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861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2 大小:2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2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docx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序言

却是旧时相识

 

情之所至,一往而深。

从来不曾觉得红尘散漫,反而珍惜得如此温良,每当静下来,心里都会生出一种轻叹的感慨,能以一个女子的柔肠和心思走过绵密的人间岁月,指尖裙角不经意间扫过繁华里的一点静默,却是那样的喜悦,婉转在心里,终成挚爱。

比如读画。

此时,正值清秋,天空碧蓝如洗,草木苍绿,一切春天的灿烂与迷离,夏天的热烈与彷徨,都在此刻沉淀下来,仿佛可以凝固在这时光深处,用一种最幽雅的姿势,从容而淡定,拂拭着历史的尘埃,总在一刹那,心思相对,触手可及。

我读画,没有章法,只是一心一意跌进去,仿佛旅途一般,一个人背着行囊,抛开周身的繁乱嘈杂,还有烟火灯影的琐碎,跋涉进去,循着那溪声云影,恍然转进另一个风日下。

每当展卷,那个朝代的寻常巷陌,市井人烟,春柳花堤,秋霜明月,扑棱棱地出现在面前,仿佛能听见闹市的喧嚣,深院里秋千架上的轻笑,还有门外谁匆匆赶来的脚步,透出一点点清逸的冷,衬着茅舍清酒的暖,引来素心野趣的雅。

时有恍惚,是画中人的影,却换了自己的一片心肠。

那些才情容姿超绝的女子,她们是红尘里开不败的花,纵然已风雨飘零了无数年华,仍艳艳地明亮在这浓墨淡烟里,且还是那么寂寞,什么都不用说,只那份相对无言却饱涨的风仪,就让人愿意坐下来,陪伴着,张望秋水寒潭里的影子,是她,还有他。

定定神,惟恐丢失自己,转而去触摸画家的名字,他含笑独立,担风袖月,有几分爽朗几分忧郁,再回首,是知己间的清谈,那么惊心。

所有的思绪,飘渺而凝结,与记忆深处浅浅淡淡的篇章重叠,几经轮回里的风霜,验证曾经沧海旧誓言。

凝眸处,指尖的花倔强而苍凉地盛开,只为转身时,邂逅这段刻骨铭心,止水梵花的眷恋。

一时间,仍是痴掉。

不是台上青衣轻抛的水袖,不是深闺女子指间的罗帕,也不是托付终身的锦绣铺面。

而是埋藏情感在红尘人生里的一点积念,说到底,不过是一段幽柔心意,一份安适团圆的期盼。

喜欢天然,穿梭于旧年光阴,偶遇古典情致,这些,由来已久,把缘分看得淡,却铭记得深。

人生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多少妙契无言的感叹,最后都归于恬淡的笑,最浓的丽色,原就在脉脉不得语中。

画里读画意,也不过是寻自己。

我仍然一无所有地读着画,读着人生。

恍惚间抬头,斜阳已暮,心间白云往返,终于走成寂寞,我不敢再逗留。

随手打开《牡丹亭》,想把自己扯回现世的安稳中,不料却见俊朗书生失魂落魄,偏是“拾画”这一折,惊喜过后有哀楚,对着画意浑然忘我,原本是这样爽朗的真实。

我也逃不出。

情归无由,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

 

·序言却是旧时相识

第一卷 执灯寻影·悦己

香车系在谁家树·003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016

梧桐生门前·027

君不见·039

无端不寄相思字·046

今朝妆阁前拾得旧花钿·054

白狐我只是旧时的江南女子·064

文窗窈窕纱犹绿·074

第二卷 眉间心头·朱砂

莳兰在幽渚·087

落花人独立·100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109

不与离人遇·123

章台柳·131

花辞树·144

一曲相思为君载·153

人面桃花·166

第三卷 花若离枝·长歌

烟初冷当时明月在·181

歌尽桃花·193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205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213

