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097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x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周长

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

第2课时长方形周长

第五单元周长

第1课时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P45~4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谁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过400米赛跑?

400米赛跑的路线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

绕着操场跑一圈。

师:

一圈就是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操场一圈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周长。

(板书课题:

什么是周长)

二、主动探究,测量周长

1.描一描,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课件出示教材45页上面的两幅图:

树叶和数学书的封面。

师:

请大家拿出彩笔,在书上描出这两幅图的边线,应该用直尺的地方,要用上直尺。

学生操作,完成后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2)说一说。

师:

谁能说说自己是怎样描的?

你知道什么叫边线了吗?

请学生边说边演示,明确:

“边线”就是绕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画一周所画出的路线。

(3)摸一摸。

请学生找到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或摸一摸它们的边线。

如课桌面的边线,文具盒的边线,黑板面的边线等。

2.认识周长。

(1)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材45页中间的两幅图。

提问:

小蚂蚁和铅笔分别在做什么?

说了些什么?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请学生观察后汇报。

(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周,它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铅笔沿着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描了一周,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指一指,说一说。

①请学生集体交流,先与同伴互相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再轮流到前面在课件上出示的两幅图中指一指,说一说。

②强调“一周”的意义。

师:

怎样才算一周?

从哪里开始?

到哪里结束?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从一个点出发,沿着图形边线运动,最后又正好回到这个点,这才是一周。

设计意图:

通过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指一指等活动,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多方位的体会周长的实际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周长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3.探究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1)看一看,议一议。

①课件出示树叶和数学书实物,请学生观察并思考:

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周长?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②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

初步确定哪些方法可以用。

(2)实际操作,量一量。

师:

现在请大家找好合作伙伴,选择适当的工具,动手量一量吧。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师:

请大家说说你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怎样得出的测量结果?

预设

生1:

测量树叶的周长时,因为树叶的形状不规则,不能直接用直尺量,要先用柔软的绳子沿着树叶的边线围一圈,再用米尺测量绳子的长度。

生2:

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时,因为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的,所以可以用直尺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师:

在测量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测量的数据比较准确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多测量几次,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误差,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4)比一比。

师:

大家展示了这么多的测量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理由是什么?

学生进行评价、交流。

4.借助方格图得出图形的周长。

(1)描一描。

课件出示方格图中的图形,先请学生指一指,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再用彩笔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2)数一数。

师:

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数一数,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请学生尝试独立数出图形的周长。

(3)说一说。

师:

你们是怎样数的?

能说一说吗?

预设

生1:

我从一个顶点开始数,依次数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

那你可要记住起点的位置哟!

生2:

我先数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师:

采用这种方法的同学应该将每次数的结果记录下来,标注在图形上,防止忘记。

(4)优化方法。

①师小结:

图形的边线可以分为两类,水平方向的边线和竖直方向的边线,在同类的边线中有很多是等长的。

所以更有效的策略是分别计算这两类边线的长度,再求和。

②请学生重新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再数一数,然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在学生交流数格子的方法之后,教师进行指导和优化,使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体会到多动脑筋,多总结经验,就会形成更多更好的办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创新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上面例题。

提问:

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公园的周长是指什么?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小公园的周长就是环绕公园的小路的总长度。

这些小路连成的是一个多边形。

2.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师:

请大家根据周长的意义,尝试独立列式,并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

师:

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把算法和过程说一说。

预设

生1:

把5段小路的长度相加,即240+410+200+190+560=1600(米)。

生2:

先把能凑成整百数的两个数相加,再把得到的整百数相加,即190+410=600(米),560+240=800(米),600+800+200=1600(米)。

4.小结: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数据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用简便方法求周长,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5.深入实践,进一步掌握求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下面例题。

师:

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

它们的周长是什么?

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各有几条边,明确求它们的周长就是求各边长度的总和。

(2)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6.回顾总结。

师:

谁能概括一下我们该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求一个图形的周长,就是把所有的边的长度加在一起。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46第1题。

请学生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再观察图形,确定起点,然后用彩笔画出行走路线。

2.完成教材P46第2题。

请学生先读懂题目的要求,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最后汇报结果。

3、完成教材P47第3题。

五、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如何学习“周长”的?

多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

六、作业

 

第2课时长方形周长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长、正方形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复习旧知。

师: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吗?

谁能说一说周长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

师:

刚才我们看到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别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谁走得远?

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要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才能知道)

师:

同学们说得真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既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实践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48页上面例题。

师:

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怎样才能求出它的周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先量一量,再计算。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结果和方法。

师:

你测量了哪几条边的长度?

你是怎样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

(请学生充分表达,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预设

方法一:

先量出4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5+3+5+3=16(厘米)

方法二:

先分别量出长和宽的长度,再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3×2=16(厘米)

方法三:

先把1个长和1个宽加起来,再乘2。

(5+3)×2=16(厘米)

(3)理解计算方法。

针对只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同学提问:

你是怎样想的?

在交流中明确:

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

(4)对比评价。

师:

你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和评价不同的计算方法。

2.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48页中间例题,请学生独立解决,可以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2)交流计算过程和想法。

师:

你们是怎么量的?

又是怎么算的呢?

方法一:

把4条边长加起来。

3+3+3+3=12(厘米)

方法二:

4条边都是3厘米,可以用边长乘4。

3×4=12(厘米)

(3)对比不同的算法。

师:

比较这两种算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可以发现:

①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简便运算;②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因此可以直接用边长乘4的方法来算。

3.归纳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

经过了刚才的计算和讨论,现在我们来说说到底该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呢?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集体交流。

方法一:

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当成普通的四边形,求周长时把四条边加起来。

方法二:

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自身的特征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或(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3)计算验证。

师:

我们总结出的方法到底管不管用呢?

请大家拿出题卡,量一量,算一算上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引导学生操作,用总结出的方法列式计算求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交流、比较、总结、验证等环节,使学生完整地经历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解,更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4.用关于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这个蔬菜园是一个长方形,一面是围墙,其他三面是围栏,应该怎样围呢?

请大家先在草纸上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画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师:

要求围栏的长度,其实是求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明确:

围栏的长度就是长方形三条边的总长)

(3)算一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把两种围法都算一算,然后交流计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49第1题。

(1)请学生观察题目中的三个图形,说说它们有什么特征,需要量出几条边的长度。

(2)请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3)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教材P49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后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是如何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