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360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docx

人生十问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讲演集》——

人生十问

时间:

公元一九七七年七月

地点:

讲于佛光山老年夏令会

对象:

老年人

第一问:

如何处贫居富?

第二问:

如何处理得失?

第三问:

如何忏除罪业?

第四问:

如何消除烦恼?

第五问:

如何安排生活?

第六问:

如何安身立命?

第七问:

如何放下眷属?

第八问:

如何施舍财富?

第九问:

如何面对老病?

第十问:

如何了生脱死?

詹会长纯监先生、各位老年先生:

今天是中国社会事业福利协进会在本山第二次举办老年夏令会,星云应邀讲演,对各位老年退休公教人员提供一点佛教对人生的看法,请各位指教!

我以十个问题,来和各位结缘:

第一问:

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

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

什么是富有呢?

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

其原因何在?

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

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人生的幸福快乐,贫与富并不构成绝对的条件。

佛教对于贫富的看法,认为贫与富对人格的尊严,原没有什么差距。

譬如用水洗涤污秽的东西,洗涤之后,与洗涤之前,其实就没有区别;这意思是说,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贫富苦乐只在于自己内心的体认罢了。

所以,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

深一层的说,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即使身无立锥之地,却可感受到最大的富足!

佛陀的生活,就可以作为最确切的证明。

佛陀的生活,春夏秋冬皆着一袭粪扫衣,也觉悠哉游哉;披上名贵的金缕衣,也丝毫不感到骄傲。

既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美味佳肴;可以树下露宿,也可以安住于琼楼玉宇;可以自己独处山林,也可与四众弟子共住……。

可见佛陀对富贵贫贱、穷通得失、兴衰盛败、美丑善恶,并不系念于心,也不追逐世间的尘欲,只是随缘适应环境!

这就是佛陀最大的富有。

且不说佛陀,就是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

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

他少欲知足,别人认为他如此贫穷,简直是在受苦,但他却觉得一切都很好。

有一次,夏尊看到弘一大师那种吃萝卜咸菜的愉快情景,颇有所悟,夏先生说:

“萝卜咸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才能如实的品尝到。

我现在举一事来证明:

一个有钱人住的是高楼大厦,拥有种种最现代化的高级设备,生活真是富裕豪华。

他家邻近有一间破旧小房子,住着一对贫穷夫妇,这对夫妇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夫唱妇随,生活相当愉快。

可是住在楼上的有钱人家,总是要为公司的交际应酬感到困扰,为声势名利的维护感到不乐,心里就觉得纳闷:

“我这么有钱,为什么那么烦恼,隔邻住破房子的人家,不是歌唱,就是谈笑,为什么他们那样快乐?

有人就告诉他:

‘你要卖苦恼吗?

只须拿出二十万元送给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苦恼。

二十万元,在有钱的人看来,实在算不了什么,好!

就慷慨送给贫穷的夫妻。

贫穷的夫妇凭空得到二十万元,最初喜欢得不得了。

但是到了晚上却烦恼钱要放到哪里里呢?

抽屉吧,不保险!

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

枕头下面……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觉。

过了几天,他们又为了二十万元该如何利用而吵嘴,夫妻几乎因此而破坏了多年的感情,后来一反省,才彻悟钱使他们苦恼,终于又把钱还给原来的主人。

这当然是一个寓言,不过寓言有时候却包含着深刻的真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名利有时也会为人增加烦恼和危险。

从前,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坟墓间修行也觉得泰然自得;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前例都在说明贫富不能以有没有钱来衡量。

人可以穷,但是内心不能穷。

心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去开采它;你如果肯开采心里的能源,你才是真正的富者。

第二问:

如何处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员,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国家社会服务,四、五十年下来,能够功成身退,这是很不容易的事。

在这几十年的服务岁月之中,我想大家难免会遇到得失上的问题。

现在老了,得失仍常常在我们生活中发生。

当自己与别人见解上有冲突,彼此不能和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不快乐了。

我们职业往上高升之时,马上就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人夺去了,我们就懊恼伤心。

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我们虽然是谨慎小心的把公务员应负的责任尽了,但是回忆一生的服务,一定经历过或看过不少穷通得失的事情,心情也是在不断的起伏升降状态中,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就是在患得患失中过去。

俗语说: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但能彻悟这句话又谈何容易呢?

禅宗六祖曾说: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我们几十年的人生,所谓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不正如同三更梦、九月霜吗?

得,我们得到了什么?

