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164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docx

《全程复习方略》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滚动检测五

阶段滚动检测(五)

必修2 必修3第1、2、3章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滚动单独考查)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

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2.(滚动单独考查)某植物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

A.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

B.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

C.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

D.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

3.(滚动单独考查)在摩洛哥有一种被称为“奶树”的古老树种,分泌的“乳液”有利于由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成长。

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

A.“奶树”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而成的

B.成年树与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的基因型不同

C.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

D.成年树分泌“乳液”是表现型

4.(滚动单独考查)(2015·银川模拟)夏季天气炎热,持续高温,西瓜走俏,无子西瓜以其无子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无子西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子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B.无子西瓜的发育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

C.无子西瓜无性繁殖的后代仍结无子西瓜

D.无子西瓜不能产生配子,属于单倍体

5.(滚动单独考查)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

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

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③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④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⑤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④

6.(滚动单独考查)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

C.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无子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

7.(滚动单独考查)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  )

A.红色∶白色=3∶1B.都是红色

C.红色∶白色=1∶1D.都是白色

8.(滚动单独考查)下列实例中生物没有发生进化的是(  )

A.在黑褐色环境中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B.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比例

C.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比例越来越高

D.通过辐射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9.(滚动单独考查)黄花刺茄是具有很强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我国于1981年首次发现该物种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区有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B.在荒地、路边、弃耕地、过度放牧的草地,黄花刺茄可取得优势地位

C.控制黄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化学防治最好

D.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病原体

B.记忆B细胞保留对同一类型抗原的识别能力

C.T细胞表面有识别、结合HIV的受体

D.T细胞快速增殖所需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

11.(2015·温州模拟)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Ⅱ,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B.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

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

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Ⅱ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2.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1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为内正外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

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基础是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

14.下图表示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15.(2015·沈阳模拟)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B.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调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C.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时可反复使用

D.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

16.《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中指出,当人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痛觉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

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17.几种免疫细胞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胸腺

B.乙细胞膜上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

C.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需淋巴因子刺激

D.丙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

18.下图是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19.(2015·成都模拟)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处理的目的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

B.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合成淀粉的酶的活性

C.成熟种子内无赤霉素,故需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

D.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20.我国许多地区有计划地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受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细胞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

C.吞噬细胞受“流感疫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

D.“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21.下列关于人体代谢及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和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都产生了特定的抗体,后者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B.若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受到针刺时,仍可以有感觉,并能产生运动

C.当健康人一次摄取食盐和糖类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盐,而尿中可能没有糖

D.人体血浆中的水能来源于消化道吸收、淋巴和组织液

22.(2015·衡水模拟)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口服该激素来治疗

23.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

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

A.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自身免疫病

B.体液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过敏反应

C.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过敏反应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免疫缺陷病

24.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原因是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

25.(8分)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研究表明,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

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及突触的差异,请回答:

(1)在神经冲动由图中A点传到D点的过程中,B处兴奋时膜外为    电位,C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      ,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3)乙酰胆碱与位于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其生理意义是                      。

(4)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老年痴呆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    

                                 。

26.(12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E物质为    ,F过程代表     ,D的名称为      

     。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Graves病是一种    病。

Graves病患者常伴有低热,原因是                             

                                 。

(3)Graves病患者体内C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其主要原因有:

①     

           ;②                     

                                 。

(4)人体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与Graves病患者相比,大脖子病患者血液中A、B、C的含量分别          (填“偏高”“偏低”或“相等”)。

27.(10分)(2015·烟台模拟)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图中曲线的来历:

材料培养→用某种溶剂配制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

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                     。

图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生长素作用的共同特点是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             。

(2)下图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

①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    的活性实现的。

②生长素浓度过高时细胞的伸长却受到抑制,这与另一种植物激素    的含量增加有关。

③请写出探究IAA促进离体豌豆节间切段伸长的适宜浓度的实验思路:

    

                                  。

④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

请说明理由:

                     

                                 。

28.(10分)(滚动交汇考查)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图中数字代表物质,字母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寒冷环境中,甲分泌的         激素增多,作用于乙,导致甲状腺分泌的激素①增多,此时激素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

(2)若人体内的激素①增多,进行负反馈调节的过程是       。

(3)激素①进入细胞内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图中的过程e、f分别表示             。

(4)③进入细胞质时穿越了     层生物膜结构。

若在③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则经过f过程得到的④是否相同?

         。

(5)若②中的某个碱基对改变了,则④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改变?

