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0180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7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docx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

1.汽车空调性能的评价指标

汽车空调性能的评价指标有:

温度、湿度、流速和清洁度。

(1)温度

在夏季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22℃~28℃,冬季是16℃~18℃。

温度低于14℃,人会感觉到“冷”,温度越低,手脚动作就会越僵硬,驾驶员将不能灵活操作。

温度超过28℃,人就会觉得燥热,精神集中不起来,思维迟钝,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超过40℃,则称为有害温度,将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另外,人体面部所需求的温度比足部略低,即要求“头凉足暖”。

(2)湿度

人觉得舒适的相对湿度夏季是50%~60%,冬季是40%~50%。

在这种湿度环境中,人会觉得心情舒畅。

湿度过低,皮肤会痒,这是由于湿度太低时,皮肤表面和衣服都较干燥,它们之间摩擦产生静电的缘故;湿度过高,人会觉得闷,这是由于人体皮肤的水分蒸发不出来,干扰了人体正常的

(3)流速

人在流动的空气中比在静止的空气中要舒适,这是因为流动的空气能促进人体内外散热。

所以,空气流速是汽车空气调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空气流速在0.2m/s以下为好,并且以低速变动为佳。

(4)清洁度

由于车内空间小,乘员密度大,全封闭空间的空气极易产生缺氧(O2)和二氧化碳(CO2)浓度过高的现象;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和道路上的粉尘都易进人车内,造成车内空气浑浊,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2.汽车空调的发展方向

当前,从市场需求方面看,汽车空调装置应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燃油经济性;从制造方面看,随着车厢地板的降低及车辆向大型化、高级化发展,需进一步提高汽车空调各组成装置的紧凑性和效率;从乘员和驾驶员方面看,车内温度要合理分布、设备操作要简便,空调装置应向全季节型发展。

(1)日趋自动化

早期的汽车空调系统中,进、出风系统、冷气系统和暖气系统彼此间互相独立,因而它们的控制系统也自成一体,且汽车空调都是手动控制,仅凭人的感觉来调节开关,因而温度、湿度及风量很难控制。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并逐步应用到汽车空调系统,使得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日趋完善,空调设备的性能也越来越高。

使用这种空调系统能进行全天候的空气调节,集制冷、采暖和通风于一体。

在人为设定的最佳温度、湿度及风量的情况下,该系统可根据车厢内人员数量及其他情况的变化进行多挡位、多模式的微调,从而达到设定的最佳值,使车内始终保持舒适的人工气候环境,同时可进行故障自动诊断和数字显示,从而缩短其检修和准备时间。

(2)提高舒适性

当前不少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和采暖是各自独立的系统。

每当梅雨季节,车窗玻璃上常常蒙上雾气,若要去掉雾气,必须起动冷气装置,但这样会使车内太冷。

为了克服此缺点,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全季节型的空调系统。

该系统具有换气、采暖、除湿、制冷等功能,夏天由发动机驱动制冷系统,冬天由加热器制热采暖,过渡季节(如梅雨季节)则采用制冷与采暖混合吹出温和风讲行除湿.使车厢内换气情况达到最佳状态。

(3)高效节能、小型轻量化

要进一步降低空调装置的重量和外形尺寸,必须提高各组成装置的结构紧凑性和工作效率。

在压缩机方面,以往的空调系统多采用斜板式压缩机,这种压缩机制冷能力相对较低,性能系数和容积效率也相对较小。

为了提高压缩机性能,现已使用了制冷效率高的旋转式压缩机和三角转子压缩机。

在冷凝器和蒸发器方面,管片式换热器已逐渐被管带式换热器取代。

而目前散热性能更佳,结构更为紧凑的平行流冷凝器和层叠式蒸发器又有取代管带式换热器的趋势。

在制冷管路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使管路结构更为合理,并在管路上装配防振橡胶块以防共振等。

(4)向环保型汽车空调发展

目前所使用的汽车空调制冷剂R12对大气臭氧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1996年开始禁用R12,发展中国家2006年完全禁用R12。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制一种更适合环境保护的新型制冷剂。

