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6散文阅读新人教版.docx
《浙江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6散文阅读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6散文阅读新人教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6散文阅读新人教版
专题训练(六) 散文阅读
◇叙事散文◇
一、[2018·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22分)
老圣人
赵长春
①袁店河有个说法:
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
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②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
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唤作“老圣人”。
③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
就拿春分这一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④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
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
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⑤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
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⑥人们说:
“这有啥意思?
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
“这很有意思。
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了……”老圣人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
⑦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
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⑧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
老井早就被填埋了。
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
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
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⑨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
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
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⑩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
他说:
“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
”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
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
他说:
“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
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
丢了,就丢了脸面。
”
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
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
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
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
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老圣人说:
“古人凭心,诚信为本。
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
学须静也,静须学也。
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
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
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
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
他说:
“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
“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
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
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原载《百花园》2017年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
(4分)
2.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
(60字以内)(4分)
3.说说第
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
(4分)
4.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4分)
5.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
(6分)
二、[2018·广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3分)
一碗米粉
①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②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
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
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③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
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
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④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
店主看出了他的窘态,问,没带钱?
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⑤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⑥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⑦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
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
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
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⑧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
“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语气中满是激动。
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⑨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
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⑩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
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
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
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
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4.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
(2分)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发。
(3分)
三、[全品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
密密的针脚
赵宜辅
①母亲愈发衰老了,习惯在脑后随意绾一个髻,花白的头发已失去了原先的光泽,干枯发黄。
这些年地里家务的劳累,使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走路时腰老伸不直,稍微负重,就疼得站不起来,可即便是这样,母亲还坚持种了一亩地的棉花。
她说:
女儿家的棉被该换新的了。
②我给母亲去过电话,说市场上的羽绒被轻盈美观又不失暖和,不愿意母亲再劳累。
母亲坚持说棉被才更暖和贴心。
③十年前,母亲也是这般,选了绒长一点的棉花请人加工成棉絮,买来崭新的被里、被面,她要为心爱的女儿缝制嫁妆。
④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下一片暖。
那时母亲尚且年轻,眼神好,眯着眼穿针引线,在右手中指戴上顶针后就开始缝纫了。
母亲动作娴熟,不时地把针在头发上擦一下,加点润滑,遇上厚的地方,针穿不过去,就把针尾在顶针上顶,母亲神情很专注,似乎在刺一幅精美的苏绣。
我知道,她是在把那份浓浓的爱一针一线缝在这棉被上。
⑤母亲做这些的时候,我除了默默看,什么也帮不上。
索性将脸贴在棉被上,闻着棉花散出的那种淡淡的清香,还有残留着的阳光的味道,有一种暖意在心底蔓延开来。
⑥转眼间春去秋来,这期间烦琐的育苗、除草、打药直至棉花收获,不敢想象母亲是如何在地里劳作的。
仿佛看见那些寒露沾衣的清晨,我那单薄的母亲围着自家做的蛇皮袋穿行在高出她许多的棉花垄里拾捡棉花,而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她的衣衫;仿佛看见母亲在堂屋里剥棉花,黑乎乎皴裂的指头掏开一朵朵的洁白。
而做着这些,支撑她的只是那份心心念念的牵挂。
⑦待到缝制好了四床厚实的崭新棉被,母亲便要亲自给我送来。
因为晕车,只好坐三轮车一路颠簸来到小城。
我接过棉被的那刻,鼻子发酸,泪水忍不住就落下来。
轻轻地抚摸着光滑的被面,抚摸着密密麻麻的针脚。
这针脚里有我熟悉的气息,属于母亲的气息。
⑧抬眼望见母亲,她正开心地笑着,眼角的皱褶堆积得更深了,这笑,是那般慈爱,是那般暖心暖肺。
⑨母亲一边说我是傻丫头,一边替我擦拭泪水。
她的手指关节粗大,粗糙得像干枯的树皮,动作却很轻柔,生怕弄疼我似的。
我把头埋进母亲的胸前,母亲用双臂抱着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旧时光里,开心了、委屈了也是这般依恋母亲的。
而不管岁月的脚步走过多远,我知道,母亲永远是给我温暖的那个人,无论我飞多高,母亲的牵挂始终在。
⑩有时候,大爱就是无言的,一如这密密的针脚。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7年第1期,有改动)
1.请简要分析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分)
3.按要求赏析语言。
(6分)
(1)她的手指关节粗大,粗糙得像干枯的树皮。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母亲动作娴熟,不时地把针在头发上擦一下,加点润滑,遇上厚的地方,针穿不过去,就把针尾在顶针上顶,母亲神情很专注,似乎在刺一幅精美的苏绣。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下一片暖。
(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3分)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选文的主题。
(2分)
6.文章以“密密的针脚”为题有何妙处?
