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635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docx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

附件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试行)

 

2017年3月

目  录

第一章总则5

1.1编制目的5

1.2适用范围5

1.3编制依据5

1.4术语与定义7

1.5指导原则7

1.6总体程序8

1.7组织编制单位9

第二章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和应急10

2.1双层罐设置10

2.2防渗池设置11

2.3地下水日常监测12

2.4应急响应13

第三章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13

3.1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13

3.2采样和分析方法17

3.3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20

3.4加油站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22

第四章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24

4.1工作程序24

4.2控制和治理目标确定24

4.3控制和治理技术筛选25

4.4控制和治理方案确定28

4.5控制和治理工程设计及实施28

4.6控制和治理运行和监测28

4.7控制和治理验收和终止28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指南》适用于加油站的地下水污染预防、日常监测、环境状况调查、采样和分析、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工作。

1.3编制依据

《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GB/T30040)

《石油化工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93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

《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

《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

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

《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DB11/588)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

《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

《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4〕99号)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

加油站:

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

埋地油罐:

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

双层罐:

由内、外罐罐壁构成具有双层间隙的储罐。

双层管道:

由内、外管管壁形成的具有双层间隙的管道。

防渗池:

埋地油罐外围专门设置能够起到二次防渗保护作用的池子。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调查: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加油站及周边地下水环境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加油站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在环境调查基础上,分析加油站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与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1.5指导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加油站污染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调查、控制和治理的技术方法,为我国的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污染调查、健康风险评估、控制和治理等过程,保证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切实可行,可满足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需要。

1.6总体程序

《指南》总体工作程序包括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环境状况调查、模拟预测、健康风险评估、控制和治理等环节(总体工作程序见图1-1)。

为了预防加油站地下水污染,加油站需设置双层罐或防渗池,同时开展地下水监测。

当日常监测中发现加油站发生油品泄漏事故或者地下水中任一特征指标超标,需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确定是否发生污染、污染程度和范围。

当地下水中加油站特征污染物的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或《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中III类水标准,或者当检出未列入上述标准的特征污染物时,须开展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当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不可接受时,确定控制和治理目标,开展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

图1-1 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总体程序图

1.7组织编制单位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组织,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编制。

第二章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预防和应急

为防止加油站油品泄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加油站需要采取防渗漏和防渗漏检测措施。

所有加油站的油罐需要更新为双层罐或者设置防渗池,双层罐和防渗池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要求,设置时可进行自行检查,检查内容见附录。

加油站需要开展渗漏检测,设置常规地下水监测井,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

2.1双层罐设置

埋地油罐采用双层油罐时,可采用双层钢制油罐、双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油罐、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

既有加油站的埋地单层钢制油罐改造为双层油罐时,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满足强度和防渗要求的材料进行衬里改造。

双层钢制油罐和内钢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油罐的内层罐的罐体结构设计,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

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筒形单层和双层储罐》(AQ3020)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其他规定。

与土壤接触的钢制油罐外表面,其防腐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的有关规定,且防腐等级不应低于加强级。

双层油罐系统的渗漏检测可参考《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GB/T30040)中的渗漏检测方法,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补给区优先采用压力和真空系统的渗漏检测方法。

2.2防渗池设置

防渗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渗池应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

(2)防渗池应根据油罐的数量设置隔池。

一个隔池内的油罐不应多于两座。

(3)防渗池的池壁顶应高于池内罐顶标高,池底宜低于罐底设计标高200mm,墙面与罐壁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

(4)防渗池的内表面应衬玻璃钢或其他材料防渗层。

(5)防渗池内的空间,应采用中性沙回填。

(6)防渗池的上部,应采取防止雨水、地表水和外部泄漏油品渗入池内的措施。

(7)防渗池的各隔池内应设检测立管,检测立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立管应采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直径宜为100mm,壁厚不应小于4mm。

2)检测立管的下端应置于防渗池的最低处,上部管口应高出罐区设计地面200mm(油罐设置在车道下的除外)。

3)检测立管与池内罐顶标高以下范围应为过滤管段。

过滤管段应能允许池内任何层面的渗漏液体(油或水)进入检测管,并应能阻止泥沙侵入。

4)检测立管周围应回填粒径为10~30mm的砾石。

5)检测口应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侵入的保护盖和标识。

(8)装有潜油泵的油罐人孔操作井、卸油口井、加油机底槽等可能发生油品渗漏的部位,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采取防渗漏措施的加油站,其埋地加油管道应采用双层管道。