目前世界各国一致公认R134a是R12的首选替代物,并基本上解决了空调系统的匹配和材料等一系列问题。

(5)采用空调新技术

为了响应世界环保组织的倡议,世界各大汽车厂商正加大力度开发研制汽车空调新产品,目前已批量装备各类车辆。

如图1采用新型变流量压缩机的奥迪轿车空调系统,此系统的采用不仅提高制冷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乘员的舒适性;图2具有适应人体生理需求的自动控制温度的轿车空调系统,此系统的使用,克服了许多乘员因车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的身体不适现象;图3具有自动调节制冷系统负荷的轿车空调系统,此系统主要是在膨胀阀的自动调节上达到了相当精准,从而克服了动力的浪费;图4独立式大客车变频变流量压缩机空调系统,该系统将成熟的家用变频空调技术引入到汽车空调领域,实现了较大空间区域中空调的舒适度,同时实现了相同制冷量条件下的节能效果;图5分区制冷中型客车空调系统,此系统能满足多用途的需要,同时按需制冷,实现动力的充分利用;图6利用发动机热源制冷的轿车空调系统,这是以色列科学家发明的利用氢作为制冷介质的新型制冷系统,目前因成本过高只有小批量生产;图7冷热一体的大货车空调系统,系统结构紧凑,制冷效率高,目前已大量采用。

 

图—1采用新型变流量压缩机的奥迪轿车空调系统

图-2具有适应人体生理需求的自动控制温度的轿车空调系统

图-3具有自动调节制冷系统负荷的轿车空调系统

图-4独立式大客车变频变流量压缩机空调系统

 

图-5分区制冷中型客车空调系统

 

图-6利用发动机热源制冷的轿车空调系统

图-7冷热一体的大货车空调系统

当前小客车、货车和越野车的空调系统都采用冷暖气统一设计、集中控制模式,且具有如下功能:

能够控制车内温度,使之达到人体舒适的水平;能够排除车内空气中的湿气;能够吸入新鲜空气,具有通风功能;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

空调系统基本上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孔管或膨胀阀、贮液干燥器、高低压管路、控制电路及空气循环管路等部分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实现上述功能。

3.汽车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3.1汽车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由于暖气系统专门进行讲述,这里所述空调系统一般即指制冷系统。

图8是汽车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图。

空调系统工作时,压缩机从蒸发器内吸入气态制冷剂,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泵进冷凝器。

图8汽车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在冷凝器里制冷剂通过与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把制冷剂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

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膨胀阀或孔管)的限量、降压作用,进入蒸发器后体积变大、压力下降。

在蒸发器内制冷剂吸收周围空气中的大量热量,又由液态变成气态。

这些气态制冷剂又被吸进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的工作。

因此必须重视的四个基本概念: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显热和潜热。

汽车空调系统有两类:

一类是孔管式空调系统(图9a所示),另一类是膨胀阀式空调系统(图9b所示)

(a)孔管式空调系统

(b)膨胀阀式空调系统

1—冷凝器;2—贮液干燥器;3-膨胀阀;4-蒸发器;5-低压维修接头;6-高压维修接头;;7-孔管;8贮液干燥器

图9两种不同节流元件的汽车制冷系统

膨胀阀系统和孔管系统有如下两个主要区别:

一是贮液干燥器位置不同,膨胀阀系统的贮液干燥器装在冷凝器出口和膨胀阀间的高压侧,而孔管系统的贮液干燥器则装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间的低压侧;二是节流装置不同,膨胀阀系统用膨胀阀作节流装置,而孔管系统采用孔管作节流装置。

3.2汽车空调系统部件工作原理

(1)压缩机

压缩机的种类较多,目前斜盘压缩机和翘板压缩机应用较广。

斜盘压缩机(图10)结构紧凑、效率高、性能可靠,采用往复式双头活塞。

其主要零件是一根主轴,斜盘用花键和主轴固定在一起。

当主轴转动时,带动斜盘转动,依靠斜盘的旋转运动驱动活塞作轴向往复运动。

1-主轴;2-气缸;3-活塞;4-斜盘;5-带轮和离合器;6-进气口;7-排气口

图10斜盘压缩机结构

翘板压缩机结构紧凑,工作平稳,重量轻。

其活塞以压缩机轴为中心线呈圆周排列。

其压缩机轴固定有端面凸轮,活塞通过连杆与翘板相连。

当压缩机工作时,凸轮转动,驱动翘板作圆周翘动,通过连杆迫使活塞作往复运动。

图11为其工作原理图。

图11翘板压缩机工作原理

(2)冷凝器和蒸发器

冷凝器是热交换装置,通常设置在散热器前面,一般采用铜或铝材料制造。

空调系统工作时,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流过冷凝器,在外部空气冷却下,制冷剂气体变成液体,但仍处于高压。

