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321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docx

三国人物生平详解关羽

三国人物详解——关羽

关羽,字云长。

蜀汉的前将军。

在曹营的时候,曹操为了收买他,表封他为汉寿亭侯,另外一个爵位壮缪侯,是在他死后刘禅追封的。

虽然这两个爵位都比较普通,但关羽死后,却赢得了巨大的名声。

他的形象和故事传说,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就连历代朝廷也对其崇敬有加,从宋元三国的戏剧故事开始流行之后,关羽的头衔节节高升了:

宋徽宗加封他为“忠惠公”和“崇宁真君”,爵位从侯变成了公,而且也开始有了“真君”这个神话色彩的名字;到了南宋,随着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关羽的地位再度升高:

宋高宗和宋孝宗分别追封他为“壮缪义勇王”和“英济王”,完成了从公到王的跨越;到了明清两代,关羽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宪宗时他被封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明神宗则直接将他封为“关圣大帝”,不仅成为了帝王,还成为了天神;清代又陆续给他加了许多尊号,最长的一个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可谓尊贵至极。

在过去关羽崇拜盛行的时候,在宫廷里面演戏,每当关羽出场的时候,皇帝和后妃都要起身离座,假装散步一圈,才能再坐下,以示对关羽的尊重,由此可想而知他地位之崇高神圣——连皇帝都要让关羽三分,何况民间普通百姓?

按理说,如果关羽是一个这样的神级的存在,那么他应该在生前有极多的丰功伟绩,但如果我们真按照史籍来较真的话,就会发现关羽的战绩似乎有点不尽如人意。

的确,关羽是三国名将,生前就以勇冠三军的“万人敌”闻名,被人视为“世之虎臣”,而他死后几百年中,人们只要一说到无敌猛将,也都是用“关(羽)、张(飞)”来作比喻。

但是若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略和攻城略地的能力,放在历史长河之中,他还真没有办法和诸如战国的白起、汉代的韩信和霍去病、唐代的李靖和郭子仪、明代的徐达和常遇春这些名将相提并论;就算是同时代,他也不能和曹操、周瑜相比,而鲁肃、徐晃、曹仁等人,其实也不在他之下;更别提还有吕蒙、陆逊这些直接打败他的名将。

从正史上来看,关羽的确是一名勇将、智将和虎将,但是谈不上是合格统帅,严格地说,也算不上一个顶尖良将。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他,而不是其他人成为中国人崇拜的偶像呢?

在过去的中华大地上,只要有饮水处,就会有关帝庙,这是连以“精忠报国”而流芳百世的岳飞都没有办法与之比肩的待遇,为什么关羽就能有这样大的影响力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关羽的封号之中。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关羽的封号有多长,前面都少不了“忠义”二字。

正是这两字,让关羽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神;也正是这两个字,让那些封建帝王大加认同,要把关羽树立为万世忠义的榜样;而也正是忠义二字,让关羽在民间广受崇拜,得到了人民的认同。

著名文学评论家,清代的毛宗岗就说《三国演义》里面有三绝:

第一,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乃是“智绝”;第二,关羽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乃是“义绝”;第三,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乃是“奸绝”。

正是这个“义绝”,让关羽出类拔萃,成为武圣,成为了古往今来的第一奇将。

从一名战将变成了中国人尊敬的“武圣关二爷”,从汉寿亭侯、壮缪侯到“关圣大帝”,随着关羽的形象越来越光辉伟大,他形象偏离真实历史也就越远,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各种传说和故事,早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完人。

不过我们若要拨开附加在他身上的重重传说迷雾,真实来考校历史上关羽的形象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心目中的“关二爷”,其实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

在七实三虚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老师对关羽无疑是相当欣赏和重视的,对他的形象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塑造,先后用了“温酒斩华雄”、“降汉不降曹”、“秉烛读春秋”、“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等一系列故事来突出关二爷的“义”“勇”“智”的美德。

虽然,这些故事大都是小说家言,但是关二爷义气深重的事迹,显然也是有史实来源的。

关羽忠于刘备,这是有目共睹的,这在史书上就明确记载“稠人广众,侍立终日”,说关羽和张飞和刘备形影不离,就算是大庭广众也毫无厌倦地整天陪伴。

对结义兄弟的这份情谊和这种忠诚,就足以让人赞叹。

之后关羽曾经不得已降了曹操,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他又在千军万马之中阵斩袁绍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这种知恩必报的精神,让人钦佩。

