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3330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docx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3套含答案

2022年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一)

一.选择题

2021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寒潮活动影响,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态,冻土对气温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冬季季节性冻土区南部边缘和冻土厚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

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季节性冻土厚度(单位:

m)分布图。

1.该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增强B.极地高压增强C.夏威夷高压增强D.亚洲高压增强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寒潮活动频繁。

寒潮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属于冬季风的范畴,但这是直接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加强,会使冬季风快速南下诱发寒潮,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D正确;我

国寒潮的发生与极地高压关系不大,B错误;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的太平洋上,与我国的寒潮无关,C错误。

答案D

2.该时段的寒潮天气对我国冬季季节性冻土区南部边缘位置和冻土厚度的影响是

A.南缘位置偏南,冻土厚度增大B.南缘位置偏北,冻土厚度减小

C.南缘位置偏南,冻土厚度减小D.南缘位置偏北,冻土厚度增大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时段的寒潮天气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气温降低,冻土厚度应该增大,我国冬季季节性冻土区南部边缘应该向较低纬度延伸,即南缘位置偏南。

答案A

3.我国东部45°N沿线冬季季节性冻土区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②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③降水量④地形分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东部45°N沿线冬季季节性冻土区西侧冻土厚度大,越向东冻土厚度越小。

同处45°N沿线,说明纬度位置不是影响因素,①错误;沿45°N越往西,离冬季风源地越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越大,冬季气温越低,季节性冻土厚度越大,②正确;降水量多少与季节性冻土厚度关系不大,③错误;我国东部沿45°N跨越大兴安岭,大兴安岭西侧,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气温比大兴安岭东侧低,导致西侧季节性冻土厚度大,东侧厚度小,④正确。

答案C

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海水的浅层与深层的温差,经过热交换器及涡轮机来发电。

发电后的蒸汽可用冷海水冷却,构成一个循环。

冷海水一般要从海平面以下600-1000m的深度抽取。

一般温海水与冷海水的温差在20℃以上,表层海水温度超过25℃的海域,适宜开展海洋温差发电。

图2为海洋温差发电原理示意图。

4.海洋温差发电最适宜布局在A.热带海域B.温带海域C.极地海域D.深海海域

【解析】海洋温差发电主要是利用海水的浅层与深层的温差进行发电,热带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深层冷海水的温差能够满足发电的要求,A对;温带海域寒流交汇较频繁,海水的流动性较强,底层海水容易上泛,表层与底层海水温差较小,B错;极地海域与深海海域海水温度并不能满足海洋温差发电的要求,C、D错。

答案A

5.与常规火力发电相比,海洋温差发电的优势是

A.技术投入较低B.发电稳定性好C.对环境污染小D.能够大范围推广

【解析】海洋温差发电需要借助独特的蒸发器与冷凝器,还需要从海洋深部抽取冷海水,技术要求较高,A错;受表层海水温度波动变化的影响,海洋温差发电的稳定性较差,B错;海洋温差发电利用的是海水的温差,对环境污染小,C对;受海洋温差发电的温度要求及技术要求限制,该种发电模式并不能大范围推广,D错。

答案C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中提出,广东将按照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规模1.3亿,城镇化水平约80%的预测目标推进城镇发展。

在人口规划图(图3)上,广东被分成四个片区。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快速增加,广州和深圳两大核心城市发挥了主要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珠三角地区因为有“双区”叠加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双城”互动优势(广州市、深圳市),人口聚集、人才聚集的功能还将持续保持。

2018年到2035年,珠三角地区年均增长约125万人口,广州、深圳会承接大部分人口增长。

6.2018年到2035年,珠三角地区年均增长约125万人口,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基数大②生育观念改变③生育政策调整④大量人口迁入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人口基数大对珠三角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有很大影响,是珠三角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①正确;生育观念的改变会使生育率降低,②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可能会使生育率增加,但不是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③错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珠三角地区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再加上珠三角地区有“双区”叠加优势和“双城”互动优势,人口聚集、人才聚集的功能还将持续保持,将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④正确。

