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照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
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
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
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
(说明:
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
4、师: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
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
(预设:
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
2、师点拨:
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
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
改变条件:
水(有水无水)
不变条件:
光、常温、空气、数颗种子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同学们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学生后面还将经历种植绿豆芽、照料绿豆芽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1.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2.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
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
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
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再次经历“对比实验”,而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对学生来讲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并交流绿豆芽的生长情况
师:
同学们前几天你们种下去的绿豆发芽了吗?
生1:
发芽了
师:
长得怎么样了?
生2:
长得很好
师:
我们来比比看,哪个组的绿豆芽长得最好?
现在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绿豆芽展览会。
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绿豆芽,摆在一起。
(事先做好标记,不要乱拿)
师:
我们来观察比较一下这么多组的绿豆芽,你看出了什么?
生3:
绿豆芽长得各不一样。
茎的粗细不同。
师:
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科学问题要问吗?
生4:
为什么它们生长的不一样呢?
生5:
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呢?
生6:
怎样才能让绿豆芽长的更高更壮呢?
师:
同学们提得问题都非常有科学价值,赵老师为同学们这种爱思考,爱提问的好习惯点个赞。
师:
我们请绿豆芽长得最好的同学说说看,你是怎么种的?
生7:
放在阳光下,经常浇水,给它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师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板书)
二、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研究计划
师:
这位同学,你有不同意见吗?
来说说看。
生:
我不同意她的说法。
师:
你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
生:
我的绿豆芽放在黑暗处,也可以长得很好,所以我觉得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师:
我们来看看他的绿豆芽。
果然,没有放在阳光下也长得不错。
现在问题来了,到底绿豆芽的生长需不需要阳光呢?
怎么证明我们的观点?
生:
做实验
师:
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老师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
生思考。
师:
下面小组讨论,将你刚才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共同完成实验研究计划单。
生开始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试验计划单。
(实验方法可以画图表示)
师:
请同学上来汇报
生汇报完后,问大家:
大家有什么疑问或不同的看法吗?
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师引导学生:
(1)我们改变什么条件?
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师:
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共同完成了这张研究计划,如果你们组的研究计划写得不完整或有错误的,老师现在给大家1~2分钟时间去修改和润色一下。
分组实验
(1)师播放视频。
(2)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材料,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吧!
(3)学生实验,师巡视。
3、观察记录
师:
我们怎么知道阳光这个条件会不会对绿豆芽生长产生影响呢?
生:
观察绿豆芽的长得怎么样?
师:
具体观察绿豆芽的哪些方面?
生:
茎的高度,粗细等
师: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记录呢?
生:
画画或文字的形式
师:
老师根据你们的回答,制作了这张实验观察表,课后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可以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师:
其实老师之前已经做了这个实验,并且拍了视频,我们来看看,七天之后的绿豆芽怎么样了?
师播放视频,生仔细观察。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师生小结: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因为在阳光下可以长得更健壮。
三、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师:
赵老师之前也种了绿豆,但是我遇到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师:
播放自制微课视频
师:
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预设1:
看到绿豆芽的根朝着水的方向生长,
设2:
水多的一边,根比较长,水少的一边,根比较短。
师: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生预设: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水
生预设:
绿豆芽的根为了得到水,体现了绿豆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师:
像绿豆芽这类自然界中的植物(板书:
植物)生长除了水之外,还需要空气以及适应的温度,这些我们统一称为环境条件(板书:
环境条件)。
师:
所以我们可以说?
生预设: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板书:
需要)
师:
当环境条件改变后它们会怎么样呢?
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
师:
播放图片(香蕉、松树、仙人掌适应环境的例子)
师: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预设:
当植物的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板书:
改变,努力适应)
师:
说一说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
他们的叶子为了适应环境,变成了什么样子?
生预设:
回答
师: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生:
白杨树、红树、莲藕的茎、含羞草......
师:
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
真了不起。
四、总结与延伸:
1、师:
同学们,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想要说的?
生:
绿豆芽的生长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生预设:
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身边的植物
生预设:
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师:
同学们,你们的观点非常独到,能想到这么多,真了不起。
2、师:
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生:
植物适应环境会改变形态,那么动物呢?
师:
你能够拓展思路,真了不起,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可以先查阅一些资料,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下课!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
是《新课程标准》“生命科学”中“生物与环境”这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蚯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