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6182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docx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

高三语文科技文阅读训练题

为了应对今年我省高考科技文阅读测试题型的新变化,特组织我市部分骨干教师编拟了以下练习题。

请各校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情况,有所选择地使用以下练习材料。

由于时间紧迫,纰漏在所难免,请注意辨析。

参与本次练习题编拟的老师有:

戴松宣(厦门一中)、纪明华(厦门二中)、龚恒慈(厦门六中)、林婉卿(双十中学)、黄亮生(外国语学校)、陈丰辉(大同中学)、周亚芬(松柏中学)、刘吉英(集美中学)、李莉莉(同安一中)。

(厦门市教科院语文科)

科技文阅读训练题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一)

俄科研人员发现,玉米基因ugt能控制植物生长素酶的合成。

他们将ugt基因植入山杨、白杨和雪松中,获得了转基因的山杨、白杨和雪松。

经多年试验证明,含ugt玉米基因的山杨、白杨和雪松的生长速度已大大增加。

在中国,至少有7个省栽种着100多万株转基因白杨树,这些树有着很强的自卫能力,害虫吃这些树的树叶,等于自杀。

这种白杨树拥有非同寻常的自卫系统,也就是一种生物工程炸弹——苏云金杆菌,简称Bt。

这种细菌的基因转入树木后,树木可产生抗虫毒素。

据中国研究人员报告,除了白杨外,类似的转基因树种还有落叶松以及胡桃树等。

在美国,至少有69个转基因树木野外试验获得批准,试验的树有三种:

松树、白杨和胡桃树。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大部分野外试验场的面积不超过2英亩。

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规定,试验用的这些树必须接受严格监督,绝对不能长到开花、授粉的阶段。

迄今为止,已有一种转基因的树——夏威夷番木瓜树获准开始商业种植。

任何新生事物只要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有些专家警告说,这种技术也会带来危险。

杰克逊博士忧心忡忡地说: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并没有做好理解转基因树木的潜在风险的准备,只是巨大的商业压力推动这项研究不断深入。

坦白地说,总结出转基因树木可带来哪些经济利益,这很容易,但要总结出未来人类将付出哪些代价,如果发生意料之外的事,人类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纠正错误,则困难得多。

”和其他转基因产品一样,目前我们还缺乏对转基因树木结构和性能的完整认识。

快速生长的树木可能使土壤提前衰竭,转基因树木的花粉可能引起森林种群自然结构的改变,从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因此,对转基因树木的研究还需要长期观察。

(1)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

(3分)

答:

、、

(2)简要概括转基因植物栽种的益处。

(3分)

答:

参考答案:

(1)植物、转基因、风险;

(2)①大大加快生长速度;②有着很强的自卫能力,产生抗虫能力;③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当它从海底被捞上来后,那些“冰”很快就成为冒着气泡的泥水,而那些气泡却意外地被点着了,这些气泡就是甲烷。

据研究测试,这些像干冰一样的灰白色物质,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固态混合物。

目前的科研考察结果表明,它仅存在于海底或陆地冻土带内。

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因此,人们通俗、形象地称其为“可燃冰”。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石油、煤炭等能源正在不断减少,许多国家正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发现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些国家相继把可燃冰作为后续能源进行开发研究,对可燃冰的科学考察取得可喜成绩。

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在海底获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而加拿大在冻土带内找到了可燃冰。

综合考察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巨大。

据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的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

特别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的新型能源。

作为传统能源之后最佳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点燃了人类21世纪能源利用的希望之光。

(1)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

(3分)

答:

、、

(2)简要概括“可燃冰点燃了人类21世纪能源利用的希望之光”的理由。

(3分)

答:

参考答案:

(1)可燃冰、能源、开发(利用)

(2)①能量密度非常高;②资源量巨大;③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的新型能源。

(三)