蒸发器是热交换装置,一般采用铝材料制造,其在车内安装位置视车型而定。

空调系统工作时,来自节流装置的低压雾状制冷剂通过蒸发器管道时,吸收车内空气的大量热量,同时低压雾状制冷剂变为低压气态制冷剂,并回到压缩机。

(3)贮液干燥器

膨胀阀系统贮液干燥器(图12)是液态制冷剂的一个贮存器,它能以一定的流量向膨胀阀输送液态制冷剂,同时可除去制冷剂中的异物和水汽,并能从它上方的玻璃窗观察制冷剂的数量。

1-液窗;2-进口;3-出口;4-滤网;5-干燥剂;6-吸出管

图12膨胀阀式制冷系统贮液干燥器

孔管系统贮液干燥器(图13)主要功能是使回气管路中的制冷剂气液分离,防止液态制冷剂液击压缩机。

1-维修阀;2-干燥剂;3-滤网;4-泄油孔;5-出气管

图13孔管式制冷系统贮液干燥器

(4)膨胀阀和孔管

膨胀阀和孔管都是节流装置,用来解除液态制冷剂的压力,使制冷剂能在蒸发器中膨胀变成蒸气,它是制冷系统高低压的分界点。

空调系统工作时,制冷剂流经膨胀阀或孔管的孔口后被节流,使制冷剂从高压变为低压,制冷剂雾化,同时温度下降。

膨胀阀通过其感温器能自动调节制冷剂的流量,但是孔管不能。

图14、图15和图16分别为内、外平衡热力膨胀阀和孔管的结构。

图14外平衡热力膨胀阀结构

图15内平衡热力膨胀阀结构图

1-孔口;2-出口滤网;3-密封圈;4-进口滤网

图16孔管结构

4、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方法

4.1制冷剂的排放及空调系统抽真空

4.1.1制冷剂排放

在拆卸空调系统中的任何零部件前,都必须先将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利用专用设备进行回收和净化,以便再次实用(具体方法见实操内容)。

(1)将歧管压力表接至空调系统,方法如下:

先关闭歧管压力表上高压和低压侧手阀,将充填软管接至充填阀,低压软管接至低压充填阀,高压软管接至高压充填阀,并用手拧紧软管螺母。

注意,不要对连接部位涂压缩机油。

(2)将歧管压力表的中央软管自由端放在一块干净工作布上。

(3)慢慢地打开高压侧手阀调节制冷剂流量,打开手阀时只能轻微而且缓慢,以防制冷剂排放太快,压缩机油从空调系统中流出。

(4)检查干净工作布上是否有油,如果有应关小手阀。

(5)当高压表读数降到343kPa时,慢慢地打开低压侧手阀。

(6)随着空调系统压力下降,逐步将高压和低压侧手阀全开,直至两个表读数为0kPa。

4.1.2空调系统抽真空

空调系统一经开放就必须抽真空,以清除可能进入空调系统的空气和水分。

(1)将歧管压力表与空调系统相连,将歧管压力表的中间软管接到真空泵进口。

(2)打开高压和低压侧手阀并起动真空泵。

如果打开低压手阀,高压表进入真空范围,说明系统中没有阻塞。

(3)大约10min后,检查低压表真空值,若大于80.0kPa,关闭高压和低压侧手阀并停止真空泵工作。

5min后,检查低压表真空值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则应检查和修理渗漏处。

如果没有渗漏,继续抽真空,直至低压表读数为负99.98kPa。

(4)关闭高压和低压侧手阀,停止真空泵工作,5min或更长时间后,检查低压表读数是否有变化,若无变化即可向空调系统充入制冷剂。

注意:

