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28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docx

土力学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1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2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下表所示。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重度

(kN/m3)

孔隙比e

液性

指数

IL

粘聚力c(kPa)

内摩擦角()

压缩

模量

ES

(MPa)

标准贯入锤击数N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杂填土

18

粉质黏土

20

0.65

0.84

34

13

7.5

6

130

黏土

19.4

0.58

0.78

25

23

8.2

11

180

细砂

21

0.62

30

11.6

16

240

强风化砂质泥岩

22

18

22

300

4、水文地质条件

(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1.5m。

5、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网布置如下图所示。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FK=1873KN,MK=193KN·m,

VK=83KN,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

F=2435KN,M=251KN·m,V=108KN7、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8、设计分组

第10组,共12人,选择题号1~12,基础持力层选用④号土层,设计○B轴柱下独立基础。

9、设计要求每人根据所在组号和题号,完成指定轴线的独立基础设计。

对于另外两根轴线的基础,只要根据所给荷载确定基础底面尺寸,以便画出基础平面图。

要求分析过程详细,计算步骤完整,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应具有条理性,图纸整洁清晰。

10、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计算地基变形值,验算地基变形特征值;

4、基础结构设计:

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地基梁正截面和斜截面设计及底板抗剪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独立基础大样图,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参考资料

1.《土力学》(第2版)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基础工程》(第2版)华南理工大学等三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C30混凝土,HPB3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0.8m。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

①号土层:

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

粉质粘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

3号土层:

粘土,层厚1.5m,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4号土层:

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

5号土层:

强风化砂质泥岩,很厚,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

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1.5m。

取基础地面高时最好至持力层下0.5m,本设计取○4号土层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地面为0.5+1.2+1.5+0.5=3.7m。

由此得到基础剖面示意图如

下图所示。

 

 

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根据细沙e=0.62,查表得b=2.0,d=3.0。

基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180.5+201+(20-10)0.2+9.41.5+110.5

3.7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修正)为

f=f+ηd(d-0.5)=240+3.0×13.68×(3.7-0.5)=371.33KPa上式d按室外地面算起。

4.初步选择基础尺寸

取柱底荷载标准值:

FK=1873KN,MK=193KN·m,VK=83KN。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GK时的基础埋置深度为

d=1(3.7+4.15)=3.925m

基础底面积为

A0=Fk=1873=5.96m2

f-d371.33-2.210-1.72520

由于偏心不大,基础底面积按30%增大,即

A=1.3A0=1.3×5.96=7.7m2

初步选定基础地面面积A=lb=3.82.5=9.5m2,且b=2.5m<3m不需要再对fa进

行修正。

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和回填土重为

G=rdA=(2.210+1.72520)9.5=536.75KN

偏心距为

因此pkmin>0,满足要求基地最大压力:

Pkmax=Fk+AGk(1+6elk)=1873+9.5536.25(1+630..8106)=255.61kPa<1.2fa=445.60kPa

满足要求因此最后确定基础底面长3.8m,宽2.5m。

6.地基变形验算求基低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p=F+G=1873+202.53.81.5+102.53.82.2=2367=249.16kpa

A2.53.89.5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

=rd=0.518+120+0.210+1.59.4+0.511=50.6kpa

则基础附加压力

p=p-=249.16-50.6=198.56kpa=0.198mpa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因为不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故可以按式估算:

z=2.5(2.5-0.4ln2.5)=5.3m取z=5.3m

沉降量计算,

(M)

l/b

z/b

(mm)

-

(mm)

(mm)

0

0

1.52

0

1.00

0

1

2.2

1.52

1.76

0.791

1740.2

1740.2

0.017

29.58

2

4.7

1.52

3.76

0.526

2475.0

734.82

0.011

8.08

6

2

3

5.3

1.52

4.24

0.483

2559.9

84.88

0.011

0.93

38.6

0.024

由计算可得取=5.3符合要求。

确定沉降经验系数

○1计算值

A1740.2+734.82+84.882559.9

E=i===13.1mpa

S(A/E)1740.2/11.6+734.82/18+84.88/18195.56

○2值的确定

假设,按表书本表4.4可得插值求得s=1.2

③最终沉降量为

S=S=1.2x38.6=47.4mm满足地基规范要求。

7.计算基地净反力

取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

F=2435KN,M=251KN·m,V=108KN。

净偏心距为

L3.8

=0.139m

66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为

8.基础高度(采用阶梯型基础)

冲切验算简图(柱下冲切)

冲切验算简图(变阶处冲切)

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l=3.8m,b=2.5m,a=b=0.5m,a=0.5m。

初步选定基础高度h=800mm,

两个台阶,每个台阶均为400mm。

h=800-(40+10)=750mm(有垫层)

则冲切力

a+2h=0.5+20.75=2m

因此,可得a=at+ab=500+2000=1250mmm22

因偏心受压,pn取pnmax=312.89kPa,所以冲切力为Fl=Pnmax[(l-ac-h0)b-(b-bc-h0)2]

=312.89[(3.8-0.5-0.75)2.5-(2.5-0.5-0.75)2]

2222

=683.7KN

抗冲切力为

0.7fah=0.7×1×1.430×1.25×0.75=938.423KN>683.7KN满足要求

变阶处抗冲切验算由于有

a=b=1.25m,a=1.9m,h01=400-50=350mm

所以

a+2h=1.25+20.35=1.95m

取ab=1.9m。

因此,可得

冲切力为

Fl=Pnmax[(-1-h0)b-(-1-h0)]

3.81.92.51.25

=312.58[(3.8-1.9-0.35)2.5-(2.5-1.25-0.35)2]

2222

=445.11KN

抗冲切力为

0.7hpftamh0=0.7114301.61.35=560.56KN>445.11KN满足要求

9.配筋计算

选用HPB335级钢筋,fy=300Nmm2。

1)基础长边方向

2)对于Ⅰ-Ⅰ截面(柱边),柱边净反力为

l+ac

pnI=pnmin+(pnmax-pnmin)

=200.06+3.8+0.5(312.58-200.06)

7.6

=263.72kPa

悬臂部分净反力平均值

1(pnmax+pnI)=1(312.58+263.72)=288.15kPa

弯矩为

MI=1(Pnmax+PnI)(l-ac)2(2b+bc)

288.15

=288.153.325.5=719.11KNm

719.11106

24

AsI=0.9fh=0.9300750=3551.18mm

对于截面Ⅲ-Ⅲ(变阶处),有

l+a1

pnIII=pnmin+(pnmax-pnmin)

=200.06+3.8+1.9174.112.52

7.6

=284.45kPa

MIII=

1(Pnmax+PnIII)(l-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