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36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docx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审核doc

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与审核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又必须十分细致地去对待的建筑技术和建筑经济相结合的计算工作,它不仅要求编制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

为了更好地完成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编制与审核工作,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土建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与审核的程序及方法进行简单论述。

一、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程序:

包括预(结)算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编制顺序及工程量计算方法。

1、预(结)算的编制依据

(1)施(竣)工图:

除蓝图外,还包括标准图集、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及现场签证单等资料(其中设计变更通知及现场签证单做结算时用到)。

(2)经审批过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是编制施工图预算过程中在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时,用来确定土壤类别、基础工作面大小、构件运输距离及运输方式等的依据。

(3)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

是确定分项工程项目,计算分项工程量、计算分项工程直接费、计算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依据。

(4)地区材料预算价格:

是计算工程材料费及调整材料价差的依据。

(5)费用定额:

是计算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等的依据。

(6)施工合同:

是确定是否收取施工图预算包干费及取费等的依据。

2、预(结)算的编制内容:

包括列项、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含定额基价换算);工料分析及汇总;计算直接费;材料价差调整;计算间接费;计算计划利润;计算税金;汇总工程造价以及编写编制说明。

3、预(结)算的编制程序

(1)熟悉施工图纸:

为了准确、快速地编制施工图预(结)算,在编制建筑工程预(结)算之前,必须全面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意图和工程全貌。

熟悉过程也是对施工图纸的再审查过程。

检查施工图、标准图等是否齐全,如有短缺,应及时补齐;对设计中的错误、遗漏可提交设计单位改正、补充。

对不清楚之处,可通过技术交底解决。

这样,才能避免预算编制工作的重算或漏算。

(2)熟悉施工合同或协议:

熟悉和了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合同或协议内容及有关规定是很必要的。

因为有些内容在施工图和设计说明书中是反映不出来的,如工程包干系数的标准、材料供应方式等内容。

(3)熟悉经审批过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自身施工条件和能力(技术、装备)等,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起着组织及指导作用。

编制施工图预(结)算时,应考虑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费用的影响因素。

(4)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结)算的主要依据,是一项细致、繁琐、量大的工作,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施工图预(结)算的编制质量、工程造价的高低、投资大小、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等。

工程量计算要严格按照预算定额规定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

(5)汇总工程量、编制预(结)算书:

工程量计算完毕,按预算定额的规则和要求,按分项工程顺序汇总,整理填入预算书。

为制定材料计划,组织材料供应,还应编制主要材料明细表。

(6)套预算单价:

在套用预算单价前首先要读懂预算定额总说明及各章、节(或分部、分项)说明。

定额中包括哪些工作内容,哪些工程量可以换算等,在说明中都有详细注明。

如遇施工图纸内容和预算定额不符时,应根据定额规定换算,对于既不能套用,又不能换算的项目则需编制补充定额。

补充定额的编制要合理,并须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认可。

套预算单价时,所列分项工程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必须与预算定额所列内容完全一致,且所列项目要按预算定额的分部分项(或章节)顺序排列。

(7)计算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计算出各分项工程预算价格后,再将其汇总成单位工程预算价格,即定额直接费,再根据《建筑工程费用定额》中规定的其它直接费、间接费、劳动保险基金费、计划利润及其它费用,然后分别计算出三项费用和税金,最后计算出建筑工程费总额,即单位工程预算造价。

(8)编写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

其内容主要是对所采用的施工图、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费用定额及在编制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结果等加以说明。

4、工程量计算方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实际上是个计算顺序问题,因为一幢建筑物的土建工程,其分项工程项目繁多,少则几十项,多则上百项,且这些分项工程上下、左右、内外交叉,如果计算时不讲究顺序,就很可能出现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并给审核带来不便。

因此,计算工程量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常用的计算形式有以下几种:

(1)按施工顺序计算:

即按工程施工顺序的先后来计算工程量。

计算时,先地下,后地上;先底层,后顶层;先主要,后次要。

大型和复杂的工程应先划成区域,编成区号,分区计算。

(2)按定额项目的顺序计算:

即按《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所列分部分项工程的次序来计算工程量。

其次序为:

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砼及钢筋砼工程,构件运输及安装工程,门窗及木结构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防腐、保温、隔热工程,装饰工程,金属结构制作工程等。

(3)按顺时针顺序计算:

先从工程平面图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从左至右,由上而下逐步计算环绕一周后再回到左上角主止。