我们今天吃的现代口香糖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30-40年代。

它其实是一个“歪打正着”的发明。

墨西哥有一种能长出树胶的人心果树,当地人常把这种树胶放在嘴里嚼来嚼去。

后来,一位墨西哥将军把这种树胶带到了美国,想让发明家把这种树胶变成橡胶的代用品,经过多次试验仍以失败告终。

但是,托马斯·亚当斯和他的儿子是有心人,他们仿效着这位将军,把树胶放在嘴里嚼,觉得挺好玩。

后来,亚当斯父子又把这种树胶掺进热水,搅拌成黏稠状,再加入香料,揉成一个个小圆球,送到药店去卖,很多人都买回咬嚼,并称这些小圆球叫作亚当斯的口香糖。

从此,各种各样的口香糖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除了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部肌肉外,科学家还给口香糖开发出一些新功效。

比如“药用”口香糖,就是在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让口香糖中加入的药用成分慢慢释放出来。

此外,口香糖对人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少。

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喜欢嚼口香糖有三个原因:

其一,排除孤独和烦躁:

其二,解除紧张感:

其三,通过嚼咬发泄内心的恼怒。

不管解释是否正确,反正对许多人来讲,口香糖是他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亲密伴侣。

然而,人们对口香糖的态度又是爱恨交织的,因为它不单单是个人的口味爱好,而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城市街道上、公共座椅上,到处都能碰到恼人的口香糖残留物,以至于环卫部门不得不耗费巨资清理它们,除非像新加坡政府那样根本就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不过,现在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不粘且能自动降解的口香糖,其奥秘在于基质中加入了一种新型聚合物,让它给本不溶于水的胶质穿上一件“亲水”的外衣,让它易溶于水,且易于从物体上脱落。

测试表明,咀嚼这种口香糖20分钟后,把它们粘到街道路面上,24小时内就全部消失。

这种不粘口香糖有望明年即可投产,将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之需,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

(3分)

答:

、、

(2)口香糖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简要概括。

(3分)

答:

参考答案:

(1)口香糖、功效、环境污染。

(2)①保健作用;②药用辅助;③调节心理。

(四)

①澳大利亚生物学家乔郴·泽尔和简·赫米发现,招潮蟹回巢时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寻找路径上的标记,而是依赖于它大脑中天生具有的数学计算能力。

招潮蟹每走一步,都会重新计算其巢穴的所在位置以及它所走的步数和这些步子的方位。

②为了证明在招潮蟹的脑中的确有一个能进行复杂计算的线路图,泽尔做了一个试验。

他将一张正方形砂纸埋在招潮蟹洞穴旁边的沙土下,等一只招潮蟹爬到上面后,轻轻地拖着砂纸和上面的招潮蟹,将其拖到离洞穴右边25厘米处停下来。

招潮蟹从砂纸上爬下来开始前进。

等招潮蟹前进一段时间后,泽尔故意惊吓这只招潮蟹。

招潮蟹不断退缩,最后退回到砂纸所在的地方。

显然,招潮蟹经过计算后,认为砂纸所在的地方是它的洞穴口。

这说明招潮蟹的确会数步子。

③。

一只招潮蟹能准确地测量出它的洞穴和它的同类之间的距离,尽管它根本看不见自己的洞穴。

赫米为此做了一个试验。

他在一个招潮蟹洞穴旁安装了一组滑轮,用两根鱼线转动一只模拟蟹,使它在洞穴附近不断做着前进和后退的动作。

赫米发现,每当他将模拟蟹拉到距洞穴20多厘米时,招潮蟹就会急匆匆地赶回来驱赶入侵者。

无论模拟蟹处在洞穴的什么角度上,也无论招潮蟹距离自己的洞穴有多远,它都会及时赶回来。

招潮蟹之所以能进行这种三角学计算,是因为它从爬出洞穴的那一步起就开始数步子,并不断重新计算它与洞穴、洞穴与入侵者、入侵者与它之间的三角距离。

科学家认为,虽然招潮蟹看不见自己的巢穴,但它的复眼能够感觉到远处物体的运动,因此它在行走时其复眼始终指向其洞穴及洞穴周围它划定的“势力范围”。

(节选自《大自然探索》2008年第1期,有改动)