答案C

7.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较严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B.珠三角对省内的人口虹吸效应明显

C.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人口随产业外迁D.保护生态环境,政府组织人口外迁

【解析】珠三角地区对广东省内其他区域的人口虹吸效应明显,导致非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迁往珠三角地区,B正确;广东省北部人口死亡率低于出生率,A错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广东省北部人口增长的影响较小,C错误;北部生态发展区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但是不需要把人口外迁,D错误。

答案B

8.有关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面发展旅游业B.立足农业资源禀赋,重点发展水稻种植

C.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产加工业D.坚持全区域生态保护,走绿色发展之路

【解析】北部生态发展区的特色在“绿色”、优势在“绿色”,发展也应该在“绿色”。

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就是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

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绿色林业、生态工业等绿色产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答案D

塔克拉玛干沙漠某条公路北起轮台县,越过塔里木河,南至民丰县,贯穿塔里木盆地。

为了防止流动沙丘对公路的侵袭,公路两旁栽种了防护植被,且形成了由108处水井房和数万千米的大小供水管道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该系统维持了公路两旁植被的生存。

图4为该公路所在位置示意图,图5为该公路某路段的景观图。

9.公路沿线存在流动沙丘的根本原因是A.季风盛行B.气候干旱C.植被破坏D.地势起伏

【解析】当地并非季风气候,主要受偏北风影响,偏北风会加剧沙丘的流动,但不是流动沙丘存在的根本原因,A错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故形成了流动沙丘,B正确;公路两旁存在人工种植的植被,并没有被破坏,C错误;地势起伏对公路沿线流动沙丘的影响较小,且图中公路沿线地势起伏小,D错误。

答案B

10.该公路两旁植被的主要灌溉水源是A.大气降水B.人工降雨C.地下水D.河水

【解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大气降水少,少云,不宜实施人工降雨,A、B错;由“形成了由108处水井房和数万千米的大小供水管道组成的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可知,公路两旁植被的主要灌溉水源应为地下水,C对;该沙漠公路穿越塔里木盆地,仅部分区域可引用塔里木河河水,其余大部分地区需要利用地下水灌溉,D错。

答案C

11.维持沙漠公路两旁植被生存的主要灌溉方式最可能是A.滴灌B.喷灌C.大水漫灌D.淹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灌溉系统维持了公路两旁植被的生存,而沙漠地区水资源紧缺,水分蒸发快,不适合采用大水漫灌和淹灌,C、D错;滴灌可直接将水滴入植物根系附近,属于精准灌溉,比喷灌更能节约水资源,干旱地区较适用,A对、B错。

答案A

图6、图7分别为某城市降雨和晴天状况下道路中部隔离带景观图。

12.隔离带中铺设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水分下渗B.便于植被附着C.减小地面温差D.美化城市环境

【解析】卵石粒径较大,能够增加地表孔隙,有利于地表水下渗,A对;卵石质地坚硬且较光滑,不利于植被附着,B错;结合景观图可知,卵石并没有覆盖整个隔离带,因此其对地面温差的影响较小,且卵石比热容较小,可能会增大地面温差,C错;隔离带铺设卵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但这并不是隔离带铺设卵石的主要作用,D错。

答案A

13.与常规的绿植隔离带相比,图示隔离带特有的功能是

A.截留降水B.减轻城市内涝C.保障行车安全D.改善城市小气候

【解析】图示隔离带与常规绿植隔离带均可以截留降水,改善城市小气候,但常规绿植隔离带在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功能更佳,图示隔离带在强降水条件下能够快速汇集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B对,排除A、D;与常规绿植隔离带相比,图示隔离带的植被较矮,在夜间行车过程中对来车远光灯的隔离作用较差,不利于安全行车,C错。

答案B

人类修建水坝对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可以造福人类,但是也影响了流域内其他物种的生存。

为减少生态破坏,水坝周边一般要设各种鱼梯设施。

图8为U形鱼梯设施景观图。

14.修建水坝可能会导致

A.下游旱涝灾害增多B.沿海海水入侵C.下游河道变浅D.水库周边风力增大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修建水坝,可以调节径流,减少下游旱涝灾害,A错误。

