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489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docx

中国文化概论课考试内容汇总

第一章总论一、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目的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提炼过程中,逐渐结晶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

2人文传统,刚健自强。

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些精神在今天看来都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3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1.从大的方面看:

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2.从小的方面看:

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学习意义一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1文化是人类的重要标志,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

3保持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民族性是文化性的表现,文化性是民族性的基础和内涵。

5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确立,必须以文化认同为前提。

二背景与现状1国际背景: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创造条件,无疑是契合于世界潮流的。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首先应是民族文化的振兴,而民族文化的振兴又是以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建立为前提的。

没有民族化,也就没有世界化。

民族化越充分,则越加容易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而走向国际。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现象更为频繁和复杂,形成了当今世界文化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既相互补充又共存共进,既有世界性,又突出民族性的复杂格局。

各国各民族又都不愿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力图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不仅发达国家如此,而且第三世界国家也都在努力寻求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策略。

从世界文化史来看,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杠杆就是本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2国内背景:

“五四”运动的偏失,文革”浩劫的摧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西方文化思潮等的冲击,国民民族文化素养的下降母文化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整体方面:

首先,由于失去了与他文化相比较的依据,因而无从鉴别他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更谈不上去吸收其他文化的优质。

相反,必然是盲目追逐,良莠不辨,囫囵吞枣,全盘接收,其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

其次,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杠杆——爱国主义,缺乏坚实的基础,而一个没有“魂”、没有向心力、凝聚力的民族,只能是一盘散沙;再次,文化特性是一个民族特性的深层基础,没有民族化,也就没有世界化。

民族化越充分,则越加容易吸取世界文明的优质,而走向国际。

因此,丧失文化性的民族,自然也就丧失其民族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个体方面:

必然在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立身处世等等方面造成种种缺陷。

反过来又影响到社会整体。

对“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现代化”相对于“传统”而言,它继承“传统”又在“现代”条件下创造着“未来”。

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现代化”始终是架构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过渡桥梁。

而人本身问题的解决无疑是这一动态过程中的永恒主题。

人文修养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发扬应当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如果人类失去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修养,人类的未来只能是由富裕的物质所堆积起来的一片精神荒漠和在其间因失去自我而迷茫、彷徨的痛苦灵魂。

中国文化重视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的传统应当成为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

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

“现代人”首先是继承传统意义上的人,否则文化血脉的割断必然带来文化素养上的先天不足。

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裕,还应实现对精神和价值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与旁支先秦诸子百家争放异彩。

秦汉之际逐渐形成以儒、道、墨三家为主流的格局。

唐代以后形成了儒、释、道三家交相融摄的局面,共同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近一千多年来的文化整体。

儒: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了其学术和思想的正统地位,影响深远。

道:

社会变乱时——拨乱反正;社会治平时——“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释:

“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撇开佛教文化,连话也说不周全。

”结论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都不应刻意去区分所谓主干与旁支,而应将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掘和继承其中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汲取其中具有现代价值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充实和发展新时代的民族新文化。

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一种文化中有精华就会有糟粕。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过去曾经是精华的东西,现在也许会成为糟粕。

有些精华部分往往又会由于后人的曲解和主观臆测而失去其本来的真实含义。

区分和对待“精华”与“糟粕”做好正本清源工作。

力戒武断和轻率。

要有辩证的观点和前瞻的眼光。

(一)“文化”“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以下含义:

1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2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

3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概括地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成文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易·贲卦·彖传》)关于“彖传”的背景知识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部分,其中《易传》包括七种作品,即:

《系辞》上下、《彖》上下、《象》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称为“十翼”),“彖传”即“彖辞”为其中之一,分为上下两篇,是《易传》中的主要著作之一。

彖辞tuàn,野兽名称,即野猪。

远古时代称野猪为“豕”。

《说文解字》释“彖”字说:

“彖,豕也。

”野猪的牙齿极为锐利,能够咬断碗口粗的树木和捕兽的铁夹。

取野猪牙齿断木截铁的锐利做象征,将“彖”做为阐述每卦基本观念的文字的专用名称,寓以“敏锐地判断”的意思。

因此,彖辞就是断辞。

既是断辞,就要对卦象所象征和事物做出一系列推测和判断。

[卦象观察]:

贲,读b¨¬,是贝壳的光泽,饰的意思,引申为文饰,装饰,光采。

文饰即礼节仪式、仪规范。

贲卦彖辞:

“彖曰:

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贲卦彖辞解析:

“贲”卦象征着亨通,用柔顺的礼仪来约束和规范刚亢的言行,所以得到亨通。

刚上柔下分明,刚为本质,柔为外饰,柔不可文饰太过,掩盖了刚的本质。

以柔顺约束刚亢,可以在行动中获得较小的利益,是因为受到宇宙法则的支配和制约。

用礼仪的约束制止偏离社会准则的言行,是因为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观察宇宙法则的变化,可以驾驭自然界时令交替导致万事万物发生的变化;观察社会发展规律和各种文化现象的变化,就可以收化民心,推行德治,创造出开明盛世,实现长治久安。

“彖辞”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

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

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

其中体现了一个道理,即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

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这时的“文化”一词,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而言,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而言。

(参见教科书,P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参见教科书,P3~P6)文化结构四层次说:

物态文化层(器用文化层):

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

制度文化层:

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

行为文化层:

即人类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观念文化层):

即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文化结构四层次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属于文化的表层现象,而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属于文化的潜层现象。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参见教科书,P6~P7)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概述中国人自古以来之所以长期自认处于世界中心,与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孕育的生态状况有很大关系。

考察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应从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国际条件四方面进行分析。

地理环境大海、沙漠、高山共同围护着板块状的东亚大陆,使之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而其内部,又有腹里纵深,回旋天地开阔,地形气候条件繁复的特点,从而为文化的多样发展、文化中心的迁徙转移提供条件。

东亚大陆的地理格局,是中国文化独立发生,并在以后漫长岁月中能够保持一以贯之的完整系统的原因之一。

经济土壤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是通过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这一中介得以实现的。

延绵久远的中国文化大体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样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

在近代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育以前,中国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其间又分为两大段落。

殷商、西周的土地国有(王有)及村社所有、集体劳作阶段,殷商西周神权至上的官学文化,东周至明清的土地私有、个体劳作阶段,晚周虚置神权,以人文为研习重点的私学文化,两汉以后又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佛道的帝国文化社会结构中国的社会结构虽发生过诸多变迁,但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却长期保留,这与中国人的主体从事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有关,使得中国跨入文明门槛以后,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很不充分。

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公社成员间的亲族血缘联系。

作为一种庞大、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血缘——政治社会构造体系,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宗法制规定,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是天帝的长子,奉天承运,治理天下土地臣民。

宗法制的影响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

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家族长盛不衰。

家族延续主要依靠祠堂、家谱、族田三个要素。

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同构”、“君父一体”。

专制政体的影响中国社会组织的特色,与宗法制延绵不绝紧密相连的,是专制政体的长期持续。

早在国家初成的商周时代,君主专制便现端倪。

公元前206年秦王嬴政“振长策而御宇内”,正式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此制一直沿袭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国际条件综观古代中国,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从未真正发生过动摇。

时至近代,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西方人用大炮、鸦片和商品,打破了中国自古形成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障壁,将中国纳入世界文化的总流。

近代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新特点1昔时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西北游牧民族,现在则转移为从东南沿海登陆的西洋人;2昔时中国文化的水平高于外域,而现在与中国打交道的列强挟工业文明威势,从器用、制度、观念诸层面使东方农业文明相形见绌。

中国在近代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这是一种截然不同于古代的国际环境,中国文化也因此而获得一个全新的参照系,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

东西文化的差异何在?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何在?

中华民族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化焕发活力而迎头赶上?