(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

、、(3分)

(2)请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过渡句。

(3分)

答:

参考答案:

(1)招潮蟹、计算能力、试验;

(2)招潮蟹不仅会数步子,而且还具有三角学计算能力。

(五)

①信天翁和军舰鸟都是杰出的飞行家。

信天翁的一次觅食之旅可以长达10到15天,旅程超过15000千米;军舰鸟可以在热带海面的温暖上升气流中飞行一周而不用接触地面或水面。

②众所周知,。

宽广洋面和相对散在的食物分布,使得信天翁不得不采取长时间、远距离的觅食活动。

相对于生活在寒带的信天翁,生活在热带的军舰鸟的觅食环境更为艰难。

由于热带洋面上厚厚的温水层限制了养分的流动,在这种缺乏养分的上层水面,鱼类比寒带海域少得多。

③生活在热带海域的军舰鸟都是典型的具有叉状尾和角型翅膀的大型黑羽鸟。

它们的“翅载”,即体重与翅膀面积的比率,是所有鸟类中最低的。

绝无仅有的外形和高超的飞行技能使军舰鸟能够在空中飞行数天而不着陆,它们的唯一着陆点就是它们的哺育地。

④军舰鸟不着陆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显示它们高超的飞行技能,而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信天翁拥有一双大而有蹼的脚,能够给它足够从海面起飞的力量,而军舰鸟的脚无蹼,尾腺体不发达,羽毛也没有防水的功能。

可以想象,一旦军舰鸟在海面上着陆,不能提供足够的起飞力量的脚和打湿的羽毛很难让它重回天空。

因此,在整个觅食过程中,军舰鸟日夜兼程,所有事情都是在空中完成。

它们的两个半脑轮流休息,一侧半脑工作另一侧半脑保持睡眠状态。

除了军舰鸟,只有雨燕能做到这一点。

(节选自《大自然探索》2008年第2期,有改动)

(1)请在第②段划线处补写一句话,统领本段的材料,20字以内。

(2分)

(2)请分点概述军舰鸟在空中飞行数天而不着陆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1)鸟类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生活模式影响很大。

(2)

①生活在热带,觅食环境艰难,必须长途觅食;

②低“翅载”的外形和高超的飞行技能,使它们能长途飞行;

③脚无蹼,在洋面上着陆则不能提供足够的起飞力量;

④羽毛没有防水功能,一旦打湿难以重回天空;

⑤它们的两个半脑可以轮流休息,便于长途飞翔。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四点即可给满分)

(六)

①枝条上怎么会挂着一团团唾沫呢?

这些唾沫到底是谁吐的呢?

众说纷纭。

其实,只要你拨开唾沫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唾沫里面躲藏着一只小虫子,原来这些唾沫是一种叫做“沫蝉”的小蝉的“杰作”。

②沫蝉的身体粗短,色彩艳丽,不擅长飞行,但却有一对跳跃能力很强的后腿,可以在面对天敌时像青蛙般一跃而起,然后逃之夭夭。

因此,沫蝉在英文中的俗名是“蛙蝉”。

最新研究证明,沫蝉打破了由跳蚤保持的跳高纪录,是自然界新的“跳高冠军”。

沫蝉的平均身长只有6毫米,却能跳700毫米高,相当于自己身高的100倍,这大约相当于一个人一跃而起,跳到70层楼的高度!

