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7938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高考专题强化训练: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

据近55年统计发现:

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期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结冰期是指当年下半年第一次结冰出现(结冰初日)到翌年上半年最后一次结冰结束(结冰终日)所持续的日数。

右图为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石羊河的汛期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四地结冰初日最早的是

A.永昌B.民勤C.天祝D.凉州

3.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海拔C.坡向D.纬度

【答案】1.B2.C3.B

【解析】

1.根据材料提示,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可知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石羊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

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四个地方结冰日数不同,根据对结冰期概念的理解,结冰期是指当年下半年第一次结冰出现(结冰初日)到翌年上半年最后一次结冰结束(结冰终日)所持续的日数,结冰日数大的地方,结冰初日早,结冰终日则晚,所以下列四地结冰初日最早的是结冰日数最大的天祝。

故选C项。

3.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表现在大致从南向北递减,石羊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海拔是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选B。

点睛:

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是汛期,冬季断流,多为季节河,时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含沙量小;有结冰期;一般流量较小,流程较短。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各月每旬降雨、降雪量、融雪及融冰产水量年内变化图。

读下图,回答4~6题。

4.该河流汛期较长的原因是(  )

A.植被覆盖好,有利于下渗B.融雪时间长,补给水量多

C.降雨总量大,持续时间长D.补给类型多样,时间错开

5.对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B.植被根系发达

C.夏秋季节多沙尘暴D.土壤有机质丰富

6.影响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差异的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C.地形分布D.人类活动

【答案】4.D 5.B 6.A

【解析】

4.读图可知,该地夏季降水少,冬春季节降水较多,而且降雪时间长,应为我国西北的天山北坡地区。

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并不好,A错误;融雪时间主要集中在4-6月,时间不算长,B错误;降雨量在200mm左右,总量较小,C错误;补给类型有降雨、融雪、融冰等多种补给方式,D正确。

5.西北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较少,A错误;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植被为吸收更多的水分,根系往往较发达,B正确;西北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春季,C错误;土壤比较贫瘠,D错误。

6.该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是西风带来的水汽形成的降水,A正确。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中游龙门至潼关的干流河道(见下图),全长132.5km,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穿梭于汾、渭地堑谷凹地区。

“揭河底”是小北干流特殊的水文现象,即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

读图完成7—9题。

7.小北干流两岸抗冲刷能力最强的河段位于

A.①—②断面B.②—③断面C.③—④断面D.④—⑤断面

8.有利于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发生的条件有

①河床淤积较高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小北干流段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

C.凌汛现象时常发生D.结冰期随水流方向变长

【答案】7.B8.D9.B

【解析】

7.由图可知,选项中所给河段中②—③断面的滩地面积最小,说明该河段以冲刷作用为主,且河谷又最窄,说明该河段两岸土质抗冲刷能力强,才没有被侵蚀得越来越宽。

故选B。

8.结合材料可知,“揭河底”是“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夏季降水集中,洪水流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水流含沙量大,易形成高含沙洪水,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淤积较高的河床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产生“揭河底”现象;小北干流河道宽浅,说明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若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则泥沙淤泥少,即便有高含沙洪水通过,也不会出现“揭河底”现象。

故选D。

9.小北干流段位于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故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因该河段总体上是自北向南流,故不存在凌汛现象,结冰期随水流方向逐渐变短。

故选B。

【考点】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第10题.

10.读上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A.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答案】10.A

【解析】10.根据图示信息,a在雨季最多,应为雨水补给,b在春夏较多、秋季少、冬季无,因此该类补给是随气温变化的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补给;c全年稳定,是地下水补给,据此选A。

钱塘江位于长江干流以南,含沙量小,仅为长江的35%。

近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如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

1950年以来,人们在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

据此完成11~13题。

11.钱塘江河口泥沙的主要来源是

A.钱塘江流域B.曹娥江流域C.长江口海域D.河岸与河床

12.下列月份中,钱塘江河口径流与潮流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最明显的是(  )

A.3月B.6月C.9月D.12月

13.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将

A.降低河口水体盐度B.增强径流对南岸的破坏

C.减缓岸线向外推移D.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

【答案】11.C 11.B 12.D

【解析】

11.根据材料可知,钱塘江含沙量小,曹娥江支流较小,泥沙来源也较小,而5000年来,钱塘江河口(如图)在径流、潮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岸线不断向海延伸,结合图示,长江口海域的泥沙在洋流的作用下,自北向南将泥沙带到钱塘江口堆积,C正确。

