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docx
《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
研究生姓名
高虹
指导教师姓名
朱月龙副教授
专业名称
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
组织管理
论文提交日期
2014年4月
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初步编制
中文摘要
在城镇一体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新市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新市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工作水平。
国内目前尚少有对该人群素质测评指标及标准的研究,为此本文以新市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开放式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初步构建了新市民素质的理论模型。
并自编了《新市民素质调查问卷》,江阴市220名新市民进行了调查,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出了一个由五个维度、13个因子和60个项目组成的二阶因子结构的测评问卷。
具体为,新市民素质包括身心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品行素质、政法意识素质、生态环境意识素质五个维度,包括人际交往、自我认识、保健意识、文化素养、科学意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文明行为、政治素养、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环保行为13个因子。
经检验,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然后,对201份有效问卷进行现状分析,
(1)江阴新市民素质水平中等偏高。
(2)新市民素质在性别、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3)新市民素质在年龄、月收入、学历方面有一定程度差异,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因而认为,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健全的市民人格对提升新市民素质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就本研究对提升新市民素质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建议:
第一,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相结合;第二,局部工作与整体工作相结合;第三,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相结合;第四,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
新市民,新市民素质,新市民素质现状
作者:
高虹
指导教师:
朱月龙
Thepreliminarydevelopmentofthequestionnaireaboutthequalityevaluationofnewcitizen
Abstract
Intheprocessofurban-ruralintegration,thequalityofnewcitizencanreflectthedegreeofcivilizationofacityofhighandlowandit’sanimportantmeasureofthelevelofmodernization.Thequalityofnewcitizendirectlyimpactsandlimitstheirwayandqualityoflifeandalsotheirworkinglevel.Thestudyontheevaluationindexandcriteriaofthisgroupisverylimitedsofarinourcountry,sothethesistakesnewcitizenastheobjectofstudyandwilllaunchthestudyfromthefollowingaspects:
Firstofall,bydocumentresearch,openquestionnairesurveyandsemi-structureinterview,theauthorpreliminarilyconstructsthetheoreticalmodelofthestudyofnewcitizens’qualityandfinishtheself-editedquestionnaireaboutthequalityevaluationofnewcitizen.Theauthorconductsasurveyon220newcitizensinJiangyinandcomestoaquestionnairewithsecond-orderfactorstructurebyfactoranalysis.Itiscomposedoffivedimensions,thirteenfactorsandsixtyitems.Thespecificcontentsareasfollows:
fivedimensionsincludephysicalandmentalhealthquality,scientificculturequality,moralquality,politicsandlawconsciousnessqualityand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ciousnessquality;thirteenfactorsinclud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self-knowledge,self-care,artisticappreciation,scientificconsciousness,socialmorality,familyvirtue,professionalethics,civilizedbehavior,politicalpreparation,legalconsciousness,environmentalconsciousness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behavior.Uponexamination,theself-editedquestionnairehasgoodreliabilityandvalidity.
Secondly,theautho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ccordingto201validquestionnairesandtheresultsshowthatthenewcitizensinJiangyinhavemiddletohighlevelofquality;thequalityofnewcitizenhasnoobviousdifferenceinthematterofgender,workinglifeandmarital;Therearesomedifferencesinthematterofage,monthlyincomeandqualificationandsomesignificantdifferencesonsomefactors.
Thishasencouragedaviewthatsettinguptheconsciousnessofmoderncitizens,masteringprofessionalskills,developinggoodbehaviorandcultivatingahealthypersonalityisvitallyimportanttopromotethequalityofnewcitizen.
Finally,theauthorexplorestheimportantreferenceofthestudyonthepromotionofnewcitizen'squalityandoffersthesuggestionthatpeopleshouldcombineself-educationwithexternaleducation,localworkwithglobalwork,selfconsciousnesswithexternaldisciplineandcombinesoftenvironmentwithhardenvironment.
