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27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docx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浅谈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

姓名:

李赉周,职务:

董事长兼总经理,时间:

2008年01月

作为一个人,谁都渴望成功。

什么是成功?

就是实现心中的理想。

而怎么样才能成功,怎么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我认为,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我在当兵的前两年,碰到了一本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艾思奇写的,我读了几遍,并认真的作了笔记,这本书对我的一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它告诉了我怎么样认识世界,怎么样分析事物,怎么样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探究事物的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本书,讲的是哲学问题,下面我想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先解释几个哲学名词: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即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主观唯心主义,如“唯我论”,二是客观唯心主义,如“上帝创造世界论”。

△辨证法——承认矛盾,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把唯物论和辨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是由辨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部分组成。

一、辩证唯物论

辨证唯物论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其基本观点是: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1、实事求是的观点

辨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事求是。

而不仅仅从书本出发,从主义出发,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实践标准”的大讨论,彻底否定了“三个凡是”的观点,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开创了中国改革开发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

毛泽东在带领全中国人民革命的斗争中,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这个实际出发,走建设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坚决抵制了左倾机会主义盲目攻打城市的瞎指挥;创建了“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十六字作战方针,抵制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阵地战、拼消耗的作战方针,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2、群众观点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最接近实际,了解客观事物,因此,我们的一切政策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检验。

我们培养和任免干部,一定要多听从群众意见,我们的政策一定要得到绝大多数员工的赞成和拥护。

我们要客观地了解我们的工作是好是坏,就要作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调查。

3、物质是基础,物质决定精神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此,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注重员工的物质利益,有没有使员工的实际收入增加。

如果我们只喊政治口号,而不能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就一定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

我们的政策制定,一是首先要从人性的基本欲望出发,而不是压制人性。

人的需求五个层次分别是:

生理的需要(生存、饥饿、口渴、性欲)、安全、感情和归属、地位和受人尊重、自我实现,要逐步逐层次满足员工的需求。

员工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他的积极性。

4、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必不可少的观点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精神)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加强对员工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的教育,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员工表扬、尊重也是满足员工较高需求,给员工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更是人的最高需求。

当有的人物质保证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更多需要的是尊重、表扬和发展的机会。

二、唯物辩证法

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

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有唯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心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头足倒立的辩证法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

虽然它也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矛盾的原理,但它的指导思想是唯意识论。

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例如一些同志看人,这个人要么就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这就是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

1、下面解释一下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

=1\*GB3①对立统一规律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提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在内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

A对立面同一和斗争

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是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

例如中央和地方、总部和大区、大区和分公司、办事处,都是对立面,又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又如夫妻之间,也是对立面的统一,甚至我们每个人自己也是对立面的统一,你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缺点,也有优点;有自律的一面,也有惰性的一面。

夫妻之间这对矛盾,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夫就无所谓妻,工作中、生活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但夫妻之间又往往有矛盾,有相互排斥,矛盾处理得好是恩爱夫妻,矛盾处理得不好,如果相互之间性格不合,互不相让,不能尊重对方,矛盾就会激化,变成夫妻反目,闹离婚,争财产,甚至消灭对方。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

C、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为什么说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因为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不满足这些条件,就无法同一。

为什么说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因为它具有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的交替过程中。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工作、生活中各种矛盾、困难的存在,就明白了问题、困难是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存在的,不要成天愁眉苦脸,人要工作,要生活,就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面对矛盾,面对困难,不断地去解决矛盾,克服困难。

D、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斗争,不断解决。

有的矛盾通过工作,使矛盾暖和了,同一性占了上风,矛盾的双方暂时和平共处了,这是好事;有的矛盾不断斗争、激化,最终导致矛盾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例如国共两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又团结,又斗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什么时候第三次国共合作,有可能取得台湾和平统一。

国共合作第一次破裂,导致了国民党统治的巩固和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开始,国共合作第二次破裂,导致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惨败,共产党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正是这种国共合作的存在→破裂→合作→破裂,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我们秀珀公司的发展、前进也是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的斗争中进行的。

例如,工程直销是我们秀珀发展的传家宝,但是今天又成为了阻碍我们秀珀发展的瓶颈,到今天,我们必须实现营销变革,要变工程直销为发展经销商,我们只销产品,因为毛利下降,资金积压严重、周转不灵、资金的问题成了主要的新的矛盾。

我们必须解决这个矛盾,秀珀才有可能再大踏步前进。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GB3②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是指数量的变化,质变是指性质的变化。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质变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变的扩张。

例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片树叶压死大象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贪污犯的蜕变过程

认识了量变到质变这样一个规律,我们如何学习、利用呢?