独立小桥风满袖·223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231

新来瘦不是悲秋·241

月轻痕生已为君欢·250

待月西厢·259

第四卷 晨钟暮鼓·守望

何事西风悲画扇·275

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284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293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304

我在远方惜君如常·315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323

记得绿罗裙·332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342

 

第一卷

执灯寻影·悦己

若干年后,从春风不度的菱花镜里,来回忆这段简静的时光,曾经的浅笑和轻怨仍朗朗地挂在旧日阁楼的风榭月檐上,柳絮无心,桃花不言,惟有那盏长信的灯,伴我寂寂寒夜,清瘦风骨。

 

香车系在谁家树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这是世间女子深闺里最朴素,也最纯净的愿望。

她总在这样的时分,陷入一种慌乱与不安,没来由的,无根无源,正是如此,才越发心里茫然,仿佛未来的日子是可以握得住的,偏偏踏不上那个靠近的路,连伸出来的手也变得虚幻,甚至,一丝触摸的勇气都没有。

墙外,是煌煌盛唐的笑语衣香,诗人豪客的低吟浅唱,无数人都奔了传奇而去,那飞云入梦的心总是流连于天下的字墨间。

每个女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些寂寞的词章,如夏日浓碧绿阴的深深角落,那繁茂的青苔,总隐忍着刻骨的苍凉。

而那个空白的扉页,留着等待刻画的纹路,心底小心翼翼地张望,收拢着细细碎碎的秘密,你且知道,其实,万般的花,在将开未开之时,都有着同样期待的姿态。

如一夜春风来,又一月下梨花片片落,纷纷然然,安静而忧伤。

这细小的心思是优柔的,适合于守候,却不适宜躲藏,她总想着一个人的时候默默梳理,可是总挡不过心里那一纷慌乱。

岁月于她,还是不惊的。

正是豆蔻梢头好年华,连眼里映过的凄迷都闪着清澈,在画堂深处的庭院里,她轻移的身影似莲花,总携了那么一缕隔世的香,多少次端然于妆台,那个红线里注定的他,该从哪里传来声息。

那时的心事是诉于针线的,晨昏里的折枝牡丹是这个朝代富贵的颜色,她却独描涧兰,微小而旺盛,开在人迹罕至处,她总是向往那样一个地方,自由得连心都没有界限。

也许是这深深高墙让她寂寞,后园里,她把芭蕉种在石边,正对着她的轩窗,她喜欢芭蕉,不为一季花期而张扬,也不用雨夜为它怜,多少个风过星稀的夜,她和芭蕉隔庭遥见。

也许,没有了衣食冷暖的忧,绫罗上身,便只剩下那一个惶恐,那个要来携她手、带她走、拾她心的人,那个未来,是不是也如这莺啼春日一样,恰时相见呢。

小时候学认字,吟诗对句,也练曲律歌舞,这是大唐最华美的篇章,从深宫到山野,爱情都是浓烈的旋律,仿佛人世间千般的存在都是点缀,只为预期人生里浩大而华贵的爱。

她也在这样的诗词闲章间恍然若梦,好似幸福就在门外,伸手就能够到。

这样的想,于她,是非分,还未出生就已注定,她对于命运只能接受,连挑剔的资本都没有。

因为,她是小巷里的清倌人,尽管她处处强调这个卖艺不卖身的“清”,可风尘之中,浅笑薄应,她只是那些男人买欢的情调,再高尚的灵魂和高贵的心,也已然拾捡不起。

只是,人生的无常从来都没有预兆,她的目光从书卷上抬起来时,就看到了冰凉。

有父亲在,起码还有那个端得起的身份,父亲一去,她没了天,兄弟不容她,因为她不仅仅是庶出,她的母亲只不过府里一个婢女,她和母亲离开深院,搬进了小巷。

她只道这是世事的无情,王孙公子尚会顷刻间贬为庶民,或成为一抔黄土,谁都不可能有牢牢握住的富贵,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生存,她依旧安然。