如果说,关羽就这样呆在曹营,以曹操对他的看重,飞黄腾达不是问题。

再说当时是战乱时代,因为形势变化,朋友兄弟分离投奔不同阵营,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大家也都能理解。

比如马超曾是庞德的君主,后来马超入蜀的时候,庞德因为生病没有跟随,后来就辗转成了曹操的部下。

虽然他昔日君主马超,还有哥哥庞柔都在蜀国,但是他却为曹操奋战至死,这件事情还是得到了大家理解的尊敬,传为美谈,可见当时天下战乱,局势变幻莫测,在这种情况人们并不太苛求,也无法苛求那种绝对的忠诚。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能做到离开事业发展极其顺利的曹操,去投奔还在到处奔波讨生活的兄弟刘备,这就极其难得了。

况且关羽临走的时候,将曹操所有的赏赐都一一封好,然后亲笔写信说明缘由告辞,做人有始有终,有情有义,实在是君子作风。

在我国古代提倡的儒家精神中,其中有个很受人尊敬和赞扬的做人原则,就是说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应该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关羽去曹投刘的行为,至少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

不为富贵所动心,能为常人所不能为,也难怪关羽的义气能被后世所敬仰,他们桃园结义的故事能万世流芳了。

也难怪当时曹操听说了之后,也不由得为之感动赞赏,决定成人之美,不去追赶了。

刘关张桃园结义,生死不渝,为后世典范,然而,这却是《三国演义》的小说情节,或者是演义之前的元曲和话本说书人添加的,总之史书上没有具体记载。

虽然,他们兄弟三人到底有没有结义这类行为不能肯定,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关系,早已不需要这种形式来证明了。

关羽本是河东郡解县人(今天山西运城),本字长生,后大概因为避祸改成云长。

在史书和演义中一出场就是逃亡,至于什么原因逃亡,虽然《三国演义》、《三国志》。

都没有记载,不过民间传说中有不少故事。

据一本笔记小说讲,关羽本来不姓关,脸也不是枣红色。

从小就见义勇为,喜欢打抱不平。

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女孩子哭,就过去询问缘由。

女孩的父亲就告诉他说,是县太爷的小舅子看上这个女孩子,想要强娶为妾。

关羽一听大怒,就替人出头,结果就把这个小舅子给打死了。

不得不出逃。

逃到潼关的时候,就看见关卡上画影图形要捉他,他就藏在城墙边用水洗脸,结果脸就变成了深红色,别人也认不出是他了。

当盘查的人问他姓什么的时候,他因为在潼关,就随口答道,我姓关。

参照关羽的脾气和为人,再看看徐庶、典韦这类人的经历,这个民间说法,其实还是蛮有可能的。

总之,关羽从河东郡一直逃跑至涿郡(今天河北涿州),终于遇上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刘备和张飞。

三人相见之时,正值黄巾起义,按演义说法,当时刘备二十八岁,虽然张飞和关羽的年纪则没有交代,不过根据后来小说中记载他们逝世的年份推算,可以知道当时关羽二十七岁,张飞二十二岁(《三国演义》第77回,关羽死于公元219年,享年58岁;第81回,张飞死于公元221年,享年55岁;第85回,刘备死于公元223年,享年63岁。

三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既没有一个好爹,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意气相投,不离不弃地为了理想而奋斗。

有谁还能记得什么魏吴?

但是桃园结义的三兄弟,却世世代代受到人们尊敬和供奉,这就说明了是非公道,自在人民心中。

纵观刘备一生,不分兵则已,一旦分兵,必选关张。

早在刘备任平原郡的国相时,就令关张分统部曲。

刘备与袁术作战,关羽随从,就令张飞守徐州。

刘备入蜀,就令关羽守荆州。

甚至,刘备杀了车胄之后,委任关羽守下邳,代理太守事务,而自己却是“身还小沛”,在前沿阵地等待曹军报复。

这已经不像是普通君臣的关系,而是谁更适合守哪里就由谁去负责,那种信任已经超出了君臣。

赤壁战役前夕,关羽曾对刘备说,往日打猎时,如果刘备听他的,一早杀死曹操,就没有今日的困境。

显然当时刘关张寄人篱下的时候,就已经合谋杀曹,理由和情节当然不会像《三国演义》编出的那段,更有可能的是刘备因已参加董承之谋而一直有找机会杀曹(只是时机不好,或刘备出于某种考虑不想杀),也就是说,关张理应知道此谋(演义的情节则是不知道),但如果关张即使是心腹之臣,当时同为曹操下属,曹操还分别封了他们的官职(张飞也是在那时受封为中郎将),这种情势,谨慎如刘备怎么可能将这种谋划与关张商量?