(3分)
四、[全品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分)
弄堂里的春光
陈丹燕
①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会觉得很遗憾。
下午,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邻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
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往的车子,这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
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
②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在小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店面里,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寄信用的邮票,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
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
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这在弄堂里,人们是见怪不怪的。
小店店主,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
他开着一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
他日日望着小街上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算得上阅人多矣。
③走进上海人的弄堂,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背后的生活。
上海人爱面子,走进商店、饭店、酒吧、公园,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④平静舒缓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飘来炖鸡的香气。
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褥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如果你仔细地看,就能认出来这是今年流行的式样。
头发如瀑的美女,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正在后门的水斗上洗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
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堂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胶皮。
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伪劣鞋子的奸商。
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
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发生的事情。
⑤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被上海人重视以及喜爱着。
这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
自从19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第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弄堂,那种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的生活就出现了。
⑥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在租界的外国人为了挣中国难民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栋、一排排地造了800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
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里的生活。
⑦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再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在全上海的9000多处弄堂,洋溢着较为相同的气息。
⑧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
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背阴的北面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油纸在风里哗哗地响。
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的宝石花。
就是在最动乱的年代,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
这里像世故的老人,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激进,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⑨去过上海的弄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懂更多的东西。
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着。
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里正穿着的塌跟拖鞋穿出来取信。
(选自《文摘报》2017年4月29日,有改动)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3分)
本文的行文思路为:
——叙述描写弄堂里“安详实用”的日常生活—— ——议论描写上海弄堂里的人中规中矩的生活—— 。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弄堂里的春光”的?
你从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4分)
3.作者为什么要写“买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和“头发如瀑的美女”穿着的“缩了水的旧毛衣”这两个细节?
(3分)
4.第④自然段的画线句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弄堂生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2分)
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再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在全上海的9000多处弄堂,洋溢着较为相同的气息。
6.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作者对上海弄堂的什么感情?
(3分)
五、[全品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7分)
十五岁的月亮
刘柠柠
①十五岁的我,像一只困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②正是晚饭时间,教室里只剩我一人。
初三和毕业班,是两个令人紧张的词语。
我烦躁不安,因为我向班主任请假被拒绝了。
③执拗而任性的年纪,是不会理解老师的苦心的。
看着班主任的背影,我几乎绝望了。
我想回家,想吃母亲做的饭,想在自家热被窝里好好睡一觉。
进入初三一个多月,我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④我们班的教室在二楼西头的最后一间。
食堂前面的花坛紧挨着教学楼,比二楼的教室只矮一点点。
⑤有同学回教室了,我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勇气,冲出教室,站在走廊栏杆上,朝着花坛跳下去……
⑥我很幸运,栽在花坛里。
我得意地爬起来,朝站在走廊上的同学们笑笑。
一个要好的同学把书包甩给了我。
⑦就这样,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回家的路。
为了早点到家,我就近走山路。
六七里山路,我一直走到太阳落山。
一轮白月亮挂在天幕上,模模糊糊的,似乎离我很远。
⑧到家时,我早已饥肠辘辘。
母亲炒了一碗油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她坐在我面前,摸摸我的额头,柔声问我哪里不舒服。
我说,没哪里不舒服啊。
母亲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不停地数落我。
我埋头吃饭,没有理会。
⑨门外传来父亲的声音,母亲拿起手电筒,迎了出去。
我站在门口,只看见一个从田埂上走过来的黑影子:
上身前倾,背部高高隆起,像一只单峰骆驼。
父亲并不是驼背。
他生性勤劳,如果回家路经树林,他会顺手捡些枯枝捆好了背回家。
⑩父亲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
“向老师请假没?