Keywords:
newcitizen,qualityofnewcitizen,presentsituationofnewcitizens’quality
WrittenbyGaohong
SupervisedbyZhuyuelong
目录
1绪论7
1.1研究背景7
1.2研究意义8
2文献综述9
2.1概念界定9
2.1.1城镇一体化的定义9
2.1.2新市民的定义9
2.1.3失地农民及农民市民化10
2.1.4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新居民市民化及其角色的概念11
2.1.5新市民素质的具体内涵12
2.2城镇一体化相关研究13
2.3关于新市民素质的相关研究进展14
2.3.1关于市民素质的内涵研究15
2.3.2关于市民素质的功能研究16
2.3.3关于市民素质的现状研究16
2.3.4关于市民素质提升的对策研究17
3研究设计18
3.1研究目的18
3.2研究思路18
3.3研究方法18
3.4本文的研究对象19
3.4.1关于农民19
3.4.2关于市民19
3.4.3关于新市民20
3.5统计工具21
4研究一:
新市民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21
4.1研究目的21
4.2研究对象21
4.3研究工具21
4.4研究思路21
4.5新市民素质的理论构建22
4.6新市民素质问卷编制23
4.6.1初问卷编制23
4.6.2初问卷施测24
4.6.3初问卷项目分析与筛选25
4.6.4因子分析27
4.7小结34
4.7.1新市民素质结构研究34
4.7.2新市民素质问卷编制37
5研究二:
江阴新市民素质现状研究39
5.1研究思路39
5.2研究结果39
5.2.1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现状分析39
5.2.2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性别差异40
5.2.3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年龄差异40
5.2.4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学历差异41
5.2.5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工作年限差异42
5.2.6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月收入差异43
5.2.7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的婚姻状况差异43
5.3讨论44
6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48
6.1研究的创新点48
6.2不足48
6.3今后的研究方向49
参考文献49
附录1:
53
附录2:
54
附录3:
55
后记58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村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市民化和城乡融合。
城镇化对于统筹从城乡经济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和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系的战略举措。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认为,城市化全过程呈一条被拉平的倒S型曲线,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即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当城市占总人口30%时便进入第二阶段,即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持续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以后才会趋缓,此后为城市化进程的第三阶段,即城市化进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
当然,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时间轴上都表现为一条光滑的倒S型曲线,但大部分国家的数据基本上支持了这一结论(陈建文,2004)。
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单单是指农民由居住在农村转变为居住在城市,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业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由农村范式向城市范式转变。
农民非农化只是城市化的前奏,若不重视其后续转化提升工作,城市化只能是半途而废。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新市民素质提升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把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并重。
很多学者都关注城市化进程,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但大部分研究或报道多集中于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方法、社会权益保障、政策导向措施、以及就业安置情况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相对而言,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探讨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新居民后的素质转变研究文献就较少。
因而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问题已成为学界的一个研究焦点。
(梁峰,2004)
现有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和人口学等领域对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对有形的物资形态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对策,但是对新市民素质方面的城市化研究相对滞后,更很少有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现状以及测评体系进行研究。
1.2研究意义
本文对新市民素质的结构和现状进项探索性研究,探究新市民素质的结构特征、编制了一套关于新市民素质的问卷,对新市民进行实证调查,讨论了新市民素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于新市民素质的测评以及新市民素质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同时,研究对于江阴市新市民素质现状的调查和描述,也将为本地区新市民素质提升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农民转变成为新市民,而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限度,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能力。
所以管理者和研究者对于新市民素质给予了重视和探讨,研究主要涉及提高新市民素质的模式体系、方法策略、现状分析等,充分肯定了重视新市民素质的必要性,也指出了当前提升新市民素质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如,一些文体设施的利用率不高、素质提升宣传工作不到位等。
关于新市民素质的研究只停留在工作要求和目标上,没有关于素质结构和内容的研究,这也使得对于新市民素质提升的工作富于表面,无法落到实处。
而本研究对于新市民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的研究可以给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从而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对新市民实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
2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城镇一体化的定义
传统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人口变化,即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经济变化,即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及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社会变化,即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其中,前两个因素是衡量城镇化的基础,后一因素则是衡量城镇化的核心。
城镇一体化,是指各种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向城市区域集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由此引致的乡村文明生活方式演变为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全部过程(苏伟豪,2008)。
2.1.2新市民的定义
通常所讲的新市民,是指区别于固有的城市居民。
(景卫东,2013)一部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和工业化的推动之下,在城市扩张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城市户籍的居民;一部分是城市农民工,是指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与农村土地保持一定经济联系、以非农产业为劳动对象、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具有非城镇居民身份而在城市生活的非农从业人员。
与传统的城市居民相比较,以社会形态属性进行区分时,一些新市民是在失去了原有的土地或者宅基地的前提下具有城市户籍的新式市民。
从形式上讲,一些新市民脱离了原有的农村户籍,转而具有城市户籍,开始享有城市居民所具有的相关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以城镇居民的身份存在于社会当中;从内容上看,一些新市民脱离了农村人口的身份,也就和农村社会生产的生产要素发生了分离,他们不再拥有农民身份,相关的经济联系也逐步剥离。
还有一些新市民虽然没有取得城市户籍,但是他们生活在城市以非农产业为劳动对象、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已经逐步融入城市生活。
新市民成为新的历史时期中,人口类型转型的典型代表。