一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例如喝酒,一次喝一两二两,对身体有通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再喝一两二两,可以搞气氛,再喝下去,没有节制,你就要喝醉了,要不翻肠倒肚,吐得一塌糊涂,要不出尽洋相,甚至喝得胃出血,甚至一命呜呼。

我们作为办事处经理处理人、事,批评或者表扬,制度的宽或严,掌握这个“度”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工作能力的表现。

对于好的转变,比如金牌业务员取前10名,第11名就不是金牌,那你就要努力帮助,促进这个业务员再努力一点,说不定回款再多1万2万就是金牌了。

有个990+10理论,水烧到990C不开,再多10C,水就开了。

因此对于好的质变,我们经理就好为办事处,为下属员工促进这个质变的完成。

对于坏的质变,例如……,我们要努力控制,使其不达到那个度。

二是我们要建立严格的制度管理,使品质不太好的人做不成坏事,品质好的人变得更好。

秀珀公司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不断循环重复的发展过程。

我们只有不断地做强做大,才能促成秀珀公司的质变。

秀珀公司的上市将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一个大的质变。

很多同志不理解或不赞成我们每年的销售额增长指标,他们不明白量变引起质变这样一个道理,不明白没有量就没有质的道理。

假如秀珀公司还是当初那个1年才几十万、几百万销售额的小厂,秀珀会有变化吗?

世界500强,根据什么评?

就是根据你的营业额来评。

所以秀珀要做强,首先一定要做大,同时在做大的时候做强。

我们也反对那种没有质的量,没有利润的销量就是没有质的量,没有质的量从长远看是不可持久的。

=3\*GB3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指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取代,是旧事物的灭亡。

例如历史上周朝取代商朝,就是周朝对商朝的否定,春秋战国时代又是对周朝的否定。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不可能直线上升。

否定之否定,不是回到原地,不是做无用功,而是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好比汽车走之字路上升,一下向东,一下向西,然后折回来又向西,但它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前进了一大段,距山顶越来越近了。

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们能体会出什么?

我认为:

一是任何时候都要树立坚强的必胜信念。

任何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地球不会倒转,江水不会倒流。

例如这两年,上海秀珀装潢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利润下滑,有的同志就灰心丧气,有的感到上海公司完了,这是悲观的论点。

而我们大多数同志认为,只要我们认真看待这些困难,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正确的办法,我们就一定能扭转上海公司的下滑势头。

我们的办法就是:

A、重组领导班子,今年更是增派两个营销副总,加强上海装潢公司的领导力量;

B、清除一些危害公司的害虫,以严格的绩效考核淘汰亏损办事处经理;

C、加强管理监控,严控成本费用;

D、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E、改革营销机制,加强营销人员的激励,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F、改革和加强工程管理,建立一支素质良好,服务周到的工程服务队伍。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办法,上海装潢公司一定可以重振雄风,经过这次否定之否定,上海分公司吸取经验教训,一定会发展得更加顺利,走得更加扎实,前进得更加迅猛。

二是任何时候都要作好抗风险的准备。

企业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随时都可能有内部和外部的麻烦与困难,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要作好抗风险的准备,要使企业经受任何的风浪与挫折。

怎么作准备?

就是未雨绸缪,要及早预测到可能的困难和问题,及早采取解决办法。

不然的话,病入膏肓,矛盾爆发,就无可挽回了。

例如,我们的营销方式,造成资金周转不灵,营销一线员工积极性下降,现金流入不敷出,再不改革,就会遗误战机;例如我们的工程管理,出现了大的麻烦,我们一些大大小小的经理还按兵不动,没有人向我们反映,没有人提出建议,大家不是不知道,而是在等待,看总部出什么政策,一个被动的心态,不是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去解决问题,这实在是要不得。

三是我们每个人要勇于否定自己。

否定不是全盘否定,不是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妄自菲薄,而是否定自己的缺点,检查自己的不足,这个否定,就是经常保持从“0”开始的心态,不要老惦记着自己的成绩、功劳、经验、文凭,背着一个大包袱,而是要轻装前进。

人的发展、前进,也是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也应该是波浪式前进的,有高潮也有低潮。

人生有奋勇高歌、志得意满、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也会有头破血流、挨饿受冻、挫折、失败的时候,因此不要在顺利的时候骄傲自满,得意忘形,也不要挫折、失败的时候灰心丧气、丧失斗志。

人一定要经过挫折,才能吸取教训,经过打击,才能磨炼心志。

失败是成功之母。

当我们掌握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后,要明确作为个人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非常重要,人生就是要胜不骄败不馁,任何时候都要瞄准长远目标,为达成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2、唯物辩证法的几个范畴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除了基本规律之外,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基本范畴。

它们是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

这些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

它们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综合地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1\*GB3①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反映客观事实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客观世界中,一切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有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一切现象都毫无外例外地受因果联系的支配。

我们平时常说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这并不是唯心的,而是反映人们对因果报应关系的观念。

当然实际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

老子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也是反映了一种人们相互关系中的因果联系。

学习“原因和结果”,有什么意义呢?