沫蝉的这种发达的弹跳能力让从事此项测量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大为惊叹:

“沫蝉的弹跳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使它们几乎不能被捕捉到。

③沫蝉幼虫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制造许多泡沫把自己整个地包裹起来。

沫蝉幼虫的泡沫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要从它们的生理习性说起。

与其它蝉的幼虫一样,沫蝉幼虫也有一个尖锐的吸管状的嘴——刺吸式口器,它们依靠这条吸管插入植物组织内部,以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

幼虫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取食植物的汁液。

也许它们认为守着一口汁液源源不断的“甜水井”,所以对这些汁液并不珍惜,被它们吸入体内的大部分汁液还没有被肠胃完全利用就直接从肛门排出来了。

与此同时,它们还从尾部腹面的两对黏液腺体中分泌出一种黏液,然后依靠腹部不停地前后蠕动,将这两种液体混合搅拌成泡沫,最后裹覆全身。

④更有趣的是,在制造泡沫时,沫蝉幼虫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泡沫覆盖全身,它们会将头朝向地面,利用重力原理使腹部末端的泡沫迅速流向头部,从而覆盖全身。

(节选自《大自然探索》2008年第4期,有改动)

(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

、、(2分)

(2)简要概括,分条列述沫蝉幼虫“古怪的习惯”形成的过程,每条12个字以内。

(4分)

参考答案:

(1)沫蝉、弹跳能力、泡沫

(2)

①吸取植物的汁液;

②直接从肛门排出植物汁液;

③从黏液腺体中分泌黏液;

④把两种液体混合搅拌成泡沫;

⑤头朝下,让泡沫裹覆全身。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四点即可给满分)

(七)

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技术规范中强调的“损坏程度超过规范应优先考虑加固”的这一环节,只注意强调“超过规范必须更换”,文物建筑在维修中木件更换量过大的现象屡见不鲜。

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经过大修甚至一般维修,文物原构件及价值损失量就已很大,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更换,就可能使修缮后的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降低很多。

在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中,勘察柱子是否糟朽时,普遍的现象是,工程涉及的柱子,凡有包砌,都要拆开检查。

这种比较盲目且常见的检查方式,会使许多古建筑中没有问题柱子两侧的墙体也同样被“开膛”,所以,应采取钻探等一些更科学的办法,尽量减少因对古建筑的修缮而给文物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修缮方案中,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糟朽严重”,好一点的,描述一下糟朽高度和深度,未做勘查的则在说明中注明“待施工中进一步勘查后再定”,在实际修缮中这类方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给工作带来难度。

所以,需要仔细研究、具体分析,查清糟朽原因、深度、高度和具体位置,同时说明结构的安全状况,尽可能用数字量化。

选用维修木材也是文物保护工程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前,木材含水率普遍较高,如果使用这些含水率较高的构件,日后木材极易变形糟朽,从而给古建筑埋下新的隐患。

即使修缮时木料含水率符合要求,但修复中由于施工和天气的原因,还会出现二次含水率超标的问题。

所以不要只看木材表面干了就进行油饰封护,应该恢复隔年开春油饰这种好的传统,以确保古建筑百年大计。

注解:

①落架:

将建筑各部件按照严格顺序拆下,然后再按拆时顺序逐一组装的维修方法。

(1)给这则材料第一段提取三个关键词:

、、(2分)

(2)从全文看,修缮从哪些方面给古建筑带来损失?

请分条概括。

(4分)

参考答案:

(1)古建筑维修更换(答对两个1分,对三个2分)

(2)①大量更换木件(构件)。

②盲目拆开检查。

(导致文物价值降低。

)③选用木材不当。

(造成新的隐患。

)答对一点1分,答对2点2分,答对三点4分。

(八)

日前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金属玻璃”,在科学界引起轰动。

要认识“金属玻璃”,首先得了解金属、玻璃以及两者的差别。

金属在从液态冷却凝固的过程中有确定的凝固点,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晶体;而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是连续变动的,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因此,金属是一种典型的晶体材料,它的许多特性是由其内部晶体结构决定的;而玻璃却是一种非晶体材料,固态玻璃和液态玻璃内部原子均呈无序排列。

1960年,美国科学家皮·杜威等首先发现某些液态贵金属合金(如硅合金),在冷却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当内部的原子来不及“理顺”位置,仍处于无序状态时,便马上凝固了,成为非晶态金属。