    。

理由是                                。

29.(12分)脱落酸是植物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重要激素,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

研究发现,正常人的体内也存在脱落酸。

请回答:

(1)发芽的马铃薯含有毒素,人们储存马铃薯时常喷施脱落酸,目的是   

                                 。

(2)下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

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的曲线是否能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其原因是  

                                 。

②由图可知,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    ;这些有机物主要由    (器官)合成。

(3)脱落酸能抑制人肝癌细胞DNA的复制而将其阻滞于    。

胡萝卜含较多的脱落酸,胡萝卜鲜榨成汁食用比煮熟食用防肝癌的效果更好,原因是   

                                 。

(4)脱落酸通过与靶细胞的        结合,从而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目前发现脱落酸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在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              。

答案解析

1.D 从图乙和丙看出,该动物为雌性,故该动物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性腺中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图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2.C 由于等位基因分离,DdTt和Ddtt杂交后代可出现dd__的个体,表现为矮秆类型,A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后代可出现ddTt的矮秆抗锈病类型,B正确;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说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分开,导致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条,所以属于染色体变异,而不是基因突变,C错误;易感病个体容易被淘汰,所以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D正确。

3.D “奶树”是通过无性生殖繁殖的,而不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而成的,A错误;成年树与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的基因型相同,B错误;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C错误;成年树分泌“乳液”是“奶树”的一种性状表现,属于表现型,D正确。

4.D 培育无子西瓜的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所以无子西瓜的发育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无子西瓜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其无性繁殖的后代仍结无子西瓜;无子西瓜属于三倍体,由于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

5.D 从题干中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说明两种蜣螂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肉食”这一特点又决定了这种蜣螂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生活品味”提高的蜣螂出现了与普通蜣螂不同的适于“肉食”的性状,因此该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发生了生物进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从题干中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说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6.A 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往往是害多利少,而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杂交育种属于有性生殖,没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

7.C 植株的基因型为Bb,其中红色显性基因B在缺失染色体上,由于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因此该植株能产生两种可育卵细胞,其基因型及比例为B∶b=1∶1,但只能产生一种可育精子,其基因型为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所以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色性状(Bb)∶白色性状(bb)=1∶1。

8.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A项中浅色桦尺蠖被淘汰,B项中筛选提高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D项中辐射青霉菌使之产生变异,以上三项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即发生了进化。

C项中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种群基因频率不变,故没有发生进化。

9.B 由于黄花刺茄对本地物种造成了危害,导致某些生物的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因为对其他物种造成危害,说明其生存力较强,而其他的生产者处于劣势,B正确;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物防治最好,而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中,铲除防治最好,C错误;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适宜、缺少天敌等,D错误。

10.D 大多数病原体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A正确;记忆B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即保留对同一种抗原的识别能力,B正确;HIV能够攻击T细胞的原因是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C正确;T细胞快速增殖所需能量可以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错误。

11.C ①→②电位变化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对应于Q点的兴奋,A错误;电表Ⅰ记录到③处电位值时,说明恢复静息电位,因此,Q处有K+外流,B错误;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细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不论S处电极在膜外还是膜内,电表Ⅱ的指针都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

12.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不会存在于血浆中,B项错误;胃蛋白酶在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不会出现在血浆中,C项错误;呼吸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D项错误。

13.C 细胞兴奋有两个主要原因:

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即细胞膜内外的Na+、K+分布不均,表现为膜外Na+多,膜内K+多;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即选择透过性不同,表现为离子通道的打开时间不同。

只有具有这两个因素的细胞才能产生兴奋(首先是活细胞,而且必须是肌细胞、腺细胞或神经细胞)。

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有信号转变过程。

14.C 从题图看出,基因突变鼠的血糖升高能力受到影响,可能的原因是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而胰岛B细胞受损、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都可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15.B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激素一旦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激素是一种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16.C 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只能暂时减缓瘙痒感,说明这类药物不能阻止也不能激活瘙痒信号;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不可能使瘙痒部位产生痛觉和触觉,因此不可能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17.A 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骨髓,A错误;乙细胞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能转变成浆细胞,表明乙细胞膜上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B正确;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C正确;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D正确。

18.C 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①③的分泌增加,使②的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A正确;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B正确;激素②对垂体、下丘脑为抑制作用,激素①对垂体是促进作用,故C错误;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19.D 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解除水稻种子的休眠;该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内水解淀粉的酶的活性;成熟种子内也有赤霉素;处理过的种子堆内温度升高加快是由于细胞呼吸放热加快引起的。

20.B B细胞和T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T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识别流感病毒,但不具有特异性,C错误;“流感疫苗”即为灭活的病毒或减毒的病毒,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

21.B 抗原和过敏原在首次进入机体后,都会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特定的抗体,但是过敏原引起的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而不像抗原引起的抗体是直接消灭抗原的,A正确;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受到针刺时,可以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中枢,上行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并且发出指令,但是兴奋到达传出神经时中断,不能引起效应器产生运动,B错误;当健康人一次摄取食盐和糖类较多时,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机体产生水盐平衡调节,肾脏可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盐,而血液中的胰岛素则能调节血糖维持血糖平衡,尿中可能没有糖,C正确;人体血浆中的水可以来源于消化道吸收、淋巴和组织液,D正确。

22.C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增大,所以A项错误。

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血浆渗透压较大,所以B项错误。

若尿崩症因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则原因不是激素含量的问题,可能是受体细胞的问题,该激素在血浆中的含量可为正常值,所以C项正确。

由题干可知,该激素是九肽激素,即蛋白质类物质,口服后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所以D项错误。

23.C ①胰岛素参与的调节为体液调节;②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

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属于条件反射;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现象属于过敏反应。

24.D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否则容易发生排斥反应,B正确;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有关,C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效应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D错误。

25.【解析】

(1)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兴奋时细胞膜外为负电位,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