身为女子,她有期待的爱情,那该是她人生最缠绵的舞步,也是她,无奈于三教九坊间,唯一的救赎。

往往,成了唯一,就成了唯一的赌,拼了全部,拼了命。

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里,开篇洋洋洒洒介绍的不是她,而是李益,那个还未见面,就已经彼此在心里记挂的人。

霍小玉知道李益,是因为他的诗句:

“开帘风动竹,疑似故人来。

李益知道霍小玉,是因为媒婆鲍十一娘说她:

“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

于是,一相逢,小玉是女儿家的矜持,十郎如见天人,顿觉室内光华飞流,他起身就拜,开口便言,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

因为一首诗而爱上一个人,进而以身相许,这算不算圆满?

这样的开端倒也透着那个时日风尘里的寄托,闺阁里的幻想爱情是天可变情不绝的神话,一尘不染,无畏无惧。

可这幻想中的爱情来到跟前,就一头扎了进去,全心全意地连自己都已忘记。

却在那情到最浓时,悲从心底的最深处,再也掩不住。

当日夜半,小玉对同枕眠的十郎说,我是娼妓,自知与你不配,现在不过是因为相貌得到了你的垂爱,待年老色衰,也就无法再留住你,我只得像失去大树的藤萝,像秋天被弃置的扇子,无依无靠。

明月夜,佳人在侧,付与柔肠,可怜可惜,正言发誓还不够,还请素缣著盟约。

小玉命侍女取来了越姬乌丝栏,这是王府旧物,极为珍贵,看名字想必是来自异国。

我觉得小玉此举是证明她把这一纸盟约看得极其宝贵和珍重,也同时引喻了她的出身并非生来草芥,希望眼前这个男子除了看重她的容颜之外,还能有其他的关注。

不管曾经在王府,还是现在的烟花地,小玉的生存环境都不单纯,她应该是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长袖善舞有了应付的手段,尤其是奉承话和海誓山盟,多得都懒得去分辨真假。

可世上惟有十郎,让她坚信不移地托付,哪怕心里并不是十分的安稳。

十郎果然也用心,才思敏捷,落笔成文,引喻山河,指诚日月,随后收入宝箧中,从此后她们过了两年相亲相爱的快乐日子。

两年后的春天,李益被授予任县主簿,小玉心里的离愁和隐忧如窗外墙角的小草一般疯长着。

未来的日子笼罩了浓密的雾,她握不住也看不清。

几番思量,那点卑微无助的凄凉小心翼翼地化成了无望,她知道这一别,山高水远,日深夜长,她锁住的契约只是一篇华丽的文章。

十郎才名远扬,上有高堂,一定会有一门好姻缘在等着,于是她说,我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郎君今年二十二岁,距壮室之秋还有八年,我只要这八年恩爱的日子,此后你去选名门结秦晋,我断发缁衣入空门,从此两不相系。

如此至诚至哀的话,让李益泪不能收,他说日月为证,生死不弃,绝无两意。

他说,好好地等我,这只是短暂的别离。

一曲琵琶声渐歇,撩拨了弦上数滴誓约,如果爱情需要用天长地久的话一遍遍地加固,那调子里一定会后续悲音。

信或者不信,舍还是不舍,于小玉而言都没有什么区别,李益必须得走,他来长安城里待了两年,为的就是这一天,荣耀还乡,打马上任。

家里人也在等着他回去,并且替他和表妹卢氏订了婚约。

面对重礼重名重面子的家庭,还有严厉专断的母亲,李益连小玉的名字都没有提。

小玉和这个家,犹如隔着万丈深渊,哪怕掉下去粉身碎骨,这边也不可能伸出手臂供她攀援。

这只是个普通人家,甚至有些贫寒,尚且把小玉拒得如此坚决,这漫漫红尘,落入烟花里的人,够得到钱财,够得到恭维,够得到契约,却怎么都偿不了夙愿。

两年多的缠绵恩爱,锁住未来的誓言,泪眼婆娑的相送,形只影单的等待,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仍是苍白。