这些非晶态金属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故称为“金属玻璃”。

一开始,这种金属玻璃大都是很薄的带状材料,应用受到限制。

20世纪80年代,随着“块体金属玻璃”的问世(直径达到毫米级),非晶态金属的应用才有所推广。

块体金属玻璃虽然是种难得的好材料,但它们主要是以锆或铂等作为主要元素机体,成本非常高。

材料科学家们20年来一直在寻找便宜的大块金属玻璃,直到现在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他们研究出来的这种代金属玻璃,以50%的铁,加上钼、钇、锰、碳、硼、铬和钴等化学元素,混合而成。

在技术上,钇的加入使材料形成非晶态能力大大增强,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大为增强,合金材料的冷却速度放慢了许多。

合成材料用的铁等其他元素都比较便宜,所以成本较低。

产品的尺寸比过去大,过去金属玻璃棒直径只能以毫米计算,现在可以达到1.2厘米。

这种新型金属玻璃的硬度是常规钢材的两倍,由于它内在组合没有缝隙,所以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不变质,重量轻。

在一定的温度下有很高的柔性,它可以像泥巴一样,任你怎么捏都可以,但完全冷却后又非常坚硬。

(1)根据文意,填出横线上的内容。

(2分)

金属玻璃是指某些在其内部原子来不及理顺便冷却凝固而成的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的。

(2)“新型金属玻璃”有哪些突破,请分条简要回答。

(4分)

参考答案:

(1)液态贵金属合金非晶态金属。

(2)①冷却速度放慢,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增强。

②成本降低,价格便宜。

③产品尺寸比过去大。

(答对一点1分,答对2点2分,答对三点4分。

 

(九)

金星可能是地球的姐妹星,尽管它并没有过多显示出与地球相近之处。

曾经覆盖金星的海洋早已离开那个炎热干燥的世界,消失了很长时间了,然而,一份新的金星大气研究报告表明:

云层可能曾经保持星球凉爽从而保护了金星海洋达数亿年之久,这远比人们先前预想的要长。

行星学家认为金星和地球在形成初期,表面就变成一片汪洋,其主要来源是不停撞击星球表面的富含水的小行星和彗星,以及不断喷发着水蒸气的火山口。

但当年轻的太阳逐渐开始升温,金星就显得太近了。

逐渐上升的温度使海水沸腾,从而引起失控的温室效应,然后,阳光分解了水分子,氢气逃进了太空。

一个被视为权威的模型显示:

早在六亿年前,金星上海洋就干涸了。

这种描述并不能够解释云层对金星举足轻重的影响。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西南研究院的行星学家大卫·格林斯彭和马克·布洛克正在设计新的模型:

一个多雨的具有炎热大气的行星模型。

模型早期的结果显示当水蒸汽增加时,厚重的云层将一半的阳光反射到了太空中。

研究人员估计,在早期的金星上,云层的防护维持了潮湿的大气,而且将行星的温度控制在100℃以下,这要比假想模型的温度低。

在9月6日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行星学分会会议上,格林斯彭说:

“海洋不可能那么快就消失,我们预计它持续了数亿年。

”他注意到如果是这样,这颗行星上可能曾经拥有过最适合生命生存的时光。

而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实验研究中心的行星学家杰弗里·摩尔说:

“较冷的金星似乎是可能的,但是没有更详细的模型很难说那潮湿的气候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

”他说,对于过去情况的一个线索来自于板块理论。

长期存在的海洋会同海底火山形成的岩石进行更多的反应,在地球上,这样的反应形成了许多大陆花岗岩心。

如今在金星上仅保存着一块较大的大陆板块,摩尔由此认为,海洋不会保持太长时间。

(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

、、(2分)

(2)据科罗拉多州博尔德西南研究院的行星学家们研究,“云层”对金星施加的“举足轻重”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参考答案:

(1)金星云层海洋(答对两个1分,对三个2分)

(2)①遮挡反射阳光。

②维持大气潮湿。

③控制地表气温。

④延缓海洋消逝。

(每点1分)

(十)

