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221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docx

发展战略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

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二OO四——二O一O年)

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促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领域。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我省文化发展现状

一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

湖北人杰地灵,文华昌盛。

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屈原、毕昇、陆羽、李时珍、张之洞、闻一多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异彩纷呈,影响广泛。

我省还拥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武汉盘龙城、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大冶铜录山古矿冶四大古文化遗址,武汉、荆州、襄樊、随州、钟祥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121.3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0418件),位居各省区市前列;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郭店楚简、云梦秦简等享誉海内外。

我省戏曲剧种众多,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豫剧、南剧等各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我省民间文化丰富,民间艺术、民间故事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二是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基础。

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3个,各类博物馆96个,群艺馆、文化馆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180个。

湖北素有戏剧大省和文学大省之称,不少文艺作品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许多文化人才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社科研究门类齐全、力量雄厚;我省是报刊大省,图书出版为全国六大出版中心之一;广播影视蓬勃发展,网络发展迅速,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

近年来先后有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文学作品、广播电视节目、新闻作品和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获得国家乃至国际各种大奖,获奖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三是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规模。

我省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步伐加快,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期刊、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

据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9.8%,占GDP比重为3.58%。

其中,据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的不完全统计,2002年的文化产业销售收入达81亿元,从业人员近30万人。

我省还初步形成了《知音》、《楚天都市报》等一批优势品牌。

目前我省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地方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管理体制不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行业垄断、地方垄断、国有垄断的格局基本没有打破;运行机制不够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市场主体培育不够,规模偏小,重复建设、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不够,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薄弱。

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对我省今后文化发展构成障碍和制约。

(二)我省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我省已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正在进入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大提高。

这必将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二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已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文化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

21世纪头20年,文化必将成为群众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传媒业、出版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朝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文化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

文化艺术形式空前多样,一些旧的艺术形态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

文化生产方式日益更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电子传媒、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是国内外文化发展态势对我省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随着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便捷。

我们既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抢占我文化阵地、进行文化渗透的挑战,又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实力抢占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份额的挑战。

同时,一些兄弟省市正在积极主动抢抓文化发展机遇,在文化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面对严峻挑战,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显得极为重要。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全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

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富有荆楚地方特色的文化。

适应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导向和强化服务相促进。

充分发挥文化尤其是传媒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

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办刊,确保导向正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传媒的服务功能,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在服务中做大做强做优。

———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湖北文化。

(三)发展动力

———改革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转换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宏观管理。

———创新运行机制。

正确区分文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

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享受扶持政策,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经营性单位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实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大力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培育市场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联合、兼并、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发展民营文化产业。

完善国有文化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确保国有文化在重要文化领域的控制力、竞争力;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放手发展民营文化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在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积极支持、鼓励和广泛吸纳非公有资本,并与其他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文化,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文化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把湖北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中西部文化强省。

做到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中西部前列。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到2010年,全省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居于中西部前列。

———文化产业形成规模。

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形成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力争全省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稳定上升,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明显提升,达到全省GDP6%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市场开放有序。

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区域分割、行政分割的市场壁垒逐步打破,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

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位居中西部前列。

———文化设施布局合理。

以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集中力量在全省改建和新建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

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文化区域特色明显。

充分发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特色文化中心区域”和各具特色的若干文化带。

即形成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浓缩了楚文化精华的江汉风情文化区域,形成以清江巴土民族民俗文化带、武当神农两山文化带、鄂东红色文化带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带。

———文化发展环境改善。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文化立法进程,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我省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文化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二)发展战略

———文化经济战略。

积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增强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龙头带动战略。

充分发挥武汉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抓好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和宜黄、汉十沿线中等城市“三个层次”;在产业门类上,重点扶持传媒业、出版业、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四大门类”;在市场主体上,重点扶持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广播影视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知音期刊集团、湖北演艺集团等“六大集团”,并促进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联合重组。

———品牌特色战略。

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扩大湖北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湖北文化的知名度。

充分发掘我省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三峡文化、武当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民族民俗文化、武汉环东湖特色文化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文化;以辛亥首义文化、红(苏)区文化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以楚天都市报、知音期刊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文化。

实施哲学社科、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等“四大文化精品工程”,带动全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普遍繁荣。

———科技创新战略。

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催生我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人才聚集战略。

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

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推动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加强理论研究。

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加强“湖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推出一批理论研究重要成果。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巩固现有优势学科,优先扶持体现湖北特色的楚文化和辛亥首义文化、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研究,优先扶持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优先扶持理论前沿和理论创新的课题研究。

———强化理论普及。

大力宣传和普及社会科学理论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积极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良好条件,加大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支持力度。