中国文化以此为契机,揭开崭新的一页。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特质1人文传统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

在中国繁衍的各种宗教也熏染上厚重的人文色彩。

“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中国文化三大精神—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的精神—自强不息“地”的精神—厚德载物“人”的精神—为群体的利益而奋斗2伦理中心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不讲或少讲脱离伦常的智慧,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伦理成为出发点和归结点。

中国文学—突出强调“教化”功能。

史学—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

教育—以德育统驭智育。

人生追求—则以“贱利贵义”为价值取向。

3尊君重民“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尊君”和“民本”相反而又相成,共同组成中国文化的一体两翼。

4中庸协和崇尚中庸,是安居一处,以稳定平和为旨趣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培育的人群心态。

“极高明而道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显示出中国式智慧的特征。

5延绵韧性在距今六、七千年至三、四千年间,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先后涌现出一批独立创制文字和金属工具的人群,人类终于走出长达百万年的蒙昧时代和长达万年的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赢得历史进展的加速度。

在此后数千年间,诸文明民族创造的文化,生灭消长,此起彼伏。

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巴比仑文化于两千年前趋于黯淡;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被来自中亚的亚利安人扫灭;创建过太阳金字塔的玛雅文化,也衰败于中美洲丛林;光芒万丈的希腊文化,则被罗马所取代;罗马文化又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而毁灭殆尽,……唯有东亚大陆崛起的中国文化,却于坎坷跌宕中延绵生发,始终未曾中绝,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

6天人合一,一生致力于将禅宗思想介绍到西方去的日本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禅与心理分析》一书中,曾经分别以芭蕉和但尼生这二位诗人作为东方和西方的代表,通过他们二人同样面对和观察一朵花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和反应,生动而深刻地分析和比较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

西方人总是习惯于把自己与自然分离开来,他们认为人同自然除了与欲望有关的方面以外,没有什么相同之处,自然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人利用而已。

而东方人则十分注重整体性与和谐性,他们强调自然界的统一,强调顺应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第二,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应服从普遍规律。

第三,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第四,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1.就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则是二元的。

“一元”——注重和谐、统一、同一等。

“二元”——强调对立、差异、不同等。

2.由中西文化的一元性和二元性而表现的推己及人的恕道和个人主义。

3.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

西方人之所以重法治,是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所以就必须制定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因为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

中国人所重视的是礼或伦理。

礼是敬的表现,敬是礼的内在精神。

五达道: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三达德:

智、仁、勇。

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

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八德: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其中以孝为最重要,所谓“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是中国文化中足可傲视其他文化的特质。

中国的伦理制度,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在健全社会法治的时代,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应轻率加以抛弃。

4.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一基本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和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经典《圣经》。

圣经中隐含着一系列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

其一,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力;其二,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其三,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

这些思想观念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铸造了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基本态度。

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培根、笛卡尔和康德,他们分别是英、法、德三国近代哲学的泰斗,其主张影响极大。

一方面,对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也有明显的片面性:

其一,他们都过分夸大了精神、思维在征服和战胜自然中的作用。

其二,他们都忽视了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占有自然可能引起来自自然界的报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二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三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

从汉代至宋代以后,《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思想融入“天人合一”的观念之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

有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并不仅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而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关于人的最高觉悟的学说。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中西文化的这一基本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问题上。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在西方,中世纪中后期和近代,由于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家庭成员拥有各自的私有财产,这就为每个成员的独立性奠定的基础,法律关系、权利关系也就必然要进入家庭内部,成为家庭成员之间最主要的关系。

这就为个人本位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中国古代,由于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同居共财”的制度,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仰赖家庭的共同财产生活,家庭的命运也就个人的命运,这样,就不能不以家庭为本位。

同时,由于民主管理机制的丧失,父权、夫权及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一整套伦理道德原则也显得必不可少。

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互尽义务的关系;二是单向服从(子女对父母、妻对夫、家庭成员对家长)的关系。