”我答不上来。
“啪!
”我的脸重重地挨了一巴掌。
从小到大,我挨打的次数屈指可数。
打我一巴掌后,他似乎还不解恨,抓起门后的扫帚,一边打一边骂我不争气。
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不争气的泪水奔涌而出。
我流泪不是因为被打后感到疼痛,而是因为父亲骂我的话。
逃学在我看来,是一些学习成绩差、表现很不好的学生才会做的事,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绝的事。
而我,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校经常被老师夸、被同学羡慕。
这一次,仅因为回家,我就成了一个逃学的坏孩子,一个不能被原谅的坏孩子。
屋外几声狗叫,有人来了,父亲出门前丢下一句话:
“赶快吃饭洗澡,等会儿我回来送你回学校!
”母亲去喂猪了,我一个人站在厨房里。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曾经温暖的家变得陌生无比。
温柔的母亲与慈祥的父亲,都变得冷漠无情。
在他们眼里,我已经一无是处,还会被他们赶出家门。
我伤心至极。
“这个家容不下我了。
”十五岁的我,背起书包,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赶回学校。
月亮真好,又圆又大,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安安静静地镶嵌在夜空中。
恍惚间,我听见有人呼唤我的名字,越来越近。
那是父亲和大表哥的声音。
我不想被他们发现,拐进小树林,蹲在灌木丛里。
过了一会儿,父亲和大表哥骑着自行车从我眼前经过,大声唤着我的名字。
他们走远了,我才站起来,揉揉有些发麻的腿。
很快,我走出了小树林,来到山脚下的一个水塘边。
冰盘似的月亮照在水里,越发显得恬静而饱满。
我忘了身上的痛,捡起一块石头,朝水中央的月亮砸过去,刹那间,满池闪闪发光。
来到学校,我不敢去教室,就回到寝室。
放学后,同学们纷纷拥上来问我去哪儿了。
原来,父亲来学校找过我。
我有些不好意思,胡乱答了几句。
然后班主任来了,站在门外大声问我回寝室没有。
他说,我父亲等着他回电话。
第二天早上,我上早自习时看见教室门口站着一个人,蓬乱的头发,眼窝深陷,一双旧解放鞋上沾满了湿润的黄土。
这是我父亲。
他把一罐头瓶腌菜递给我。
他的手很凉,粗糙得仿佛腐朽干枯的老树皮。
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扯了一下,“爸爸!