失,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有人常慨歎的说:

“人生两手空空而来,又两手空空而去。

”我们从娘胎中带来什么?

死了又失去什么?

这个人生不是空忙了一阵吗?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得”。

我们可以得什么呢?

《般若心经》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一直无到最后,因为“无所得故”可以“菩提萨埵”。

这说明了我们过去的人生,都是在从有形有相,人我是非上去求的,并不是真的“得”。

所谓“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灭诸相故”。

在“有”上才有得失,在“无”上也就没有得失了。

对于得失问题的处理,应该从这方面去体会、去解决。

懂得“无”的哲学以后,会有什么境界呢?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譬如我们的钱给人倒了,觉得很懊恼,但是自从懂得“无”的哲学以后,知道未曾有一法不是从因缘生,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钱被人家骗走了,也许是前生欠他的债,当做是还债吧!

能这样想,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了。

譬如你本来很有名望、地位,突然有一天被人家毁谤、破坏,名位毁于一旦,这时候,你可以这么想:

“无官一身轻”,从荣华归于平淡。

那么,名望、地位也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这就是“无”的哲学之应用。

能够这样看破,即便是老病来临也可以无罣无碍。

所以,“无”乃包罗万象,不是没有而是神奇。

我再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听出家人唱梵呗,后来出家,因为自己喉咙不好,不会唱。

但一个出家人唱诵是很重要的,许多同参因为唱诵好,因而赢得师父们的赞美,甚至于受信徒的推崇。

而我因喉咙不好,在做沙弥的时候,很受别人的歧视。

当时我想,这一生在佛教里是不会出人头地了。

为了自己的喉咙不好,内心的遗憾,是不可言喻的。

后来,我想:

我口不行,手还可以派上一点用场,我应该好好用我的双手来从事写作的工作。

如果能在文化工作上有点贡献,将成果奉献给三宝和一切众生,这不也合乎佛教的精神吗?

于是我用手写。

当初我写文章、出版书,存了一些钱,才买下这块地,也因此才有今天的佛光山。

因此,我要告诉各位,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好”,譬如说我的喉咙不好,但是结果对我是不好吗?

假如我的喉咙好的话,顶多是做一个会念经的和尚而已。

由于我不会唱,才往别的方向发展,结果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

我们在某一边失去了,并不需要完全绝望,因为在另外那一边或许可以得到什么。

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自己该如何来认识自己,运用自己。

第三问:

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歎不已。

由于他们过去打过仗,到现在年老了,就自怨自艾地说:

“过去在军队里杀人如麻,罪业深重,真是荒唐透顶!

”在他心底深处,隐藏着别人所少有的感受。

事实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知道悔改。

佛法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了过失以后,应该知道忏悔,这样,才能及时消除自己的罪业。

比方,衣服髒了,用水洗净后就可以再穿;我们身体几天不洗澡,垢秽沾在身上很难过,洗过澡后就清凉了。

现在,我们心里被罪业盘踞了,该怎么办呢?

这就像孩子做错事,到父母面前认错一样,明理的父母一定会原谅他,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因此,佛教讲求的是:

有罪过,必须早日忏悔,因为忏悔可以灭罪。

佛教徒常常唱诵的忏悔偈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有人说罪业是由于环境的诱惑、知识的薄弱、伦理的缺乏、生活的逼迫等等因素造成的;佛法则说罪业是由无始贪瞋痴而来的,而贪瞋痴是从我们身语意而产生的。

生活在二十世纪文明时代,人们生活在鸟笼式的公寓,抬头不见天日,四望不见原野,心胸越来越狭,眼光越来越小,人事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愈来愈可能发生,整个社会风气呈现一片紧张、竞争、角逐、明争暗斗的现象,使得心里得不到恬静和谐的快乐。

所以,社会上杀、盗、***、妄、恶口、挑拨离间等事件层出不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消除这些罪恶呢?

佛经中说:

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举凡动心起念都在造业。

那么,有了过失怎么办?