这爱情,从一开始就不平等,李益是来京城参加科考,等候期间自矜风调,思得佳偶,所以就想博求名妓。

没有小玉,也还会有另一个女子,李益想找的,是异乡相伴的红颜,小玉等待的,是她生命里唯一的爱情。

小玉要托付的,是她的一生,而李益要打发的,只是一段无聊时间。

每次想到这里,都会心疼这个痴情的女子,她爱得太执著,倾情的付出却唱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

人生的大幕太沉重,每一次拉开都要用尽力气,从凤凰于飞的妆台隐约琴声如水的痕迹,她的等待如春日的蔷薇,那时的爱情,是美好而芬芳的想象。

与李益认识后,梦幻中的爱情落到了现实,眼里看得到的温暖是喜相逢的管乐,华丽的章节就此上演,可随之就是漫长无期的独自挣扎,伴着潇潇夜雨,低沉而深邃的洞箫吹奏她心里时刻压抑,一点点累积的凄凉。

小玉是大唐深院生长的花,遗落在寻常巷陌,站在风霜的渡口,在妙龄的时刻,依然满心诚挚地盛开着,花期不与流年误,她的爱情也来到屋檐下,却在开得最艳的时候,一朝再也没有了支柱,她成了深秋旷野独自临寒的雏菊,片片花瓣痛彻心骨地被无情剥离,她连抱住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任一地凌乱随风飘散。

卢氏是名门望族,嫁聘的彩礼在百万之数,李益家贫,还得去亲朋家借贷,他以此为借口请假出来,在外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去看小玉,反而嘱托朋友,不要把他的行踪告诉小玉。

他背弃盟约,自知羞愧,不敢再见小玉,也想借此断绝小玉的希望。

那只是他人生风花雪月的一段过往,他寻妓调的是情谈的是风月,无关名分。

而另一边,小玉四处打听,甚至占卜问卦,却没有一丝可靠的消息,她是咬着牙恨,过往坊间这样许下诺言又一走了之的男人不计其数,可还是流着泪想念,有一百个理由告诉自己他的爱不牢靠,却总会被这一个打败,也许他有不得已的苦衷脱不得身,也许有什么不测苦难,她总是觉得那个和她朝夕相度的十郎不是那无情的人,这样的煎熬,终使她憔悴瘦损,忧郁成疾。

可还是不放弃,她一定要见到李益,一定要当面问一个为什么。

女人就是这样的傻,拼了所有只不过问一个为什么,她知道答案不会是她期待的,可就是不肯死心。

小玉所有的钱财,包括衣服和珍宝,都因为打听寻找李益而散尽了,最后连父亲留给她行及笄之礼用的紫玉钗,都要拿去变卖,以至于连当年打造这支钗的皇家老玉工看了,都忍不住老泪纵横,并告知了延光公主,公主悲叹之余,送了小玉十二万钱。

而此时,那待嫁的卢家姑娘正在长安,李益带了丰厚的钱财来聘娶,秘密地找了一处住所,不让别人知道。

故事的主角又都聚到了繁华的长安城里,一个拖着病体抖索着倚在窗口翘首以盼,一个临期京城接娇妻,完成人生大喜。

李益是小玉生存的唯一等待,小玉是李益要想方设法绕开排除的阴霾。

李益有一个厚道的表弟叫崔允明,把李益来京的消息告诉了小玉。

小玉怨恨他,心里那一点如豆般微弱的希望之火,也瞬间熄灭了。

她又遍请亲朋好友,托他们叫李益前来。

只是想做一个单纯的告别吗?

还是想看一看旧日爱情的样子?

