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671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照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

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

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

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

(说明:

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

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

(预设:

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

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

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

改变条件:

水(有水无水)

不变条件:

光、常温、空气、数颗种子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同学们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学生后面还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料绿豆芽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1.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2.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

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

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

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再次经历“对比实验”,而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对学生来讲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并交流绿豆芽的生长情况

师:

同学们前几天你们种下去的绿豆发芽了吗?

生1:

发芽了

师:

长得怎么样了?

生2:

长得很好

师:

我们来比比看,哪个组的绿豆芽长得最好?

现在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绿豆芽展览会。

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绿豆芽,摆在一起。

(事先做好标记,不要乱拿)

师:

我们来观察比较一下这么多组的绿豆芽,你看出了什么?

生3:

绿豆芽长得各不一样。

茎的粗细不同。

师:

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科学问题要问吗?

生4:

为什么它们生长的不一样呢?

生5:

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呢?

生6:

怎样才能让绿豆芽长的更高更壮呢?

师:

同学们提得问题都非常有科学价值,赵老师为同学们这种爱思考,爱提问的好习惯点个赞。

师:

我们请绿豆芽长得最好的同学说说看,你是怎么种的?

生7:

放在阳光下,经常浇水,给它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师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板书)

二、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研究计划

师:

这位同学,你有不同意见吗?

来说说看。

生:

我不同意她的说法。

师:

你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

生:

我的绿豆芽放在黑暗处,也可以长得很好,所以我觉得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师:

我们来看看他的绿豆芽。

果然,没有放在阳光下也长得不错。

现在问题来了,到底绿豆芽的生长需不需要阳光呢?

怎么证明我们的观点?

生:

做实验

师:

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老师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

生思考。

师:

下面小组讨论,将你刚才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共同完成实验研究计划单。

生开始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试验计划单。

(实验方法可以画图表示)

师:

请同学上来汇报

生汇报完后,问大家:

大家有什么疑问或不同的看法吗?

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师引导学生:

(1)我们改变什么条件?

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师: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共同完成了这张研究计划,如果你们组的研究计划写得不完整或有错误的,老师现在给大家1~2分钟时间去修改和润色一下。

分组实验

(1)师播放视频。

(2)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材料,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吧!

(3)学生实验,师巡视。

3、观察记录

师:

我们怎么知道阳光这个条件会不会对绿豆芽生长产生影响呢?

生:

观察绿豆芽的长得怎么样?

师:

具体观察绿豆芽的哪些方面?

生:

茎的高度,粗细等

师: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记录呢?

生:

画画或文字的形式

师:

老师根据你们的回答,制作了这张实验观察表,课后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可以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师:

其实老师之前已经做了这个实验,并且拍了视频,我们来看看,七天之后的绿豆芽怎么样了?

师播放视频,生仔细观察。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师生小结: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因为在阳光下可以长得更健壮。

三、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师:

赵老师之前也种了绿豆,但是我遇到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师:

播放自制微课视频

师:

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预设1:

看到绿豆芽的根朝着水的方向生长,

设2:

水多的一边,根比较长,水少的一边,根比较短。

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生预设: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水

生预设:

绿豆芽的根为了得到水,体现了绿豆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师:

像绿豆芽这类自然界中的植物(板书:

植物)生长除了水之外,还需要空气以及适应的温度,这些我们统一称为环境条件(板书:

环境条件)。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生预设: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板书:

需要)

师:

当环境条件改变后它们会怎么样呢?

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

师:

播放图片(香蕉、松树、仙人掌适应环境的例子)

师: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预设:

当植物的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板书:

改变,努力适应)

师:

说一说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

他们的叶子为了适应环境,变成了什么样子?

生预设:

回答

师: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生:

白杨树、红树、莲藕的茎、含羞草......

师:

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

真了不起。

四、总结与延伸:

1、师:

同学们,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想要说的?

生:

绿豆芽的生长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生预设:

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身边的植物

生预设:

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师:

同学们,你们的观点非常独到,能想到这么多,真了不起。

2、师:

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生:

植物适应环境会改变形态,那么动物呢?

师:

你能够拓展思路,真了不起,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可以先查阅一些资料,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下课!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

是《新课程标准》“生命科学”中“生物与环境”这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蚯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