12.本题考查河流作用与海流作用的相关关系,当河流作用大于海流作用时,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且河流作用越强,偏移方向越明显。

根据中国雨带移动的规律,6月左右位于长江流域,此时降水量最多,河流的径流量最大,河流的作用最强,冲淤平衡点向海洋方向偏移的方向越明显。

B正确。

13.本题考查钱塘江河口围垦滩涂规模的扩大的影响,大规模围垦滩涂,会导致河口地区湿地面积减少,导致盐度增加,A错;将会减少径流对南岸的破坏和加速岸线向外推移,B、C错误;有利于改善河口航道水深条件,D正确。

2017年1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

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

据此完成14~16题。

14.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推断正确的是

A.6月至9月份都是湖泊水补给长江水

B.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较陡

C.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多台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

D.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有关

15.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A.物种较单一B.土壤肥力差C.土地退化D.降水减少

16.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湖泊水量B.加剧了泥沙淤积

C.造成地下水位上升D.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14.D15.A16.B

【解析】

14.由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6月份湖泊水域面积大,长江水补给湖泊水,7—9月,湖泊水域面积小,湖泊水补给长江水,A错误;湖泊西北部水域面积变化大,说明其坡度比较缓,B错误;洞庭湖所在地很少受到台风的影响,C错误;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有关,D正确。

故选D。

15.由材料“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可知,黑杨适应性强,物种单一,扩展迅速,A正确;土壤肥力差、土地退化、降水减少不利于其快速扩张,B、C、D错误。

故选A。

16.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增多,湖泊、湿地变浅,湖泊水量减少、下渗减弱,水位季节变化小、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

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至5000多亩。

下图为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14~15题。

17.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18.千泉湖面积的扩大主要是由于

A.夏季风的增强B.全球气候变暖C.冬季积雪增多D.植被覆盖增多

【答案】17.C18.B

【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水体相互补给的知识点。

第17题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的判断要根据材料中信息,如“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得出湖水是泉水涌出形成,再根据相关知识判断即可。

第18题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一问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17.A.根据材料,该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A不对。

B.季节性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只在春季出现,因此不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不对。

C.根据材料,“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因此湖水是由泉水涌出形成;泉水是指地下水在出露地表形成的,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下水,C对。

D.冰川融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会形成汛期,冬季会出现断流,因此该地湖水不是直接由冰川融水补给;D不对。

故选C。

18.A.该地由于远离内陆,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受到夏季风影响,A不对。

B.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更多地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加,B正确。

C.该地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冬季积雪量较少,因此冬季积雪增多影响不大,C不对。

D.植被生长会耗用水量,植被覆盖率增加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湖水面积缩小,而不是增加,D不对。

纳木错(图1)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

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

图2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

读图,完成19~21题。

19.图2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1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0.图2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

C.地表径流汇入量大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

21.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A.1月中旬B.3月中旬C.5月中旬D.7月中旬

【答案】19.B 20.A 21.C

【解析】

19.结合图1中甲、乙、丙、丁的水深与图2水文观测点的水深可知为乙地。

20.由图可知,表层到水深15米处水温几乎一致,说明受热均匀,热量接近,湖水表层气温变化受外界影响较大,该种分布说明表层到水深15米处光照强烈且水质好,受热情况接近,据此选A。

21.纳木错湖冬春表层封冻,水温垂直差异大,A、B错。

5月湖面应该刚解冻不久,水温上升不多,与湖水深处水温相差不大。

7月湖面水温最高,水温垂直差异大,据此选C。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湖泊,平均海拔69米,它由大小两湖组成,仅涨水时相通。

南侧大兴凯湖呈圆形,北宽南窄,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湖水混浊,湖面常波涛汹涌。

两湖之间有宽约1千米的天然沙坝,沙坝是茂密的森林,林间铺着厚厚的松毯,树种有兴凯湖松、橡树等。

北侧为小兴凯湖,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4.5千米,环湖多沼泽和农田,湖沿岸有较多芦苇、兴凯湖松、橡树等植被,湖水清澈,可见湖底的泥沙。

沙冈土质主要是沙土。

此地区的主导风是从俄罗斯吹过来的,结冰期153天,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注入乌苏里江。

材料二:

兴凯湖流域与大小兴凯湖示意图

(1)分析兴凯湖常见“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奇特现象出现时期及原因。

(2)分析植被对沙坝产生的影响。

(3)分析小兴凯湖湖水明显比大兴凯湖清澈的原因。

答案:

(1)出现时期:

5到10月,原因:

兴凯湖地区盛行偏南风且地势低平,易形成较大风力;大兴凯湖面积大,北侧较宽广和,水量多,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大浪。

小兴凯湖位于北侧,受到沙坝和沙坝植被阻挡,风力到达小兴凯湖面时减弱甚至消失,小兴凯湖湖面较平静

(2)植被可以消除湖浪和风力等外力作用对沙坝的侵蚀,保持沙坝水土,减少流失;涨水时,植被可以减弱湖水流动,利于泥沙沉积;植被可以改良沙坝土壤

(3)流入大兴凯湖的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携带泥沙较多;流入小兴凯湖的河流少,流域面积小,携带泥沙较少。

小兴凯湖环湖多沼泽和植被,风浪较小,利于泥沙沉积;大兴凯湖环湖则情况相反

【解析】

(1)图示部分俄罗斯位于湖泊南面,根据材料,此地主导风是从俄罗斯吹过来的,出现时间在每年的5到10月。

北半球夏季,兴凯湖地区盛行偏南风且地势低平,易形成较大风力。

大兴凯湖面积大,北侧水面较宽广,水量多,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大浪。

小兴凯湖位于北侧,受到沙坝和沙坝植被阻挡,风力到达小兴凯湖面时减弱甚至消失,小兴凯湖湖面较平静。

(2)植被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

植被可以减弱湖浪和风力等外力作用对沙坝的侵蚀,,减少沙坝水土流失。

涨水时,植被能够减弱湖水流动,利于泥沙沉积。

植被生长,还可以改良沙坝土壤成分。

(3)图示可以看到,流入大兴凯湖的河流多,流域面积大,携带泥沙较多。

流入小兴凯湖的河流少,流域面积小,携带泥沙较少。

小兴凯湖环湖多沼泽和植被,风浪较小,利于泥沙沉积。

大兴凯湖环湖则情况相反,水域宽广,波涛汹涌。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滦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外沟门子(多伦附近)以上为河源,张百湾以上为上游,从张百湾到滦县为中游,滦县以下为下游。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滦河流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并说明地势特点。

(8分)

(2)阐述滦河源头河段和下游河段的主要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名称。

(8分)

(3)据图分析滦河入海口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10分)

(4)阐述滦河下游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6分)

【答案】

(1)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中部为燕山山脉,南部为华北平原。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源头河段流经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开阔,水流平缓,河床凹岸不断遭受侵蚀,泥沙在凸岸不断堆积,发育有河漫滩等地貌。

下游河段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上中游所搬运的大量泥沙,不断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地貌。

(3)变化:

河道变窄,分汊减少(或河道数量减少)。

原因:

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滦河的径流量减少;滦河流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流域内森林(或植被)减少,对径流调蓄作用减弱;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河道被人为地任意填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4)河流:

使河流来自地表、地下的补给减少,水位下降得更快,加剧旱情;湿地面积减少,降水集中时分洪、滞洪能力下降,使水灾频发。

气候:

沼泽湿地可以调节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调节空气湿度。

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将减弱。

生物:

适于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减少,导致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减少。

生态:

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等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加剧。

【解析】⑴地势特点根据河流流向和图示分析即可;

⑵主要的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要注意不同河段的差异;

⑶入海口河道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上游拦水、河流取水量大、流域内植被破坏以及湿地破坏等;

⑷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对应湿地的生态功能分析即可。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市的母亲河,地下水补给量占66%以上,其流域分布如下左图所示。

某研究小组在格尔木河流域8600km2的研究范围内对地表覆盖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见下右图)。

研究同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为格尔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分析格尔木河的水文特征。

(6分)

(2)说出格尔木河流域原生植被覆盖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8分)

(3)近年来格尔木河流域河流面积减小,地下水位反而上升,试分析其原因。

(8分)

【答案】

(1)位于干旱区,水量较小;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小;流域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较快;海拔高,河流有结冰期。

(2)特点:

原生植被覆盖率整体较低,近年来原生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

成因:

格尔木河流域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格尔木河流域年降水量有所增加、地下水位上升;人类活动影响小等原因导致该流域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