抑或面对面真实地说一下委屈和怨,听那男人蹩脚的辩解她也甘愿,她对世俗对门第早有无可奈何的退缩,她宁愿输给这繁华天下横眉冷对的眼色,也不愿意被弃于衣香鬓影共度,誓言铮铮买断她爱情的十郎。

她还是留了一丝残存的甚至卑微的愿望,十郎能逃过家庭的监管来与她相见,两人狠狠地哭,絮絮地念,苦苦地留,再久久地断了恩意情殇。

最终小玉给自己做了一个茧,连出口也没留。

她只是不愿意那么想,不到见了李益得了真相,她永远都有理由不去信。

李益是下定决心不再见小玉的了,他不进京不声张就是想让时间来消磨掉他辜负的和小玉等待的一切。

可小玉偏偏找了一拨又一拨的人来叫他,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那个痴情女子和负心男子的故事,李益有些恼,索性早出晚归,避而不见。

大唐是有几分豪气的,有这样的女子,自然会有出手相助的男子,他们连姓名都不肯留下,只是让故事绝处逢生,有了侠义的温暖。

李益被黄衫客骗到了小玉面前,小玉看着这个她朝思暮想爱极恨极的人,忽然攒了无数的话却一句也说不上来,她背过身去哭泣,时而回头看李益,回忆排山倒海漫过这里简单而熟悉的一切,时光透析出岁月的脉络,却和今天的人,再也无法重叠。

不管用多少相思的线,也缝不起这支离破碎的情感,她的爱情仍然庞大地支撑着她的整个生命,可是她爱情里的那个人,却早已松了手,她浮游迷失,挣扎着向他靠近,攀援的树挪了位,她也只是地上凌乱的草。

把线捻在手指上轻轻地打一个结,用牙齿咬断,这生命的锦绣落满了簇簇尘埃,不得不草草谢幕。

小玉端起一杯酒,倒在地上。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她握住李益的手臂,她苦寻的港湾此时可能知悉她的悲痛?

酒杯掷地,长哭以辞。

如果,李益面对小玉的憔悴和坚韧的爱,还能硬起心肠冷漠以待,那么现在,小玉的死彻底惊醒了他,他为她一身缟素,为她早晚悲泣,他陪她灵旁送她下葬,这些统统都不是小玉要的,可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小玉的爱情和生命,小玉的决绝和思念,都像烙印一样打在了他的心里,他仍是世上才华俊逸的李十郎,成家立业即将辉煌,可是,他再也没有了爱的能力,而没有了爱情,幸福也便失去了着落。

无辜的女子卢氏,端端正正出阁,也是带了无尽的想象,可这场婚姻给她的没有一点温情,全是伤痕累累,她被李益无端猜忌和虐待,最终被休倒是解脱。

李益三次娶妻,还有侍妾,每个人都在他的猜疑中惶恐而过。

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作者蒋防同情着他笔下的小玉,让李益有了这样可悲可叹的结果,他是这样来惩罚这个负心的男子,却偿不了那个可怜的女子小玉。

小玉临终的话,还是生生死死放不下,若能不再爱他,便也淡然了,即便是死,也是轻松入轮回,再踏入红尘,还是一段可想可念可等可思的爱,而不该是这样,做无用的留恋。

李益常在朦胧中见看见小玉,隔着帘幕向他微笑,鲜红的肚兜有鸳鸯戏水的图案,轻纱绕肩,掩着她女子轻柔的心思,秀发盘起,玉钗斜插,永远都是初见时的羞涩和清澈。

再一转念,她在园子的芭蕉叶下,若有所思,思的那个人,是他吧。

李益念,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自知唤不回小玉,还是有那么多的泪来想念她。

天上人间,小玉魂魄有知,必舍不得再惩罚。

不是存了慈悲心思,只是希望每一个爱情都有美好的回忆可以触摸,可以铺成来时再相遇的路,是缘是怨,由不得,既来人间,便信了注定。

深夜,停顿下来才惊觉,为小玉,我毫不吝惜于笔墨,这故事怎么也舍不得割舍,还要在结尾处再注上自己的期许,也许只是不愿意让伤透了心流尽了泪的小玉,连灵魂都得不到一个安慰。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路。