比如说计算外墙、外墙基础、楼地面、天棚等都可按此法进行。

(4)按先横后竖顺序计算:

这种方法是依据平面图,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依次计算。

象计算内墙、内墙基础、隔墙等可用这种顺序。

(5)按编号顺序计算:

按图纸上所注各种构件、配件的编号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在施工图上,对钢、木门窗构件、钢筋砼构件(柱、梁、板等),木结构构件、金属结构构件、屋架等都按序编号,计算它们的工程量时,可分别按所注编号逐一分别计算。

(6)按定位轴线编号计算:

对于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按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不易出现漏算或重复计算,并可将各工程子项所在的位置标注出来。

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

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都知道,建筑工程预(结)算是确定建设项目造价的重要文件。

工程预(结)算编制的不准确,将会造成工程投资数额的失实,影响投资方建设资金的合理运用。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使所编制的预(结)算能够准确而完整地反映建筑产品的真实价格,有利于投资方对工程建设投资规模的控制和管理,投资方对工程预(结)算实施审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分别从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内容、审核方法、注意事项及审核方面的一些技巧进行简单论述。

1、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1)审核工程数量

a)审核工程量计算规则容易混淆的分项工程:

这就要求审核人员要根据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审核。

比如说定额明确指出哪些部位是其计算范围,哪些部们不属其计算范围,再比如,现浇钢筋砼柱的高度,计算规则规定:

有梁板下的柱高,是从基础扩大面的上表面,算至有梁板的上表面;无梁板下的柱高,是从基础扩大面的上表面,算至柱帽或柱托的下表面。

而有些编制人员把这两种柱的高度均算至板的上表面,这显然,无梁板下柱的工程量算大了。

b)审核定额项目综合工程内容较多的分项工程:

为简化预算编制工作,使用该定额时,应充分了解该定额各分项子目的工程。

比如说,某省综合预算定额的各类基础工程分项子目中,均综合了相应的基础土方的挖、运、填土等工程内容,编制建筑工程预(结)算时,如果土质情况与定额规定相同时,就不再列项计算基础土方的挖、运、填土的工程量;如果土质情况与定额规定不相同或需要换土或大开挖时,才可以单独计算基础土方的挖、运、填土的工程量及费用。

凡单独计算基础土方的工程,其基础工程的定额单价,则应同时扣除原综合在基础定额单价中的土方费。

否则就是重复计算土方费。

c)审核使用范围有限制的分项工程:

定额中有些分项工程是在某些限制范围内方可列项计算工程量的,比如说,建筑物层高大于3.6米时,现浇钢筋砼构件才可计算支模超高增加费;建筑物层高大于3.6米天棚需要装饰时,才可以计算满堂脚手架费用。

计取了满堂脚手架费用后,天棚装饰分项工程的定额单价应同时扣除原含3.6米以内的简易脚手架摊销费。

d)审核需要现场核实的分项工程:

施工企业编制的建筑工程预算书说明中,常有“工程竣工后按实结算”之类的说明,这种“说明”一般多属施工企业有意留下的活口,审核其预算书时就结合现场实际予以落实,是否真的需要到竣工后按实结算。

e)审核结构复杂和价值大的分项工程:

审核这两部分时应仔细地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不相符合,有关构件计算尺寸的取定是否与计算规则规定相一致。

比如说,现浇钢筋砼梁的长度计算,计算规则规定: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度算至主梁侧面,实际工作中,有些预算人员图省事,不按规则规定计取梁的长度,而是按图示中心线尺寸计算梁的长度。

这样计算出来的工程量就偏多了。

(2)审核套用单价

a)审核选套单价是否与施工图设计要求相一致:

比如说,钢筋砼工程,除应注意构件名称和砼等级一致外,还应区别是现浇还是预制,是矩形断面还是异形断面;砖墙工程,除应注意砌筑砂浆的等级外,还应注意是内墙还是外墙。

不同分项工程名称,规定内容和计量单位的定额单价是不同的。

应防止有意或无意的高套定额单价。

b)审核换算的定额单价:

换算的定额单价,应按定额规定,有些分项工程定额单价的换算,定额规定只允许换算其材料预算价格及材料消耗数量,人工费及机械费不允许换算;也有些分项工程定额单价的换算,定额规定只允许换算人工费和机械费,材料费不允许换算。