(3)流域内年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乃吉里和格尔木水电站多年来对于格尔木河的截流调控,导致河流面积减少;但位于洪积扇上的水电站拦水蓄水,增加了水分下渗,使得地下水位上升;原生植被覆盖率增加,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

【解析】

(1)格尔木河的水文特征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根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可推知该河流水量较小、流速较快、有结冰期;根据“地下水补给量占66%以上”可推知水量季节变化小。

(2)结合材料可知,原生植被覆盖率整体偏低,但从1993~2014年原生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

降水与地下水是流域植被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格尔木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但近年来格尔木河流域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流域植被生态环境的改善与降水量增大及地下水位上升具有密切关系,另外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也有利于该地植被的恢复。

(3)从下渗增多角度分析地下水位上升,从水电站拦水蓄水分析流域河流面积减小。

由材料可知,流域内地下水位上升与流域内年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增多有关系,洪积扇内的水电站拦水蓄水,增加了水分下渗,使地下水位上升,另外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也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地下水位上升。

但乃吉里和格尔木水电站多年来拦水蓄水,对格尔木河的截流调控,导致下游流域面积减少。

24.据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达里诺尔湖面海拔1226米,该湖泊水生生物很少,但在该湖盛产一种鱼叫瓦氏雅罗鱼,俗称滑子鱼,喜栖息于水流较缓、底质多砂砾的水域。

滑子鱼为杂食性鱼类,以高等植物的茎叶和碎屑为主,喜集群活动,在早春时节,水温迭4-8℃就开始产卵,所产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

当地政府每年限定捕捞量和捕捞时间,除冬季外严禁捕捞。

下图为达里诺尔湖分布示意图。

(1)判断达里诺尔湖水的咸淡并说明理由。

(2)推测达里诺尔湖滑子鱼集中分布位置并分析其原因。

(3)简析达里诺尔湖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4)关于本地区渔业的发展有以下两种观点。

请你任选一种说明理由。

观点一:

促进渔业产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观点二:

限制渔业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1)该湖为咸水湖(半咸水湖)理由:

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少;位于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只有河流流入,无河流流出,矿物质盐类不断积累。

(2)集中分布在该湖的东北部原因:

东北部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饵料;该处湖水盐度较低且连接河流,利于鱼产卵繁殖;水流较缓,底质多砂砾.

(3)该湖为内陆湖盐度较高,不适于鱼类大量生存;滑子鱼需洄游产卵,不适于人工养殖;该地区纬度较高温度低,鱼类生长较慢;当地人口少,市场需求量小(或为保护该地自然生态环境,不易于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

(4)观点一:

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附加值;促进旅游、水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人们经济收入;促进就业;有利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当地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了环境保护能力

观点二:

过度捕捞华子鱼,易导致华子鱼灭绝;华子鱼数量减少容易导致野生鸟类食物不足(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发展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1)咸水湖与淡水的主要区别在于水的排泄方式,既有河流流入又有河流流出的多为淡水湖,只有流入没有流出的为咸水湖,咸水湖的排泄方式主要是蒸发。

图中东北部为山地,因此河流水注入湖泊。

图中经纬度显示达里诺尔湖居于大陆内部,当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矿物质盐类不断积累,湖水性质偏咸。

(2)材料“喜栖息于水流较缓、底质多砂砾的水域。

滑子鱼为杂食性鱼类,以高等植物的茎叶和碎屑为主,喜集群活动,在早春时节,水温迭4-8℃就开始产卵,所产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

”提示了滑子鱼生存环境的特点:

淡水--湖的东北部由河流注入,水淡;饵料—东北部入湖河流带来营养物质,饵料丰富;水缓—湖水与河水相互作用,水流缓慢。

(3)达里诺尔湖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应考虑:

①水域条件:

湖为内陆湖盐度较高,不适于鱼类大量生存;该地区纬度较高温度低,鱼类生长较慢;②社会经济条件;③技术条件:

滑子鱼需洄游产卵,不适于人工养殖;④消费市场。

当地人口少,市场需求量小(或为保护该地自然生态环境,不易于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

(4)渔业生产包括鱼的养殖、捕捞和深加工。

观点一中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换句话说,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因此,经济方面主要靠考虑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变带动与之相关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同时要保护和改善当地环境。

观点二:

限制渔业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考虑当地鱼的养殖、深加工等在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捕捞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