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docx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
欧美学者:
(1)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2)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相关部分。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4)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我国学者: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
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优化调控。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
本书观点:
(1)经济活动的内容
(2)经济活动的区位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规范性分析、结构主义。
规范性分析:
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由于经济活动最佳区位是在一系列简化的条件下求得的,区位决策者被认为具有所有经济学的知识并一味追求最大利润,其研究框架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结构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的地理学应运而生。
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剩余价值等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他们在经济区位的研究中,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3、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向。
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趋向: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
其中,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
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具有特殊的作用。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1、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区位条件、区位因子概念
基本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2)与
(1)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区位条件:
现实中,某种类型人类活动常常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而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即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人类活动也会不同。
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选择也随之不同。
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其要求的区位条件构成还会伴随其他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就区位条件而言,对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影响大的为主要区位条件,相对影响较小的为次要区位条件。
区位因子: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可用货币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不能用货币测算的非经济因子,如格林哈特提出的纯粹个人因子。
2、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成为讨论经济活动区位最重要的环节。
按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生产活动是效用再创造的活动,不仅包括有形物质的创造,也包括服务等无形物质的创造。
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3、试述自然要素、土地因子、原材料因子与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关系。
按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生产活动是效用再创造的活动,不仅包括有形物质的创造,也包括服务等无形物质的创造。
而这种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要素投入基础上的。
要素投入的变化可能直接导致经济活动的区位变化。
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1)作为劳动对象,想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土地的自然出产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特性;但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
(2)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
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4、供应商园、机场产业区、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及内涵、运费的构成、运费方式与运费成本关系、运费定价制度的常见类型。
供应商园: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
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这样,在如汽车制造等零部件需求种类繁多、且要求即时供应的厂商周围,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机场产业区:
机场产业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1)机场业务关联产业,包括直接管理与运营机场的航空公司、物品零售业、货物运输与管理业、新闻报道业、饮食业、机场服务业及其他如金融保险、设施管理等服务业等;
(2)在机场周围地区发展的与空运相关的产业,包括空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航空农业、渔业等)、流通业、通信、运输业、广告、软件开发等信息相关联产业以及其他服务型产业。
在空间上依次分布在从中心向外的核心区、中心城区、一般城区。
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
a.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b.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c.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运费的构成,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
减少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就随之不同。
(以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例,书49~50)
运费又会由于定价制度不同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等。
5、试述交通运输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运转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
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
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的提高,无论是针对原料生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
6、试述技术进步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试述高新技术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高新技术产业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增加值的比重一般比传统产业高出一倍左右。
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于这类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研究开发活动往往比人口和产业活动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地理集中。
即使技术与知识具有扩散作用,但知识创造以及创新活动仍然显示出明显的地理集中态势。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高新技术园区即是伴随着这种产业聚集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
区域专业化有助于新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但是多样性同样甚至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
因此,专业化的高新技术园区会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圈形成机制(地租曲线)。
根据已经设定的各种假设前提,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为目标的合理活动,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则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
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去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
因此理性农场主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图例书61)
2、试述“杜能圈”、辛克莱模式(“逆杜能圈”)的基本内涵。
杜能圈: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
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必须在城市近处种植。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圈为休息地。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辛莱克模式(逆杜能圈):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他指出,杜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布局。
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混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
(图书66~67)
3、试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收益最大;总而言之,杜···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2)经济学上的意义:
杜···的重要意义首推其研究方法。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之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4、韦伯工业区位论中,一般区位因子体系的构成是什么?
