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956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地理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共8页。

第Ⅰ卷为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用2B的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综合题,请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是

A.[500,600)B.(450,600)

C.(400,500]D.[500,550]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240m②190m③350m④420m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③

3.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1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M为山坡上的小丘③N为山坡上的洼地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C.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5.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③B.④

C.⑤D.⑥

6.关于印度河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印度河冲积而成B.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C.分布有大片沙漠D.是印度主要农业区

7.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

A.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B.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C.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8.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反气旋的影响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D.季风洋流的影响

9乞拉朋齐成为世界多雨地区的原因是

A.地形和季风的影响B.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C.地形和纬度的影响D.季风和洋流的影响

10.关于中亚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温带,地势西高东低B.境内多内流河、内流湖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图兰平原气候湿润

11.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稀少B.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C.高原沙漠广布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12.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A.咸海B.黑海C.巴尔喀什湖D.里海

13.咸海近年来不断缩小,原因主要是

A.气候干旱,降水越来越少,湖面缩小

B.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使湖面缩小

C.蒸发和灌溉的原因,汇入湖泊的河水日益减少

D.人们大肆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使湖面缩小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A地阴影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多草原、荒漠景观③湖泊众多,以外流河为主 ④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5.与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B.植被

C.盛行风D.地形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非洲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

 

16.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农村人口比重大B.山地多平原少

C.人多地少D.经济发达

17.与日本相比,非洲苏丹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是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D.光热充足,粮食品质好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D.该国河流短小流急,水位季节变化大

19.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工厂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销售价格上涨。

完成20~21题。

20.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A.②③ B.①③   

C.②④D.①④

21.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B.国内市场广阔

C.运输条件优越D.软件产业发达

读图甲和图乙,图甲中著名的古代建筑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完成22~24题。

 

22.对图甲中古建筑的大理石说法正确的是

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产于地壳的硅镁层

23.该建筑位于图乙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4.图乙中④四地洪涝灾害频发,下列不属于造成该地洪涝灾害的原因

A.夏季降水集中B.人口、城市集中

C.海水的顶托作用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读图,回答25~26题。

25.我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农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农作物是

A.棉花B.茶叶

C.黄麻D.甘蔗

26.①②③④四城市中,纺织工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座号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右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27~28题。

27.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

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

28.日本IT产业集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高速公路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29.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③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④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0.关于东南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伊洛瓦底江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中南半岛上大部分地区每年6~10月吹西南风,为雨季

C.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和地震

D.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的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为综合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31.读东亚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对比分析甲地与丁地差异。

(4分)

 

(2)日本工业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简述日本工业布局在该处的原因(6分)

3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一般而言,热带雨林区因高温高湿,蚊虫滋生,土壤养分淋失,以致农业不发达,人口稀少。

然而,同属热带雨林区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农业却比其它热带雨林区发达。

爪哇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间隔盆地,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质活跃,多地震和火山。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河流的水文特征。

(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爪哇岛农业发达的原因。

(6分)

 

33.读南亚某国轮廓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简述该国南部地势特征及判读理由。

(4分)

 

(2)图中甲地为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甲地的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

并简述影响该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6分)

 

34.读中亚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M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

并简述该地区种植该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2)图中湖泊N近些年来面积逐渐萎缩,试简述其原因。

(4分)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D

B

B

D

A

C

A

B

B

A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D

A

B

A

A

C

B

B

C

B

C

D

A

31.

(1)甲地冬季气温更高夏季更为凉爽,冬季较温暖,气温年较差更小;丁地夏季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气温年较差大;甲地降水量更大,更加均匀;丁地降水较甲地少,集中分布在夏季。

(每点1分,共4分)

(2)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自然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等;国内市场狭小,需要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城市人口集中,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32

(1)河流流量相对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每个要点2分,共4分)

(2)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山间盆地,地形较为平坦;多火山活动,覆盖厚厚的火山灰土壤肥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每个要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33.

(1)该国南部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

(2分)理由:

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

(2分)

(2)棉纺织工业(2分)靠近棉花产地,原料充足;邻近港口,交通便利;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每个要点2分,任答2点共4分,不选工业类型不得分)

34.

(1)棉花(2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沙质土壤,利于棉花生长。

(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2)气候干旱,加上气候变暖,蒸发旺盛;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和锡尔河水灌溉,导致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河流沿岸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增;垦殖草地,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注: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