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571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docx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

学校设计、建设标准课题研究

 

2017年项目经理培训班

2017年9月

第一章:

学校建筑发展现状、研究

1.1国内学校研究

1.2长沙市中小学校研究

第2章:

我司的探索实践

2.1、我司学校案例--产品线研究

2.2、我司制定的《普通中小学校设计准则》

第3章:

建设标准的制定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第4章:

聚焦--以先导洋湖中学为例,本标准带来的效益

4.1、社会效益

4.2、对前期及设计周期的影响

4.3、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4.4、对质量、工期的影响

第五章:

学校建筑新形势下的课题研究

5.1、新政策研究解读

5.2、关于走班制研究

 

第一章:

学校建筑发展现状、研究

1.1国内学校研究

国内中小学校建筑正在大量建造,城市主政者、规划者充分认识到:

好的教育资源配套对本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精品学校,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中小学校设计涌现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思路,比如:

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将环形跑道置于多层建筑屋顶的小学教育建筑、从“园”到“院”的构建、建筑物山峦起伏形象与周边地理环境呼应的地景建筑、树形结构串联等等。

1.1.1北京: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这个占地4.5公顷的新建公立中学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一个新城的中心,是著名的北京四中的分校区。

新学校避免了以前单一功能的郊区开发模式,采用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新城市规划设计思路,对新近城市化的周边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建筑面积57,773m²,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共有36个初中及高中班级的中学(包括教室、礼堂、体育馆、食堂宿舍及运动设施)。

设计单位为OPEN建筑事务所。

创造更多充满自然的开放空间作为设计出发点。

场地的空间限制,激发了在垂直方向上创建多层地面的设计策略。

学校的功能空间被组织成上下两部分,并在其间插入了花园。

垂直布置的上部建筑和下部空间,通过它们的“中间地带”(架空的夹层)以多种方式相互接触、支撑或连接,这既是空间营造的策略,也解决了这个新学校正式与非正式教学空间的相互关系。

下部空间包含一些大体量、非重复性的校园公共功能,如音乐教室、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

每个不同的空间,以其不同的高度需求,从下面推动地面隆起成不同形态的山丘并触碰到上部建筑的“肚皮”。

它们的屋顶以景观园林的形式成为新的起伏开放的“地面”。

上部建筑是根茎状的板楼,包含了那些更重复性的和更严格的功能,如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和行政楼等。

它们形成了一座联系在一起整体巨型结构,有扩展、弯曲和分支,但全部连接在一起。

在这个巨大的结构中,主要交通流线被拓展为创建社交空间的室内场所,就像一条河流,其中还包含自由形态的“岛屿”,为小型的群组活动提供半私密的围合空间。

 

教学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农场,为36个班的学生提供36块实验田,不仅让师生有机会学习耕种,还对这片土地过去作为农田的过去留存敬意。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被评为10所最美中小学建筑。

1.1.2山西·兴县120师学校:

 

由WAU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位于山西兴县新区的120师九年一贯制学校包括72个班的课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和体育中心。

雄心勃勃的项目以革命时期的一支部队命名,为政府希望整合当地红色旅游资源计划的一部分,使得当地经济从依靠煤矿开采经济结构转变为更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同时通过改善教学环境以保证人才培养计划。

建筑物山峦起伏形象,与周边地理环境呼应。

建筑物从地面缓缓升起,通过屋顶台阶及斜坡处理手法,建筑屋顶与地面融为景观一部分。

该建筑从地下一层到屋顶的层层递增,这使得坡屋顶成为地下景观的延伸和发展。

建筑物从当地窑洞智慧取得启发,上一层用户充分利用下一层用户的屋顶为生活院子,为中国民居中高效利用空间的典范,教学楼每层公共空间均有通向屋顶的开口,在有限的课间活动时间使得学生非常便捷地使用屋顶平台空间,有效拓展学生课外活动场地。

