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421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docx

模板安装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宿迁世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宿城新区成子湖路南侧,红海路西侧。

建筑总面积为71137.89㎡,其中地上为57282.29㎡,地下为13855.6㎡。

基础型式与地基:

5#、6#、7#、9#、11#、13#、14#、16#为独立基础,8#、12#、15#、17#、18#、19#为筏板基础,地下车库及防空地下室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型式:

5#、6#、7#、9#、11#、13#、14#、16#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8#、12#、15#、17#、18#、19#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及防空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施工手册》(第四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GJ32/J30-2006)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三、荷载选择

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采用DGJ32/J30-2006中的数据表3-1

序号

名称

荷载

1

楼板木模自重(包括梁模)

板模0.30KN/m2,

梁模0.50KN/m2

2

砼自重

24KN/m3

3

梁钢筋自重

1.524KN/m3

4

振捣荷载

计算水平面荷载

2.0KN/m2

计算垂直面荷载

4.0KN/m2

5

施工荷载

计算底模及小横杆时

2.5KN/m2(另以集中荷载2.5KN验算,取大值)

计算大横杆时

1.5KN/m2

计算立杆及其他支承构件

1.0KN/m2

四、材料选择

材料

规格

性能指标及其他

钢管

Q235钢φ48×2.6

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N/mm2

截面积:

A=3.71cm2

惯性矩:

I=9.58cm4

截面模量:

W=3.992cm3

弹性模量:

E=2.06×105N/mm2

模板材

(松木)

50*100方

顺纹抗剪强度:

fv=1.4N/mm2

抗弯:

fm=13N/mm2

弹性模量:

E=9000N/mm2

截面惯性矩:

I=416.67cm4

截面最小抵抗矩:

W=83.33cm3

多层板

15厚多层板

截面模量:

W=37500mm2,

弹性模量:

E=4500N/mm2

惯性矩:

I=281250mm4

静弯曲强度最小值:

f=9.68N/mm2

抗剪:

τ=1.2N/mm2

对拉螺栓

φ14

【N】=17.8KN

扣件

单扣件承载力

8KN

双扣件承载力

12KN

五、施工方法

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模板搭设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壁厚不少于2.6的φ48×2.6定尺钢管,φ14穿墙螺杆,螺帽、“3”形卡、梁底立杆顶部用顶托。

1、地下室砼按后浇带分区域施工。

地下室混凝土墙柱先浇筑,后浇筑地下室顶板砼。

2、立杆支承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立杆下垫50厚木板,

3、支模系统搭设前,先做专项安全技术交底,支模系统由架子工搭设。

地下室整体支架立杆间距统一调整为700*700,步距不大于18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施工前,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在砼底板面上按搭设间距的方格弹线,线的交叉点是立杆位置,水平线是纵横向水平杆位置。

5、梁支模系统搭设方法:

梁下横向支撑采用两根立杆,梁底不设立杆,立杆横距750,纵距750,截面小于300*700梁,纵距900。

 

6、框架柱支模系统搭设方法:

底层横管距地200,上部横管按间距500设置,(见上图)。

7、地下室砼顶板支模系统搭设方法:

板底立杆间距为700,底步步距为1800,离地200处设一道纵横向扫地杆,上一步步距到板底,板底扣件采用双扣件。

8、纵横向水平杆件遇框架柱时,与框架柱做刚性连接。

框架柱与周围水平杆件连接。

9、支模系统的平面图和剖面图见附图。

10、施工顺序:

立杆→水平杆(大横杆)→小横杆→底模→梁筋→侧模、拉结螺栓→板模→板筋→梁、板、剪力墙砼→砼养护→拆除支撑系统。

11、构造要求:

11.1立杆构造要求:

离地(楼)面约200㎜高度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11.2全高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梁板支撑系统形成一整体,从而确保结平层砼浇筑时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

11.3在施工缝(后浇带)立杆外侧搭设垂直剪刀撑。

12、水平杆件采用对接接头。

13、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钢管。

梁板底模板起拱1‰。

14、其他搭设要求按常规模板搭设方法。

六、支模系统验收要求

1、施工过程中:

项目部管理人员、架子工组长同步检查。

2、施工完毕后,由公司技术安全部门、现场项目经理、安全员验收。

3、验收标准:

按施工方案搭设

立杆垂直度全高不大于30mm

板底立杆扣件拧紧力矩40~65N·m。

其他模板起拱、平整度等验收内容由项目部质检员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会同监理人员共同验收。

七、拆除

1、砼施工完毕二天后可拆去梁、剪力墙侧模板。

2、板底模板等砼强度达到70%的设计强度时拆除。

3、梁底模板等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去梁底支撑系统。

八、安全及应急措施

1、作业工人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支模前进行专项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临边无防护设施情况下支模应系好安全带。

在水平杆件上铺木板或竹笆,供搭设时工人行走。

3、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本工程按后浇带分段施工,在后浇带处的立杆外侧搭设垂直剪刀撑。

4、搭设时,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5、泵车送料时,平台上不准过量堆放,砼堆放高度不得超出设计板厚100mm,严防平台超载而倒塌伤人。

6、施工作业人员不要聚集在一起,应分散作业。

按既定的砼浇筑方案确定的砼浇筑方向浇筑砼。

7、砼浇筑时项目部安排专人木工进行看模,看模时工人站在外脚手架上,用强光手电照明监控支撑系统情况,听到异常声响立即报告项目部人员,并停止作业,施工人员撤离。

8、项目部接到报告后与监理、业主分析施工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待隐患消除后才能继续作业。

9、若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按公司和项目部的应急预案方案执行。

抢救伤员防止伤害扩大。

九、附件:

模板支撑系统计算书

地下室顶板、现浇砼梁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

(一)地下室一层顶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本工程地下室一层顶板模板采用50×100木方,15厚多层板和φ48×3.5钢管,取板厚350进行验算,其余板厚均按照350板厚支撑系统搭设。

1、荷载的计算

⑴钢筋混凝土的自重

25.000×0.350=8.75KN/m2

⑵模板的自重(查表得)

0.3KN/m2

⑶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查表得)

2.5KN/m2

荷载组合一:

由活荷载效应控制时,q1=【⑴+⑵】×1.2+⑶×1.4=14.36KN/m2

荷载组合二: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2=【⑴+⑵】×1.35+⑶×0.7×1.4=14.67KN/m2

二者取大值,取q1=14.67KN/m2

2、底模15厚多层板验算:

按照简支梁计算,模板下木方间距为200,计算简图如下:

 

多层板上线荷载

q1=14.67KN/m2×1m=14.67KN/m=14.67N/mm

弯距M=(1/8)ql2=0.125×14.67×2002=73350N.mm

15厚多层板截面模量W=1000×152/6=37500mm3

查阅省操作规程4.1.3-2静弯曲强度最小值为f=15/1.55=9.68N/mm2

弹性模量E=5000×0.9=4500N/mm2

承载力σ=M/W=73350/37500=1.956<f=9.68N/mm2,满足要求.

剪力V=ql/2=14.67×200/2=1467N,τ=3v/2bh=3×1467/(2×1000×15)=0.147N/mm2<【τ】=1.2N/mm2,满足要求.

惯性距I=1000×153/12=281250mm4

最大挠度ωmax=5ql4/(384EI)=5×14.67×2004/(384×4500×281250)=0.24<【ω】=l/400=200/400=0.5mm.满足要求。

3、板底50×100木方验算

木方间距为200,竖放。

钢管支撑选双向900.

50×100木方截面模量W=50×1002/6=83333mm3

50×100木方惯性距I=50×1003/12=4166667mm4

50×100木方弹性模量E=9000N/mm2

计算简图如下:

 

木方上线荷载

q=14.67KN/m2×0.2m=2.93N/mm

弯距M=(1/8)ql2=0.125×2.93×7002=179462.5N.mm

承载力σ=M/W=179462.5/83333=2.15<fm=13N/mm2满足要求.

