湿陷性新黄土

):

黄褐、褐黄色,土质均匀,具虫孔及大孔隙,含少量蜗壳碎片,可塑为主。

层厚5.50~11.50m,层底深度3.30~15.00m,层底高程398.9~420.12m。

压缩系数

=0.39

,压缩模量

=5.3MPa,为中压缩性土,湿陷系数

=0.000~0.087,具湿陷性。

3-2古土壤(

):

棕红色,圆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底层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多呈20~30cm厚的钙质结核层。

硬塑。

层厚0.30~5.10m,层底深度2.00~17.20m,层底高程406.52~416.18m。

为中压缩性土,湿陷系数

=0.004~0.02,具湿陷性。

3)第四系中更新统

4-1黄土:

黄褐、褐黄色,土质均匀,具少量孔隙,含少量蜗壳碎片及少量钙质结核,软塑。

=0.19

=10.6MPa,为中压缩性土,湿陷系数

=0.003~0.036,具湿陷性。

层厚:

1.10~10.00m,层底深度:

2.00~24.00m,层底高程:

396.62~408.08m。

4-4粉质粘土:

红褐、灰褐色,含氧化铁、铁锰质斑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

可塑。

本层中夹有砂类土薄层和透镜体。

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0.23

=7.8MPa,为中压缩性土。

层厚:

8.40~18.00m,层底深度:

17.70~47.00m,层底高程:

379.58~389.97m。

4-4-1粉质粘土:

红褐、灰褐色,含氧化铁、铁锰质斑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可塑。

层厚0.8-5.30米,层底深度33.40—45.90米,层底高程377.16-390.03米。

本层中夹有砂类土、园砾薄层和透明体。

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压缩系数为0.27MPa-1,压塑模量为6.64MPa,为中压缩性土。

4-4-2粉质粘土:

红褐、灰褐色,含氧化铁、铁锰质斑纹及零星钙质结核,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可塑。

层厚2.7-4.2米,层底深度38.90—40.30米,层底高程383.13-383.99米。

本层中夹有砂类土、园砾薄层和透明体。

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压缩系数为0.26MPa-1,压塑模量为6.79MPa,为中压缩性土。

4-9圆砾(

):

黄灰色,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碎块组成,磨圆度一般,一般粒径为10~20mm,最大约60mm,密实状态。

本层多呈透镜体形式零星分布于4-4粉质粘土层中。

4-10圆砾:

黄灰色,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碎块组成,磨圆度一般,一般粒径为10~20mm,最大约30mm,密实状态。

最大揭露厚度为4.10米。

未穿透。

4-11卵石土:

灰黄色,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碎块组成,磨圆度一般,一般粒径为20~60㎜,最大粒径大约150mm,密实状态。

该层中不排除个别漂石块的存在。

层厚0.50~9.50m,层底深度25.50~39.40m,层底高程377.86~391.97m。

3.2.水文地质

1)地下水类型、赋存方式

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埋深介于17.1~29.80m,地下水高程介于393.22~405.96m之间。

地下水位与季节、气候、地下水赋存、补给及排泄有密切的关系。

丰水期间,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枯水期间,地下水位会有所下降,水位年变化幅度为约2米。

2)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为潜水,主要赋存于4-9砾砂和4-10圆砾层中。

4-4层粉质黏土上层连续分布的弱含水层,其下含水层无明显承压性。

补给源主要为地下迳流、大气降水及局部水管渗漏等,排泄方式主要为径流排泄、人工开采、潜水越流排泄及蒸发消耗等。

三.总体施工目标

1.1.安全目标

无死亡、重伤事故,力争把轻伤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整个施工监测项目中,利用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各种变形、沉降值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确保沿线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安全。

1.2.工期目标

暗挖隧道施工:

右线2009年10月10日至2010年5月31日;左线和横通道2009年10月5日至2010年6月30日。

在以上时间内暗挖隧道将横穿建筑物。

 

四、隧道施工对建筑物采取保护措施

1、建筑物基础加固

根据监测情况,对位于区间正上方或者在区间两侧影响范围内,有条件进行袖阀管加固的房屋,尤其是低矮民房和采用浅基础的建筑物,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

 

1.1袖阀管注浆注意事项:

1)根据沉降监测情况确定是否进行袖阀管补偿注浆。

2)注浆施工过程中作业面须挖深,防止离地表太浅,覆盖层不厚造成压浆时跑浆冒浆。

3)施工过程中应准确了解作业面与矿山法隧道的位置关系以确定注浆孔的开孔方位,尽量保证成孔角度,以确保注浆进入预定地层。

4)如遇地下障碍或房屋基桩时,须移孔位,调整钻孔角度或另在地面相应位置巷道内设垂直注浆孔补充。

1.2袖阀管注浆主要参数:

序号

项目

技术参数

1

孔长

24.5—42m

2

孔径

φ91mm

3

孔间距

@1000

4

注浆角度

20度、35度

5

水泥参入量

150kg/m

6

水泥强度等级

32.5R

7

水灰比

50—0.55,浆液中适量掺入外加剂(水玻璃、粘土或减水剂,现场试验确定)

8

加固体强度

>1.0—1.2MPa

9

加固体渗透系数

<1.0×10-5cm/s

10

孔位偏差

角度±1度,孔位±2cm

11

注浆压力,浆液配比,进浆速度,持续时间等参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2、监控量测

根据建筑物监测结果,暗挖隧道通过建筑物时有影响的要进行补偿注浆。

2.1基准点位置的选择

基准点布设在3倍的隧道、基坑或竖井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本工程按实际情况布设多个基准点。

基准点与基准点间定时进行联测,保证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

2.2监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在建(构)筑物四角的结构柱、建筑物基础分界点(基础沉降缝),同一建筑物上两沉降测点间距不大于20m,每座建筑物至少3点。

此段穿越的主要建筑物有西北电建四公司家属院16个测点+西北电力建设器材总厂家属院50个测点,共有66个测点,安装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安装,其他建筑物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

符合国标《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陕西省与西安市有关工程规范的合格标准要求。

2、质量保证体系

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经理部把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

由各责任单位制定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

坚持谁实施谁负责,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原则。

做到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的组织、人员、资源和措施落实到位,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附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3、质量保证措施

3.1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3.1.1.人员组织与安排

1)本项目的管理人员,均由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具有一定的施工及管理经验的技术、经济人员组成。

2)专业工种人员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获取上岗证及相应技术等级,持证上岗。

3)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和特种作业工人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4)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5)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每项工作都由专人负责。

3.1.2.物资设备管理措施

1)按工程进度编制物资与设备需求量计划表,力求准确、可靠。

2)机械管理部门定期维修、保养现场的施工机电设备,保证其满足施工需要。

3)所有进场设备在施工期内保持良好状态,并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标识。

4)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防水材料等物资采购时,具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者,杜绝使用。

3.2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详细审核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联系,尽快处理解决。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

3)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2)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手册”,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内容交底。

“施工手册”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程概况、工程数量、施工范围、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

(3)施工阶段由经理部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工程结构、工艺标准、技术标准及安全措施的交底。

(4)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层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交底。

(5)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

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妥善保存备查。

(6)施工过程中,经理部施工测量组负责施工放样、定位、控制桩点护桩测量和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

(7)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竣工测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并绘制竣工图。

(8)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

(9)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

(10)测量仪器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4)对各有关工序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质量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5)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以求得施工方案的先进、科学和成熟。

6)为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我公司将进行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即施工计划进度网络、资源管理、工况变化、设计变更、施工监测等全部进入计算机系统,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实现“一次调整,全盘优化”的目标。

7)配备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按要求对进场原材料、各种成品、半成品构件进行检测。

8)设专人管理文件,将其分类归档。

对于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经有关领导审批后下发执行。

9)关键工序实施前编制详细的工艺细则及作业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10)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工序完成后经自检、互检、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1)加强施工监测工作,利用监测数据分析施工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12)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工班长、领工员等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找出质量隐患因素,制定处理方案。

13)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开展TQC工作,成立质量QC攻关小组,围绕重点工序展开活动,通过定期QC小组活动不断将其成果应用于施工实际当中,以提高施工水平。

14)竣工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竣工阶段施工计划,对剩余工程数量、材料、机具、人员需求量作出具体安排。

(2)工程将要竣工时,由经理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自检,找出需要修补的项目,采取措施逐一落实。

(3)组织技术人员对竣工资料进行全面整理、装订归档,其整理标准以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下发文件为准。

(4)移交工程的同时,经理部要制定质量回访计划,对已完工程承担缺陷修补及保修责任。

(5)在保修期发生的质量问题,我公司将全力予以整修,确保业主满意。

15)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管理

(1)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分类保管,并建立管理工作制度,以明确管理责任。

(2)指定专人填写工程日志,做到内容详细、真实,字迹清楚。

(3)施工过程中,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工程完工时,竣工文件也编写完成。

3.3混凝土质量的保证措施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拌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合运输、模板、灌注工艺、施工环境、养护等,而本工程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难点、重点在防水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施工缝及变形缝处理的质量。

因此在组织措施上、施工技术管理上及原材料使用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保证其抗压强度、抗渗标号满足设计要求,并且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3.4防渗漏的保证措施

混凝土渗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密实性不好和混凝土内部孔隙连通所致,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配合比成份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主要是加强振捣)两方面入手。

