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4017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美丽中国.docx

《建设美丽中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美丽中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美丽中国.docx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

章节名称

第三讲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明确实现“美丽中国”尚存在的问题,知道实现“美丽中国”的途径。

教学重点

.“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

.实现“美丽中国”尚存在的问题

.实现“美丽中国”的途径

教学难点

.“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

.实现“美丽中国”尚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课程资源准备

教材、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新概念。

“美丽”一词是非常口语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用语,它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美丽中国”的基本含义就是:

努力建设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中国,这样的中国是人人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中国。

这个“美丽中国”是中国的天、地、人,自然、社会与人的身心之间达到均衡协调的一种社会状态。

“美丽中国”绝不仅仅限于自然环境的美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从“快”到“好”、从“好”到“美”的重大转折,是从非均衡增长向均衡发展转变的重要宣示。

由此来看,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其经济与社会意义是积极而广泛的。

(一)“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

第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美好的环境能让人民生活舒畅,在此基础上国家繁荣才有意义,国家才会更美丽。

十八大报告指出,“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关乎百姓的生存,固然具有战略地位;生态保护更是涉及亿人民的生存根基,涉及民族的千秋大业,保护地球、节约资源、低碳发展是人民得以持续生存的基础。

第二,“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

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展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公平、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等作为基本内容,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是构成该国家或地区绿色发展的公平表征。

“绿色发展”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第三,“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习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

第四,“美丽中国”体现执政之美。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近几年,“民生”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

从胡锦涛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温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

第五,“美丽中国”体现发展之美。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本质上就是要更好、更科学地发展。

从建国初期万丈豪情地“人定胜天”,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国富民强但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

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理念

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美丽中国”,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中国,因此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只有基于这样的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概念是新的,其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顺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从概念变迁中,明显感觉到,发展的理念一以贯之,但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战略地位越来越高。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清晰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单纯的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而是一种发展理念的革新,影响着发展思路的转变。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教授的话说就是: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质

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质,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更完善、更完美的境界,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

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等。

要从源头上、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原始文明的特点是淳朴但具有盲目性,对自然构不成伤害。

农业文明勤勉但具有依赖性,靠天吃饭,随遇而安。

农业文明会对自然造成伤害,但并非不可修复。

工业文明的特点是进取但具有掠夺性。

工业文明对自然带来的损害、破坏,具有较强的毁灭性,很难修复,倡导以预防为主的生态文明势在必行,但是工业文明发展中积累的问题也会严重制约生态文明的发展。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生态文明要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中国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地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

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口号,然而发展中日益显现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人定胜天”只是一句豪迈的口号,要生存,必须保护自然。

我们强调,不仅要保护自然,还要尊重自然,我们更急切地希望修复遭到破坏的自然。

过去,我们对自然占用得太多、破坏得太重,而现在,我们需要给自然以修复、疗伤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怎样才算是以自然恢复为主?

首先就是要尊重自然界的各种规律。

生态修复并不是强调建设。

生态修复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面貌和功能。

修复成功与否,取决于是不是真正停止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干扰,而不是搞了多少所谓的建设。

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

“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

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思想建设成果

自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之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发生了质的变化,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要求下,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胡锦涛指出:

“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

”建设自然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自然资源保护”。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

”党的十七大还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中。

这种对自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的自然观在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建设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实质性转变,标志着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已完全融入国家的发展理念中。

二是生态文明被正式提出,并且有了明确的内涵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式提出来,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明确的内涵和任务,将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是将生态文明作为“四个文明”的现代化建设之一置于“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

继党的十七大后,年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这标志着在着力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被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四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建设同等重要。

年月,胡锦涛在讲话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年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

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的第五大建设,进而使“四位一体”建设演进到“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这样的高度,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二)制度建设成果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强有力推进,这一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质的飞跃。

一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建设,完善环保组织体系。

年环境保护部的成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

年月,国务院对环境保护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作出规定,强化了环保组织部门的职能配置,提高了环保组织部门的行政能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包括:

年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预防和处理体制;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立了健全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国家颁布了余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发生显著变化。

经济手段由微观扩展到宏观。

比如,按照“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专门提出,要下大力气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用经济的宏观手段调节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年,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宏观经济手段,实施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环境经济政策。

这标志着这一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经济手段已经完全贯彻于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

在法律手段上也有新的变化。

过去的法律手段只规范企业等生产单位,而对政府的宏观规划没有制约。

年月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评价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政府规划,为政府规划要先进行环境评价提出了法律要求。

这明显扩大了生态环保法律所约束的范围。

四是中国环境宏观战略基本形成。

环保部于年提出了环境保护宏观战略,包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系统管理,综合整治;民生为本,分级推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战略方针。

环境宏观战略的形成为完善环境管理机制、理清“十二五”环保工作思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支撑。