第一:

应该坦白发露罪业,不复再作。

我们不能说我心中知道错了就好了,不肯讲出来,这样还是不彻底,你必须在佛前表白或在善知识、大众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经过一番真诚痛切的忏悔,接受应得的良心处罚以后,就能回复我们本性的清净。

第二:

要信愿佛力的摄受加持,激发自己内心的清净,使之不再重犯过失。

譬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说的: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这说明了菩萨慈愍摄受众生时,为消除众生罪业,所作的方便。

譬如一块田地,久不施肥(不念佛),禾苗就不能生长,如果经常能灌溉施肥,禾苗成长后,野草(烦恼)也就不起作用。

所以,功德信心大的人,即使过去有一点罪业,也可以暂时不受现报的。

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带业往生,一个人的善恶业,在往生时是可以带去的。

因为阿弥陀佛好像一艘大愿船,我们的罪业像那可能下沉的石头,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之后,不但不会沉下去,还可以被渡达彼岸。

所以,我们要是信仰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就可以得救。

尤其一个人到了老年,荣华富贵随时会舍我们而去,亲情也会舍我们而去。

但是,如果我们信仰佛菩萨,则永远不会被舍弃,而且还可以前往永恒真实的解脱世界。

前面说,罪业是由我们身、口、意三业妄为造作的。

但是,假使更深一层去了解,罪业是空无自性的,心若忏悔也就无罪了。

一念觉悟,罪业就变成无常的了。

经上说:

“罪若起时将心灭,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我们如何获得忏悔的新生?

如何转地狱成天堂,转烦恼为菩提,转污秽成清净,转娑婆为极乐?

就要看自己如何把心上的妄念驱除,也就是要看我们能否坦诚地忏悔了。

忏悔之后,还要发愿,学习古圣先贤的精神,发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大乘菩萨精神的具体表现,不只可借以消除罪业,而且也是踏上菩提大道,成佛成圣的最大力量。

第四问:

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

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

所以,我们要学道,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克服这些烦恼。

一切烦恼的主要根源就是贪瞋痴,所谓“擒贼先擒王”,要破除烦恼,就得先讲求如何把贪瞋痴这三毒去掉。

王阳明曾说:

“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

”山里的土匪海盗容易捉,我们心上的贪瞋痴三种大病却不容易去除。

在佛经里有两句话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别人,因此,可见戒就可以对治贪病。

又譬如我们内心种种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们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纯正灵明,才能远离烦恼缠缚。

再说到痴,就要用“智”来对治,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

内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这叫做痴。

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依着这方法,才可以灭除贪瞋痴等无明大病。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公园,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神态栩栩如生。

一只猴子掩着眼睛,一只猴子捺着耳朵,一只猴子摀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着某些道理,什么道理?

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

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

这就等于孔子说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就可以驱除我们内心被贪瞋痴所覆盖的烦恼结使。

如此一来,行为就不至于出差错,烦恼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我的外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从十七岁起就持斋念佛,我出家就是受他的影响。

她为人非常慈祥,有三个儿子,可是我这三位舅父所生下的儿女,在我的记忆中大约都是三、四岁就死了。

但是,我的外祖母,从来不为这些事情难过。

难道说她没有感情吗?

不疼爱孙子吗?

当然不是!

这是因为她学佛,知道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业就有报,谁也奈何不得。

孙子的生,只是因缘和合投胎到此家来;他的死,是业报的现前,还了他的感情债而已。

人的寿命本来就长短不一,孩子就是现在不离开我们,将来仍然要离开的。

如果孙子们有善因,自有他的福报,又何必为他烦恼悲伤呢?

所以学佛的人,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就与一般人士不同,忧伤啼哭,对于死者也没有什么好处。

第五问:

如何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

“真忙!

忙得不可开交。

”“一事未了一事又来!

”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

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

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也有一些人,好为别人忙,却忘记为自己忙。

我主张人生一定要忙起来,分配一些时间为生活忙,一些时间为精神忙;一些为自己忙,一些为别人忙;甚至于不只要为现在忙,也要为未来忙。

也就是说,精力的发挥,不应该偏于物质,也不能偏于精神,能够精神物质平衡的话,忙起来就会更有意义。

比如我们年纪慢慢大了,走路走不动,手也没有办法写文章,而又没有人欢喜亲近我们。

像这样,如何颐养天年呢?

我常常鼓励人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老年的时候,就藉书本陪伴自己。

现在我要提供给各位另一个方式,这就是“人闲心要忙”。

过去各位忙的时候,只是为公事而筹划,心是冷静的,现在闲下来了,就要使心热起来。

举个例说,你可以念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一首诗云:

“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

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慰心眼?

一句阿弥陀。

早也阿弥陀,晚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可见他对于弥陀佛号的持念,是确实有所得的。

到他那种境界,就是天下的人都不和他来往,只要他把眼睛一闭,念起佛号来,那么佛菩萨就在他的心中,而不必忧愁世俗精神的匮乏。

诸位不要误会,以为只有在老年时,才把精神寄托在佛号上,或者是临死之前才要念佛。

其实“阿弥陀佛”是代表着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

一句“阿弥陀佛”有着无限的含义,你如果能够以最真实的心情去称念佛号,以最虔敬的心理去体会阿弥陀佛的慈悲,那么你将会发觉这句简单的佛号,确实是你精神上最可信赖的依靠。

第六问:

如何安身立命?

