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92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学雷锋 德技双馨.docx

真学雷锋德技双馨

学习雷锋德技双馨

——SVW厂退休职工XX

各位青年朋友:

大家好!

我叫XX,今年70岁。

我于1964年考上XX水利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发、输、配电专业,受文化大革命影响,70年7月才毕业分配到水电部第六工程局工作,后转到映秀湾发电厂运行分场工作,1975年由XX省电力局作为重点工程的包建人员调到SVW热电站参加建设工作,先后在热电站电气车间任电气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车间副主任,热电厂工会主席、热电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2002年底退休。

2005年3月为建设XX项目,厂部返聘我回厂项目部专家组负责热电工作。

我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32年,在SVW厂就工作了27年,退休后我又为百亿SVW建设工作了7年。

近40年来,我主要从事的是电气专业技术和热力技术管理工作。

无论是在哪一个岗位上,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我始终坚持着向雷锋同志学习,跟党走、报党恩的坚定信念,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在工作岗位上刻苦专研技术,兢兢业业为厂工作;业余时间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一技之长及业余爱好技能,为职工家属做好事、办实事;退休后我被XX(XX)化工园区聘去工作了七个月,月工资3000元,后厂里XX项目启动,得到厂领导的信任要我回厂参加项目组工作,当时给我月工资1600元,化工园区挽留我,我曾犹豫过是否回厂,考虑到自己的技能和成长是在SVW厂培养出来的,决定还是回厂参加项目组工作。

我在过去的工作中曾多次荣获SVW厂、XX市等各级各类表彰40多次,其中1979年和1983年两次评为XX市劳动模范,1984年荣获XX省劳动模范称号。

曾被厂推选为XX县第10届人大代表、XX市直辖前第五次和直辖后第一次党代表。

厂关工委希望我给大家讲一讲,一个专业技术干部怎样坚持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为厂工作,助人为乐为职工分忧,正确对待个人得失的问题。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也年轻过,我很乐意给大家讲一讲我的人生经历和体会。

一、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雷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像老黄牛一样,有吃苦耐劳、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对人民对同志有春天般的温暖。

雷锋牺牲时,我正读高中,在学雷锋的热潮中我考上大学。

在那个年代学雷锋、树新风、助人为乐是我们时代的强音,也是人人的行为准则。

我为人人、扶老携幼、让位让座、当好人、做好事、见困难就上、见名利就让等社会风气确实让人很是振奋。

我和雷锋一样,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在旧社会我虽然还小,但也看到家庭受苦、受难、受剥削、受欺压,生活困苦的一些情境,我母亲长年生病无钱医治,30多岁就离我们而去,丢下父亲兄弟和我三人,当时我还不到10岁,家庭处境非常困难。

而我却能一直读书到大学,因为中学期间党和政府给了我高额助学金补助,大学期间费用全免,并发给一定零花钱和一些学习用具及衣物。

当时有人统计,要60个农民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因而我感激党和政府,觉得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暗下决心要像雷锋一样报答党和国家,报答人民。

参加工作后,我被分配到水电部第六工程局参加引水隧道开挖,虽然专业不对口,又是重活脏活,但我仍然努力工作,不怕苦和累。

1972年10月在工程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选为工程队团支部书记,评为水电六局先进个人。

1973年,我调到XX汶川县映秀塆发电厂参加水能发电机组运行倒班工作。

该电厂是专供XX安县核工业的战备电厂,整个厂房全部在山洞里。

当时由于我没有实际经验,加上文化大革命影响了我们的一些学业,很多设备不认识,性能和用途搞不清,一、二次电气图纸看不懂,运行操作无从下手。

有一次电气事故班长要我去恢复厂用电,把我吓得肚子痛往厕所跑,这怎么能报答党和国家呢。

想起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想起雷锋处处都要为党和人民着想的精神,我开始鼓起勇气,不怕丢面子、不怕被人指脊梁、不怕别人白眼相看,脸皮放厚些,姿态放低些,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请教,到现场进行设备实际核对,把书本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多看、多问、多搜集资料、多记笔记,一年多的功夫我就掌握了所有的电气、水轮机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由于表现可以,运行分场选我为党支部委员并作党支部干事兼团支部书记。