应审核其定额单价的换算,是否遵循了这些规定。

同时,还应检验所换算项目单价的换算方法是否正确。

比如说,块料地面面砖分项工程,若设计的规格和品种与定额不同时,定额规定只能换算其材料的消耗量及相应的材料费用。

人工费和机械费仍按定额规定执行;普通木门窗的定额单价是按照一、二类木种编制的,若设计采用三、四类木种,定额规定将定额单价中的人工费乘1.17系数机械乘1.13系数,材料费仍按定额执行。

c)审核补充定额单价:

审核补充定额编制的依据和方法是否正确,材料预算价格、人工单价及机械台班单价是否合理。

应用电脑编制时,还应检查补充定额编号是否与填写的编号一致。

(3)审核各项应计取费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各项费用的计取,均应按照各地区的间接费定额及有关造价文件规定的费率和取费基础进行计算。

为此,审核时,应审核费率、取费基础及计算方法。

a)审核费率:

各种费用的计算标准均以费率的形式表现的。

因此,计算必须对号入座。

各项费用的费率高低,有的与工程类别有关,有的与企业属性或级别有关。

审核时,应根据各地区工程类别划分规定审核其工程类别与所取定的费率是否对应,其企业性或级别与所取费率是否相对应。

这一点在审核民营建筑企业编制的工程预算是时就特别加以注意。

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提高“身份”、取定高费率的现象。

明明是县以下集体企业,而硬扮装成为国有企业;明明是县以下企业,而化妆为县级心上企业等。

所以,如遇到审核此类企业编制的建筑工程预(结)算时,在不了解情况的条件下,应查看他们的营业许可证、资质证等。

b)审核取费基础:

不同专业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取费的基础就不同。

比如说,土建工程预(结)算中的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是以定额直接费为基础计算;间接费除人工土方工程外均以直接工程费为基础计算;计划利润以“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之和为基础计算。

2、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1)全面审核法:

就是按照施(竣)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审批过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承包合同或协议书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等。

这种审核方法与编制建筑工程预(结)算的方法与过程基本相同。

全面审核法的主要优点是:

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但工作量大,时间较长。

一般适用于工作量较少,结构简单的小工程。

(2)重点审核法:

就是抓住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预(结)中的重点呢,现就一般情况介绍于下:

a)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是审核的重点。

比如说,一般土建工程应重点审核的内容:

砌体工程、砼及钢筋砼工程及基础工程的工程量;高层建筑工程应重点审核:

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

b)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预(结)算单价是审核的重点。

针对这些项目预(结)算单价的审核,应审查其所综合的工程内容与设计图纸要求的内容是否相符;不相符者是否进行过相应换算?

换算的方法是否正确?

另外,预(结)算单价选套是否合理,有无高套或低套的现象。

c)补充定额单价是审核的重点:

补充定额一般均由编制单位自行编制的,它代表了编制单位的思想和意愿。

因此,审核建筑工程预(结)算时,必须对补充定额逐一审查。

审查其编制补充定额单价的依据和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材料用量和材料预算价格是否齐全和准确;人工单价和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是否合理。

(d)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审核的重点:

各项费用的计取与工程的性质、承包方式以及企业性质和等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地区有关部门分别规定了不同情况的费率标准和计算方法。

但是,有些施工企业编制预(结)算时,有意无意地混淆上述区别。

因此,审核各项费用的计取时,应首先审核取费的依据,即:

结构类别、企业性质和等级以及承包方式;然后审核各项费用的取费基础和费率是否与之相对应。

(e)市场采购材料的价差是审核的重点:

各地区主管部门均规定市场采购材料可以计算价差,而建筑市场上这些材料的价格浮动幅度较大,致使其差价在工程预算造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因此,审核市场采购材料的价差时,应重点审查市场采购材料的市场价格。

审查时,应按照本地区物价部门规定的批发价格和运杂费标准核实。

(3)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内,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建筑标准都一样时,其工程造价也基本相同。

尤其对采用标准施工图的建筑工程更是如此。

即使会因施工地点和建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仍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对比出他们之间的预算差别。

其具体做法如下:

(a)把已审核的同类型工程预(结)算分解为直接费和间接费两部分,再把直接费按分部工程分解,产算出它们的每平方米费用。

(b)把拟审工程的预(结)算造价先与已审定的同类型工程的预(结)算造价进行对比,如果出入不大,就可以认为拟审工程的预算问题不大。

超过或少于已审定的同类型工程的预(结)算造价5%以上时,则应将拟审工程的直接费按分部工程进行分解,并与已审定的工程逐一对比,找出差异较大的分部工程,进行重点审核。

