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628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docx

高三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复习题

达标测评卷十二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0·临沂质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换取外汇,购买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进口物资,中国政府决定创办广交会。

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

第一年广交会(  )

A.利用了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B.标志着工业化建设起步

C.奠定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2.(2011·广东六校高三联考)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经济成份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3.(2010·常德模拟)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该篇社论的关键词应该是(  )

A.国民经济恢复 抗美援朝 第一个五年计划 道路探索

B.抗美援朝 第一个五年计划 道路探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国民经济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规模建设 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4.(2011·安徽百校论坛第一次联考)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5.(改编题)该图中的图例没有完成,如果需要完成,则空白框的图例说明应是(  )

1950~1956年我国工业经济成分变化示意图

A.社会主义国营企业B.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

C.国家资本主义工业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6.(2011·北京高三起点考试)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1957~1960年工业、农业生产总值

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7.(2010·长沙一中模拟)1958年的《红旗》杂志转引了毛泽东的一句话:

“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反映出当时政府(  )

A.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8.(创新题)对下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1960年

-22.8%

47%

223%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9.(创新题)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

10.(创新题)“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没有反映(  )

A.农民拥护党的政策B.使农民获得分配自主权

C.农村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民公社被撤销

11.(改编题)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

“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

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78年,中国已经成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12.(2010·扬州模拟)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农民签定承包合同书

A.促进了农业当时生产力的发展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使农民获得了的生产自主权

13.(2010·天津宝坻模拟)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柱状图,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基础地位的下降B.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C.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D.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14.(2010·湖南师大附中考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15.(2010·长沙一中模拟)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

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16.(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下对这两种制度的分析评价,正确的是(  )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是作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政策

C.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D.是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17.(2010·上饶模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赶英超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18.(2011·潍坊质量检测)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9.(2011·宣城调研)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

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③的内容应该是(  )

A.经济技术开发区B.沿海港口城市

C.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

20.(2011·湛江一中测试)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

①摸着石头过河 ②不是一帆风顺 ③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D.①②③都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2011·宣城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将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口贸易改为广州一口贸易。

当时朝野普遍认为茶叶、大黄能扼制外人生命,因此,每当中外冲突发生,便以闭市、封舱为威胁,即停止与西方商人的贸易,或将贸易从甲国转让给乙国,作为逼使“外夷”就范的手段。

这就是愚蠢的“以商制夷”的政策的由来。

在世界发展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关键时刻,中国对发展机会选择的严重失误,固然是由于对世界大势的盲然无知,但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可以划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

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新浪网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未能把握发展机遇的因素有哪些?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最后提出的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4分)当时“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喀什经济特区与深圳相比有何优势?

(4分)

(4)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2分)

22.(2010·启东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

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

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

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

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的社会原因。

(2分)

 

参考答案

达标测评卷十二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B 【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当时苏共召开“二十大”,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毛泽东认为应从中吸取教训,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但实际并未完全突破苏联模式,D错;A是指邓小平理论;C应指改革开放时期。

5.D 【解析】从图例来看,白色部分在1950为37%,1953年减少为14%,到1956年已完全消失,据此可判断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通过改造,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完成公私合营。

6.A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看出,在1957年-1960年期间,工业产值大幅增长,而农业产值大幅下降;其原因主要为A。

7.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和人民公社的规模,反映出当时政府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指大跃进运动;A、B明显与材料不符。

8.C 【解析】本题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农业增长率为负数,而重工业增长率为223%,这表明国民经济建设比例严重失调。

9.B 【解析】1950年-1952年,国家实行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增加;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比例失调,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产量下降。

A、C、D在时间上不吻合。

10.D 【解析】材料描写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A、B、C正确。

人民公社被撤销是在1983年,本材料没有反映出来。

1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的理解。

A不符合史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B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但改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并不是改变社会性质,排除D。

12.A 【解析】C只符合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B、D只符合农民签定承包合同书。

无论是通过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农业,还是发动农民签定承包经营合同书,都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看出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有较大增加;从时期来看,这种变化主要因为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

14.A 【解析】“流转”是流通转让的意思,目的是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有些发达地区就显得不太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进行调整。

但并不代表它已经失去存在必要了。

土地流转的是使用权,并不改变土地所有制。

农民只是将土地再转包给他人使用。

15.D 【解析】通过阅读题干,可判断出A、B、C属于大跃进时期的现象,而D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现象。

16.C 【解析】1953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未正式确立,所以A错误。

作用都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B错,C正确。

D不符合对农业的改造。

1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全面理解并概括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所列举的一系列变化来看,本质上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不断成熟的过程。

其他表述不能全面地反映材料的主题,只是D的具体表现。

18.C 【解析】将“计划”表述改为“规划”主要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现实需要。

19.D 【解析】可从开放的进程、意义及所显示的字迹来推断出答案为D。

20.C 【解析】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探索中既有成功之处,又有严重的失误,充满了艰难曲折,但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努力,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1.【解析】第

(1)问,首先要认真解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概括出未能把握发展机遇的因素。

然后再结合所学,回答深层次原因,肯定为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原因。

(2)问,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

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回答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3)问,以现实热点问题切入,回答时须结合材料三、四,并联系所学知识来回答,注意答题的多角度。

第(4)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回答时最好要注意全面认识材料,找到材料所体现的共同主题。

【答案】(1推行闭关锁国和“以商制夷”政策,妄自尊大,愚昧无知。

(3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分)

(2)理解:

旧中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中国,同时受国内“左”的思想影响,关起门来搞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低。

现在通过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4分)有利条件: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深圳等特区临近港澳,交通便利,是著名侨乡。

(4分)

(3)资金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体制优势;经验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任答四点得4分)

(4)闭关国衰,开放国兴;发展是硬道理。

(2分)

22.【解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主要根据所学的有关英国圈地运动的知识分别从变化、原因、关系三个方面作答。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特点的回答主要是看图片,对原因的回答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两个特点分别分析。

第(3)问,考查对文字材料的解读能力,以1978年为分界线概括特点,抓住城市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后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答案】

(1)变化:

英国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2分)原因: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开始了圈地运动。

(2分)关系:

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市场和原料,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工业革命又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4分)

(2)特点:

①城市化水平低;②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地区及沿江通商口岸。

(4分)原因:

①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压榨及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抑制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2分)②东部、东南地区及沿江通商口岸历史上工商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近代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大,资本主义工商业相对发达。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