借助电脑模拟,优化建筑形体及开窗形式,建筑布局让夏季风顺畅通过校园,同时有效阻挡冬季寒风;前后错动形体有利于每个房间及活动场地均能享受到阳光。

天窗及庭院设置,在寒冷冬季时期,学生在室内大厅活动感知自然变化。

同时,庭院为雨水庭院,在夏季雨季时期可降低公共大厅温度。

墙体构造采用复合墙体形式,表层为山西传统材料--青砖,中间空气隔层有效避免常年温差较大当地气候对室内舒适度干扰。

1.2长沙市中小学校研究

长沙市为提升片区价值,新建了众多中小学校,引进了许多知名品牌,极大促进了片区发展,并吸引人口流入。

长沙市中小学校从开始的欧式古典、大帽子建筑向现代感强的建筑方向发展,形式更趋多元化。

1.2.1长雅中学:

北辰三角洲

 

长雅中学地处北辰三角洲,浏阳河、湘江两江交汇于此,东靠芙蓉北路,西临湘江大道,为长沙市“三馆一厅”所在地。

学校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规划有综合楼及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及体艺馆、学生宿舍等共5栋建筑。

长雅中学作为公立性质初级中学,2013年9月正式开学,初步规划开设60个班级。

长雅中学与雅礼教育集团内部各学校实施联动发展机制,与雅礼中学、南雅中学、北雅中学等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考试评价,共享集团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采用流线型布局,整体布局充满动感,平面布局中走廊中水波状的休憩和交流的空间在长沙不多见。

学校立面尤为称道,红色面砖结合白色横向宽边,加以流线型设计使人赏心悦目,走廊实心栏板不显厚重,比例尺度匀称。

整体流线舒适顺畅,方便学生的学习、休憩。

细节处处留心,体现工匠精神。

 

第2章:

我司的探索实践

2.1、我司学校案例--产品线研究

2.1.1折衷西式古典

2.1.1.1湘江中学

 

湘江中学建设项目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洋湖垸片区Y06-I231地块。

用地北临连山路(路幅宽度16m),与连山小学相对,西、南临井腰塘路(路幅宽度16m),东侧为待建设用地,南侧为蓝天小区。

用地呈三角形状,项目总用地面积47933平方米,净用地面积42281平方米。

湘江中学规划48班,学生共计2400名,由行政办公楼、综合楼、合班教室、教学楼、食堂、风雨操场和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9588.5平方米。

设计亮点:

1)古典三段式结合西式拱券庄重大气。

2)多重拱券将大的广场空间进行划分,空间精致形成对景,同时避免过于空旷的感受。

3)校园入口、地库结合地形高差处理,大量节省了土方。

4)景观结合场地进行微地形设计,富有变化,同时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5)海绵城市的应用

2.1.2新中式古典

2.1.2.1先导洋湖中学

 

先导洋湖中学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洋湖垸Y06-F06地块。

基地东临潭州大道(路幅宽度60m,不含西侧20m,东侧7.5m绿化带),北临瓦官口路(路幅宽度16m),西侧及南侧均为洋湖湿地公园。

学校规划为三年制初中,共设24个班,学生人数1200人。

由一组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食堂、风雨操场、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8220.09平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4325.87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3894.22平米。

设计亮点:

1)融合在洋湖湿地公园里面的建筑。

2)现代中式风格,白墙灰瓦,并与南侧洋湖湿地商业配套项目(水街)风格协调。

3)多重院落设计。

4)中国古典元素符号的运用,如:

封火山墙、马头墙、漏窗、影壁。

5)面向天空的下沉式报告厅等等。

2.1.3现代式

2.1.3.1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位于洋湖片区南地块Y-06和H-42地块,南临连塘路,西靠周家湾路,北临兴联路。

总用地面积约57117㎡,净用地面积52193㎡,学校规模为66个班,容纳学生3090人。

总建筑面积39925.50㎡,其中计容面积32108.29㎡,不计容面积7817.21㎡(其中地下车库面积7747.11㎡,垃圾房面积70.10㎡),容积率0.61。

校区由北向南依次布置行政楼及报告厅,3栋教学楼,食堂及风雨操场,1栋午休房。

场地西南处布置300米田径场及若干室外体育活动场地。

 

设计亮点:

1)中轴式布局整体性强;2)彩色飘带环绕在各栋建筑之间,加强各建筑间的联系,造型新颖;3)主入口处采用后现代解构主意手法;4)高的女儿墙使得体块感很强,三色砖的运用让建筑很纯净;5)强烈虚实对比及建筑细节的处理避免建筑平庸化。

2.2、我司制定的《普通中小学校设计准则》。

我司于2014开始编制,并于2015年颁布了《普通中小学校设计准则》,给予了我们很好的指导。

但随着国家、省市新的标准、规范的颁布,学校要求的不断提高,结合这些年的实践摸索,我们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不断加以完善和更新。

 

第三章:

建设标准的制定

3.1.新版《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序号以实际为准):

一、建筑、装修标准:

1、楼地面:

1)值班室、办公室、教研室、普通及专用教室、教具室、报告厅、餐厅、图书室、宿舍、学生活动室、走廊、公共走道、外廊等均为现浇普通黑白水磨石地面嵌玻璃条;

2)行政综合楼主门厅、楼梯间采用花岗岩(须防滑);

3)厨房采用防滑面砖;

4)室内体育馆篮球场为运动实木地板或塑胶楼地面,其他训练场地采用塑胶楼地面,固定设备的埋件不应高出地面;

5)舞蹈教室、会议室及接待室为强化复合木地板;

6)生活水泵房、配电用房采用地坪漆地面;直饮水机房需做防水处理,墙面上翻150mm,如设置地上采用防滑地砖地面,设置地下采用水泥地面;其余各类设备用房为水泥地面;

7)公共卫生间为陶瓷防滑地砖地面;

8)消防安防网络控制室、计算机房、语言教室、广播控制室为防静电地板楼面;

9)地下车库为金刚砂耐磨地面或地坪漆(如学校和社会停车场合建,推荐采用地坪漆地面);

10)化学实验室采用耐酸地面。

2、墙面:

1)校园建筑外墙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外墙面采用涂料或面砖(推荐采用涂料);

2)采用外墙内保温,保温层为发泡水泥保温板,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11J122第22页表B-4做法,贴面砖部分抗裂砂浆内配钢丝网,其他部分抗裂砂浆内配玻纤网格布;

3)消防安防网络控制室、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内墙面为乳胶漆涂料;

4)普通教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教具室、餐厅、体育活动室、图书室、宿舍、学生活动室、楼梯间、门厅、走廊等学生活动区室内墙面为乳胶漆涂料,下部设1.5米高面砖墙裙;其余专业教室及风雨操场室内墙面为乳胶漆涂料,下部设踢脚。

5)厨房、饮水间、卫生间、淋浴房内墙为釉面砖墙面,镶贴到顶(如设置吊顶镶贴到吊顶面);

6)食堂厨房部分(未镶贴釉面砖处)采用防霉防潮涂料;

7)涂料外墙面为防止开裂、起鼓需设分隔缝,外墙腻子采用柔性腻子;

8)建筑图中必须标注构造柱。

3、顶棚:

1)公共卫生间采用方型铝扣板吊顶;

2)消防安防网络控制室、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普通及专用教室、教具室、报告厅、餐厅、图书室、宿舍、学生活动室、楼梯间、走廊为乳胶漆顶棚;

3)走道及报告厅不吊顶;

4)特殊部位如管道密集区、入口门厅、坡屋顶之下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石膏板或矿棉吸音板吊顶;

5)食堂厨房部分采用防霉防潮涂料。

4、墙体:

1)外墙砌体采用页岩多孔砖或粘土多孔砖;

2)内墙为页岩多孔砖或粘土多孔砖;

3)地下室外墙采用抗渗混凝土;

4)墙体需在保温材料安装后预留空调机安装的足够宽度;

5)内墙砌筑及抹灰砂浆采用预拌砂浆,除厨房、卫生间外抹灰砂浆可采用特种石膏砂浆(特种石膏砂浆与预拌砂浆价格相当的情况下)。

5、踢脚线:

1)报告厅、行政楼办公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室内体育馆、设备用房等房间设踢脚,材质同地面材料;

2)会议室、接待室等木地板房间为硬木踢脚;

3)踢脚高度控制在80mm~12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