具体设计要求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规定。

双层油罐、防渗池和管道系统的渗漏检测宜采用在线监测系统。

采用液体传感器监测时,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不应大于3.5mm。

其他设置要求可参见《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及《石油化工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50934)。

2.3地下水日常监测

(1)处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的加油站,设两个地下水监测井;在保证安全和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地下水监测井尽量设置在加油站场地内,与埋地油罐的距离不应超过30m。

(2)处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外的加油站,可设一个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监测井尽量设置在加油站内。

(3)当现场只需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井时,地下水监测井应设在埋地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靠近埋地油罐。

(4)当现场需要布设两个地下水监测井时,第二个地下水监测井宜设在埋地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上游,作为背景监测井。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靠近埋地油罐。

(5)地下水监测井结构采用一孔成井工艺。

设计需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并充分考虑区域10年内地下水位变幅,滤水管长度和设置位置应覆盖水位变幅。

监测井设置的其他要求可参照《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T25.2)执行。

(6)地下水监测指标及频率

1)定性监测。

可通过肉眼观察、使用测油膏、便携式气体监测仪等其他快速方法判定地下水监测井中是否存在油品污染,定性监测每周一次。

2)定量监测。

若定性监测发现地下水存在油品污染,立即启动定量监测;若定性监测未发现问题,则每季度监测1次,具体监测指标见下表。

表2-1 加油站地下水监测项目表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数量

特征指标

挥发性有机物

1

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

5

甲基叔丁基醚

1

2.4应急响应

若发现油品泄漏,需启动环境预警和开展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措施主要有泄漏加油站停运、油品阻隔和泄漏油品回收。

在1天内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提供泄漏加油站的初始环境报告,包括责任人的名称和电话号码,泄漏物的类型、体积和地下水污染物浓度,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第三章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3.1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分为第一阶段调查、第二阶段调查和第三阶段调查。

若加油站开展了地下水日常监测等地下水污染预防工作,发现地下水特征污染物超标或风险不可接受时,可直接启动第二阶段调查。

具体工作程序见图3-1。

图3-1 加油站地下水环境调查工作程序

3.1.1 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环境调查通过收集与调查对象相关的资料及现场勘查,对可能的污染进行识别,分析和推断调查对象存在污染或潜在污染的可能性,确定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为下一阶段布设监测点位、采集样品提供科学指导。

3.1.1.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周边的水文、地质等综合性或专项的调查研究报告、专著、论文及图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验收)及批复文件,加油站基本情况和管理状况。

具体包括:

基本信息资料:

主要包括建站年份、加油机类型、油罐和输油管线结构(主要指单双层)、有无防渗池等二次保护措施、有无防腐蚀措施(如阴极保护、油漆等),及油罐数量、材质、容积和年均销售量等。

加油站基本情况和管理状况:

主要包括渗(泄)漏监测或油罐及管线密闭性测试。

包括储油罐和管线的密闭测试资料、相关油量进出平衡数据等;地下水监测记录(若加油站已建有监测井)等。

地质、水文地质资料:

包括地形地貌类型与分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包气带物理特性、厚度与结构,地下水系统结构、岩性、厚度、相对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与分布,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流向等资料。

其他资料:

加油站平面布置图、地下管线图、地下水中加油站特征污染物数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

3.1.1.2现场踏勘

通过对加油站的现场踏勘,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重要污染源、井、监测情况、管理状况以及土地利用等情况进行考察,现场踏勘的范围由现场调查人员根据污染物可能迁移的距离来判定。

具体应完成以下重要踏勘任务:

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信息、井信息、环境管理状况进行考察,以确定是否与资料中提及的一致。

调查对象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包括数量、类型、分布、影响、变更、保护措施及其效果等,明确位置、规模、所处环境功能区及保护内容。

调查对象地下水环境监测设备的状况,特别是置放条件、深度以及地下水水位。

观察现场地形及周边环境,以确定使用不同地球物理技术的条件适宜性。

进行现场踏勘时可搭配简易检测仪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测爆器、油水界面计等),对场地进行现场检测。