各位虽然退休了,但是人生仍然是继续的,并不就此为止。

我们人生应该要有个未来,未来就是希望。

俗语说: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未来能够长命百寿。

张岳军先生曾说:

“人生七十才开始。

”岳公为什么这么说?

主要在启示我们,人生不在乎年龄的多少,而在于我们对于未来是否抱有希望。

佛教讲的未来就是希望;这个希望,不只是对自己的,而且也是针对众生的。

这就是“愿力无穷”,就像普贤菩萨的十个大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各位的前半生功在国家社会,劳心劳力,已经为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痕迹。

目前退休下来,大可以下半生的精神用在佛教的“行愿”上。

发这种大愿的用意,在我们佛教徒的心念中,是可以为来生广植善因。

如果以世俗谛说,这也可以使各位的下半生,生活在圣洁、宁静与慈祥的世界里。

小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要靠父母,俗语说: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但身体有病时谁来替你受苦?

你靠神明,神明也是靠不住的,因为神明自己都靠不住,有朝一日,五衰相现,也会堕落的。

所以,佛陀启示我们不要让神明、相命、卜卦、风水等来操纵我们一生的穷通祸福。

那么,什么才是可以依靠的呢?

在佛法里,最靠得住的是三宝。

三宝才是值得信赖的对象,皈依三宝,才是寻找依靠最好的方法。

皈依佛:

佛是人间真理的体会者,他宣扬真理之光,引导我们走向光明,如同天上的太阳、月亮,可以使迷途者寻获正道。

皈依法:

法是不变的规律,可以规范我们日常生活的德行。

依之而行,可以有正确的认识;躬行实践,可以到达彼岸,等于火车的轨道,依之而行便可到达目的地。

皈依僧:

僧是奉行佛法求解脱者,等于是老师,可以做我们的善知识。

他虽然还没有断烦恼、证实性,但他能通过佛法的真理,教导大家不断的学习;亲近他,可以使我们身心净化,性灵提升。

所以说,佛如良医,法如药方,僧伽如护病者,引导我们离邪向善,转迷成悟。

《成佛之道》说:

“皈依处处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

”佛陀教诫阿难说:

“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这说明了皈依的真正意义。

可见真正的皈依,是要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

因为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当体,就是正法,自己依法修持,自身就能与三宝为一体。

以上不外说明这个无常的世界,哪里一个人可以给我们永远的依靠呢?

面对这一天灾人祸动乱竞争的时代,最后作我们依靠的只有三宝。

我们的感情可以不要,我们的金钱可以减少,功名富贵可以失去,但是三宝不能不要;因为尽管世界毁灭了,三宝仍然不会离开我们,三宝永远都是我们的伴侣。

第七问:

如何放下眷属?

《涅槃经》云:

“夫盛者必衰,合会者别离。

”《成佛之道》云:

“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

”人生在世,或是父母儿女,或是夫妇的会合,恩爱亲情,互相扶助,洋溢着家庭的温暖。

但是,亲爱的眷属变成冤家,夫妻反目、兄弟阋墙,在今日社会上乃是屡见不鲜之事;何况,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抛下父母,丢弃妻儿,孤苦悽惶的各奔前程,谁还能顾得了谁呢?

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西东”。

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对于眷属要能放得下。

有些老年人,不堪于晚年的寂寞,常要子女或孙儿陪侍膝前,好者有一子女侍候床榻,直至百年送老,虽然聊解晚景的凄凉,但却因此葬送了子女或孙儿的大好前程。

如果因为亲人眷属各忙事业,无暇榻前侍候,则孤寂难耐,伤心绝望,甚或责怪儿媳不孝,度日如年。

人生如此,斯有何乐?

所以,一个人要养成能够独立自主,亲情来时受得起,恩爱别时放得下。

还要广结人缘,虽然儿女眷属不能时常侍候左右,还有更多的亲戚朋友可以榻前告慰。

对于外境,也不必有所寄望,能够独立自主,没有寄望,那么自然不会有失望;否则,一味地寄望于亲人眷属的慰藉,事实不能得到时,内心的悲伤惆怅,将难以负荷!

或者是大限来时,生离死别,妻儿的啼哭,亲友的眼泪,叫你怎能安心溘然长逝?

