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985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20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docx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从医学角度理解社工通用模式

1.接案;和服务对象交流2.预估:

看看问题在哪里

3.计划;打算怎么解决问题4.介入:

方案的实施

5.评估:

方案效果6.结案:

结束辅助

社工通用过程讲解

接案(挂号)预估(诊断:

化验检查)计划(做治疗方案)介入(按方案吃药动手术)评估(复诊)结案(康复出院/转院)

第一节接案

【接案的目的】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

初步评估服务对象问题

确定是否接案

定立初步协议

知识点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一)接案前的准备

(二)会谈

(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四)做接案会谈记录

(一)接案前的准备——筛选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的来源:

服务对象的类型:

1.主动求助者1.自愿型

2.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2.非自愿型

3.外展工作而来

现有服务对象——孩子

潜在服务对象——父母

接案前的准备——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

2.简要说明此次会谈的目的:

内容、双方角色、责任

3.介绍机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

4.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了解其期望

5.询问服务对象的紧急需求,以便提供及时协助

(二)会谈——准备

时间、地点案主方便、需要

环境布置:

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

特殊需要:

上门会谈、特殊准备(玩具)

会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案主中心、起点)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3.促进案主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案主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下一步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转介.进入下一助人阶段

会谈——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不能不说话)3.倾听(不能不听人家说话)

【治疗性沟通】:

已引导和促进双方态度和行为有改变为目的的沟通、而非闲聊、非单纯获取信息的聊天

【治疗性沟通的功能】:

提供支持、减轻焦虑、回归正确、有效行动

(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内容和范围

(一)个人资料

(二)环境资料(三)当事人为解决问题而做过的努力

1.基本资料1.家庭环境

2.生理方面2.社会支持环境系统

3.心理方面3.当事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4.价值观

5.能力

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方法和途径

询问咨询——其他专业人士

1.(会谈.问卷)直接观察

2.(角色扮演.完成句子)投射利用已有资源

问卷调查

(四)做接案会谈记录

首页知情同意页

1.个人资料1.解析机构提供的服务

2.环境资料(与重要的他人的关系状况等)2.装专业责任和伦理守则

3.提供服务的原因3.保密原则等

4.问题的初步判断

知识点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紧急介入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先后顺序

4.保障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范围

(紧急介入的常见情形、自杀、虐待、暴力、离家)

(无法提供服务转介其他机构)

(机构能提供服务进入预估环节)

第二节预估

知识点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预估:

预先估计

1.与股市搜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目的是要为正确的、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基础。

2.预估的任务

识别客观因素(背景、环境、持续时间、所作努力)

识别主观因素(感受及态度)

识别消极因素(成因及问题延续的因素)

识别积极因素(优势视角)

决定服务方式和内容(个案还是小组?

知识点二、预估的基本步骤和过程(考点)

预估的三个阶段:

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描述问题(客观描述)

描述问题及需要

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周围系统的情况

2.分析问题(社工的理性分析)

探究原因(案主看法、案主处理方法、资源、政策)

认定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

鉴定服务对象的资源状况

对问题和需求作出解释

3.草拟方案(社工的理性分析)

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先后顺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预估摘要:

是对上述三个环节书面记录

服务对象自身系统、家庭系统、社会系统的预估

第三节计划

大纲要求

1.服务计划的构成(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及对象.介入的方法和行动)

2.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计划:

服务方案.有目标、有行动

知识点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标和目的

目的:

有的放矢、的、方向目标:

指标、标、可以量化的

2.关注的问题(案主确认得问题)

关注的对象(要改变的任何系统——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方法】个案、小组、社区、网络建构、政策倡导

【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

服务对象参与尊重对象意愿详细和具体

与总目的的宗旨相符合

知识点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掌握3个知识点)

1.目标陈述要重在促进对象成长——优势视角

负面目标陈述

正面目标陈述

减少指责和批评孩子的次数

发现孩子的的长处和优点.增加用正面语言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次数

消除与孩子沟通中的障碍

坦诚、开放、及时并具体建设性地表达彼此间的意见

2.介入系统有哪些?

既关注对象:

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

3.介入行动有哪些?