抽真空时必须将高压和低压侧管接头与空调系统相连,如果只有一侧管接头与空调系统相连,空调系统会通过其它管接头与大气相通,使空调系统不能保持真空。

空调系统抽真空后必须立即关闭歧管压力表手阀,然后停止真空泵工作。

如果这个顺序被颠倒,空调系统将会暂时与大气相通。

不要用压缩机抽真空,因在真空状态下运转压缩机,会造成压缩机损坏。

4.2压缩机油与制冷剂的充入

4.2.1压缩机油的充入

(1)将歧管压力表接至空调系统,将空调系统抽真空至92kPa。

(2)将规定数量的压缩机油倒入油杯中,并将中央软管放入杯中。

(3)打开高压侧手阀,压缩机油从油杯中被吸入空调系统,油杯中油一干,应立即关闭高压侧手阀,以免吸入空气。

(2)加完压缩机油后,应再次对空调系统抽真空。

4.2.2液态制冷剂的充入

这种充入方法通常是把制冷剂以液态形式通过高压侧充入空调系统。

(1)完全打开高压侧手阀,并保持制冷剂罐倒置。

(2)制冷剂充入空调系统后,关闭高压手阀。

注意:

空调系统中制冷剂数量足够时,干燥器液窗上应无任何气泡流动。

如果低压表没有显示读数,空调系统一定被阻塞,必须进行修理。

4.2.3气态制冷剂的充入

这种充入方法通常是把制冷剂以蒸气形式通过低压侧充人空调系统。

在充入制冷剂时,可将制冷剂罐浸入热水(最高温度40℃)中,以保持罐内蒸气压力比空调系统中的压力稍高。

(1)制冷剂罐竖直向上放置时,打开低压侧手阀,调节手阀使低压表读数不超过412kPa。

(2)将发动机置于快怠速,并使空调系统运行。

(3)充入规定数量制冷剂后,关闭低压侧手阀。

4.2.4使用制冷剂的注意事项

(1)处理制冷剂时注意事项

1)不要在封闭的室内或靠近明火处理制冷剂;

2)在操作时应戴安全护目镜;

3)应小心操作,不要使制冷剂进入眼睛或接触皮肤,万一液态制冷剂进入眼睛或沾到皮肤上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不要擦眼睛或皮肤,用大量冷水冲洗沾到制冷剂的部位后,用清洁的凡士林涂擦皮肤,并立即去医院治疗。

(2)处理制冷剂罐时注意事项

1)绝对不要直接加热制冷剂罐,其最高温度须保持在49℃以下;

2)如果用热水加热制冷剂罐,不要让罐顶部的阀浸入水中,否则水会渗入空调系统中;

3)空的维修罐决不能再使用。

(3)充制冷剂的注意事项

1)如果空调系统中制冷剂量不足,则压缩机油作用减弱,从而可能引起压缩机烧坏;

2)压缩机工作时,不要打开高压侧的阀门,否则制冷剂就会以相反的方向流动,从而引起制冷剂罐破裂;

3)不要向空调系统中充入过量的制冷剂,否则会引起诸如冷却不足、油耗增大及发动机过热之类的故障;

4)通过高压侧充入制冷剂时,决不能起动发动机,也不要打开低压侧手阀。

4.3制冷系统检查

4.3.1用充制冷剂检查渗漏

空调系统抽真空后,须进行渗漏检查。

(1)打开低压手阀,使制冷剂以气态进入空调系统。

(2)当低压表读数为98kPa时,关闭低压侧手阀。

(3)用荧光测漏仪(具体操作见实操手册),或气体渗漏电子检测器对空调系统进行渗漏检查,如果有渗漏,修理渗漏部位。

4.3.2用歧管压力检查故障

发动机预热后,在下列特定条件下,从歧管压力表上读取压力值(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表上指示值可能有轻微变化)。

将开关设定在“内循环”状态,空气进口处温度为30~35℃发动机在1500r/min下运转;鼓风机速度控制开关位于“高速”位置;温度控制开关位于“最冷”位置。

(1)若空调系统压力正常,则歧管压力表读数为:

低压侧0.15MPa~0.25MPa,高压侧1.37MPa~1.57MPa(图17)

图17空调系统正常时的压力

(2)系统中有水分。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故障检查方法如表1所列。

表1系统中水分故障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工作期间,在低压侧压力有时变成真空,有时正常

(2)间歇性制冷,最后不制冷

进入系统内的水分在膨胀管口结冰,循环暂时停止,但是当冰融化后,系统又恢复到正常状态。

(1)干燥剂处于过饱和状态

(2)系统内的水气在膨胀阀管口结冰,阻塞制冷剂的循环

(1)更换贮液干燥器

(2)通过反复地抽出空气来清除系统中的水气

(3)注入适当数量新的制冷剂

(3)制冷不足。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故障检查方法如表2所列。

表2制冷剂不足故障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高、低压侧的压力都偏低

(2)在液窗出现连续的气泡

(3)制冷效能不足

制冷系统内某些地方发生气体渗漏

(1)系统中制冷剂不足

(2)制冷剂渗漏

(1)用渗漏检测器检查,如有必要修复

(2)充入适量制冷剂

(3)接上表时,若压力为0左右.检修渗漏处,并将系统抽真空

(4)制冷剂循环不良。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故障检查方法如表3所列

表3制冷剂循环不良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低压和高压侧压力都偏低

(2)从贮液干燥器到主机组的管路都结霜

(3)制冷不足

在贮液干燥器中的污物阻塞了制冷剂的流动

贮液干燥器阻塞

更换贮液干燥器

(5)制冷剂不循环。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检查方法如表4所列。

表4制冷剂不循环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在低压侧指示真空在高压侧指示压力太低

(2)膨胀阀或贮液干燥器前后的管子上有露水或结霜

(3)不制冷或间歇制冷

(1)系统有水分或污物阻塞制冷剂的流动

(2)膨胀阀热传感管气体渗漏阻塞制冷剂流动

制冷剂不循环

(1)检查膨胀阀热传感器和蒸发器

(2)用压缩空气清除膨胀阀内污物,若不能清除则更换膨胀阀

(3)更换干燥器

(4)抽去空气并充适量制冷剂。

若传感器渗漏,则更换膨胀阀

(6)制冷剂过多或冷凝器散热不良。

歧管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检查方法如表5所列。

表5制冷剂过多或冷凝器散热不良的检查

故障检查见表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在低压和高压侧压力都太高

(2)即使发动机转数降低,通过液窗也见不到气泡

(3)制冷不足

(1)系统中制冷剂过量。

不能充分发挥制冷效能

(2)冷凝器散热不良

(1)过量的制冷剂在循环

(2)冷凝器冷却不足,冷凝器散热片阻塞或风扇电动机故障

(1)清洁冷凝器

(2)检查风扇电动机的运转情况

(3)检查制冷剂数量,充入适量的制冷剂

(7)系统中有空气。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检查方法如表6所列

表6系统中有空气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在低压和高压侧压力都太高

(2)感觉低压管路是热的

(3)在液窗中出现气泡

(4)制冷不佳

制冷系统中有空气

(1)制冷系统中有空气

(2)抽真空不彻底

(1)检查压缩机油是否变脏或不足

(2)排出空气并充入新的制冷剂

(8)膨胀阀安装不正确或热传感管故障(开度太大)。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检查方法如表7所列。

表7膨胀阀安装不正确或热传感管故障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在低压和高压侧压力太高

(2)在低压侧的管路结霜或有大量的露水

(3)制冷不足

膨胀阀故障或热传感管安装不正确

(1)低压管路制冷剂过量

(2)膨胀阀开度太大

(1)检查热传感管安装情况

(2)检查膨胀阀,若有故障更换

(9)压缩机压缩故障。

歧管压力表指示数值和检查方法如表8所列。

表8压缩机压缩故障检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诊断

故障排除

(1)低压侧压力太高

(2)高压侧压力太低

(3)无冷气

压缩机内部密封不良

(1)压缩机故障

(2)阀门渗漏或损坏,零件滑落

修理或更换压缩机

注意:

这里所指示的表压力为R134a空调系统,如果是R12空调系统,表显示压力均会稍低。

R12空调系统制冷功能正常时,压力表读数为:

低压侧147kPa~196kPa,高压侧1422kPa~1471kPa。

4.3.3制冷剂量的检查方法

(1)温度控制开关置于“最冷”位置,鼓风机控制开关置于“高”位置,进气控制开关置于“内循环”位置,接通A/C开关。

(2)关闭所有车门。

(3)让发动机在1500r/min下运转。

(4)按表9检查制冷剂的数量。

表9制冷剂量检查

现象

制冷剂数量

故障排除

空调关闭后,在贮液干燥器液窗上能见到制冷剂泡沫,然后变成清晰

正常

 

贮液干燥器液窗中出现气泡

不足

(1)用气体渗漏检测器检查渗漏,若有必要进行修理

(2)充入制冷剂直到气泡消失

贮液干燥器的液窗无气泡出现

无,正常或太多

(1)用气体渗漏检测器检查渗漏,若有必要进行修理

(2)排出过量的制冷剂

压缩机进出口之间无温度差

无或接近无

(1)用气体渗漏检测仪检查渗漏,若有必要进行修理

(2)充入制冷剂直至气泡消失

压缩机进出口间有明显的温差

正常或太多

制冷剂过多应排出

空调关闭后,制冷剂在储液器的液窗中立即呈现清晰状态

过多

排出多余制冷剂使其达到规定的数量

注:

在周围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冷气充足,在贮液干燥器液窗上出现气泡,可以认为是正常的。

4.4空调系统部件检修

4.4.1压缩机

4.4.1.1电磁离合器检查

(1)外观检查。

检查离合器轴承润滑油是否渗漏,压力盘或转子上是否有润滑油痕迹,若有按要求进行修理或更换。

(2)检查离合器轴承噪声。

起动发动机,接通A/C开关,检查压缩机有否异常噪声,若有应检修或更换电磁离合器。

(3)检查电磁离合器。

从电磁离合器上拔下导线侧连接器,将蓄电池正极接至电磁离合器连接器上,负极接车身,检查电磁离合器是否吸合,如未吸合则应修理或更换电磁离合器。

4.4.1.2电磁离合器间隙检查

(1)用百分表检查。

图18所示,将百分表装到电磁离合器的压力盘上,将电磁离合器接线接到蓄电池正极上,蓄电池负极接至压缩机壳体时,检查压力盘和转子间的间隙。

(2)用塞尺检查。

图19所示,用塞尺检查压力盘和转子间的间隙。

各种车型压缩机电磁离合器的标准间隙参阅“检修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如果间隙不在规定范围内,则可用改变垫片数量的方法加以调整。

4.4.1.3压缩机检查

(1)接上歧管压力表,使发动机以2000r/min左右的转速工作。

(2)压缩机工作时,检查是否有金属撞击声,若有应更换压缩机总成。

(3)检查空调系统压力,高压表读数应不低于正常值,低压表读数应不高于正常值。

(4)检查压缩机轴的油封部分是否有制冷剂渗漏,若有则更换油封或更换压缩机总成。

4.4.1.4压缩机气体渗漏试验

如图20所示,装上检测辅助阀,通过充填阀向压缩机充入制冷剂直至压力达到0.294

MPa为止,用气体渗漏检测器检查压缩机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有渗漏应检修轴封或更换压缩机。

图18用百分表检查电磁离合器间隙

图19用塞尺检查电磁离合器间隙

图20压缩机气体渗漏试验

4.4.2制冷剂管道检查

(1)检查管子和软管的连接是否松动,若松动应拧紧至规定力矩。

(2)检查管子和软管是否有渗漏现象,若有应查明原因并按要求修理。

4.4.3冷凝器检查

(1)检查冷凝器散热片是否阻塞或损坏,如果散热片有污垢,则可用水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如果散热片已弯曲,则可用螺丝起子或钳子校直,但应小心不要损伤散热片。

(2)用气体渗漏检测器检查冷凝器接头是否渗漏,如有渗漏,应检查各接头的拧紧力矩是否达到规定值。

4.4.4蒸发器检查

(1)检查蒸发器的散热片是否被阻塞,如果散热片被阻塞,则可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但绝对不可用水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