———整合社科资源。

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发挥高校、党校、社科院、党政研究部门及民间社科研究团体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学术带头人。

加强理论阵地建设,推出二至三个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宣传栏目和刊物。

加强课题规划,实行课题招标,注重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研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文学艺术创作

———打造文艺精品。

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以迎接和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精心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出一至二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带动整个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

认真抓好传统强项,加大支持力度,继续保持戏剧、中长篇小说、音乐、美术、杂技等项目在全国的重要影响与地位,形成湖北最具优势的文学艺术名品和优势项目。

积极推动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等的继承与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目。

抓好“古今荆楚名人系列作品”的创作与生产。

抓好演出、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完善工作机制。

遵循文学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

增强开放意识,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重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对重点作品创作生产的投入,完善对重点作品论证、投入、效益评估等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实施项目招标制、政府采购订购、项目投资入股等办法。

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巩固发展文艺评论阵地,办好文艺刊物。

鼓励支持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按照市场机制,积极抓好影视剧等现代文化艺术门类的生产。

精心组织优秀作品的宣传展示,扩大湖北优秀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三)城乡文化建设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结合每个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

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

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华中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要根据“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湖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在都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

适度超前、提高品位、形成特色,努力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

其他城市要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街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体现人文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全国和省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发展和引导集镇商贸文化、乡村假日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办好“湖北农民文化节”。

加大文化扶贫力度,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

继续开展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推进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活动,抓好文化扶贫工作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以创建文化先进、示范县(市)为龙头,全面推进文化带(长廊)、“知识工程”等社会文化重点工程建设。

在坚持标准、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到2010年,省级文化先进县稳定在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0%左右。

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

继续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下基层进校园活动。

办好“湖北企业文化艺术节”、“湖北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

鼓励文企联姻、文化单位与群团合作共同承办社会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

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湖北悠久灿烂的文化,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使遍布我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武汉等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本地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多个领域的联动策划、系统开发和系列发展,加强地区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湖北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

做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团体)、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的申报、审核和命名机制。

(四)文化馆站建设

加大我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到2010年,县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中等城市的市辖区建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有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中心户,在全省城乡初步形成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

加快全省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形成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

新建省图书馆,普及中等城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实行购书经费单列,保持藏书稳步增长。

进一步建成由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加强文献信息综合服务。

———加快发展文博事业。

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程,做好省级名城、名镇和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积极改善我省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修缮和保护湖北的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重点加大对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和钟祥明显陵的保护力度。

认真做好大治铜录山古矿冶遗址、荆州古城墙、当阳关陵、八岭山楚王族古墓群、荆门纪山楚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峡工程等建设工程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保护工作。

开发利用辛亥革命遗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山舰等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建设一批有全国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对外文化交流

———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

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对外办广播电视、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

充分发掘我省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

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

抓好外宣精品生产,扩大湖北在海外的影响。

———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做好“引进来”工作。

通过举办大型文化节庆、宣传项目活动,将武汉国际杂技节、武汉国际旅游节、武当国际武术节、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暨龙舟拉力赛、荆州国际龙舟节、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李时珍医药节、孝感孝文化节、咸宁桂花节等活动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高质量、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节,增强湖北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坚持把引进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同繁荣我省文化市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结合,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湖北,让湖北文化走向世界。

(六)广播影视业

———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

按照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要求,将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频道和湖北电视台的湖北卫视频道办成既有权威、又有影响的精品频道。

推出3-5套在中央数字电视平台播出的付费电视节目品牌。

重点推出4-5个体现湖北卫视公益特色的品牌栏目。

力争每年完成1-2部影响广泛、效益明显的精品广播剧或电视剧。

———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

近三年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资产的整合,实现全省全程全网、省市县三级贯通的网络管理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营运体制。

重点做好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的覆盖率,进一步建成并完善全省统一的宽带、双向、高速HFC有线广播电视网。

在现有覆盖手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和数字微波等新的覆盖手段,到2010年,实现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98%左右,其中贫困山区覆盖率达到91%左右。

———加快数字化建设。

尽快开办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建立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运营新体系,2010年前,实现我省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平移。

建立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全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完整链;建立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开展交互式业务,全方位实现电视、广播节目的互动。

大力发展卫星电视、地面移动无线电视,完成我省主要城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以及高清晰度电视的试点工作。

———积极开发广播影视产业新领域。

继续强化广告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开发数字电视等新兴产业,使网络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及时跟进、大力开发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流媒体等对广播影视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

整合全省广播影视制作资源,建立制作基地,将湖北建成全国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制作中心之一。

———推动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建设。

推动全省电影发行放映特别是省与市州县电影公司的资源重组,鼓励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间的兼并联合,推行院线制建设,实现院线经营品牌化。

打造“银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