”——一句堵了我一夜的最简单的话,在我心里上下左右打转,停在嘴里,又被我咽了回去。
他在我面前站了不到一分钟,临走时,我看见他的嘴唇嚅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
我低下头,一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亮。
(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3月刊,有删改)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
2.本文标题为“十五岁的月亮”,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分)
3.请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4分)
(1)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不争气的泪水奔涌而出。
(2)我低下头,一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亮。
5.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上身前倾,背部高高隆起,像一只单峰骆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2分)
6.十五岁的“我”因老师拒绝请假而逃学,因父母的责骂而离家,这种做法可取吗?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分)
◇抒情散文◇
六、[2018·蚌埠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4分)
敬畏柴草
崔向珍
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乡村的炊烟是最暖人的,特别是傍晚时分,夕阳余晖将尽,百鸟争相归巢,千家万户的炊烟和天上的云朵一起袅袅飘香。
柴草的味道渗透进每一寸褐色的土地,经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累积沉淀,在天空和大地之间氤氲着绵延不绝的糯香,那种醇厚绵长的味道,被春风吹得漫山遍野都是,在夏雨浇灌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秋霜覆地时扯起乡愁,冬雪飘飞时驱赶寂寞。
②柴草是炊烟的源头,从五六岁开始,我就跟着哥哥去野地里捡拾柴草。
童年的村庄四周基本没有多少荒地,柴草奇缺。
树林里的树木是不可以随便砍伐的,亭亭的芦苇必须留着编织盖房用的苇帘,我们只能用镰刀割一些青草,一捆捆背回家里晒干备用。
刚割下来的青草很沉,哥哥总是给我捆一小捆,给自己捆一大捆。
两捆青草哥哥都放在高一点的土坡上,我们双膝跪在土坡前,两条胳膊分别穿进捆草的两根绳子,一直把绳子拉到肩膀上,双手扶地支撑身体,咬牙用尽全力艰难地站起身来,手握对向肩膀前的绳子减轻勒痛,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
③我喜欢的柴草是红荆条,但是村庄附近比较少,偶尔发现几丛,就提了镰刀拼命砍削,有一次用力稍偏,镰刀正好落在右脚的骨头上,尽管鲜血染红了脚背,我依旧不管不顾地砍柴。
我一瘸一拐地背着一捆红荆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后,急忙向我跑过来,蹲下身背起我去看医生,泪水糊满了她的脸颊。
④有时候赶巧了,我和哥哥去树林里读书的时候,捡到几根被风吹断的大树枝,我们高兴得像是捡到了宝贝,蹦蹦跳跳地拖回家,一路上尘土弥漫,如同粗中有细的张飞,用马尾巴上拴着的树枝在长坂坡后的树林里拖起尘土满天。
⑤秋收的时候,所有的庄稼秸秆全部运回家中,堆成一个个幸福的柴垛。
庄稼收完了,父亲会抽时间下洼割柴草。
做教师的父亲一般都是周六下半夜起来,母亲烙上几个饼,灌上一大葫芦开水,父亲推着木制的独轮车,和叔叔大爷们顶着满天繁星一起出发,在漆黑的夜色里一路上磕磕绊绊,六七十里路程正好走到天亮。
他们急急忙忙地吃完饭,就挥起镰刀开始割草。
挥汗如雨地割到太阳当头,把柴草装到车子上,捆得结结实实。
车子两边绑了木棍,增加柴草装车的宽度,而高度不能超过父亲的眼睛,那样会阻碍视线。
⑥吃过午饭,父亲他们就踏上回家的路,路上歇息一两回,晚霞即将隐去的时候,疲惫的父亲推着满满一车柴草回到家中。
我经常站在夕阳裹满金光的村头,像期盼一个得胜的将军凯旋般迎候父亲归来。
⑦父亲推回来的柴草,经常有一串串金黄喷香的小野果和密密麻麻的小野豆,我们把小野果摘下来,稀罕得要命,一颗颗计划着吃,那是贫困童年里秋天唯一的水果。
那些小野豆,母亲仔仔细细地摘下来晒干抽打,在风中扬去皮屑,背到碾房里磨面后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蒸成喷香的小窝头,温暖了无数个寒冷的冬天。
⑧捡拾柴草的日子,已经随着故乡的远离化作了永远抹不去的缕缕乡愁。
有时候看到路边或者垃圾堆里的树枝和青草,心里会生出许多的酸楚,因为我无比敬畏这些曾经滋养了我生命的柴草,如同敬畏食物和书本一样,我把它们深深地珍藏在心底。
1.文章②~④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三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3分)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3分)
那些小野豆,母亲仔仔细细地摘下来晒干抽打,在风中扬去皮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