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888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x

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55分)

1.下图为遗传学中的中心法则图解,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过程是()

A.复制、转录、翻译B.转录、复制、翻译

C.转录、翻译、复制D.翻译、复制、转录

2.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B.C.D.

3.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4.下列有关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5.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下丘脑B.大脑皮层C.垂体D.甲状腺

6.人类有很多染色体变异可引起疾病,猫叫综合征是属于哪类变异(  )

A.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染色体片段的增加

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D.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7.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环境差异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8.人类的先天性聋哑症、三倍体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9.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可遗传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③④B.④⑤⑥C.①②⑥D.②⑤

10.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分别是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D.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11.下为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和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一般发生在动物细胞质中B.过程②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C.过程③只能发生在部分病毒体内D.过程④一般发生在细胞核中

12.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下面选项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已知染色体状况:

A.

B.

C.D.

13.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对生物有害,对生物进化没有意义

D.可遗传的变异可以发生在分子水平或染色体水平

14.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B.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15.如图①表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则①→②的变化在遗传学上称为(  )

A.易位B.缺失

C.倒位D.重复

16.用辐射诱导家蚕常染色上的卵色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多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17.如图中,F表示某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中能表示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

B.C.D.

1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C.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0.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B.

C.D.

21.下列各项生物进化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2.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①AaBBC;②AaBb;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B.转基因技术、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23.在一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个体占总数的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总数4%,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为(  )

A.18% 82%B.36% 64%C.57% 43%D.92% 8%

24.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出现了地理隔离B.出现了生殖隔离

C.出现了新的性状D.产生了新的基因

26.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图中F2中从上到下含所列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

9:

3:

1

C.图中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2/5

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

27.下列成分或结构,属于内环境的是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C.线粒体、CO2和水D.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28.

下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传出神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9.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紊乱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体温升高D.血糖浓度降低

30.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1.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很快排出体内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32.下列哪项属于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    )

A.过度繁殖B.自然选择C.生存斗争D.用进废退

33.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其父患血友病的白化病女性与一个其母是白化病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A.1/8B.1/3C.1/4D.1/2

34.静息电位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离子分布特点是

A.内正外负B.内负外负C.内负外正D.内正外正

35.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  )

A.

B.

C.D.

36.如图刺激箭头处,发生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a、b、c、dB.a、c、d、eC.b、c、d、eD.b、c、e、a

37.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a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38.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8%、82%B.36%、64%C.57%、43%D.92%、8%

39.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

A.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B.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C.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D.rR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

40.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41.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  )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元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42.人的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分别位于(  )

A.DNA、RNA、RNAB.RNA、DNA、RNA

C.蛋白质、DNA、RNAD.RNA、RNA、DNA

43.与动物的脑相比,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

A.运动功能B.声音功能C.语言功能D.感觉功能

4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45.如果某人的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则会发生

A.听不懂别人谈话B.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C.不能口头表达D.不会书写

46.如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据图分析,该过程

A.共涉及5种核苷酸B.共涉及8种碱基

C.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的消耗

47.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包括

A.温度B.酶的活性C.渗透压D.pH

48.“人类基因组计划”通过对人体细胞内的24条染色体中DNA的测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图的绘制.所测的24条染色体是体细胞内的(  )

A.24条常染色体B.22对常染色体中的各一条和X、Y染色体

C.24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D.随机抽取的24条染色体

49.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

C.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D.近亲结婚可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50.在基因工程中使用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下来B.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

C.识别并切割特定的核苷酸序列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51.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步曲”的是(    )

A.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B.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C.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D.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52.对于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DNA转录过程③共有5种碱基

④共有8种核苷酸       ⑤共有5种核苷酸     ⑥A均表示同一种核苷酸

⑦共有4个遗传密码⑧经过翻译可形成二肽

A.①②③⑦B.④⑤⑥⑦C.②③④⑧D.①③⑤⑧

5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B.神经元细胞膜外Na+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

54.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B.兴奋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但兴奋传递的方式是神经递质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一定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55.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交换;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

A.①③④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③④D.①④②③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56.图甲所示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法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体神经细胞中,①→⑤过程都存在

B.图甲可以看出该类生物边转录边翻译

C.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图乙中只有过程②③④涉及碱基配对

57.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不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58.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神经递质

B.呼吸酶

C.血浆蛋白

D.载体

59.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③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60.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③单倍体是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④单倍体细胞中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

A.①

B.②

C.③

D.④

61.下列哪些项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不可遗传的变异

D.染色体变异

62.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I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③培育出⑥常用的化学物质是生长素

D.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63.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

C.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6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酶与性状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B.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C.基因控制性状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

D.细胞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就一定有相应的酶

65.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可采取的检测手段有(  )

A.B超检查B.羊水检查C.孕妇血细胞检查和绒毛细胞检查D.基因诊断

6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DNA分子之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

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C.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单倍体育种的优点

D.诱变育种可按照人类的意愿来改造生物的性状

68.多基因遗传病是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A.哮喘病B.21三体综合征

C.抗维生素D佝偻病D.冠心病

69.针对下列五种育种方法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①古代的选择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诱变育种 ④单倍体育种 ⑤基因工程育种

A.①②两种育种方法共有的缺点是育种周期长

B.②③两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C.③④两种育种方法均可缩短育种周期

D.③⑤均可按人的意愿定向地改变生物性状

70.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中充满组织液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55分)

1.A2.C3.C4.C5.A6.A7.B

8.D9.D10.A11.D12.D13.C14.B

15.A16.A17.C18.C19.D20.C21.A

22.B23.C24.D25.B26.C27.A28.C

29.A30.D31.C32.D33.A34.C35.B

36.C37.B38.C39.B40.C41.C42.A

43.C44.A45.A46.D47.B48.B49.D

50.C51.C52.C53.B54.D55.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56.AD57.AD58.BD59.BD60.BC61.ABD62.BA63.ADC64.ABD65.ABCD66.B67.BD68.AD69.DB

70.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