西方的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而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个人本位主义在西方近代不仅是人们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非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准则。

在中国古代,家族本位主义则被引伸发展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本位主义。

在当代,我们不能也不必要把个人本位主义引进来,但西方那种重视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人独立性的传统仍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当把这种传统与中国家庭本位主义中重视个人职责和义务的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社会本位主义,用以调节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

6.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中西文化的这一基本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关系问题上。

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既要维护自己民族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其理想的民族关系模式是通过道德的教化去“协和万邦”,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西方在民族方面讲究竞争,讲究斗争,许多思想家主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而这些思想往往被当权的统治阶级采纳并付诸行动。

第二章儒家文化1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

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2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统的儒家文化想体系。

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

3自汉武帝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尔后,历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成功地将儒家文化编织进社会生活,使之与中国古代宗法性社会结构融为一体,形成了礼乐的大传统与民间信仰的小传统交相辉映的局面。

4在两千余年间,儒家文化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渗透到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儒家文化规范制度和化民成俗的政治教化作用。

5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6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

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

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7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并规定了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发展进程,使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东方文化,一度造就了领先于世界文明的东方古代文明。

8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儒家文化的产生和演变

(一)儒家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儒家文化创自孔子(名丘,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子是中国上古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曾评价说: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孟子·万章下》)孔子出生于我国春秋时代,关于孔子的生年,后世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

持此说法的是《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一种说法是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

持此说的是《史记》。

匡亚明先生曾参考以上两种说法,对孔子出生年月作了详细推算:

(今)孔子生年,从《史记¡¤孔子世家》: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月日从《谷梁传》:

¡°冬十月庚子,孔子生。

¡±周时历法比夏历早两个月,故十月庚子后世推算为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即公元前551年9月22日)。

(匡亚明:

《孔子评传·生平概略》)“今谓孔子生前一年或后一年,此仅属孔子私人之寿,与世运之升降,史迹之转换,人物之进退,学术之流变,无足轻重如毫发。

而后人于此,月之、日之,考证不厌其详”,是“劳而且拙”。

—国学大师钱穆,传说中的那句话没有错,孔子一生的使命便是“继衰周而素王”。

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已经预示了孔子一生所应经受的一切。

当时,国际间,大国争雄,都想称霸于诸侯。

小国则朝不保夕,纷纷寻求宗主国以求得庇护,因而国家之间,密谋迭出,杀伐不断。

各诸侯视周朝天子如无物,世间根本无王道可言,武力,成为最有发言权的代名词。

整个“国际”社会是王道衰微,霸道盛行。

而在鲁国内部,鲁国国政,此时也已落入三桓之手,所谓鲁国国君,亦不过是国家的一种象征而已。

整个世界杀伐不断,礼崩乐坏,纲常殆废,百姓流离,人们需要一种道德政治,社会需要一种道德政治。

于是,为这种道德政治提供一种理论乃至实践规范的使命就落在了孔子身上。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一位悲天悯人,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积极用世,空前绝后的杰出人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的出生,可谓正逢其时。

(二)孔子儒家思想的分化和演变所谓真孔子和假孔子常常在历史上被混淆不清。

因此,理清孔子儒家思想分化和演变的历史脉络,还孔子儒家思想的本来面目,就显得十分重要。

1.孔子儒家思想的分化和不同学派的形成,孔子弟子出身不同、阅历不同、造诣不同,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甚至各执己见、各立门户,相互指责的情况屡见不鲜。

逐步形成了一些打着孔子儒家招牌而相互对立的派别。

在这些儒家派别之中,只有以祖述孔子为己任的孟轲和荀卿为代表的两派,在一定程度上对孔子思想既有所阐述,也有所补充、发展和修正。

2.今文经学派的董仲舒——对原始孔子思想的第一次大篡改

(1)认为“三纲”、“五常”是天意所决。

(2)认为“王权神授”是天命所定。

(3)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是天志所立。

3.今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