3.1.1.3人员访谈

对场地内相关人员及邻近居民访谈,除确认所搜集资料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外,还可了解场地是否曾发生泄漏污染事件及相关异常事件,作为评估潜在污染的参考。

重点包括:

场地内与环境污染相关异常操作情形(如罐车卸油溢满);是否曾发生污染事故。

3.1.2第二阶段调查

若第一阶段环境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内存在污染的可能,如已发生油品泄漏或地下水日常监测存在异常;以及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是否存在污染时,应将其作为潜在污染调查对象进行第二阶段环境调查初步采样分析,初步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具体内容参照《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试行)》第二章,该指南补充说明了加油站特有的检测指标。

3.1.3第三阶段调查

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地下水控制和治理所需的参数。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场地特征参数和受体暴露参数的调查,场地特征参数和受体暴露参数的内容和方法可参见《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

3.2采样和分析方法

3.2.1地下水样品采集方法

加油站场地特征污染物大都属于轻质非水相液体(LNAPL),故地下水采样位置以尽量靠近含水层的上部为原则,见下图所示。

建议采样位置在地下水水面1m内为宜。

图3-2 加油站场地地下水采样位置示意图

(1)采样前应先测量监测井洗井前的初始水位,并以清洁贝勒管汲取井内滞留水观察及照相。

如发现有浮油或油花时,测量贝勒管或井内浮油厚度,井内浮油厚度可采用油水界面仪测量。

依据井盖密封状况、井盖是否累积油渍及井位置来分析是否为外界油品流入井中所致。

(2)洗井应以低速进行,可采用放置水位计于井内水位面方式,由测量水位结果,掌握洗井速率与井内回水速率的相关性。

(3)洗井后,应等水位回复至稳态后再次记录地下水位,同时根据监测井建井的相关资料,确认滤水管位置。

注意此时水位如高过滤水管顶端,应于采样纪录上特别标注。

(注:

如水位高过滤水管顶端,无法采得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水样)。

图3-3 滤水管位置与地下水水位的关系示意图

(4)洗井过程中应持续测量汲出水的温度、pH值、导电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同时观察汲出井水的颜色、气味是否异常及有无杂质存在。

洗井完成的标准为洗井期间现场测量下列水质参数至少5次以上,直到最后连续3次符合各项参数的稳定标准为止,其标准为:

连续三组检测读数满足如下要求ΔpH≤±0.1单位,Δ特定电导率≤±3%,Δ温度≤±3%,Δ溶解氧浓度≤±10%,Δ氧化还原电位≤±10mV,Δ浊度≤±10%。

(5)采样作业应于洗井后待井内水体回复稳态后2h内进行。

此外,为避免浊度干扰检测结果,建议宜测量采样时的浊度,并于采样纪录上标注,供日后分析数据使用。

(6)对新设监测井进行地下水采样,由于完井时所采用的超量抽水方式将造成大量扰动。

因此建议应于完井后一段时间(如24h后),再进行地下水采样。

(7)由于加油站的特征污染物大都属于轻质非水相液体。

因此,采样位置尽量靠近含水层上部。

(8)如以气囊泵进行挥发性气体(加油站的特征污染物大都属于挥发性气体)采样,汲水速率应调降至0.1L/min以下,以免因扰动造成挥发性气体逸散。

如以贝勒管进行挥发性气体采样,采样过程需缓慢上升及下降,以免造成扰动。

如用贝勒管采样,建议分装水样于棕色玻璃瓶中时,在考虑分装所需的足够体积后,先放流部分水样,所收集水样以位于贝勒管中段以上,尽量靠近液面为原则。

(9)采样后应再次记录地下水位。

(10)加油站地下水特征污染物样品保存方式见表3-1。

表3-1 特征污染物样品保存条件

序号

检测类

容器

注意事项

保存

1

苯系物、

甲基叔丁醚和萘、总石油烃(C6-C9)

棕色玻璃瓶

(40mL)

装样前加盐酸至pH<2而使其稳定,水样装满瓶子后不留空气,用聚四氟乙烯盖封口。

低温箱,

≤4℃

2

总石油烃(C10-C40)

棕色玻璃瓶

(500mL)