一般区位因子为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
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运费和劳动力成本两种。
5、试述原料指数、区位重量内涵及其与工业区位的关系。
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即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即
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1或区位重量=2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6、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及其与劳动费指向间的关系。
劳动费指数:
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如果劳动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
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劳动系数:
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劳动力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区位的指向强。
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愈加向少数劳动力廉价地集中。
7、试述运费最小原理、劳动费指向原理、集聚指向原理及最小费用区位原则。
运费最小原理:
在生产过程中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1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以局地原料且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劳动费指向原理:
(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将劳动力成本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其对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和为最小是的区位。
它使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决定劳动力成本指向的两个条件:
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衡量;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韦伯的思路是: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由此增加的运费。
即低廉劳动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那么,劳动力成本指向就占主导地位。
集聚指向原理:
(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使得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
纯粹集聚是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偶然集聚是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而带来的工业集中。
韦伯认为:
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集聚。
还提出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加工系数较高的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较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较小。
最小费用区位原则:
最小费用点就是最佳区位点,是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
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1、基本概念:
中心商品、中心地、中心性、中心地的等级、商品服务范围
中心地:
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中心性:
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从公式中可知,中心性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中心地的等级:
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
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最低等级的中心地具有最低的中心职能,而比其高一级的中心地不仅具有自己固有的职能,同时也兼有最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以此类推,最高级的中心地具备所有等级的中心职能。
商品服务范围:
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达到多么大的范围,即货物的供给范围
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称为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线;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称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界限。
如果两个界限都大的话,中心职能高,形成的是“高级中心地”;相反,两个界限都小,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低,形成的是“低级中心地”。
2、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系统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其一般空间法则分别是什么?
三个基本原则:
市场、交通、行政
市场原则是基础,而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作是对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一般空间法则:
市场原则: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特点:
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其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交通原则: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行政原则:
在划分行政区域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从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的系统也称作为K=7的中心地系统。
3、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⑴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下列研究具体指导意义:
1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
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3关于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4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
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
⑵服务业的最佳区位模型是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心地理论认为,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市场门槛来维持它的生存,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
⑶对于一些大企业(如制造业、金融和保险)的管理部门来说,一般总部和分部都以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局。
从这一趋势来看,中心地理论也完全适用于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
⑷城市内部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中心城区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部门,而在核心区的周边地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办公部门分部则较多。
换言之,服务业的办公机构与其他中心性职能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办公机构分布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内部。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企业增长的一般动因是什么?
企业增长的方法和采取的战略是什么?
一般动因:
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
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A、横向一体化:
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该类增长可从三方面进行: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B、纵向一体化:
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该类扩张时企业内部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纵向又可分为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后向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前向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多样化扩张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
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行或自身的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
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称为兼并。
2、企业空间增长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在众多的中心企业中,只有少部分得到迅速扩张,这些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
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由近及远扩展。
3、企业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什么是通道扩张?
企业空间扩张是一种经济现象,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
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规律:
在源地和扩散地的关系上,最为常见的是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是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
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
密切的人际关系,形成公司空间扩张的人际关系通道;相通的隶属关系或计划体制下长时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形成机构(或体制)通道;产品生产或服务之间的的关联,形成生产通道;地理区域的邻近性,形成距离通道。
4、国外企业空间扩张的模式特点是什么?
中国企业的空间扩张与之相比有什么不同?
国外企业空间扩张模式特点:
1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
2在公司扩张中,销售其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
3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我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两规律扩张。
计划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前占高度控制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也并不完善。
基于中国的一些研究实例的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企业空间演化并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空间扩张十分明显,不仅内部成员发展迅速,而且区域范围、经营业务也不断扩张,一些企业还通过先在国外建立销售机构、再建立生产机构的途径跨国发展。
5、公司组织的结构类型一般有几种,其空间特征是什么?
一般有:
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
职能部结构:
公司的空间结构相对比较集中;
产品部结构:
公司的空间结构相对较为分散;
区域部结构:
相对于产品部结构,其公司空间结构更为分散。
顾客部结构无区域特征;矩阵部结构为其他结构的叠加。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1、什么是跨国公司?
是多区位公司的一种特殊类型。
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2、试述产品周期理论、折中理论、边际产业论的基本内涵。
产品周期论:
(书140图)
由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在新产品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
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
在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改变。
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
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弗农的理论: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