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海水入侵,修建水坝没有降低沿海地下水位,B错误。

修建大坝,拦蓄泥沙,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河道不会变浅,C错误。

修建水坝,水域面积扩大,会增加水库与周边陆地的热力差异,增大昼夜温差,水库周边风力增大,D正确。

答案D

15.修建U形鱼梯设施主要是为了

A.降低鱼梯坡度B.增加鱼梯长度C.降低水流速度D.保持鱼梯水量

【解析】鱼梯设计成U形可以降低坡度,便于洄游性鱼类洄游,减少水坝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80万年前,源自鲁中南低山丘陵区的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

在约6000年前,柴汶河的支流东周河袭夺了沂河的上游。

图9为沂河与柴汶河80万年前和现今的河流状况示意图。

地质学家在古沂河上游的出露岩层中发现了金矿矿床,并在图中R河段河床中发现了大量沙金。

(1)请你在图中画出古沂河和古柴汶河的流向。

(2分)

【解析】根据古沂河支流向干流的汇聚特征可判断其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根据材料信息“柴汶河的支流东周河袭夺了沂河的上游”推知古柴汶河自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2分)

(2)说明古东周河能够袭夺沂河上游的地理条件。

(3分)

【解析】古东周河能够袭夺沂河上游说明其河床水位低于沂河上游河床水位,并且可以推断在地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古东周河河水不断地进行着溯源侵蚀。

【答案】古沂河上游河床高于古东周河河床;(1分)古东周河不断地进行溯源侵蚀;(1分)古东周河源头地壳稳定。

(1分)

(3)分析R河段沙金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5分)

【解析】注意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个先后过程进行描述。

【答案】古沂河上游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古沂河;(2分)上游河段,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1分)当河流流至R河段时,流速减小,河水挟带的金矿石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

式夷山是福建、江西两省重要的林区。

大红袍(别称武夷岩茶)是中国的特种名茶,产于武夷山,属乌龙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以前,当地居民种茶积极性并不高,茶业行业还需要政府的补贴,但之后由于一系列的市场运作,行业利润一路走高,武夷山市茶园面积从2006年的10万亩(1亩≈666.67m2)变成2014年的18万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2014年年底至今,武夷山市共查处违规茶园29900多亩,基本上将违规茶园全部整治,在原地补种阔叶树。

图10为武夷山脉位置图。

(1)简析武夷山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解析】武夷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和降水适宜,雨热同期,适宜茶树生长;海拔较高,垂直分异明显,可种植茶树的品种多;另外,山区多云雾,排水条件好。

【答案】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适宜茶树生长;(1分)降水量适宜,且山区排水条件好;(1分)多云雾,空气湿度大,利于茶叶生长;(1分)海拔较高,气候垂直差异大,适宜多种品种茶树生长。

(1分)

(2)分析武夷山毁林种茶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分)

【解析】茶树比一般树木的根浅,水土保持能力较差,毁林种植茶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雨季雨水冲刷,容易导致泥石流或山体滑坡频发;土层变薄,导致岩层裸露。

【答案】茶树根浅,需水量大,涵养水源的能力弱,保持水土的能力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1分)雨季,种植茶树的土壤存水能力差,较多的雨水流入河道,使河道内水位明显上升,容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2分)山体表层土壤逐年变薄,导致岩层裸露。

(1分)

(3)简述为促进武夷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6分)

【解析】结合材料,从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综合整治、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完善监管巡查机制;(2分)对违规开垦的茶山进行综合整治,推进茶园生态建设;(2分)加强宣传教育,科学发展茶产业。

(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澳大利亚农产品种类丰富,出口量大;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也很丰富。

澳大利亚的工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为主,工业规模虽然不大,但产值较高。

服务业为澳大利亚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

经过30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已成为该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批发业、零售业和科技服务业为主。

图11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1)推测澳大利亚工业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影响其工业布局的因素。

(6分)