水样装满瓶子,不留空气,用聚四氟乙烯盖封口。

低温箱,

≤4℃

3.2.2地下水测定指标

表3-2 加油站地下水调查监测项目表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指标数量

现场指标

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色、嗅和味、浑浊度

7

特征指标

挥发性有机物

1

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

5

甲基叔丁基醚

1

总石油烃

总石油烃(TPH总)、C6-C9、C10-C40

3

其他指标

铅、二氯乙烷

2

注1.TPH总=C6-C9+C10-C40;

2.建站时间为2000年前的加油站需要测定铅和二氯乙烷。

3.2.3质量控制和保证

参见《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试行)》中质量控制部分。

3.3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可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动态暴露浓度,也可为地下水控制和治理目标确定和技术筛选提供基础。

3.3.1地下水污染概念模型构建

为了构建加油站地下水概念模型,需要经过资料收集,主要污染识别,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污染状况概化几个步骤,具体内容参照《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第三章。

加油站及周边地下水中所关注的特征污染物见表3-2。

(1)特征污染物的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或《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III类水标准;

(2)特征污染物未列入上述标准,但存在检出时,将其定义为模拟预测的主要污染物。

用于加油站特征污染物的地下水污染物模型构建的特征参数见下表。

表3-3 加油站部分特征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分配系数的参考取值

污染物

介      质

Kd(ml/g)

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17)

0.031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23)

0.079

细砂,冰川冲积(foc=0.00026)

0.051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28)

0.07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6)

0.885

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65)

0.15

细砂,冰川湖积(foc=0.00102)

1.8

淤泥,湖积(foc=0.00108)

0.092

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17)

0.12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23)

0.648

细砂,冰川湖积(foc=0.00026)

0.28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28)

0.353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6)

9.03

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65)

2.01

细砂,冰川湖积(foc=0.00102)

21.8

淤泥,湖积(foc=0.00108)

1.57

甲苯

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17)

0.057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23)

0.157

细砂,冰川冲积(foc=0.00026)

0.072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26)

0.072

细至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6)

4.152

中砂,冰川冲积(foc=0.00065)

0.289

细砂,冰川湖积(foc=0.00102)

8.296

淤泥,湖积(foc=0.00108)

0.199

注:

foc,有机碳含量;

Kd,固定相中浓度和流动相中浓度之比。

3.3.2地下水模拟预测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旨在预测评估区地下水污染分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并确认可能的污染途径,推断污染扩散的范围,量化污染扩散的速率,衡量污染受体受影响程度等。

具体内容参照《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第四章。

3.4加油站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加油站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准备、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风险控制值计算等步骤。

具体内容参照《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科学采用地下水污染静态和动态数据确定暴露浓度。

根据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的结果,首先采用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污染现状监测数据计算健康风险;利用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的结果,补充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数据为暴露浓度开展动态健康评估。

加油站及周边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的模型参考值见下表。

表3-4 加油站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的模型参考值

(1)

污染物

经口摄入致癌斜率因子

皮肤接触致癌

斜率因子

呼吸吸入致癌

斜率因子

经口摄入

参考剂量

皮肤接触

参考剂量

呼吸吸入

参考剂量

参考剂量

分配比例

皮肤吸收

效率因子

SFo

SFd

SFi

RfDo

RfDd

RfDi

RAF

ABSd

1/(mg/kg/d)

1/(mg/kg/d)

1/(mg/kg/d)

mg/kg/d

mg/kg/d

mg/kg/d

-

-

5.50E-02

5.50E-02

7.70E-03

4.00E-03

4.00E-03

8.00E-02

2.00E-01

1.00E-01

乙苯

-

-

-

1.00E-01

1.00E-01

2.86E-01

2.00E-01

1.00E-01

甲苯

-

-

-

8.00E-02

8.00E-02

1.43E+00

2.00E-01

1.00E-01

甲基叔丁基醚

1.80E-03

1.80E-03

9.10E-04

1.00E-02

1.00E-02

8.57E-01

2.00E-01

1.00E-01

表3-4 加油站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的模型参考值

(2)

污染物

空气中扩散系数

水中扩散

系数

土壤有机碳-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分配系数

半衰期(一阶衰减)

衰减常数(计算值)

传输因子

Dair

Dwat

Koc

Kow

H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