3、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注意事项

(1)工程量方面:

(a)注意有无漏算或重算项目。

(比如说,在审核土建项目的结算当中,就发现有人经常把墙体拉结筋、墙基防潮层以及房心回填土这些项目给漏掉了;另外,在计算土方工程量时又常以设计室内地坪开始计算挖土深度,这样土方就重复计算了室内外高差这一部分;还有一种情况,根据计算规则规定就不属于重算项目,比方说:

计算规则规定:

外墙墙基按外墙中心线长度;内墙基础按内墙净长计算,这样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就有重叠部分,但这部分就不属于重复工程量。

(b)注意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中存在的“易发病和多发病”。

(c)注意有无高估多算或弄虚作假现象。

(d)注意有无超越设计要求的工程内容。

(2)套定额单价方面:

(a)注意预算书中标注的计量单位与定额是否一致。

(b)注意应换算的单价是否作了相应换算。

(c)注意定额单价的换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d)注意有无高套定额单价或套错定额单价的现象。

(3)造价计算程序方面:

(a)注意造价计算程序是否符合工程所在地区或部门规定要求。

(b)注意有无弄错有关费用计算基础或先后次序。

(c)注意各有关数据相加、相减、相乘或相除的正确性。

(d)注意其它有关计算技术等问题。

4、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一些技巧:

建筑工程预结算文件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各专业建设项目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对预(结)算书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作简单扼要的审查,即可保证质量,又不影响进度。

同时,通过日常工作实践,应充分掌握预(结)算中各有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项数字在价值上的概念及其合理化。

现将审核工作实践中几点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1)工程量方面:

要充分利用各有关项目之间的关系,并具有在各种数量上的大致概念。

比方说:

(a)土方工程中的余土运输,与挖土及回填之间彼此形成差额关系。

即余土运输=挖土量-地坪以下埋设的砌筑量-回填量。

(b)房屋底层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场地平整、地面、天棚、屋面之间在数量上具有大致一定的比例。

如底层建筑面积=不出檐的平屋顶面积=屋顶找平层面积=屋顶卷材防水层面积;底层建筑面积-墙基防潮层面积=底层地面面积=天棚面积=满堂脚手架基本层面积。

(c)门窗洞口面积/1.03=门窗制作面积=门窗安装面积=油漆面积=安装玻璃面积。

(d)砖墙实砌面积=外墙中心线长度*高度-门窗安装面积*1.03-钢筋砼构件面积/占墙位置厚度.

(e)砖墙实砌面积+钢筋混凝土构件面积=抹灰面积。

(f)钢筋混凝土构件面积=钢筋混凝土构件体积/占墙位置厚度。

如钢筋砼构造柱、圈梁、门窗过梁体积之和为30(M3)占墙位置厚度均为240(MM),则构件折算面积=30/0.24=125(M2)。

(2)造价指标方面:

各分部工程造价构成比例是否大致合理。

比如说,3500M2砖混结构五层住宅楼造价各组成部分比例如下:

一般土建工程约占68%。

其中基础占4%;砌筑占15%;钢筋砼占15%;楼地面在占8%;屋面系统占6%;门窗占11%;装饰占6%;散水、台阶、水池、垃圾道、壁柜等占3%。

室内上下水、电气照明、采暖部分约占12%;间接费占20%;总计100%。

(3)数字计算方面:

主要着重于大小数值的正确性。

可以根据自己速算及看数的经验,结合整数部分的位数及第一、二位的有效数是否正确加以审核,至于详细数字则不必一一审核。

例如,50号水泥砂浆砌砖基础31.64M3。

每立方米单价为96.89元/M3,则其直接费为96.89*31.64=3065.60(元),可以通过速算(100*30=3000元),(100*1=100元),则认定3066元是正确的。

(4)、做好审核记录:

即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填写到“预(结)算审核意见卡内。

大部分问题是可以肯定的,但也有些问题可能不一定错而是怀疑,需向编制人询问,可以用“?

”表示。

审核完后向编制人当面逐条解释或指出错误所在,对有些不肯定的问题如经过编制人说明而并没有错误时,可将此条意见划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审核意见卡”一式两份,一份交编制人据以逐条改正错误,一份留存审核人处,以利积累每个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结)算的常犯病和多发病,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筛选大家的共范病,并作系统介绍,使大家都受教益。

谢谢大家!

(完)

 

王新权

二零零六年六月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