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85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通讯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物通讯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物通讯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物通讯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物通讯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通讯稿.docx

《人物通讯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通讯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通讯稿.docx

人物通讯稿

人物通讯稿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

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

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

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

这里缺医少药。

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

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

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

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

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

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

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

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

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

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

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

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

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

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

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

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

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

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

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

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追溯到多少岁月的顶峰,千百年风云变换,是发展指使这科技,是思想酝酿着传奇。

千百年来的想象空间,一个个连成的精神片段交织在一起,动画的孕育而生满足的不是一个人的私欲,而是一群人的最求。

提到动漫,不难想到的是动画片导演宫崎骏老师。

他,一个在全球动画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他,一个被迪尼斯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一个获奖无数的动画片导演。

也许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对于一个动画片爱好者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位白胡子老爷爷。

宫崎骏老师的个人魅力。

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的预言:

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琪罗的活力。

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

八十年后,世界动画界最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

宫崎骏老师是日本动画界的传奇。

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

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

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可以说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

宫崎骏老师影响力很大。

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尼斯、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

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

他这份执著,不

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斯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

宫老师在动画电影事业上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金钱衡量的范围,从1989年,电影旬报十佳电影第1位开始至今无数的嘉奖榜首人,(范文网)一路谱写着他汗水的结晶。

他的作品总那么的和蔼,那么的亲切。

宫老老师的影片背景的画风始终是清新浪漫的,总有一种能让人想要回归自然的感觉。

尤其是影片中出现的天空背景,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使人不禁生出一种遐想,似乎想要到那背景中去寻找远离城市污浊空气的清新中,去感受自然之美。

这一切一切,都表现出宫崎骏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也颇富有意义。

宫老师有着自己的思想,绝不顺波逐流,这实在是日本的耻辱-宫崎骏对前首相麻生太郎念错汉字的看法。

我想这能足够表明了吧。

宫崎骏老师,一个动漫事业的佼佼者,一个在生活中挖掘出金子又为别人照明的人,一个在现实与幻觉中徘徊的人,一个打破安静又充满激情的人,一个我们在动画片的创造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人……

 

 

一、通讯的涵义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二、通讯与消息有几点区别:

1.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2.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3.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

4.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三、通讯的类型

1.访问记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

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

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

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

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

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

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

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4.特写

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特写

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6.集纳

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

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

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8.巡礼

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

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

两头指上头和下头。

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

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

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

也就是吃透上头。

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

即要吃透下头。

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1.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

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2.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

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

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3.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

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五、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

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

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

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

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

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

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

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

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

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

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

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

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

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

南浦、杨浦两座桥――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桥、外高桥两座桥――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

改革、开放两座桥――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

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

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

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

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

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六、通讯的表达方式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

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

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

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

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

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

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

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具有实录性,不可妄加虚拟。

七、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

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

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二忌有魂无人。

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三忌千人一面。

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前写过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四忌褒一贬百。

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特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

而应用水涨船高的方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

五忌写全人。

主要是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

所谓软与硬,即指既要写关键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琐事的小点滴。

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

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

所谓正与反,是指对报道对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摄影。

把新闻人物写成没有七情六欲、满口豪言壮语的神的做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写作。

把常人写成超人、圣人,把新闻人物写成高、大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全人。

如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难产亦不离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科学家有了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还说对不起;做菜时,也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

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

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

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

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

在写作前,作者就应分析手头占有的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

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

有一个骨干性材料,便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2)写好事件的高潮

没有高潮,事件就是死的,就是平淡无味的。

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故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3)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而事件又终究离不开人。

写好关键人物,又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4)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

也要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它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

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

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

要将事实作经验性的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的要求有三点:

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

如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

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

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

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

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

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

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

其形式也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

风貌通讯重写作者见闻,而这见闻又须是新的见闻,能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变化。

因此,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特征。

(2)善用对比衬托

要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一种手法。

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来衬托事物的变化。

(3)丰富知识,增添趣味

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

但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4)叙论结合、情景交融

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

可以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人物通讯写作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

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

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

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

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来。

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

中国有句古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

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

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

一、人物通讯写作对象的选择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总之,请谁来当新闻人物,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

二、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5.通过事实塑造人物。

三、人物通讯写作要求

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

写作对象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

也就是说,选择的采写对象如果与当下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不相吻合或相差甚远,则不能让广大受众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就难以收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的社会效果。

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集中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二是事迹可信度要高

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在人物通讯题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这类人物的写作具有代表性。

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这类题材写作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表现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

然而,这一榜样法则在人物通讯的报道实践中带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表现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

带有普遍性特征的偏差在于:

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是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从而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弊端。

为此,我们只有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才能挖掘出真实、可感的血肉来。

三是故事情节要生动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这里虽然讲的是作诗的经验,但如果把它引用到新闻报道上也是十分妥贴的:

这里的言可以指新闻报道的文体;情就是新闻人物的情感,或称作者诉诸文本而传达出来的情感;人就是受众。

通讯往往特别强调事件对受众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情感诱惑力。

四是报道人情味要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谈到新闻写作的艺术和人情味时说过:

记者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念给听众听的。

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的报道不清楚,无趣,写得不好,那么他们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就会转而选择其他的报道。

为了吸引、取悦易变的受众者,记者开发出许多讲故事的方法、技巧和策略,这些方法能使报道生动、吸引人。

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

新闻记者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

使用人们常用的词汇讲述故事。

记者通过寻找到与事件有关的人,使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

人情味是新闻的要素之一。

就像一本小说那样,小说里到处都是人的故事,新闻故事也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

如果人物故事构思得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牵着鼻子走。

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

五是要有典型的事例

任长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破案神速,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人民战士杨利伟驾驭神舟遨游宇宙,圆国人的太空梦;白衣天使叶欣,面对非典的肆虐,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始终战斗在抗击的第一线,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次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极多,有教师,有干部,有解放军,有武警战士和公安战士等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

只要你能走近你熟悉、喜欢的先进人物,或实地采访,或查阅收集资料,那么,人物通讯报道就一定能写成功。

四、人物通讯的写作注意事项

1.不要抓到材料就写,要在研究材料上多下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