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复习.docx
《必修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复习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1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
(1)所有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只能直接在水环境中生活,从水中吸收氧气和养料,排出废物。
(3)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中,人体内大多数细胞液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2.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1)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
(3)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4)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
(1)营养成分:
氧气、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
(2)调节成分:
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3)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尿素等。
特别提醒
①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白(细胞膜上)、过氧化氢酶等各种胞内酶。
②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
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胃液、唾液、尿液等液体不属于体液。
考点2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1.渗透压
(1)定义: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成因:
溶质微粒数量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
越多
越大
越大
越少
越小
越小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因素:
与含有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
主要由Na+、K+、HCO-3、HPO2-4、有机酸和蛋白质构成,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3.温度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
(2)体温高低比较:
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4.作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所需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3)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产生的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机体通过缓冲物质使pH保持稳定。
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
(3)实验步骤
分组→向烧杯中加入自来水→测定起始pH→加入酸并测pH→冲洗烧杯,加入自来水→测定起始pH→加入碱并测定pH→用
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代替自来水,重复上述步骤→画出pH变化曲线图。
(4)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自来水中加入酸或碱物质后,pH逐渐变小或变大,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碱后,pH几乎不变或变化不大(如下图)。
②实验结论:
生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机体的pH稳定。
考点3 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1.内环境稳态与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联系
(1)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这四个系统对外界环境与细胞代谢进行物质交换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四个系统与人体细胞代谢有直接作用。
(2)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
首先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从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
(3)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
(4)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相反。
(5)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
2.内环境稳态失调后的症状
(1)渗透压的平衡。
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
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渗透压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
(2)血糖的平衡。
当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引起的。
(3)体温的恒定。
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只有内环境的血糖、氧气等物质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反应物。
②只有内环境的温度、pH等在适宜范围内,与细胞代谢有关的酶才能保持活性。
(2)内环境失去平衡,人体会出现新陈代谢紊乱,健康受到影响。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1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
刺激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举例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
只有感觉无效应
①反射弧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②一个完整的反射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
③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个树突,但有且只有一个轴突。
考点2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的传导
(1)产生机理
(2)兴奋的传导过程
(3)传导特点: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
(4)膜内外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
膜外
膜内
兴奋方向
兴奋区→未兴奋区
兴奋区→未兴奋区
电流方向
未兴奋区→兴奋区
兴奋区→未兴奋区
方向比较
相反
相同
2.突触小体和突触的概念;突触结构的组成
(1)突触小体是指神经元轴突的多级分支末端膨大成杯状或者球状的部分。
(2)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一般指每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的接点。
由此可分为两类:
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单向进行,由轴突→体细胞→树突,轴突→树突→细胞体。
由树突→细胞体→轴突是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
(3)突触的结构: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过程
(2)信号类型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传递特点:
单向性,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神经递质本身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细胞。
4.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
(1)电位测量
①图甲测静息电位,电流表一极连接外侧,一极连接内侧,电流表偏转一次。
②图乙测兴奋电位,电流表两极都连接外侧或者内侧,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
(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①刺激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a点不兴奋,d点兴奋,电流表发生一次偏转。
考点3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1)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并不是一个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细胞群。
(2)一般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如膝跳反射中枢、排便中枢和排尿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
2.各个神经中枢所调控的生理功能
(1)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所以脊髓与人类的运动密切相关。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所以小脑与人体的运动平衡密切相关。
(3)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神经中枢,如呼吸中枢,所以脑干受损人体不能维持生命。
(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神经中枢、水平衡调节神经中枢,所以下丘脑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水分平衡。
(5)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上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言语区,所以大脑控制语言表达。
3.各种言语区功能的障碍
受损区功能
障碍症特征
功能障碍症
S区(运动语言中枢)
不能讲话(听得懂、看得懂)
运动性失症
W区(书写语言中枢)
不能写字(听得懂、看得懂)
失写症
V区(视觉语言中枢)
看不懂
失读症
H区(听觉语言中枢)
听不懂(会写、会讲、会看)
听觉性失症
第2章第2、3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点1 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
1.激素的化学性质与生理作用
性质
内分泌腺
激素
主要生理作用
氨基酸
衍生物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使血糖升高
固醇类
物质
睾丸
睾丸酮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和精子生成,激发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卵巢
雌激素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卵子生成,激发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
促进卵植入和乳腺成熟,维持妊娠
肽
和
蛋
白
质
衍
生