所以眷属要能放得下。

《杂譬喻经》有一段记载:

有一老母,唯生一子,宠爱倍加,认为是终身所寄。

一天,独子忽然得病命终,老母抚尸痛哭,悲不自禁。

佛陀怜悯她的哀情,告诉她一个令子复活的秘方。

母亲悲喜交集,祈佛指示。

佛陀说:

‘到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索取吉祥草一把,自然可以令子复生。

’于是老母沿家拜访,见人就问:

‘府上曾经死过人吗?

’众人皆回答:

‘祖先以来,都有死过。

’如此经过数十家,家家都死过人,因此老母得不到吉祥草,怅然而归,告知佛陀,佛陀开示道:

‘自有人类以来,有生必有死,生死乃自然之理,何必为一子死,而悲痛不已!

’老母豁然而悟。

一个人对于亲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第八问:

如何施舍财富?

有些人以为金钱第一,有了钱什么都行得通,甚至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

”其实,不论财物富有到什么程度,终归要销毁散失。

不要以为是因为经营不当,或过分浪费所致;事实上,这些财物并非个人所能自主的,佛陀曾说:

“财物为五家所共有。

”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的儿女。

因为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物,遇到一场大火,可以把你的家当焚烧成灰;或遇到大水,可以流失净尽;盗贼、贪官污吏都会抢走你的财产;亲如儿女,不肖奢侈,也可把家财挥霍荡尽,所以,一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因为财物为“五家”所共有。

俗话说:

“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宋朝王黼党同蔡京、梁师成、李彦、朱腼、童贯等谄事宋徽宗。

群小弄权,贪赃枉法,幸致高位,当时人称为六贼。

在他当政时,生活腐化,穷奢极侈,锦衣玉食还不算,自己又监制一张象牙床,遍镶珠宝,夜间闪闪生光;挺卧其上,周遭排满小床,选择最美的姬妾十余人每夜围着他睡觉,自己称做“拥帐”。

后来因为擅自主张和金邦轻启战端,不幸失败。

皇帝本来降旨将他充军,已经起解走到辅固村,在道旁一个小饭店打尖休息;忽有数十名骑兵自后面赶来,认明王黼正身,宣读圣旨,立刻赐死回报。

  王黼听完圣旨,神色大变。

稍停一会,很平静的说:

‘王黼一生行事,虽万死也不足蔽其辜。

不过请校尉转奏圣上,我死后有一要求:

请赐我一具有窗户的棺材,入殓时,两手能够伸出棺外,并把五指摊开,不要屈拳。

‘为什么?

’廷尉奇怪的问。

‘让世间人知道,我那些财产,一点点也未能带到阴间去。

’王黼缓慢的回答。

意大利多少人生前节衣缩食,克勤克俭,分毫也不肯浪费,终其一生,余下一大笔家产,或放高利贷,或私自保管,一旦临命终时,来不及处理财物,或被充公,或被吞没,枉费自己一生辛劳,终无所得。

有些人则拼死拼活,赚钱置产,给子女留下一笔庞大的遗产,可是当他死后,子女或为分财动武,或吃喝嫖赌,挥霍殆尽,丝毫没有体谅父母生前的劳苦。

因此有人说:

留给子女最好的财产,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洋房汽车,而是道德学问与技能修养。

所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不能拥为己有,也不必为儿孙徒作马牛。

那么,财物应如何处理呢?

佛法说:

“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财物不能带走分文,但是业力却丝毫不爽。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财物多行布施,广结善缘,修路造桥,救济贫困,或捐献慈善机关,或设置奖助学金,“取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竭尽物用,则其所得功德,或能得生善处,或能荫庇子孙,何乐而不为?

第九问:

如何面对老病?

人不一定老了才会有病,年轻人也不一定没有病,“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

生病是不分老少的。

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是比较让人担心的,到底老年人有病时该怎么办呢?

(一)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有的人心力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强,就是刺骨出髓,眉头都不皱一下。

你叫痛,就会越感到难受。

所以说,有病没有关系,生理上有病时,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了。

(二)从药物治疗做到心理治疗:

老年人生病了,喜欢看医生,其实大部分的医生,看老年人的病,往往只给他们吃一些安慰性的药而已。

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医药,又何必看医生呢?

找自己不是更好吗?

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医生。

当身体感觉到有一点不舒服时,要训练自己坚强起来,体会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处之。

能够这样,你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

(三)从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

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脚面上都有洞,这意思要我们低下头来,要“看得破”,不必太执着。

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