剪力V=ql/2=2.93×700/2=1025.5N,

τ=3v/2bh=3×1025.5/(2×100×50)=0.308N/mm2<【τ】=1.2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ωmax=5ql4/(384EI)=5×2.93×7004/(384×9000×4166667)=0.244<【ω】=l/400=700/400=1.75mm.满足要求。

4、钢管小横杆验算

小横杆承受木方传来的荷载,木方间距是200mm,按均布线荷载考虑,立杆作为小横杆支点,选三跨连续梁考虑.计算简图:

 

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N/mm2

截面积:

A=3.71cm2

惯性矩:

I=9.58cm4

截面模量:

W=3.992cm3

弹性模量:

E=2.06×105N/mm2

钢管小横杆线荷载

14.67KN/m2×0.9m=13.203KN/m=13.203N/mm

弯距Mmax=0.117ql2=0.117×13.2×7002=756756N.mm

承载力σ=Mmax/W=756756/3992=189.6<fm=205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ωmax=0.677ql4/(100EI)=0.677×13.203×7004/(100×2.06×105×95800)=1.09<【ω】=l/400=700/400=1.75mm.满足要求。

5、钢管支撑验算

钢管支撑采用φ48×2.6钢管,间距为双向700,最大步距1.8米,截面面积为A=3.71cm2

单根钢管承载最大为:

N=14.67×0.7×0.7=7.19KN

7.19×103/(3.71×100)=19.38N/mm2<205N/mm2,满足要求.

6、稳定验算

由于本工程立杆支撑采用钢管形式,因此l0=1.8米,查表得Ø48×2.6钢管回转半径i=1.61cm,截面积A=3.71cm2

λ=l0/i=1.8×100÷1.61=111.8<【λ】=150,查b类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稳定系数表得稳定系数φ=0.481

立杆的稳定性:

σ=6.04×1000÷(0.481×3.71×100)=33.85N/mm2

(三)梁模板计算

A、500×1200梁的计算,梁下支撑立杆间距750,木方间距200.

1、荷载计算

①梁底模板自重:

0.5KN/m2×(0.5+1.2×2)=1.45KN/m

②梁混凝土荷载;

24KN/m3×0.5×1.2=14.4KN/m

③钢筋荷重:

1.524KN/m3×0.5×1.2=0.914KN/m

④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4KN/m2×1=4KN/m(垂直)

2KN/m2×0.3=0.6KN/m(水平)

荷载组合一:

由活荷载效应控制时,q1=【⑴+⑵+⑶】×1.2+⑷×1.4=26.552KN/m2

荷载组合二: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2=【⑴+⑵+⑶】×1.35+⑷×0.7×1.4=27.139KN/m2

二者取大值,取q1=27.139KN/m2

2、梁底模板验算

本工程地下室钢管支撑均采用定尺钢管,因此,不需验算钢管搭接和对接.

底模下木方间距取150,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1)底模承载验算(小横杆间距750)

梁纵向线荷载转换成横向线荷载:

q2’=27.139N/m×0.75m÷0.3m=67.848N/m

弯距M=(1/8)q2’l2=0.125×67.848KN/m×0.152=0.191KN.m

W=1000×152/6=37500mm3

σ=M/W=0.19KN.m/37500mm3=5.07N/mm2<9.68N/mm2满足要求.