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主要由于混凝土所固有的干缩性和混凝土温差收缩效应所致,可以从水泥品种、混凝土掺加剂、混凝土施工控制入手。

3.5施工期间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保证隐蔽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加强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在于健全并切实执行各项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在于施工作业层严格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

3.5.1.加强检查及验收制度

1)隐蔽工程检查采用班组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即施工班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然后再由专业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2)隐蔽工程在完成自检、专检并确认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未获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者,返工重做,否则不进行下道工序。

3)各班组在进行工序交接时,有明确的质量合格交接意见,每个工班在进行工序施工时,都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4)隐蔽工程有严格的施工记录,将检查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查部位等项填写清楚,记录上有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签字。

3.5.2.确定岗位责任

为保证隐蔽工程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上述检查验收制度,对有关人员定岗定责。

1)主管工程师详细审查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技术要求等,对图纸标识不清或有误之处,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进行澄清。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技术交底复核制度,交底资料上有主管工程师及复核人签字。

3)对各分项工程实行技术员、施工员定岗定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3.5.3.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控制

1)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中明确提出隐蔽工程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要求较高的分项工程和重点分项工程,实行专项的隐蔽工程作业重点指导;

2)在施工前期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层层把关和重点审定,确保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质量;

3)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采取的原则是:

详尽细致、脉络分明、重点突出。

在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部分除对于施工程序有详尽的叙述之外,还对重点的操作进行逐项逐步的交代,务必使施工操作人员明确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点。

3.5.4.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

1)加强教育,使每一个施工操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质量是生命,质量是企业和个人的能力和实力的体现,强化质量意识,强化建筑精品意识;

2)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使之认识到质量重于泰山,质量控制的责任重大。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监控人员进行重点管理,奖优罚劣,保证质量控制队伍的高素质。

3)重点的隐蔽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专业施工技术和操作的培训,通过以师带徒等方式进一步在施工当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素质。

3.6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工程整体质量,也影响到邻近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为此,我公司将采取如下质量控制,建立专业工作组并明确分工。

各项工作分述如下:

3.6.1.技术交底

施工前,主管工程师会同有关人员将土建结构图与下道工序关连的设备安装图纸对照,对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作详细的审查研究,确定在土建结构施工中需要实施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大小、数量、规格、材质。

发现有问题,及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反映,并以设计或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为执行标准,将所有预埋件、预留孔洞单独绘制成图,并列表形成预埋件预留孔洞技术文件进行专项技术交底。

3.6.2.测量放线

根据结构施工程序分段对预埋件、预留孔洞放线,用红油漆线标出预埋件位置或预留孔洞的外缘口。

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以线路中线(或监理工程师认可的中线基线)为准放线定位。

3.6.3.施工控制

预留孔洞模型按设计尺寸、大小、形状、垂直度制作,其精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预埋件按设计材质、大小、形状制作,并与主筋联结。

预留孔洞、预埋件按放线位置安装并支撑固定。

所用支撑不仅能保证模型不发生移位,同时还能控制模型本身不变形,控制住预留钢筋在混凝土灌注中不移位。

3.6.4.检查验收

预埋件、预留孔洞模型按放线位置安装固定后,及时检查验收。

位置不准、误差超出技术规范要求的重新施作。

加固不牢,易移位或浇注中有位移可能的,重新加固。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并作好记录后,继续施工。

混凝土浇注前,专职技术负责人在现场对工班长、操作人员做现场交底,使其掌握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数量及下道工序施工注意的问题。

浇注混凝土时,小心布料和振捣。

拆模时,用轻撬轻拨并及时复核。

尺寸位置误差超出规范要求的,尽早修复,接地网或易破坏的预埋件设置专用隔栏或砌砖围护结构进行保护。

3.7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与混凝土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我公司拟采取如下措施:

1)对所有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进行检查、记录。

2)对有合格证的原材料进行抽检,抽检合格者放行使用。

3)经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并做出标记,隔离存放,防止误用,及时退货。

4)对进场钢筋进行抽检,抽检其焊接强度、脆性及韧性等,符合设计要求者放行使用。

5)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每次浇注混凝土前,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并做好记录。

(1)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原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和料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有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检查原材料数量(含外加剂、掺和料数量),每班抽查不少于5次。

(3)记录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

(4)记录运送时间和搅拌时的温度。

(5)检查监督试件制作的全过程。

(6)检查养护条件以及试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6)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混凝土的检测、试件制作工作。

(1)混凝土灌注时,跟班检测、检查。

(2)测量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少于5次,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调整配合比并重新拌制。

(3)记录商品混凝土运送时间并与搅拌站取得联系,防止使用停留时间过长的混凝土。

(4)按规定在现场留取试件,试件组数符合有关技术规定。

(5)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