【解析】分布特点可结合图示信息,主要从地域分布、产业规模等方面进行表述。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包括资源、气候、劳动力等。

【答案】特点:

内陆地区分布少,沿海地区分布较多;(2分)工业规模小,工业产值高。

(2分)影响因素:

矿产资源;气候;劳动力。

(2分,两点即可)

(2)推测澳大利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

(6分)

【解析】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可从经济发展动力、生态问题、资源状况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且容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3分)服务业附加值高,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以服务业为主,能够缓解资源桔竭等带来的经济发展问题。

(3分)

(3)分别分析澳大利亚发展批发业和科技服务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

【解析】发展批发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交通运输、原材料等方面分析;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有利区位条件从科技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说明即可。

【答案】批发业:

交通路网较密集;(1分)矿产资源、农产品等商品供给充足。

(1分)科技服务业: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1分)市场需求旺盛。

(1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为了了解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特点,某地理小组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于暑假期间前往海南岛开展研学旅行。

地理小组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搜集了有关海南岛的地形、气候及土壤发育的相关信息。

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岛上发育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赤红壤、燥红土砖红壤、黄壤。

图12为王老师给同学们发放的海南岛的土壤类型及年降水量分布图。

下表为同学们整理的土壤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表。

注:

赤红壤具有红壤与砖红壤的过渡性质。

(1)请说出甲、乙、丙、丁四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

(4分)

【解析】获取材料中有关燥红土、砖红壤、赤红壤发育的环境特征,从材料获知海南岛的地形状况,结合海南岛的位置特点及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判断出海南岛不同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

【答案】甲--燥红土;(1分)乙--砖红壤;(1分)丙--赤红壤;(1分)丁--水稻土。

(1分)

(2)结合王老师给同学们分发的海南岛部分要素分布示意图,简述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

【解析】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读图判断即可;其形成原因结合季风的特点及岛屿的地形分析即可。

【答案】特点:

东南部年降水量较大,西北部年降水量较小;(1分)大致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小的趋势。

(1分)原因:

海南岛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强;(2分)中部地势较高,东南部位于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

(2分)

(3)简述海南岛热带雨林区土壤的肥力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5分)

【解析】热带雨林区土壤肥力较低,原因从径流状况、微生物活动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特点:

肥力较低。

(1分)原因:

土壤中微生物活动频繁,分解速度快;(2分)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养分大量流失。

(2分)

2022年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二)

一.选择题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某月等温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

1.甲、乙两地纬度相近,但温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状况B.太阳辐射C.植被覆盖D.海陆位置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乙两地之间分布有安第斯山脉,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甲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月平均气温较低。

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湿润水汽的东进,乙地阴雨天气少,整体气温较高。

答案A

2.推测图示区域等温线向南部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地势落差较大C.日照时间变长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图示区域等温线向南部凸出,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这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答案D

墨石公园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八美镇,分布着众多的糜棱岩石林,但与喀斯特石林不同,它被称为构造石林。

糜棱岩因外力侵蚀差异而形状各异,大致有尖棱状、城墙状、柱状、凹槽状、金字塔状等。

糜棱岩石林含钙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呈现浅灰色或黑色等不同的颜色。

图2为糜棱岩石林景观图。

3.推测墨石公园糜棱岩石林景观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侵蚀B.断裂活动C.火山喷发D.沉积作用

【解析】据材料可知,与喀斯特石林成因不同,糜棱岩石林不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误。

糜棱岩石林形状各异,没有火山地貌特征,C错误。

它是构造石林,说明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沉积作用是外力作用,B正确、D错误。

答案B

4.推测受外力侵蚀最严重的糜棱岩石林可能是A.凹槽状石林B.城墙状石林C.尖棱状石林D.柱状石林

【解析】材料中石林形状各异,主要是受外力侵蚀后形成的。

尖棱状石林在四种形状石林中岩层最薄,说明受外力侵蚀最严重。

答案C

5.糜棱岩呈现不同颜色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湿度B.温度C.光照D.风力

【解析】糜棱岩含钙盐,容易受空气湿度影响。

湿度低时呈浅灰色,湿度高时呈黑色。

答案A

2020年10月24日,青宁输气管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管道起于青岛市天然气接收站,终于南京输气站,管道全长536千米,设计年输气量72亿立方米。

