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77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重点.docx

中医外科学重点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

2、南齐医家龚庆宣重新编次厘定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着《刘娟子鬼遗方》,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首创用水银治疗皮肤病。

3、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4、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外科三大学术流派:

明?

陈实功《外科正宗》正宗派;清?

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全生牌;清?

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心得派。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名及基本术语

1、我国医事分科最早始于周代。

2、元代医事则分为13科,将外科称金创肿科。

3、明清时期外科统称为疮疡科,其范围以疮疡、皮肤和肛肠疾病为主体。

4、疾病的命名原则: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和对口疽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疔,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5、基本术语:

疡:

又称外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疮疡:

广义上市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

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创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痈:

痈者,壅也。

指气血被邪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

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根盘:

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

根脚:

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粟粒状脓头疔的基底跟部的描述。

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护场:

“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

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袋脓:

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漏:

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犹如滴漏。

结核:

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

五善:

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七恶:

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第3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1节:

致病因素

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淤血等7个方面的因素。

1、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

2、火邪的特征是属热,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两者仅在程度上有差别,其患病大多由于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如疔疮、有头疽、痈、药毒、丹毒等。

火为阳邪,其病一般多阳证,患部特点多为发病迅速,来势猛急,鲜红灼热,肿势皮薄光泽,疼痛剧烈,容易化脓腐烂,或有皮下瘀斑,常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

3、总之,六淫邪毒均可成为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湿、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所以外科疾病的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正如《外科心法要诀》所说“痈疽原是火毒生”。

4、痰饮瘀血:

外科之痰,主要指凝聚于肌肉、经络、骨节之间,有征可凭的有形之痰,所致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等特点。

痰阻阳明、少阳之经,可致雷利;痰凝乳络,可生乳核、乳癖;痰凝肌肤,可发肢体结节肿块;痰留骨节,可发为流痰。

第2节发病机理

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滞,脏腑失和四方面。

第4章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诸痛为实,诸痒为虚,诸痈为阳,诸疽为阴。

又当辨其是疖、是痈、是疽、是发、是疔等证(辨病)”。

2、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外科在辨别阴阳属性上还有自己的特点,即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和转归等各方面的相对性,可直接辨认其为阳证或阴证。

阴阳辨证要注意以下几点:

局部与全身相结合;辨别真假;消长与转化。

半阴半阳证:

临证中凡不属典型阴证或阳证的,即界于两者之间表现者。

3、部位辨证:

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辨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

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

人体下部指臀部、前后阴、腿、胫、足,其位居下,阴偏盛,阳邪常袭。

4、经络辨证:

一是探求局部病变与脏腑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了解疾病传遍规律。

二是依据所患疾病部位和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从局部症状所循经络了解脏腑的病变。

三是经络气血的多少与疾病的性质密切相关,气血盛衰关系到疾病的发生与转归。

引经药:

手太阳经用黄柏、藁本;足太阳经用羌活;手阳明经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阳明经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阳经用柴胡、连翘、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足少阳经用柴胡、青皮;手太阴经用桂枝、升麻、白芷、葱白;足太阴经用升麻、苍术、白芍;手厥阴经用柴胡、丹皮;足厥阴经用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手少阴经用黄连、细辛;足少阴经用独活、知母、细辛。

5、局部辨证:

外科疾患最显着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

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麻木、溃疡、结节、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

辨肿:

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表,。

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泡,破流黄水,侵淫皮肤。

常见于股肿、湿疮等。

瘀血肿:

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

肿块:

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线而已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

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辨痛:

痛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而疼痛增剧与减轻又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

化脓痛:

痛势急胀,痛无止时,如同鸡啄,按之中软应指。

多见于疮疡成脓期。

辨痒:

痒是因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肉间气血不和,郁而生微热所致;或由于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

辨麻木:

麻木是由于气血失调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气血不达而成。

辨脓:

脓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因皮肤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

确认成脓的方法:

按触法:

用两手食指的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

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辨出血:

中医外科以便血、尿血最为常见。

便血:

亦称“血泄”,即指血从肛门下泄,包括粪便带血,或单纯下血。

远血: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呈柏油样黑便。

近血:

直肠、肛门的便血,血色鲜红。

第5章:

外科治疗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

第1节:

内治法:

三期——初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初起、成脓、溃后、收口;三个治疗——消法、托法、补法。

消法的概念:

运用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托法的概念: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托法适用于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托法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补法的概念:

就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

内托法:

方剂举例——透托法,如透托散;补托法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益气脱毒方,如托里消毒散;温阳托毒方,如神功内托散。

常用药物:

如黄芪、当参、当归、白术、白芍、附子、干姜、穿山甲、皂角刺等。

适应证:

透托法用于肿疡已成,毒盛正气不虚,肿疡尚未溃破或溃破后脓出不畅,多用于实证;补托法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

如见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并出现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脉数无力等症状,可用益气托毒法;如见疮形漫肿无头,疮色灰暗不泽,化脓迟缓,或局部肿势已退,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不知疼痛,伴自汗肢冷、腹痛便泄、精神萎靡、脉沉细、舌质淡胖等症可用温阳托毒法。