1975年,我调到SVW热电厂工作。

当时SVW厂是全国引进的四大XX生产企业之一,是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

建厂初期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指导下,上万人的SVW现场到处是临时工棚和干打垒房,只有几幢砖结构房,公共设施只有工矿贸易商店和邮局各一个,临时汽车站只有上下午各开一班车到XX。

住的是上下铺,吃的是伙食团,走的是扬灰路或水泥路,施工现场一片泥泞,没有高统靴根本就无法行走。

住处非常拥挤,发给技术干部的书桌都无法领回去安放,图纸、资料、书籍只能放在床头。

我分到发电车间任电气技术员。

第一任务就是培训工人、协调电气设计安装中的技术问题、搜集资料、编写规程、绘制生产和学习用图、设备命名编号等生产准备工作。

打铁必须自己硬,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坚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那时收入微薄,两个孩子和家属在XX,每月都有青黄不接的感觉。

为了工作的需要,我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买专业技术书、工具书和笔记本,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当时出差和上街第一要去的就是新华书店。

为了做好生产准备工作,下班后,我就在宿舍蹲在地上以床为桌子学习、做记录、制图纸、编写规程,后嫌床铺软了又用1元钱买了一个桉树方凳做桌子,在这种难苦条件下工作了两年多,与车间其它同事一道圆满完成了培训开车生产准备任务,主六千伏供电系统所有生产准备工作获得XX市电业局审查通过,1977年10月主六千伏母线正式带电,拉开了SVW厂进入调试投运的序幕。

1978年我被评为全厂十大标兵之一,当年提为车间生产副主任。

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还很穷,SVW厂又远离城市,交通不方便,职工收入低,生活配套设施也很差。

在那个年代,手表、电视机、录放机、收音机是稀奇货物,要买这些家用电器、手表需倾全家之力,修理费用昂贵,修理店少,要修这些东西也很不方便,有的修理人员为多收修理费用,甚至把小问题说成大问题,还有的把好部件甚至整个机芯换走(主要是进口瑞士表)。

我把这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能为这些同志解决点困难呢?

于是,我默默地学起相关修理技术。

买了相关的书籍,订了相关的杂志,慢慢学会了修理手表、电视机、录放机、收音机及其他家用电器技术,并买了相关的修理工具,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时间为周围同志解难,做到有求必应,从不推脱,有些大型电器不便搬运就主动上门修理,直到现在都还有人找我。

那些年厂团委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我每次都参加,就连在XX开先进工作者会也不忘为民服务。

根据退休后的修理记录统计,我为周围职工家属和社会人员修理钟表4200多只(次),修理黑白和彩色模拟电视机40多台,修理的及其它家用电器(如收录机、收音机、电风扇)还未作统计。

其它单位的生产设备坏了找到我,我也不推脱,如原厂大集体有两台高频塑料热合机坏了,找不到人修理,单位找到我后,我就利用说明书电路图,结合自学的高频振荡电路,高频塑料热合机原理,义务去帮助修理好了并长期维护这两台热合机。

二、雷锋精神始终是我钻研专业技术和努力工作的动力

雷锋因公牺牲时只有22岁,他56年高小毕业后参加工作,当过通讯员,参加过鞍钢焦化厂建设,60年入伍当兵,62年8月因公牺牲。

他虽然只有6年短暂的工作时间,但是他对待学习善于挤和钻,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这种精神一直成为我钻研专业技术和努力工作的动力

建厂初期,我厂专业技术干部少,我虽是大学生,技术员,但我从没有在人面前拿架子,始终跟一线职工在一起,一同干,一同流汗。

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制度:

“一前”、“一后”、“一承担”,即脏活、重活、责任大的活和别人不愿去干的活我走在前;有利益享受的时候我走在后;有问题时我敢于承担。

在技术学习上要有钉子精神,只要勇于往里钻,总是会钻进去的。

1977年我在电气车间工作时,当时的现场党委书记、指挥长张黎群同志提出“背水一战、按时投运”的号召,并亲自到电站给我们打气,说电站是龙头,一定要把第一炮打响。

为确保SVW厂龙头装置热电站供电系统按期带电投运,负责热电站筹建工作的全体人员全力投入了紧张工作之中。

我接受了一个从未做过又不太熟悉的全厂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工作,当时别的同志曾提供过几套定值但都不能满足要求,继电保护定值拿不出来调校就不能按时送电,一系列后续工作将难以进行,按期投运便无从谈起,指挥部给电站下了死命令。

时间催人、形势逼人,在当时政治压倒一切的情况下,面临着进度和失败后身败名裂的压力,我放弃了可能毁于政治风险和个人得失的想法,勇于接受了任务。

我查找资料、四处咨询、八方请教,到XX电业局、XX电厂、XX供电公司、XX供电公司拜师学艺。

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到吃、住、行都不方便的施工现场,我为了核对设备进行保护计算,在电厂基建现场临时工作地铺块五层板睡觉,在施工单位食堂搭伙。

在工作环境既无降温设施又无吹风设备的情况下,酷暑天赤膊上阵,凭借着学习咨询得来的知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反复摸索、反复思考,在现场坚持二个多月(当时无计算器,只能靠计算尺和笔硬算)继电保护定值才基本算出来。

经调试合格,保证了1977年10月供电系统一次带电成功和单机试运转工作,12月锅炉正常升炉、汽机按时开车、发电机如期并网发电供热,为全厂开车创造了条件。

1978年SVW热电厂投产后,安装单位遗留了一些问题。

如zzQ-4自动准同期装置未调试出来投运,作为甩项遗留搁置下来,此项工作主要解决发电机的自动安全并网问题。

当时我是发电车间生产副主任,出于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新工人试生产安全的担忧,主动提出将zzQ-4自动准同期装置自行组织调试投运。

那时的大环境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加上政治压倒一切,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像我这样工作经历又短,属于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辈,很多人看不起。

也有人担心,认为发电机并网非同小可,又无正规调试设备,安装调试单位都做不了你还敢做?

当时一些人(包括有的领导)公开对我说是“胆大妄为”、“太狂”、“好表现”、“出风头”等,我制订的调试方案也拒绝审批。

面对各种非议和压力,我没有退缩,担着风险、承担着责任、顶着压力,凭借在原单位运行倒班时学到的经验和通过自学对zzQ-4同期原理及其电子电路的了解,带领一些不怕承担责任的继电保护班同志,按调试方案在一周时间里用现场简单设备反复进行调整试验,调试中发现和修复了已损坏的元件。

调试完在试并网时,相关负责人一个都不愿意留在现场,主要是怕一旦试并网失败难免承担相应责任。

在当时的政治空气下试并网失败、特别是并网时装置出错损坏设备可被认为是破坏全国引进重点项目,破坏生产而被追究责任甚至有可能坐牢,风险可大了!

由于我一直参加实际调试,设备动作情况我心中有数,进行的空试和实际并网最后都获得了成功,完全达到装置应有的性能和并网的预期目的,领导组织验收合格,准于投入运行。

后来有人说我是艺高胆大,改变了人们对我的一些看法。

此装置一直运行了二十多年才被性能更好的新装置替换。

SVW厂天然气化工装置是由法、德、英、日进口的设备,其化工装置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定值是外国人整定的,一旦打雷或电网波动就跳闸,有时一个月就跳三、四次,据我不完全统计,17年中影响特别大的跳闸达47次以上,给化工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一是突然停电给安全带来威胁,曾损坏过一些设备;二是停开车造成物料大量浪费,增加生产成本;三是减少了产品生产量。

1980年,我向厂部提出这一问题的整改意见,但遭到当时主管化工技术工作领导的反对。

认为是外国人整定的,有权威性,化工装置易燃易爆,改进后万一出事损坏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引进的装置,责任重大,谁也负不起责任。