4.4亿年前,地球进化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三分之二左右的物种毁于一旦。

最新研究表明,这次进化灾难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当时的伽马射线大爆发。

它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使得太阳紫外线肆无忌惮地辐射,给当时的地球生物带来了致命伤害。

研究小组负责人、美国堪萨斯大学天文学家阿德里安·梅洛特介绍说,这次生物灭绝被称作“奥陶纪大灭绝”,在进化史上5次最为严重的大灭绝中排名第二。

“对于这次生物灭绝,之前比较流行的理论解释是由冰期到来所致。

但我们研究后认为,有非常有力的间接证据可以说明,伽马射线爆发才是真正原因。

该研究小组中有多位来自美国宇航局的知名天文学家,他们在美国天文学协会大会上报告了这一最新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说,奥陶纪化石记录显示,当时三分之二的物种“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但化石也表明,那场持续时间长达50多万年的冰期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梅洛特说,伽马射线爆发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两种现象。

伽马射线“袭击”地球时,会破坏地球大气层平流层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的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及其他化学物质,使得地球被一层“棕褐色的烟雾”包围,臭氧层也遭到严重破坏。

这时,紫外线强度比正常情况要强至少50倍,足以使地表生物丧命。

这一时期,大多数生活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生物,尤其是海洋浅水生物几乎都灭绝了,而深水生物则幸免于难,这也是“伽马射线说”的有力佐证。

(1)用一句话概括画线句要点(不超过12个字)(2分)

(2)从文中看,哪些证据可以说明伽马射线爆发是4.4亿年前生物灭绝的真正原因?

(4分)

(1)

(2)

参考答案

(1)伽马射线破坏地球大气(或“大气层”)。

(2)

①化石记录显示,三分之二的物种在奥陶纪伽马射线爆发时“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②化石表明,持续时间长达50多万年的冰期是从奥陶纪伽马射线爆发时开始的。

③奥陶纪伽马射线爆发时,深水生物曾幸免于难。

(十一)

人的世界包括他在地球表面上和从地球表面上所能看到的一切。

地球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行星,环绕着一个中等大小的,我们称之为太阳的核爆炸物运转。

如果太阳是一只桔子那么大小,按同一比例,地球就在它一英尺以外,只有一个针头大小,可是这个针头大小的东西却具有足够的地心引力,能够把贴近它表面的叫做大气的一层薄薄气体吸住。

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又正好使大气底层的温度让水能保持液态,有机生命是从海水里起源的,当有机体从海水里移到陆地时,它们把水的环境随身带在用皮肤做成的“宇航飞行服”里,就像宇宙飞行员上月球时把空气的环境随身带在宇航飞行服里一样。

我们所知道的一切生命形态,是依靠液态水和太阳能来维持的。

地球表层是指从地面向下人类所能穿透,和地面向上人类通常所能达到的一个圈带。

一切科学和全部艺术,都是从这个圈带内所进行的观察衍生出来的。

直到1969年,这个圈带还是人的全部世界。

然而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有由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产生的事物(现象),有由生物过程产生的植物与动物,有受天然环境影响的人类本身,还有在人类周围通过经济、社会和政治事件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力量。

所有这些事物和作为这些事物一时标记的事件,在复杂的联合与相互的连接中存在着,组成巨大的所谓“人类——环境系统”。

生在纪元前第三世纪的希腊学者埃拉色尼是第一个用地理这个词的人。

但是在这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在考虑地理问题了。

希腊地理学者把地理著作的开端归功于荷马,但最古老的地图是纪元前2700年的苏美尔人绘制的。

地理思想史是人们试图获得他们在地球上居住和散布方面更为合理更为有用的知识的记录:

说是合理,是因为对观察到的事物的解释可以进行验证,足以使学者对之信赖;说是有用,是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可以用来使人类对地球上的不同天然环境更能适应,使改良不利环境,甚至取得进一步控制不利环境的措施成为可能。

(1)在地球上维持生命形态的要素,除了液态水和太阳能外,还有什么?

保持这些要素的条件是什么?

(4分)

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看,“地理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组织语言,分两条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