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心理辅导

更多的时候是多个行动都采取的

第四节介入

【大纲要求】1.介入的分类2.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本节重点】1.介入类型(直接、间接、综合介入)2.介入原则

知识点一、介入的分类(考点)

1.直接介入

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采取的直接行动、对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直接服务提供和介入。

2.间接介入(环境改变)

以个人、家庭、小组和组织乃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

3.综合介入——综合治理的理念

直接与间接相结合

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

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

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回应,包括环境的改变和政策的倡导与实施

知识点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考点)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二)个别化

(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共同参与行动,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

(五)瞄准服务目标找准目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考虑经济效益投入和产出、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有效的改变结果

第五节评估

本节重点:

1.评估目的和类型2.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3.评估的方法4.评估的注意事项

本节难点:

1.基线测量评估2.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知识点一、评估的目的

(一)评估的目的

1.考察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类型

1.过程评估:

提供有关服务过程的各种信息(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介入影响)

重点:

服务对象的表现和社工的工作和技巧评估

2.结果评估:

工作完成的最终成果、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作出的评估。

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

知识点二、评估的方法

(一)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1.档案记录

2.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3.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数据和事实资料

(二)基线测量评估

服务前测量、服务后测量、通过前后比较观察判断目标实现程度

【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

确定介入目标、选择测量工具、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此过程为基线期

(2)进行介入期测量

(3)比较和分析

(三)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1.对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优点:

简单省事缺点:

粗糙、有偏差

2.差别影响评分优点:

更具结构性缺点:

有主观色彩

(四)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

没有进展、极少实现、部分实现、大体实现、全部实

(五)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

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知识点三、评估应注意事项

(一)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二)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四)要切合实际需要

第六节结案

本节重点:

1.结案的主要任务2.结案的类型

3.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4.对服务对象反应的处理方法

本节难点:

1.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2.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知识点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考点)

(一)总结工作

(二)巩固已有改变

1.回顾工作过程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3.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四)撰写结案记录

知识点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一)结案的四种类型

1.目标实现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终止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超出能力)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调动工作.案主搬家)

(二)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积极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

(三)负面反应——离别焦虑

1.否认:

心不在焉、迟到等、不愿意承认

2.倒退:

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拖延结案

3.抱怨:

对社工不满(识别真假)

4.愤怒:

背后隐藏的悲伤情绪、谨慎处理

5.忧郁:

情绪低落、充满焦虑

(四)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考点)

1.回顾介入过程、确定结案时机2.提前告知结案时间做心理准备

3.减少见面次数、给予心理支持4.稳定服务对象改变成果

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

知识点三、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1.意义:

了解情况、感受关心、增强信心

2.实施方法:

1.电话跟进2.个别会面3.集体会面4.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考点)

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考试大纲要求:

1.儿童的特点及需要

本节重点:

1.儿童的特点包括哪些?

(生理、心理、行为)

2.儿童的需要有哪些层面?

知识点一、儿童的概念和定义(了解即可)

(一)儿童的概念: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有未满18岁的自然人。

知识点二、儿童的特点(考点)

(一)社会属性的特点

1.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2.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

3.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二)成长发展的特点

1.快速性2.阶段性(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社会心理发展任务)

3.顺序性4.不均衡性

5.个体差异性(两个快速成长发育期1.出生后第一年2.青春期)

6.分化与互补性(儿童的发展和成熟,依赖于明确的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

知识点三、儿童的需要(考点)

(一)生存的需要

(二)发展的需要

(三)受保护的需要.儿童受虐待1.身体虐待2.情感虐待3.性虐待4.儿童忽视5.儿童剥削

(四)社会化的需要

知识点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儿童生存的问题

1.新生儿健康问题2.儿童营养问题3.儿童户籍问题

(二)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1.贫困问题2.家庭监护的问题3.受教育的问题

【儿童辍学】1.学业困难导致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自信心受挫。

2.教学方式适应困难、师生关系隔膜厌学厌师。

3.家长教育方式失当导致儿童厌学心理。

(三)儿童保护的问题

1.儿童遗弃的问题2.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

3.儿童被性侵4.儿童被忽视5.儿童被拐卖

知识点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师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

【层面】

微观(个案)、中观(小组)、宏观(社区)

【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