显然,刘关这是一种怎样的励志精神?

也许正如成都武侯祠里面的一个评语所说:

千载之后,张已到了生死与共的感情,事无不谈。

关羽死后,魏国众臣讨论刘备是否会报仇时,刘晔就曾说过,刘备与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如果不报仇,“终始之分不足”。

这是何等程度的评论!

夏侯渊和曹操,不但是股肱之臣,而且可能还存在血裔关系,夏侯渊少年时还救过曹操,他们关系比起刘关张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夏侯渊死时,也没见群臣拿此事作讨论。

本来,大将被杀,君主为大局,仇可报可不报。

然而关羽身死,连曹魏一方都有人认为刘备只有走报仇这条路,还说出“恩犹父子”、“终始之分”这种话,这根本不像在谈论君臣。

所以,有没有桃园结义,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确实存在这种铁一般的关系,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确实突破了君臣关系,在历朝都难找到第二组了,确实为后世留下典范。

若仅靠重义和勇武,要想成为一代名将还是很有距离,然而关羽的用兵能力却也是一绝。

众所周知,关羽是北方人,本来是习惯带领步兵或骑兵作战,但鉴于刘备一直在北方难以发展,因此在北方的那段时间,关羽并没有什么发挥,最为耀眼就是在曹营和张辽一起大破颜良了。

随着刘备南逃,主战场移向南方,水军成了作战的主要部队,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这位陆上熊虎摇身一变,成了长江上的蛟龙。

刘备一行自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来到荆州地界之后,就应该和水军有所接触,并也理应留意今后水军将成为己方利器。

从这个时候开始至曹操南下之前,除了刘备火烧博望一役之外,基本和曹军无战事,这七年时间应当就是关羽苦学水军的时候了。

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刘备逃难的时候,关羽领水军这样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成了刘备阵营唯一善带水军的高层将领。

七年时间,或许不算短,但要从马上征战痛快地转变为在船上以指挥为主的水军都督,可不是件易事,而且观乎后边的战役,关羽的水军作战能力还不是一般的强。

刘备初到荆州,只是些散兵游勇,刘表要利用他作为荆州和曹操之间的缓冲,也曾给了些许兵。

然而到了建安十三年当阳兵败之后,诸葛亮在劝说孙权参战时,还说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

关羽手中这万人以上的“精甲”水军,应该就是刘备的全部家当了,因为其时刘备总共才不过两万兵力,而且水军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锻炼出来的,一定是投入了巨大心血和财力才能打造出来,这里也可以侧面反映刘备对关羽的无比信任。

在这个时候刘备阵营之所以兵力急速提升,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提出吸纳无户籍的游民的政策,还有就是这七年间刘备不断做工作,使得荆楚群士从之如流。

这些名士,如手中本有家丁部曲,就会在此时一同带来。

而关羽就在这七年间把大部分的新兵训练成水军,乃至诸葛亮口中的“精甲”。

建安十三年,魏武南下,势倾山海,大有踏平荆楚之势。

刘备帐下群英荟萃,然受时势所碍,皆不能敌。

其时,刘备是分两路往夏口撤退,水军一路由关羽顺江而下,并随时在江上接应,自己则是带领陆军经当阳逃跑,队伍中有张飞、赵云保护及诸葛亮、徐庶等谋士随从。

结果就发生十万群众舍死相随乃至当阳惨败的事件。

那么这时关羽一路水军又遇上何事?

读者一般较容易略过此事。

曹操重视刘备过于荆州,甚至用上王牌部队——虎豹骑来追击刘备的残兵,这是大家熟知的事,然而他同时也派出部队追击关羽。

据《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徐晃曾与满宠在汉津与关羽大战一场,胜负未有记载。

汉津正好就是刘备陆军“斜趋”的地方,也就是说,关羽欲在汉津附近与刘备接应,而徐晃和满宠就是来破坏关羽这个接应计划的。

因为同时间曹纯率领虎豹骑已经在陆上击破刘备军并在继续追击,徐晃和满宠的部队不必在陆上做重复举动,必然是顺江而下,务求在关羽接应刘备之前,给予迎头痛击,于是双方在汉津发生水战。