剪力V=q2’l=27.139×150=4071N,τ=3v/2bh=3×4071/(2×1000×15)=0.407N/mm2<【τ】=1.2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不计算活荷载及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组合:

①+②+③=16.76KN/m

线性荷载:

q1’’=16.76KN/m×0.75m÷0.3m=41.9KN/m

惯性距I=1000×153/12=281250mm4

最大挠度ωmax=5q1’’l4/(384EI)=5×41.9×1504/(384×4500×281250)=0.218

<【ω】=l/400=150/400=0.375mm.满足要求。

3、梁底木方验算

底模下木方间距150mm,钢管纵向间距750mm,选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

 

1)木方抗弯计算(中间木方承受的荷载最大):

最大值为:

q1=27.139×0.15/0.3=13.57KN/m

Mmax=0.117q1l2=0.117×13.57×7502=893075.6N.mm,

σ=Mmax/W=893075.6N.mm/83333=10.72N/mm2<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q1’‘=16.76×0.15/0.3=8.38KN/m

最大挠度ωmax=0.677q1‘l4/(100EI)=0.677×8.38KN/m×7504/(100×9000×4166667)=0.0.48<【ω】=l/400=750/400=1.88mm.满足要求。

4、梁底模钢管牵杠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牵杠的立杆最大间距750mm,为单跨连梁,

1)横向线荷载q=27.139N/mm

RA=RB=qb/2=27.139×500/2=6784.8N

Mmax=qbl(2-b/l)/8=636070N.mm

σ=Mmax/W=/3992=159.3<fm=205N/mm2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线性荷载q2’=41.9KN/m

最大挠度ωmax=qbl3(8-4b2/l2+b3/l3))/(384EI)=41.9×500×7503(8-4×5002/7502+5003/7503)/(384×2.06×105×9.58×104)=0.76mm<【ω】=l/125=750/125=6mm.满足要求。

5、梁侧模板验算

1)荷载验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梁高1.0;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30.41kN/m2F2=24kN/m2,取F2。

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F=4.000kN/m2。

1)侧模板计算

侧模板的木方间距为200,按照单跨简支梁计算。

荷载组合:

F×1.4+F2=29.6kN/m2

根据钢管间距750,线荷载q=29.6kN/m2×0.75=22.2kN/m=22.2N/mm

M=(1/8)ql2=0.125×22.2×2002=111000N.mm

W=750×152/6=28125mm3

σ=M/W=111000N.mm/28125mm3=3.95N/mm2<f=9.68N/mm2,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取F2=24kN/m2,q’=24kN/m2×0.75=18kN/m=18N/mm

惯性距I=750×153/12=210937.5mm4

最大挠度ωmax=5q’l4/(384EI)=5×18×2004/(384×4500×210937.5)=0.40<【ω】=l/250=200/250=0.8mm.满足要求。

2)侧模木方计算

按照四等跨梁计算,钢管竖挡750,取200宽为计算单元,q=29.6kN/m2,q’=29.6kN/m2×0.2=5.92kN/m=5.92N/mm

抗弯:

M=0.121q’l2=402930N.mm

σ=M/W=402930/83333=4.84N/mm2<13N/mm2,满足要求.

抗剪:

木方S1=1/2×bh2=1/2×50×1002=250000mm3

模板S2=1/2×bh2=1/2×200×152=22500mm3

S=S1+S2=2.73×105mm3

木方I1=1/12×bh3=4.15×106mm4

模板I2=1/12×bh3=5.635×104mm4

I=I1+I2=4.2×106mm4

V=0.620q’l=0.620×5.92×0.75=2.75KN

τ=vS/bI=2750×2.73×105/【4.2×106×(50+200)】=0.72N/mm2<【τ】=1.2N/mm2,满足要求.

挠度计算

取侧压力F2=24kN/m2,q=24kN/m2×0.2=4.8kN/m=4.8N/mm

ωmax=0.967ql4/(100EI)=0.967×4.8×7504/(100×9000×4.2×106)=0.39mm<【ω】=l/400=750/400=1.875mm.满足要求。

3)梁侧板抗拉螺栓计算

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

4.000kN/m2

梁挡板间距750,φ14穿墙螺杆双头对拉,设在中部.

(F2×1.2+4×1.4)×0.95=34.4kN/m2

F’=34.4×0.75×0.3=7.74KN<【N】=17.8KN,满足要求.

6、梁下钢管支撑验算:

梁下支撑钢管采用φ48×2.6,顺梁方向间距750,

中间立杆承受的荷载最大,N=2RB=1654.5×2=3309,立杆无接头.