A、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必经阶段。

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因果联系,寻找现象的原因,从偶然原因进入必然原因,才能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为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要改变一件不好的事情,一定首先要调查事情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有时候脚痛,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是腰椎病变。

高血压是结果,原因却可能各不相同。

B、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水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A、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掌握事物真实的因果联系;

B、要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辩证性、复杂性,对事物的因果联系要做具体分析,要区别事物发展中各种原因和地位的作用,抓住主要原因,兼顾次要原因,同时还要预见到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作好不同的准备。

=2\*GB3②必然性和偶然性

研究事物的因果联系,发现两种对立的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但无论是必然现象还是偶然现象,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结果。

A、定义: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确定的趋势,它是事物本质的原因即根本矛盾引起的。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今天出现,也可以明天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它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次要原因引起的。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由瓜、豆内部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但每颗瓜藤结几个瓜,瓜的大小是由肥料、水份、气候或次要的基因决定的。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联系,二者既相互对立,又互相统一。

首先是对立性

第一、产生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偶然性则产生于次要的或外部的原因。

第二、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居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对于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三、存在的形式不同,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比较稳定的,持久的趋势,具有确定性;偶然性则是有不稳定或暂时性。

其次是统一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在于,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一方面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另一方面,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受必然性的支配。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例如变异产生新的物种、很多科学发展、发明都是通过偶然事件产生的。

C、认识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必然性往往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和利用各种偶然因素,不要对一些偶然现象熟视无睹,错过发现事物真理良机,或者错失处理矛盾良机。

第二、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我们不要老是想投机、想等运气,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们要想取得成功,必然依靠自己的努力。

第三、要透过偶然性揭示必然性,利用偶然加速必然的客观,把客观必然性和主观目的性统一起来,争取改造世界主动权和自由权。

而不要坐等必然,让必然转化而错失良机。

=3\*GB3③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实性是指现在实际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或现象,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注意:

现存的不等于现实的。

从发展上看,只有合乎规律,合乎必然的东西,才是现实的,或者说终将变为现实。

例如通过劳动报酬得到的钱是现实的,而贪污或不法行为得来的钱不一定是现实的。

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是一定会成为现实的,但是,在它成为现实之前,还只是一种可能性。

在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

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对范畴是必然性和偶然性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存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超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例如:

我们办这个后备干部培训班,首先就是确立了你们都有成为办事处正副经理的可能性,但最终是否能成为办事处经理,首先根本的原因在于你自己的能力、业绩、各种表现是否达到了这个水平,这是主要的,是内因;其次还要看是不是有这个位子,有这个机会,企业发展的速度快,成长的快,大家的机会就多,这是外因。

内因外因的条件都够了,你就可以当上经理。

为了正确地把握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过渡或转化,必须对可能性的各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首先要把不可能性排斥在外,这是分析可能性的首要前提。

凡真正属于可能的事物,一定在现实中找到它可能出现的客观根据和条件,凡属于不可能的事物,一定在现实中找不到它出现的客观根据和条件。

例如石头变小鸡、制造永动机、水变油都是不可能的东西。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

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目前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例如一个业务员一年回款300万、400万、甚至500万在经济发达地区是可能的;但从理论上说,一年做1000万甚至2000万业务也是可能的,这种可能就是抽象的可能性。

因为到现在为止秀珀公司还没有一个业务做过,但你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有可能你一下碰到一个大业务。

也可能1年以后,2年以后有人能办到。

认清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区别,首先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

如果把将来才可能办到的事情,硬要拿到现阶段来办,那就要犯“左”倾错误;反之如果通过努力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你不去认真做,那就要犯“右”的错误。

另一方面,又要看对两种可能性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抽象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能性,并进而把它变为现实。

忽视抽象可能性,就会目光短浅,失去远大的奋斗目标。

例如,如果我们今后业务员自己不去直接做工程,而是认真发展经销商,一个业务员服务5-6个经销商,那么一个业务员一年做1000万业务也是完全可以的。

华润涂料才不到100个业务员,一年销售十几个亿,人均就是一千多万元。

第三,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

一种是好的可能性,一种是坏的可能性,如一项政策,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既要尽量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又要防止坏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第四,对现实的可能性还要作量的分析。

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可能性的百分比愈大,就趋向于必然。

因此做任何工作,我们一定要心中有“数”,估计事情的成功率有多大。

学习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意义:

A、在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筹帷幄,全面估计到各种可能性。

要区分可能与不可能,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好的可能与坏的可能,同时还要分析可能性的大小。

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正确规划长远的奋斗目标和当前的工作任务,以免犯“左”或“右”的错误,争取实现好的前途。

B、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是要有条件的。

不仅要具备客观条件,还要有主观条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尽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个转化。

C、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对立的可能性的矛盾与斗争,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创造出为好的可能性化为现实所必需的条件,同进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作好应付各种可能性的准备。

例如对台关系。

④内容和形式

现实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A、定义:

事物的内容是指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这些要素包括组成事物的成分、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规定的事物的特性、运动过程和发展超势等。

事物的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例如,水的内容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水的形式则是水的分子结构式。

(问:

人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B、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第一、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

两者存在着严格要求的区别,它们属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性质、地位、作用都不同的两个方面。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第二、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侧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二都能够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再三,两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什么样的形式,同时形式又对内容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例如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模式,反过来,生产关系又会阻碍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又如一个女孩子,脸蛋、身材是她的形式,而思想、性格、能力是她的内容,当她的脸蛋被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