胜负虽然没有记载,但结果却是关羽成功接应刘备上船,显然徐晃和满宠未能破坏其计划,这就是关羽在江河上的第一次水战,规模不大,却直接决定了刘备、张飞等人的生死。

之后,随着战场转移到江上,主角也变成了东吴和曹营诸将,关羽他们暂时退居二线,等待他再度出场的时候,已经是赤壁之战的尾声了。

如果说关羽只有万军中斩将夺旗的事迹,那么他也只是一个无敌战将而已,关羽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圣人”。

能让他成为万世崇拜的“武圣人”的,还在于他超凡入圣的重情义、忠诚的优秀品质。

这种品质集中反映在一件事情上,这就是千里走单骑。

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迎击袁绍之前为了消除隐患,特地先东征刘备,将刘备打得再次妻离子散,俘虏了他的妻子还有关羽。

按一般封建伦理道德来说,关羽投降曹操接受其封赠的偏将军的职务,这是属于不光彩的行为。

虽然后面有辞曹归刘的行为,但是让神勇非凡又义气深重的关羽投降,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所以宋元时代的人们就编造了一个“降汉不降曹”的情节出来,后来又被罗贯中吸收到《三国演义》中,成为了广为人所知的故事。

“土山约三事”是说,刘备逃走之后,关羽被围困在下邳附近的一座土山上,宁愿战死不愿投降。

曹操就派了他的好友张辽来劝降。

张辽诚恳地向其指出,有三大理由不能死:

一是置刘备不顾,有负桃园结义之约;二是把甘夫人和糜夫人丢给曹军,有负刘备的托付;三是不能匡扶汉室拯救苍生,有负自己武艺和志向。

关羽在听了张辽的说辞之后,提了三个条件:

一、降汉不降曹;二、厚待甘、糜二夫人;三、知道刘备下落,就要离开。

只有曹操答应这个三个条件,他才肯降服。

这个情节,是扑朔迷离的,史书上并无记载。

也因为没有记载,所以有人说这只是虚构,关羽降曹是无条件的,因此这是他失节不光彩的行为。

但是仔细研究史实,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指责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希望离开曹营的事确实不是秘密,曹操就曾经使张辽去问关羽,关羽也坦言还是要投奔刘备,张辽犹豫了最终还是将其报告曹操,而曹操也很大气地表示可以让他离开。

关羽离开曹营,是在官渡之战曹袁对决的紧张关头,按正常的道理,如果这时候有大将离开,完全可以说是临战脱逃,势必会引起很大的反效果,从而动摇整个军心。

就算曹操再爱惜关羽,也绝不能容忍他做出动摇整个军心的举动。

但是曹操却偏偏说“各为其主”,而其他诸将也都能接受这个说法。

唯一能解释得通的,是事前出现类似《三国演义》中约定,而且曹营上下对此都有所了解,所以当曹操是按照约定行事的时候,其他诸将也没有什么怨言,反而起到了鞭策作用。

况且关羽能将刘备失散的甘糜二夫人安全地带到了刘备身边,从侧面也证明了很可能是有这个约定。

所以,因此即使《三国志》和裴注都没有提及关羽投降时的情形,但《三国演义》里面这段故事,是有相当的合理性的。

至于关羽为何必须要返回刘备阵营,则又是另一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是结义兄弟,关羽是义气深重的人,这样做顺理成章。

不过,此外根据一些野史,比如《蜀记》,提到过这么一件事情。

说是当年刘备和曹操在下邳围攻吕布的时候,关羽曾经给曹操提起,说如果破城之后啊,请将吕布的部将秦宜禄的老婆赏给我。

曹操听了也不在意,就顺口答应了说没有问题。

但是临到城破之际,关羽又跑去和曹操说,您一定要遵守诺言啊,一定要把他老婆赏给我啊,我先预定了不能让别人抢啊!

这么一来二去曹操就上心了,这个女人到底长什么样啊?

怎么把关羽都迷得颠三倒四的?

