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102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语文试题1031.docx

初一语文试题1031

初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啜泣chuo眩目xuan嶙峋lin

B、休憩qi瞬间shun吮吸yun

C、采撷xie潸然shan困厄e

D、腻烦ni无垠yin穹隆qiong

2、下面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匿名花瓣偏僻

B、沐浴祷告引擎

C、玫瑰憔悴诀别

D、虐杀贫瘠繁延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衢州古老的城墙一角,仍被地保留着。

B、在与人类长期厮守相伴的物种正以平均每天上千种的速度从地球上。

C、中国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开幕式于2004年9月7日在博物馆广场举行。

A、精心消失隆重B、精致消失隆重

C、、精心消灭热烈D、精致消灭热烈

二、文言文阅读

(一)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亦说乎

②不知而不愠

③思而不学则殆

2、根据原文,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应填的句子是:

①,不亦乐乎?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三人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秉烛①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②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注释:

①秉烛:

点烛。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②盲臣: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 ②安敢戏君乎(    )

  ③恐已暮矣(    ) ④臣闻之(   )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生日

(1)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2)妻子边找酒边唠唠叨叨地说:

“没听说谁的生日是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

”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3)屋里的电灯灭了,烛火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

(a)我的眼睛湿润了。

(4)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

她说:

“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

(5)(b)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

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她却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

(6)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惟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

我说:

“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

(7)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

“不讲究就算了。

”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8)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

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却不仅这一点。

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读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

“生于1934年12月14日。

”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9)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

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一次为她的生日做些表示呢!

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10)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11)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

“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12)(c)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把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

“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

来,牧牧吹蜡烛。

(13)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啊!

(14)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

我对儿子说:

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

(15)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

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第

(1)、

(2)段中有三处暗示了此次生日的特殊,这三处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联系全文看,标题“生日”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第(7)段中说“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第(9)段中说“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互换?

简要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a)、(b)、(c)三处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3分)

(a)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读罢上文,忽然想起前不久,某校一名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

给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

此举让家长、学生感慨良多。

为了避免出现文中的遗憾,我们应该在平时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

请想一想,列出几点你应该做的事。

(2分)

(二)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尸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

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

“我应该付您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

“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

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

“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衰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

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

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

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

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德。

(1分)

2、“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是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有照应。

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写法的地方来吗?

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

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别气馁,要坚持“我能行”;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请别沮丧,要坚持“我能行”;……

“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持“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都会应刃而解.

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一、1、B2、D3、A

二、

(二)1、向怎么晚听说

2、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3、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

(一)

1、30岁生日却点燃了53支蜡烛。

生日提前两天过。

摆放了母亲生前喜爱的炒花生。

2、①妻儿为"我"过生日。

②"我"为母亲过生日。

3、不能互换。

"莫名"指说不出,"莫大"指极大,前者突出了母亲的难言之情,后者突出了"我"的深深忏悔。

4、a处:

虔诚的忏悔和自责。

b处:

感受到母爱后的激动。

C处:

既有喜悦、激动,又有遗憾、自责。

5、略。

(二)

1、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2、是处在困境重大的男孩看到生活中的爱心。

3、答案不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前后呼应

5、答案不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扬州个园

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意: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

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①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

②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③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④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⑤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阳,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扬州个园取名“个园”的缘由是:

(1分)

2.文章介绍个园时,用了哪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句?

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分)

3.结合文章,解释文中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6分)

(1)“秋山……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

泼辣

(2)“看此山,山势巍峨……气象果然不同一般。

气象

(3)“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

似与不似

4.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在文章第二段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3分)

5.根据第4段内容,将第4段划分层次正确的是()(2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6.扬州个园的特征是(2分)

7.全文的结构安排是()(2分)

A.“总——分——总”式B.“总——分”式

C.“分——总”式D.并列式

 

 

 

第四单元语文测验参考答案

一、一、     zìzhuóyìjiédingzhànyìchìkuìlǖèshūqú

二、二、     湍凛烹遐驯壑湃琅忿挟纤顷

三、三、     1.阴暗的云彩

2.形容恳切

3.事物的重要关键;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

4.第二天早晨

四、1.伫立2.清妙3.熔化4.积习

五、A.篷---蓬B.应---映C.朗---琅D.飘---漂

六、1.“简直”是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

这里是强调了大地像一块紫水晶,形象地表现了霜在阳光照映下,背光的一面紫光透亮的特点。

2.2.    “枯竭”在这里是动词。

是表示干涸、断绝的意思。

这里形象地表明了丰富的想像力对一个民族生存的重要行。

3.“赞叹”是动词。

是称赞的意思。

这里表现了英国前首相对葛洲坝工程的赞美、称颂。

4.“啊”是叹词。

这里表明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

七、略

八、1.《自然和人生》日本小说家散文家

2.《水经注》郦道元

3.南宋陆游唐代刘禹锡

九、1.柳暗花明又一村2.暂凭杯酒长精神

3.沉舟侧畔千帆过4.大漠孤烟直

十、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十一、1.像屏嶂一样的高山2.真、实在

3.急流的水4.消失

十二、1.既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十三、1.因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个”字。

2.步入绕过转过步下空间顺序

3.

(1)本意是指有魄力。

这里只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很有魄力。

(2)这里指景象

(3)既像又不完全相同

4.湖石傍门,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5.C

6.6.      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7.7.      B

1.问;戏弄;明亮;听说2.考查占文翻译能力。

联系上文,抓住关键词“孰与”+Q'

2.“昧”可译句:

(秉烛之明)比摸黑走路,谁(哪个)好(强)?

3、4考查文意理解能力。

文中两人的心态不同,对“暮”字含义解说各异。

答案:

前者“暮”为时间晚了,迟了。

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后者“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

5.考查概括文章主旨能力。

答案:

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

9

(一)

19、30岁生日却点燃了53支蜡烛。

生日提前两天过。

摆放了母亲生前喜爱的炒花生。

20、哦、①妻儿为"我"过生日。

②"我"为母亲过生日。

21、不能互换。

"莫名"指说不出,"莫大"指极大,前者突出了母亲的难言之情,后者突出了"我"的深深忏悔。

22、a处:

虔诚的忏悔和自责。

b处:

感受到母爱后的激动。

C处:

既有喜悦、激动,又有遗憾、自责。

23、略。

24、略(提示:

可赏析的内容很多,如构思、描写方法、语言……答题时应"自选一处",不要到处"开花"。

赏析的语言要简洁)

25、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26、是处在困境重大的男孩看到生活中的爱心。

27、答案不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8前后呼应

案不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