奶茶在《粉红女郎》里,扮演着剧中的结婚狂,却流着自己的眼泪,她站在舞台上孤独地唱,为什么用尽全身力气,却换来半生回忆。

回忆里,那个人辗转不能眠,打马而来,见了她,眼里折射出光彩。

有这些回忆,也是幸福。

清代画家吕彤的《蕉荫读书图》,初看时我震慑于画面里的静,人在画中坐,人又不在画中,人物两相忘,凝眸间连自己也要减几分俗气。

碧绿芭蕉如伞盖,簇拥着舒展,占满了画面里回忆的天空,几枚湖石做藤椅,黝黑得似梦幻里的深邃,画面清丽,背景简洁,笔法却是细腻可追寻。

吕彤是云南人,尤精工笔仕女,这女子精致的眉眼间便含了轻愁浅怨,仿佛是什么心事丢在了千年之前,这卷中的文字也只得让她幽幽地叹,在那个回不去的时光里,可有人捡拾了她的回忆,可有人帮她在漫长红尘中风干,那故事,也许你读来,恰是画中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爱情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是不能饮不可饮,也要拼却的一醉。

曾经,很想转化一下语言来诠释爱情的深意,却对着这样的无奈和坚韧,只有沉默到无语。

只这一句,就足以让我对席慕容有一份隔空的凝望,这对爱情的注解,近似于禅,又脱了禅的空灵,能扎实地落到每一个人心里,把古往今来,漫路风沙流水深院,所有痴情的纠葛,连同三生石上的镌刻,一并落了坐。

因为一首诗而留下大片传奇,历经一代代的打磨,着红点翠,丰满得可以伴了弦来听,微醺着相看,还能随着风就飘进案头的墨色,最终那个苦口婆心的劝慰还是华丽地收场,而记忆里的盛宴,开始于女儿家单纯的思无邪。

铭记于唐代最会用诗写传奇的白居易,他在乐府诗《井底引银瓶》里,记叙了一个私奔的女子,最后惨遭抛弃而无可依靠的悲惨故事,白乐天有一副柔软心肠,他是有泪有情的男子,自然写得这样告诫的诗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在唐代,这个落魄而不再期许爱情的女子应该进道馆,修习成仙再不为这红尘留恋。

在宋代,她会被一语度进深山古刹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郁郁而终。

而这故事落到元代,寺院里也仍会有千里而来的姻缘,只要脱不开这红尘万丈,哪里的桃花都会盛开。

这女子叫李千金,待白朴徐徐道来的时候,她还只是深闺春怨,看见才子佳人士女王孙上屏风,也是又羡又恼,自言若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叫红烛高照,锦帐低垂。

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说: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这文君是卓文君,那屏风里画的正是相如琴挑,文君夜奔。

只因为老父在外,便耽搁了女怨深闺,真是恨嫁女儿心,李千金从小学女红,头一件大活就是为自己绣喜服,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屏风,原不该摆在恰对妆台的寂寞处。

还有那最知小姐心思的俏丫头梅香,和小姐半分调笑,三分引逗,却是十分劝慰。

这日是三月初八,上巳节,洛阳城里的公子千金,或宝马或香车,都去郊区游玩赏春,咱出不得院子,隔着墙看看那春风拂面的行人也好。

三月流光韶华贱,《红楼梦》里的花签上分明写着,开到荼蘼花事了,满园的惆怅就这么无声地绽放。

李千金的出场,活泼得如那枝上黄鹂,甚至有一点点辣,说出口的话不像个大家闺秀,却率真得没有遮掩,是这样的直白,有那个时代礼教背面的叛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丢了笔墨纸砚,推开房门,心里还是被这满园春色铺上了一层无奈。

怎肯道负花期,惜芳菲。

粉悴烟憔,他绿暗红稀。

九十日春光如过隙,怕春归又早春归。

她红色的鞋子上,用金线绣了莲,裙子盖住,走时裙裾飘摆,绣鞋只露得尖尖一点,环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似乎每一个女子的行走都有这样端庄风雅的姿态,与自然有一种贞亲,与景物相融,与尘世相忘。