于是等城破了之后,就下令将秦妻送过来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尤物。

不送来还好,结果送来曹操一看,果然貌美如花,顿时好色之心大起,干脆就自己享用了。

让关羽大为愤慨,“心不自安”。

也许这未尝不也是关羽不留曹营的原因。

不过这个说法得不到太多资料佐证,况且和大多数人心目中关羽形象不符,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湮灭了。

其实,纵观关羽与张辽的对话,关羽的理念、价值观是接近《三国演义》所提的那种观念——也就是和刘备的感情,希望和刘备共建功业的这个原因为主,而非仅仅为了什么秦妻,否则,仅是为了美色,神通广大的曹操是一定有办法满足关羽的。

关羽在曹营立了功之后就重归刘备阵营,这确实是事实。

但过五关斩六将则是《三国演义》虚构。

首先在时间点上不符合,多数观点认为是刘备到汝南破坏曹操后方的时候关羽才离去的,而不是在刘备还在袁绍阵营时,否则等于送死。

其次,即使去袁绍那边,路线绕了一个大弯,不合常理。

而且以曹操之行事风格,既已明确放行,不可能又暗地令六将阻挡或甚至只是放任六将,因为这样做对他名声一点好处也没有,只会令其之前成全关羽的义举前功尽弃。

而且过五关的最大问题,在于其路线难以解释:

小说中记载的五关的顺序是许都——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xíng)阳——滑州黄河渡口。

这条路线在地图上是一个巨大的锐角,如果真要从许都到黄河渡口,只需向北直行不到二百里就可以。

但为什么在演义中要安排关羽先向西北,走过一个完全杜撰的“东岭关”到达洛阳,然后再折返向东经过汜水关(而且当时没有这个称呼,只有虎牢关)到达荥阳,然后才北渡黄河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民间流传三国故事的时候,为了突出关羽的丰功伟绩,特地为他安排了五关,但是这五关不能是随便什么小县城吧?

所以他们就把当时中原比较著名的五座关隘城池给串联起来,完全不考虑合不合情理。

而后来罗贯中在整理加工的时候,也就沿用了这条冤枉路线。

不过,就算是小说中,关羽过五关也完全是在走冤枉路,在第二十七回中说,关羽渡过黄河不久遇到了孙乾,得知刘备已经去了汝南,而关羽又得回头南行。

就这样,在小说中为了表现他千里独行的胆略和英雄气概,作者不仅让他白白跋涉了近千里,还顺便让六名曹将就这么冤枉地葬身在了关二爷的刀下了。

在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战中,不只是关羽,就连整个蜀国阵营的戏份都不多,不过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特地给他们虚构了几场戏。

而其中,关羽的戏份又一次成为光彩夺目的事迹。

按演义的描述,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狼狈逃窜,沿途虽然被追兵多番截杀,依然不失奸雄本色,“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

诸将问曰:

“丞相何故大笑?

”操曰:

“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

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

”结果他不笑还好,每次一笑,就引出了诸葛亮预先安排下的伏兵,一路败退到华容道。

在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战中,不只是关羽,就连整个蜀国阵营的戏份都不多,不过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特地给他们虚构了几场戏。

而其中,关羽的戏份又一次成为光彩夺目的事迹。

按演义的描述,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狼狈逃窜,沿途虽然被追兵多番截杀,依然不失奸雄本色,“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

诸将问曰:

“丞相何故大笑?

”操曰:

“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

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

”结果他不笑还好,每次一笑,就引出了诸葛亮预先安排下的伏兵,一路败退到华容道。

虽然这是虚构,不过曹操败退经过华容道这事还是应该真实的。

据《山阳公载记》的记载,在华容道拦截阻击曹操的是刘备自己,只是因为刘备稍微反应慢了半拍才使得曹操得以逃脱,而且在逃脱之后还能有心情来大喜,嘲笑起胜利的孙刘联军了。

这未免让喜爱刘备的民间说三国的艺人觉得心有不甘,所以一定得让他触点霉头,闹个土头灰脸,所以就编出了诸葛亮派赵云、张飞、关羽埋伏在路上,每当曹操得意的时候就杀出,让他搞个狼狈不堪。

在演义中,这段故事就将其加以提炼,将历史上并不是太重要的华容道演绎成为了精彩动人的“义释曹操”。

“义释曹操”这个故事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义”字。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义气”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知恩必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看重的为人处事的原则。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虽然是大奸大恶的奸雄,但却是关羽的大恩人。

且不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手下留情,还特地派张辽传信给守关将领不得阻拦,甚至在知道关羽过关斩将的时候还追着传令说杀了人也不要紧。

就光曹操对关羽的尊重厚待,各种成全他,让他保全自己的节操,这点就让关羽感动不已,曹操对关羽是以“国士待之”,真的是仁至义尽。

而关羽呢?