注意点:

透毒法不宜用之过早,肿疡初起未成脓时勿用;补托法正实毒盛的情况下,不可施用,否则不但无益,反能滋长毒邪,使病势加剧而犯“实实之戒”,故透脓散方中的当归、川芎,凡湿热火毒炽盛之时,皆去而不用。

此外,内托法常与清热法同用,因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透脓同时要酌加清热药物,火热熄则脓腐尽。

清热法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法则:

清热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气分热方,如黄连解毒汤;清血分热,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方,如知柏地黄丸;清骨蒸潮热方,如清骨散。

第2节:

外治法:

是运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或使用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患者体表患部或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外治法常用的方法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

药物疗法常用的有膏药、油膏、箍围药、草药、掺药等。

膏药古代称敷贴,现称硬膏。

适用证:

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用法:

太乙膏、千捶膏均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

阳和解凝膏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薄型的膏药多适用于溃疡,宜于勤换;厚型的膏药,多适用于肿疡,宜于少换,一般3~5天调换1次。

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适应症:

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用法:

肿疡期——金黄膏、玉露膏——疮疡阳证;冲和膏——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膏——阴证。

红油膏功能防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消痔膏、黄连膏功能消痔退肿止痛。

箍围药的概念:

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

适应证:

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均可使用本法。

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致,阴证多用醋、酒调敷。

掺药的概念: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方,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谓之掺药,古称散剂,现称粉剂。

适应证:

适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尚未成脓者。

用法:

阳毒内消散、红灵丹——阳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阴证。

提脓祛腐药:

小升丹又称三仙丹,有水银、火硝、明矾三种原料。

大升丹除了水银、火硝、明矾之外,尚有皂矾、朱砂、雄黄及铅等。

升丹因药性太猛,需加赋形药使用。

黑虎丹可用于对升丹过敏者。

腐蚀药与平胬药:

白降丹适用于溃疡疮口太小;枯痔散一般用于痔疮;三品一条用于内痔;平胬丹用于疮面胬肉突出。

止血药:

适用于溃疡或创伤出血,凡属于小络损伤而出血者均可。

用法:

桃花散——溃疡出血;圣金刀散——创伤性出血;云南白药——溃疡出血,创伤性出血;三七粉——止血。

手术疗法:

切开法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并在脓肿最低点作刀口。

挑刺疗法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

引流法常用的方法有外黏药物法和内裹药物法。

第7章:

疮疡的概念: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第3节:

痈的概念:

痈是指发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

根据发病部位分为:

颈痈、腋痈、胯腹痈、委中毒、脐痈。

颈痈

证型:

风热痰毒

治法: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治疗:

内治方为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腋痈

证型:

肝郁痰火。

治法:

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治疗:

内治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

第5节:

有头疽的概念:

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痈。

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掀起红肿疼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达30cm以上。

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及消渴病患者,并容易发生内陷。

按局部症状可分为四候,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古时称七天为一候。

第10节:

走黄与内陷为疮疡阳证疾病过程中,因火毒炽盛,或正气不足,导致邪毒走散,内攻脏腑的危险证候。

相当于西医的全身性急性化脓性感染。

继发于疔疮的常称为走黄;因疽黄或疔以外的其他疮疡引起者为内陷。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又名癀走。

内陷为疮疡阳证疾患过程中,因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导致毒邪走散,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

又称“三陷变局”。

病因病机:

火陷、干陷、虚陷。

第8章:

乳房疾病:

乳房肿块的触诊:

坐位与卧位相结合,根据需要选择体位。

应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

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乳房上轻柔触摸,切勿用手指抓捏。

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次序触摸乳房的4个象限,即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摸乳晕部分,注意乳头有无遗液或溢血。

第1节:

乳痈的治疗:

内治:

1、气滞血壅证;

证候:

乳汁郁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伴有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苔薄,脉数。

治法: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

瓜蒌牛蒡汤加减。

乳汁壅滞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等;肿块明显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等。

2、热毒炽盛证:

证候:

乳房肿痛加剧,皮肤鲜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

或溃后脓出不畅,红肿热痛不消,身热不退,有“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

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

透脓散加味,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蒲公英等;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等。

3、正虚毒恋者:

证候:

溃脓后乳房胀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弱无力。

治法:

益气和营托毒。

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

4、外治:

1、乳房按摩,手法排乳;2、外敷药,金黄散加芒硝温敷。

5、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

第5节:

乳癖的概念:

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

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以肿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大多在乳房的外上象限。

肿块的类型包括:

片块型、结节型、混合型、弥漫型。

治疗:

止痛和消块之治疗本病之要点。

第11章:

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简称为“性病”,过去又称为“花柳病”。

苔藓样变的概念:

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加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损害,常为一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淋病:

是由淋病双球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热疮:

辨证论治:

内治:

1、肺胃热盛证——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2、湿热下注证——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紫草、玄胡等。

3、阴虚内热证——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紫草、石斛、生薏苡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