N’=N/A=3309/(3.71×100)=8.92N/mm2<205N/mm2,满足要求.

7、稳定验算

由于本工程立杆支撑采用钢管加顶托形式,因此l0=h=1.8米,查表得Ø48×2.6钢管回转半径i=1.61cm,截面积A=3.71cm2

λ=l0/i=1.8×100÷1.61=111.8<150,查b类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稳定系数表得稳定系数φ=0.481

立杆的稳定性:

σ=3309÷(0.481×3.71×100)=18.54N/mm2

B、500×1000梁计算,其余规格按此搭设。

采用15厚模板,50×100木方间距200立放,钢管支撑间距750×750,步距1800,所有钢管均采用定尺钢管。

1、荷载计算

①梁底模板自重:

0.5KN/m2×(0.5+0.68×2)=0.93KN/m

②梁混凝土荷载;

24KN/m3×0.5×1=12KN/m

③钢筋荷重:

1.524KN/m3×0.5×1=0.76KN/m

④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2KN/m2×0.5=1KN/m(水平)

4KN/m2×1=4KN/m(垂直)

荷载组合一:

由活荷载效应控制时,q1=【⑴+⑵+⑶】×1.2+⑷×1.4=17.83KN/m2

荷载组合二: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q2=【⑴+⑵+⑶】×1.35+⑷×0.7×1.4=19.46KN/m2

二者取大值,取q2=19.46KN/m2

2、梁底模板验算

本工程地下室钢管支撑均采用定尺钢管,因此,不需验算钢管搭接和对接.

底模下木方间距取200,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1)底模承载验算(小横杆间距750)

梁纵向线荷载转换成横向线荷载:

q2’=19.46KN/m×0.75m÷0.5m=29.19KN/m

弯距M=(1/8)q2’l2=0.125×29.19KN/m×0.22=0.15KN.m

W=1000×152/6=37500mm3

σ=M/W=0.15KN.m/37500mm3=4N/mm2<9.68N/mm2满足要求.

剪力V=q2’l=29.19×200=5838N,τ=3v/2bh=3×5838/(2×1000×15)=0.58N/mm2<【τ】=1.2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不计算活荷载及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组合:

①+②+③=0.93KN/m+12KN/m+0.76KN/m=13.69KN/m

线性荷载:

q1’=13.69KN/m×0.75m÷0.5m=20.54KN/m

惯性距I=1000×153/12=281250mm4

最大挠度ωmax=5q1’’l4/(384EI)=5×20.54×2004/(384×4500×281250)=0.34

<【ω】=l/400=200/400=0.5mm.满足要求。

3、梁底木方验算

底模下木方间距200mm,钢管纵向间距750mm,选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

1)木方抗弯计算(中间木方承受的荷载最大):

最大值为:

q1=19.46×0.2/0.5=7.78KN/m

Mmax=0.117q1l2=0.117×7.78×7502=512021.25N.mm,

σ=Mmax/W=512021.25/83333=6.14N/mm2<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q1’‘=13.69×0.2/0.5=5.48KN/m

最大挠度ωmax=0.677q1‘l4/(100EI)=0.677×5.48×7504/(100×9000×4166667)=0.31<【ω】=l/400=750/400=1.875mm.满足要求。

4、梁底模钢管牵杠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牵杠的立杆最大间距750mm,为两跨连梁三根立杆,钢管牵杠间距750,按照单跨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梁计算:

1)钢管牵杠抗弯计算:

线性荷载q1=29.19N/mm

RA=qb3(4-b/l)/(8l3)=29.19×2503×(4-250/750)/(8×7503)=0.5N

RB=qb(8-4b2/l2+b3/l3)/8=29.19×250×(8-4×2502/7502+2503/7503)/8=6925.87N

Mmax=RA(a+RA/2q)=247.76N.mm

σ=Mmax/W=247.76/3992=0.06<fm=205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线性荷载q2’=13.69KN/m

最大挠度ωmax=【aRA(3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