她就这样走过荼蘼花架,转过曲栏之西,踩着那山石,隔着粉墙看外面大路朝天。

原来所谓深宅大院,更多的还是精神的枷锁,就是在这闺阁里等待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园子四季景物暗换,那外面只要一个落脚的地方便可衬起人面桃花。

路边的榆钱随风漫飞,谁家院墙上豆荚攀爬得不安分,落花凝香伴马蹄沾尘而去,酿蜜的蜂儿正与繁花相亲。

人生来不易,能在路上奔波的人都该是幸福的,至少,有一个值得奔波的理由。

那路上的人,是工部尚书家的公子裴少俊,年方弱冠,未曾娶亲,惟亲诗书,不通女色。

初听来倒像是个不解风情的书呆子,三岁能言,五岁识字,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作对,才貌两全,来这洛阳选奇花,倒着实风雅,不想错过这节令,春情使人醉,他足蹬高靴,腰围玉带,骑在那玉骢马上,像极了诗文里的玉郎。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裴公子也看见了李千金。

四目相觑,各有眷心。

红尘路上的缘分,不早不晚,不管对与错,大抵都是躲不过,明知世道不容,也在这一刻,停不下脚步,只有向他走去。

所谓一见钟情,都是三生石上旧情缘。

宝哥哥初见林妹妹,只觉得像是故人一般,曾在哪里见过。

张生初见莺莺,心里即知,正撞着五百年前的风流业冤。

冒辟疆初见董小宛,满心都是惊而爱之。

胡兰成初见张爱玲,觉得面前都是她的人,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

这爱,真是没有道理可讲,还未发一言,就已清楚地知道,注定要和这个人有一场情感内抵死的纠缠,几生几世下的伏笔,看不到结局的爱,才要更努力地爱。

裴公子是身在武陵人已醉,李千金落笔就是月上柳梢。

当夜两人幽会,却被嬷嬷撞见,在李千金的央求下,放他们出了高墙深院。

在父母跟前做女儿,再不如意也多是嘴皮子上的小性子,何况她善女红,精文墨,志量过人,容颜出世,从哪里论,她都是娇。

这说走就走了,只因为深信,不久的一天,可以携了如意郎君,堂堂正正明明艳艳地回来。

当时隔帘听琴的卓文君,好歹她还知道近在咫尺意在情挑的人是谁,至少对他的身份是掌握的。

可这墙头马上相见,李千金并不知道这个异乡人姓甚名谁来自哪里,就随了他而去。

也真是够勇气,入了眼入了心,从此就跟了这个人,天涯海角,穷困潦倒,都不在她的考虑,她奔的是爱情,不是生活。

爱情就是这样,把开始握在手里,结局却使料不及。

这一走,就是七年。

七年间,她生活在裴府的后花园,生了女儿重阳儿子端端,当年天真烂漫的少女已成了贤良的母亲,却不是妻。

做女儿时,她也是顽皮又胆大,离了娘家就是出了阁,婉顺地像是天成。

少俊的父母并不知道她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一双儿女。

想想那达官贵人的花园,富贵是富贵,情致是情致,别雅是别雅,可也真是繁复庞大到吓人。

这边进人添丁,儿啼童戏,那边却连个蛛丝马迹也不见。

若不是清明节少俊去祭奠,若不是裴尚书闷倦来到园子,若不是那两个孩子正在跑来跑去地玩耍,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端正地立于世风日下。

原以为七年足不出户的相守,养儿育女的辛劳,能在这一天把残缺补全。

可尚书大人一句“聘则为妻奔则妾”说得斩钉截铁,几番羞辱刁难,少俊真的就写了休书,孩子留下,李千金被赶出了那个她原本也不曾熟悉过的地方。

她的爱,是来自于《诗经》的: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之初,是生则同衾死同穴的愿,到头来,瓶坠簪折恩断义绝。

回到洛阳,父母已亡,她伤痕累累地独自生活在园子里,听离人鸟唱“不如归去”。

好在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