对此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一上来并没有什么恶言相向,只是说我奉军师之令在此等候你多时了,言外之意,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但是今天是公事,我是奉了军令状的。

但是曹操对他一再提及当年的恩义,关羽虽然有了军令状,但是依然心动了。

在这里《三国演义》里面做了一个铺垫,就是诸葛亮刚开始差遣诸将分别埋伏的时候故意不理关羽,等关羽问起的时候才说怕你重义气放走了曹操,挤兑着关羽立下了军令状。

关羽行军打仗一辈子,当然知道军令状有多严重。

这样,就反衬出来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是经过了多大心理斗争,最终选择这个义,是多么不容易的。

当时关羽放走了曹操,曹军刚想走,关羽就大喝一声,因为立了军令状,他知道不应该把他们放走,这时曹军都下马哭拜于地,正在犹豫不忍的时候,故人张辽过来,于是长叹一声,将他们全都放了过去。

这几个细节,将关羽的心理变化描写得非常细致,也深刻地刻画出了关羽义薄云天、傲上不凌下的性格。

可以说,正是有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个事情,关羽才是我们今天大家所认识的关羽,是一个活生生的义气深重的关二爷。

对于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事情,历来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认为关羽这样放走曹操,的确是以私人义气破坏了公事,以小私情破坏了大事;另外一种是认为知恩图报,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种道德观念,所以关羽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两方面的意见都有可取之处,但是在那种群雄逐鹿的历史条件下,关羽这么做,我们后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

毕竟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我们不能以现代的道德要求去套古人;另外一方面,古人一些做法我们理解,但是如果和现代生活不太符合,也要有一定的取舍,不能盲目学习。

赤壁之后,随着刘备势力急速膨胀,作为刘备集团第一名将的关羽权力越来越大,关羽的自信心、傲气也越来越盛。

刘备领荆南四郡时,关羽是遥领襄阳太守,负责江北的攻防。

刘备入蜀后,关羽与张飞、诸葛亮分别负责荆州的一方,重心仍然是江北的军事。

其间,曾与乐进在青泥和襄阳附近发生战役(可能为同一次战役),又与乐进和文聘在寻口发生战役。

《三国志》说关羽和苏非“皆走之”,又说乐进、文聘“有功”,可见这几次战役均对关羽不利。

刘备更以青泥战役为借口向刘璋借兵,如果青泥战役不是失利,那么刘备也无法以其为借口,刘璋再不济,也不可能连这些重要时事都不知道的。

可以说,其时孙刘联军虽然取得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但欲一举夺下荆州全境,却遭到曹军迎头痛击。

这时的关二爷还是兢兢业业,致力于荆州的经营。

到了诸葛亮和张飞入蜀后,关羽一人总督荆州,可能手里的领土多了,军队也多了,傲气也就来了。

听闻马超加入,就立即去信诸葛亮,询问马超之才。

诸葛亮深知关羽性情,除了强调马超不及关羽之外,还特地提到关羽美须髯来吹捧他。

古代男人一般以长髯自豪。

关羽、程昱和太史慈都是这样的,显然关羽知名度更高。

随着刘备势力继续膨胀,关羽的傲气也继续升级。

孙权来求亲,被关羽辱骂。

论者多以为关羽一手破坏孙刘联盟,其实不然,这不但冤枉了关羽,而且也夸大了关羽的作用。

其实,关羽嫁不嫁女,是无碍孙权后来撕毁盟约、袭取荆州的举动的。

孙权是否袭取荆州,只看刘曹势力的平衡点在哪里,他要的就是“制衡”。

也就是说,那时的形势,按照孙权目标,是一定会袭取荆州(孙策则不然)。

其次,关羽毕竟是刘备的下属,以他的身份,孙权要求亲,应当是直接和刘备说,孙权却先征求关羽意见,明显有离间刘关之嫌,关羽立即表明立场,怒骂其使。

当然,粗言辱骂,弃好成仇,就是关羽失着的地方,要处理好这件事其实不难,但关羽偏偏没做到,这和他的性格缺陷有很大关系,只是骂与不骂,和他日后悲惨的下场其实没多大关系。

到了刘备称王,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的时候,关羽的傲气达到顶点,竟然骂同僚黄忠是老卒,这就是他的不对了。

黄忠立功,虽然关羽没有亲见,但斩夏侯一事,关羽不可能不知道,夏侯渊是什么人,有多少能耐,关羽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功劳还不足以位列四将军吗?

况且,关羽是前将军,黄忠只是后将军,中间还隔着马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