诸多论者对新市民概念的界定还是比较统一的,曹诚(2008)认为新市民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诞生的离开原来的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居住地变成城市,开始从事非农产业的那些居民。
新市民不仅包括来自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或流动人口,还包括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
他们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才能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
李国龙(2004)指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四千八百万失去土地的农民告别了农村当上了市民,一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转移到城市务工就业,他们都成为了城镇新居民。
”
2.1.3失地农民及农民市民化
失地农民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是指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群体,其身份首先应该是农民。
所谓农民是指:
户口所在地在农村,并长期居住在农村,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职业的一类群体。
从我国实际来看,失地农民主要包括:
一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位于城郊结合部或郊区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失地农民;二是由于大规模交通、水利建设及重点工程建设占用大量农民土地而产生的失地农民;三是由于生态建设中的退耕还林、还牧、还湖工程中而产生的失地农民。
所谓农民市民化是指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内涵转型的过程。
农民市民化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狭义角度来看,农民市民化主要是指农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农民获得城市户口和相应的社会权利是我国农民市民化最明显的特征;从广义角度来看,农民市民化是指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重动力的推动下,使得原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过程。
(文军,2004)本文所理解的农民市民化是指广义上的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内涵转型过程,注定也是一个充满诸多障碍的长期复杂过程。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一方面,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拒绝态度,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认为农民进城会抢夺城市原本有限的资源,或者认为无知的农民会导致社会治安恶化;另一方面,农民对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活也不完全认可,认为城市居民人情淡漠,城市生活压力过大,从而表现出并不乐意被市民化。
二是政策制度上的障碍。
现有的政策制度无法保证失地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待遇标准,从而使农民对城市生活望而生畏。
三是就业能力上的障碍。
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素养普遍都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因此,农民市民化必须走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逐步实现从标准农民到失地农民到准市民再到标准市民的身份转变。
2.1.4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新居民市民化及其角色的概念
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的市民化是指:
农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失去了土地,迁进了社区(或原有的村委会改制为居委会),使被征地农民原有的身份、价值观、生活方式、认知观念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变的过程。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的市民化”这一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市民化主要是指农民、城市农民工等在身份上获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等。
在中国,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其相应的社会权利。
这些可以被认为是与国家、政府相关联的技术层面上的市民化过程。
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中新居民市民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
这些可以被认为是与国家、政府相对应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新居民的市民化过程(杨盛海,曹金波,2005)。
新居民市民化,首先涉及的是农民角色和市民角色的界定问题(孙俐,2004)。
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把角色定义为:
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为单一产业,农民这一角色随着其职业的稳定性而固定。
农民在角色期望中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农夫”。
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角色的界定仍然是以物质资料生产者所从事劳动对象为主的。
事实上,在世界许多国家,农民与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同义,农民就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直接经营者和生产者,如果脱离了农业生产活动这个本质特征,农民就不成其为农民了。
相对于农民的界定来说,市民就是指长期生活或固定生活、工作在城里,,以非农产业为劳动对象的居民。
在西方国家的文字中,“市民”一词不光是指在城里居住的人,而且还特指具有市民权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社会成员。
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单一产业,“农民”(farmer)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由于其职业的稳定性而相对固定不变。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习惯称呼的“农民”一词是一个来自欧洲的、代表阶级意识和经济依附性的词语“peasant”。
而在英语中,“peasant”其实与“farmer”有着本质区别。
“peasant”主要是作为小农阶级的一员而存在的,而“farmer”却仅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在“peasant”意义上称呼“农民”,实际上是掩盖了“农民”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的本质。
所以,现在我们所说的农民市民化,不仅要改变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角色,还要改变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阶级属性的农民,使他们与其他公民一样,真正独立自主地享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陈传锋,2006)
2.1.5新市民素质的具体内涵
“素质”一词通常有三个意义:
一是指人生理上具有的特质;二是指事物内在的本质;三是指人完成某种活动应该具备必需的基本条件或能力。
市民素质主要指第三种意义,即一个合格市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从素质自身的内容分: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在市民素质教育研究中,主要研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景卫东,2013)
从市民主体上分:
市民个人素质、市民群体素质、市民社会整体素质。
这三种市民素质的发展水平是不完全一致的。
一般而言,市民个人素质可以高于市民群体素质与市民社会整体素质,也可以低于市民群体素质与市民社会整体素质。
从市民主体从事的职业不同分:
国家公职人员类市民素质、各类社会组织类市民素质、自由人类市民素质。
这三种市民素质,社会要求的素质外延不同,国家公职人员类市民必须提升政治素质,自由职业类市民侧重于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从市民居住在城市的时间上分:
久居市民的素质与新市民(主要指新转为市民)的素质。
通常情况是久居市民素质高于新市民素质,新市民素质提升难度大于久居市民素质。
从市民的年龄上分:
成年市民素质与未成年市民素质。
成年市民素质可塑性小,未成年市民素质可塑性大。
新市民作为新的城市主体融入城市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对城市的相关秩序和生活方式适应和遵循,这就是新市民素质的基本内容。
区别于农村相对较为宽松的社会管理结构和相对更为密切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具有一些对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新市民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所需要了解和遵守的。
新市民素质的具体内涵并不严格和狭隘。
而是循着适合城市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新市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观念。
新市民素质应该是灵活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