该輸气管线的建成可实现川气东送管道、天津管道、山东管网、江苏管网等储运设施的互联互通。

6.影响该工程线路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聚落C.气候D.河流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青宁输气管道工程起于青岛,终于南京,线路所经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沿线地势起伏较小,人口较密集,输气管线一般会靠近聚落布局,以便为沿线城镇提供天然气。

答案B

7.青宁输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对青岛的有利影响是

A.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加快青岛的城市化建设

C.保障本地的天然气供应D.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费量

【解析】青宁输气管道工程的建成能够实现与川气东送管道、天津管道、山东管网、江苏管网等的互联互通,能够保障青岛本地居民的能源消费,C对;结合材料可知,位于青岛市的管道枢纽属于天然气接收站,并不是为了将本地的天然气向外地输送,因此并不能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A错;输气管道的建设对城市化影响不大,B错;天然气也属于常规能源,D错。

答案C

2020年,山西省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新材料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煤-煤沥青-中间相沥青-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产业链条,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广东省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等产业,加快培育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

产业集群发展将促进产业集聚,形成新的工业地域。

8.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聚,短时间内会使该区域

A.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B.矿产资源储量增加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水土流失明显改善

【解析】由材料可推知,新材料产业对技术的要求高,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少,新材料产业集聚不会使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A错误;新材料产业以煤炭等矿产资源为原料,会导致区域矿产资源减少,B错误;新材料产业对技术要求高,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C正确;水土流失与当地的气候、地形、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等密切相关,与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关系不大,D错误。

答案C

9.广东省与山西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资源配置C.交通状况D.劳动力

【解析】由材料可知,山西省以煤炭为基础发展新材料产业,广东省技术先进、资金充足,主要发展新兴产业,B正确;两者的差异与海陆位置、交通状况、劳动力关系较小。

答案B

10.山西省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最主要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条件分别是

A.劳动力廉价距离市场远B.煤炭储量大环境压力大

C.原材料充足交通欠发达D.政策扶持技术水平低

【解析】山西省距离京津冀地区较近,距离市场较近,A错误;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可开发新材料,但是煤炭的开采和生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环境压力较大,B正确;交通欠发达不是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C错误;政策扶持不是最主要的优势条件,D错误。

答案B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扎尕那村,扎尕那村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

在该系统中,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该农林牧复合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图3为扎尕那聚落景观水平分布示意图。

11.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中林地的主要作用是

A.涵养水源,减轻旱涝灾害B.增加农田土壤有机质C.提供建材和药材D.维持生物多样性

【解析】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中的林地分布在农田外围,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轻旱涝灾害的作用。

答案A

12.促进该农林牧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①培育良种,提高单产②大力发展畜牧业③合理发展观光农业④开垦草地,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大力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地会破坏该地生态平衡,不利于该农林牧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②④错;培育良种,提高单产,合理发展观光农业均可以促进该农林牧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①③对。

答案B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距离重庆核心商圈解放碑较近。

景区建筑采用巴渝传统山地民居吊脚楼的式样,大多数楼层与城市主干道相通。

图4为洪崖洞位置及其建筑风貌景观图。

13.洪崖洞建筑大多数楼层都与城市主干道相通,主要目的是

A.降低设计难度B.方便疏散人群C.避免车辆拥堵D.削弱水运地位

【解析】建筑设计中考虑大多数楼层都与城市主干道相通,增加了设计难度;大量游客进入城市主干道,可能会造成车辆拥堵;建筑楼层与城市主干道相通对水运的地位影响不大;大多数楼层都与城市主干道相通,有利于游客进出景区,方便疏散人群。

答案B

14.作为传统民居风格的现代建筑,洪崖洞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A.傍水而建,利于采光B.高低错落,视觉效果好C.依山就势,节约土地D.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解析】分析图中信息可知,洪崖洞吊脚楼北临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