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600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1.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

这种物质是

A.盐酸B.氢氟酸C.烧碱D.纯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所以能雕花的物质是氢氟酸,所以选B。

考点:

二氧化硅的性质。

2.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

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5H20O5

B.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D.氧原子的化合价有-1和-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5H22O5,故A错误;B.该物质中含有酯基、醚键,具有醚、酯的性质,没有还原性官能团,所以没有较强的还原性,故B错误;C.分子结构中不含亲水基团,不易溶于水,故C错误;D.结构中过氧键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酯基中氧原子的化合价为-2,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

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A.75mL2mol·L-1的CaCl2B.100mL2mol·L-1的NH4Cl

C.150mL3mol·L-1的KClD.150mL1mol·L-1的NaCl

【答案】D

【解析】略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O2,转移4NA个电子

B.一定条件下,56gFe与33.6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D.在1L0.2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铝离子数为0.4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O2,即1mol的氧气,转移电子2NA,因为氧气中O原子来自-1价的O,错误;B、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氯气与铁的量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所以转移电子数不能确定,错误;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其物质的量是1mol,二者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所以质量是28g,正确;D、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离子,所以溶液中铝离子的数目小于0.4NA,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判断

5.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B.bcdC.abcdD.ac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3.01×1023÷6.02×1023/mol=0.5mol,③13.6g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3.6g÷34g/mol=0.4mol,④0.2mol氨气(NH3)。

a、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②>③>①>④,a正确;b、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①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②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5③硫化氢相对分子质量为34,④氨气相对分子质量为17,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b正确;c、①6.72LCH4的质量为0.3mol×16g/mol=4.8g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③13.6g硫化氢,④0.2mol氨气(NH3)的质量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c正确;d、氢原子物质的量分别为:

①0.3mol×4=1.2mol,②0.5mol,③0.4mol×2=0.8mol,④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数①>③>④>②,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关键是熟练应用几个关系式、n=m/M、、,特别还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6.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

甲<乙

B.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

甲>乙

C.若M(甲)>M(乙),则气体的摩尔体积:

甲<乙

D.若M(甲)<M(乙),则的分子数:

甲<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根据ρ=m÷V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故A错误;B.若M(甲)<M(乙),根据n=m÷M,则气体的物质的量:

甲>乙,由PV=nRT可知,气体的压强:

甲>乙,故B正确;C.根据n=m÷M,若M(甲)>M(乙),则气体的物质的量:

甲<乙,根据Vm=V÷n,故则气体的摩尔体积:

甲>乙,故C错误;D.根据n=m÷M,若M(甲)<M(乙),则n(甲)>n(乙),则气体的分子数:

甲>乙,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7.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下几个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

A.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B.在常温下,Na2CO3+2HCl=2NaCl+CO2↑+H2O,说明HCl酸性强于H2CO3;在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说明H2SiO3酸性强于H2CO3;

C.H2SO4为强酸,推出HClO4为强酸

D.NH3的沸点高于PH3,推出CH4沸点高于SiH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通入硝酸钡溶液中,若生成碳酸钡沉淀,因为硝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最终碳酸钡沉淀又溶于硝酸而生成二氧化碳和硝酸钡,所以二氧化碳硝酸钡溶液不反应,而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错误;B、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高温下碳酸钠与二氧化硅能发生反应,是因为有气体生成,是反应正向进行,不是因为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错误;C、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也比S强,硫酸是强酸,则高氯酸也是强酸,符合元素周期律,正确;D、氨气的沸点之所以高于PH3,是因为氨气的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甲烷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甲烷的沸点低于SiH4,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类推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K2SO4B.NaHSO4C.Na2SiO3D.NH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K2SO4强酸强碱盐,不水解,中性;B.NaHSO4强酸强碱的酸式盐,电离显酸性,C.Na2SiO3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D.NH3溶于水显碱性,故选B。

考点:

考查溶液的酸碱性。

9.正确的存放化学药品,是化学实验基本要求之一.下列物质存放错误的是()

A.浓硝酸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答案】B

【解析】A、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应该避光保存,可以不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正确;

B、由于氢氧化钠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所以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应该为橡胶塞,不能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故B错误;

C、硫酸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铁,而铁能够还原氧化铁使其成为硫酸亚铁,所以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可防止氧化亚铁的变质,故C正确;

D、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所以必须隔绝空气隔绝水存放,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试剂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保存方法.

10.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加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化铁不能,过滤即可除去氧化铁中的氧化铝,A正确;B、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错误;C、引入了杂质硫酸钠,应该用盐酸,C错误;D、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应该用碱石灰,D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1.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H2O③NH4Cl固体④CH3COONa固体⑤NaNO3固体⑥KCl溶液

A.①②B.②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与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减慢,但氢气的量减少,错误。

②加入水,稀释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不影响氢气的量,正确。

③加入氯化铵固体,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铵根离子能水解显酸性,也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反应速率加快,氢气的量增加,错误。

④加入醋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醋酸部分电离,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不影响氢气的量,正确。

⑤加入硝酸钠固体,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可以氧化铁,不产生氢气,错误。

⑥加入氯化钾溶液,溶液的体积变大,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不影响氢气的量,正确。

所以选B。

考点: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2.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反应是加成反应,错误;B.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C.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D.反应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正确。

考点:

考查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

13.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Ca2++CO32-=CaCO3↓

B.S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SO2+H2O=2H++SO32-

C.用石墨电极电解AlCl3溶液,阴极附近生成沉淀:

2Al3++6H2O+6e-=2Al(OH)3↓+3H2↑

D.工业上制取硅:

SiO2+CSi+CO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硫酸钙微溶,以固体形式存在,应以化学式表示,错误;B、H2SO3为中强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方程式为SO2+H2OHSO3‾+H+,错误;C、阴极发生H2O电离出的H+得电子生成H2的反应,Al3+与H2O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Al(OH)3沉淀,正确;D、C与SiO2反应生成Si和CO,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

P〈S〈ClB.最高正化合价:

N〈O〈F

C.原子半径:

C〈N〈OD.金属性:

Na>Mg>A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P、S、Cl都有3个电子层,故A错误;F没有正价,故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

C>N>O,故C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

Na>Mg>Al,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