因此整改意见未被采纳。

1994年我直接向厂长再度提出,同样无人支持又被搁置了,出于对厂的关心,对技术的把握和责任心我一直未放弃过。

直到1997年通过厂科协大力促进,在上任不久的徐刚燮生产副厂长的支持下,整改意见得以初步实施,初步解决了电压波动引起的化工装置动不动就停电而停产的现象,为SVW厂化工装置解决了一大技术难题,得到厂领导和有关人员的信任与支持。

现任领导严厂长更是重视全厂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工作,2006年和今年两次对老区继电保护进行了校核,亲自过问与审批。

1986年起,SVW厂处于节能改造、达标生产、大发展阶段,我参与或领导了当时的技术改造、新项目建设等多项工作。

如1987年的压差发电节能改造、1989年的油顶汽改造、1992-1997年的煤锅炉建设工程、1999-2003年的SVW厂扩建翻番的机电炉配套建设工程。

在“产品技术升级大行动”中,组织实施了十多项技术改造。

为确保这些项目能安全、优质、按时完成,我学习和了解热力机械、化学水、热工仪表、给排水等方面的知识,现在工作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三、青年职工要学习雷锋,有理想有抱负,成为发展SVW的栋梁

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老一辈负有帮助的义务和责任。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这些人退休前也曾承担着SVW的希望,我们现在退休了,SVW的希望就转到你们年轻人身上了,这是历史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我历来认为,我们掌握的知识和本领,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的,因此我们对于后人就不应该保守,培养年轻人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人说我为人低调,我自认为自己从不以什么权威面孔示于人,也不以什么权威训人。

我主张知识共享,技术民主。

我在电气车间任副主任时,在运行班组开展四种培训方法,即理论讲课、抽问讲解、技术问答、事故预想,为了减少误操作,开展了“千项操作无差错”活动,至今发电车间还在实行。

我在热电站任总工程师时,对技术人员开展了“三个一”活动,要求车间对技术人员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针对现场实际的技术讲课;每个技术人员至少每月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或技改技革建议;每个技术人员每年至少发表一篇技术论文。

通过这些活动,使工人和技术人员缩短学习时间,增加了钻研技术业务的动力和压力。

为了培养技术人员,在技术讨论中我从不先下定论,强调技术民主各书己见,在争论中引导,在争论中了解,在争论中掌握,以理服人,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包括自己)。

我的学习记录从不当作私有财产,谁需要都可以借去复印或抄录,谁有什么问题找我咨询从不推脱敷衍。

因此我得到同事们的尊重,我很感谢他们。

我觉得这样做就是学雷锋、报党恩。

在现在竞争的时代,为了自己升迁,一些人保守起来了,必要的技术传授减少了,这对工厂很不利,尤其是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我想更不应该这样做。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

作为年轻人,必须要用雷锋的钻研精神,活到老学到老,要多向先到厂的同事请教,向现场实际学习。

不能无理想、无报负,过日子混时间,谈情说爱放最先,老父老母靠一边。

唐朝颜真卿有一首诗写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意思是说少壮不努力,老来图伤悲。

当然从校门到工厂门有一个过程,即理论与实践的过程,创新与改进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难的,有时还有风险,我们都经历过,但只要肯钻研,勇于实践,敢干担当责任,最终胜利会属于自己。

这里边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就有了动力,就有了积极性、自觉性和持久性,这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所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一段话: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们厂其实有很多顶点需要去攀登:

天然气和煤大涨价,我厂产品利润很薄甚至有可能亏损,如何开发高附加值新品,搞精细化工?

天然气有没有其它气源来顶替?

天然气和煤价继续上涨,SVW现有产品无利可图时SVW厂的出路在哪里?

SVW现有生产成本很高,浪费也大,怎么样节能降耗降本增效?

生产工艺如何改进,降低物耗,提高产成品率?

如何更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各生产装置的安全生产,减少非计划停车?

等等。

只要你肯钻研,SVW厂有很多事情要你们去做,SVW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祝愿大家为SVW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12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