(三)生态文明实践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并逐步落实,有的已收到明显实效,有的正不断拓展深化。

胡锦涛指出,“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第一,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成就。

以森林保护和恢复为例,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由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达。

截至年底,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个,保护区总面积约.万公顷;全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多处,共有多万公顷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约占总面积的。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亿多亩林地确权到户。

全国森林面积由亿亩增加到亿亩,森林覆盖率由提高到;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第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成就。

以“推进两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全面确立。

节能降耗措施得到落实,污染治理加强,如电厂、钢厂等环保措施的落实。

改革开放后的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资源难以支撑、发展难以为继。

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被提上日程,万众一心、步步前行。

随后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绿色的政绩考核开展得如火如荼,生态补偿体制机制稳步推进。

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国际互利合作成绩斐然。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年下降了;而“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上,坚持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不放松,在支撑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线没有动,秩序没有乱。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限塑令颁布短短年,全国每年减少塑料购物袋亿个以上,相当于节约石油万吨,约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区区年,亿只节能灯、多万台节能空调、多万辆节能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成就。

世纪之交,环境的恶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

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望所归。

坚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努力探索一条不牺牲环境也照样发展的独特“中国道路”。

过去年,我国着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年提高到;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年提高到;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

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年,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

多年前,北京一年的蓝天数量只有多天,而年增至了天。

第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上,年,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亿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第五,循环经济措施如废物利用等取得进展。

污染的、耗能的选择还在,但使用得越来越少;清洁的、节能的选择更多,且越来越多。

第六,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就。

第七,生态文明社会的舆论营造取得成就,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深入人心。

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方式。

为此,“沙漠大叔”石光银,一位普通农民,与沙共舞年,在大漠中筑造了近公里长的“绿色长城”,书写了荒沙变绿洲的传奇,带领上千人走上了致富路,他说,“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森林眼睛”余锦柱,是一位高山瞭望员,坚守深山年,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却准确报告火警近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多万元。

生态文明实践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行为,更是每一个公民的生态实践行动。

总之,一个文明的建立与成熟,不仅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上,它的终极生命力还在于党和政府带领全体公民把高屋建瓴的战略认知熔铸为实践行动。

在积极的生态实践中,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观渐渐被扫入历史的角落,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日益彰显,更多人开始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接纳所有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三、“美丽中国”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多年来,一方面经济社会有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经济、环境、社会与人文代价。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许多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不断地改善和建设。

(一)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制约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建设观,表现为想通过政治运动式的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在实践中往往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危害。

事实上,建设“美丽中国”是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实现。

这是因为:

首先,科学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从人民的需求来看,迫切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安全的食品、舒适的人居环境等公共生态产品和有效生态服务,同时,也迫切需要解决很多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

这是百姓的期望,也是政府最先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靠的只能是科学发展,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比如,我们的生产方式脱胎于传统工业化的路子,以往很多主要是靠拼资源、拼环境容量消耗得来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这样的传统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以最集约的方式达到最大的发展成效。

我们迫切需要以此为主导思想的制度设计和产业设计,但这必须经历一个过程,需要付出时间成本。

第二,现在两个世界性难题需要破解,一是经济增长停滞的魔咒。

中国已经实现了多年的高速增长,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

从世界上看,包括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没有逃脱这一魔咒。

二是中等收入陷阱。

跨入中等收入阶段,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管理成本增加,让许多国家陷入僵局。

要破解这两个难题,我们需要新的发展动力。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正是我们破解上述难题的新动力,反映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

这样的动力要靠制度设计、科技进步和社会整体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每个领域都实现突破,才能取得总体上的成功。

这虽然是一个缓慢的长期过程,但是水滴石穿,有志者事竟成。

有专家指出,到建国周年的时候,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显著体现,“美丽中国”的雏形也会初见端倪。

(二)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实现生态文明。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中共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发展目标。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高到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组成的高度,这是对人类文明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又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

这不仅是实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以下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社会公平程度不高。

生态文明与社会公平紧密相连,生态文明的实现有赖于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分配,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恰好是缺乏生态环境的民主治理和公共监督。

第二,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

西方的环境治理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美国开始大规模治理环境问题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美元,日本虽较低,也超过了美元。

而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很低,还要兼顾基础建设、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资需求。

因此,在目前的国力下,社会还无力集中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环境质量,也很难指望经济实力在近期内发展到足以解决环境问题。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方面存在漏洞。

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与干部的任用体制、考核机制仍然没有摆脱以单纯的模式为标准,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

第四,环保法规制度和执法方式存在诸多漏洞,市场化手段尚未得到充分运用。

在西方,完善的、严密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执法程序,使得违法者不仅难以逃脱惩罚,而且一旦受到惩罚,轻则得不偿失,重则倾家荡产、身败名裂。

而在我国,以为中心的增长方式以及现行干部任用体制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与利益集团出现,污染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获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