物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使血糖浓度降低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维持甲状腺正常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维持性腺正常发育,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2.常见的几种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类别
激素
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过多
分泌过少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机能亢进(食量大增、消瘦、心率快、血压高、易激动)
①成年人:
大脖子病
(结缔组织水肿、精
神萎靡、反应慢等);
②幼年:
呆小症
胰岛素
低血糖
糖尿病
生长激素
①成年:
肢端肥大症
②幼年:
巨人症
幼年:
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性激素
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退,性周期不正常
考点2 稳态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分析
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①血糖平衡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②血糖可以转化为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
③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1)激素分泌过程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
(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①促进新陈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
②促进生长发育,对骨、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特别提醒
①激素调节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机制和反馈调节。
②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③不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和靶器官不同,具有特异性,但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的细胞。
3.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特别提醒
①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②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的结果。
产热多,散热多;产热少,散热少;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③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该加盖棉被。
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热量的散失。
4.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①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参与,又有激素调节参与。
②下丘脑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
考点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2.各种免疫细胞的比较
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考点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源头
B细胞
T细胞
分泌物质
特异性抗体
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2.体液免疫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
指抗原进入机体与B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2)反应阶段:
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
(3)效应阶段:
指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3.细胞免疫包括两个方面
(1)效应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当效应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接触时,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
效应T细胞在杀伤靶细胞过程中,本身未受伤害,可重新攻击其他靶细胞。
(2)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
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4.二次免疫反应及特点
(1)二次免疫过程: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候,记忆B细胞更快的做出反应,即很快的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2)二次免疫特点:
比初次免疫反应快而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引起疾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
①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②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加强作用。
③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④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首先也需要吞噬细胞先吞噬、识别和传递;再者,宿主细胞裂解后,释放抗原,被抗体识别发生凝集反应后,也需吞噬细胞来进一步处理。
考点3免疫失调疾病
1.常见的免疫失调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机理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
考点3免疫失调疾病
1.常见的免疫失调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
AIDS是HIV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破坏人体第三道特异性免疫防线并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2.过敏反应过程
3.免疫监视功能
(1)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被认为是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2)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而异常时,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死亡。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1 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
(1)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
(2)向光性原因:
合成生长素的尖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由向光一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一侧,而尖端的生长素在向下运输时却是极性运输,这样使得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速度快。
①生长素:
产生部位——尖端;作用部位——尖端下部。
②胚芽鞘:
感光部位——尖端;横向运输——尖端;纵向运输——尖端下部。
③材料:
琼脂片能透水和生长素;云母片不能透水和生长素。
2.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1)C>A,对根而言C已是高浓度→A生长快于C→根向地弯曲。
(2)D>B,对茎而言D的浓度更促进生长→D生长快于B→茎背地弯曲。
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生长素的运输
(1)横向运输
a.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①→②;
b.重力引起生长素由③→④和⑤→⑥;
c.离心力使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由⑦→⑧
(2)极性运输——幼根、幼叶、芽中
结论:
实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与外界刺激无关)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考点2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生长素作用的曲线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生理功效不同。
(2)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生理功效不同。
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说明不同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如图甲)。
(3)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如图乙)。
2.顶端优势
(1)概念:
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2)原因:
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其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
考点3 其他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1.几种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芽、幼根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种子萌发
细胞分裂素
根尖
分裂旺盛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部位
成熟的果实
促进果实成熟
2.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不同点
产生部位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
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
作用部位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随血液循环作用于特定器官
相同点
①由自身产生
②特点:
种类多、微量、高效
③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
①生长素与赤霉素的作用最为相似,都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
②生长素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
③几种植物激素并不独立存在,它们相互联系,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2)设计实验:
选取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插条处理方法:
浸泡法或沾蘸法。
②由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需要先进行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