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950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docx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日本的花道

姓名:

00

班级、学号:

0000班、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应用日语

指导教师:

0000

开题时间:

2008-06-25

完成时间:

2009-11-26

2009年11月26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13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4

答辩过程记录表…………………………………………………15

 

 

课题论日本的花道

一、课题(论文)提纲

0.引言

1.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

1.1日本花道的产生

1.2日本花道的普及与发展

2.日本花道的特征

2.1融入生活

2.2体现自然

3.花道与禅

4.日本花道带来的启示

5.结束语

二、内容摘要

日本花道是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理。

它不仅代表一种技艺,同时更起到了陶冶情操、修炼精神的作用,反映出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本文从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特征以及禅的思想来阐述日本花道,从而使人在了解日本花道文化的同时看到日本民族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与启示。

三、参考文献

[1]顾春方//胡令远.日本文化大讲堂[J]上海此书出版社2007年7月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K].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伍斌.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J]2008年8月

[4]刘丽芸黄成洲.新编日本概况[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12月

 

论日本的花道

00

中文摘要:

日本花道是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理。

它不仅代表一种技艺,同时更起到了陶冶情操、修炼精神的作用,反映出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本文从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特征以及禅的思想来阐述日本花道,从而使人在了解日本花道文化的同时看到日本民族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与启示。

关键词:

日本;花道;禅;发展

0.引言

日本花道?

何谓花道,“花道”是日本国对插花艺术的特有称呼,实际上就是插花之意。

日本人习惯将品茶、习武、书法与插花等传技艺称之为“道”,即“茶道”、“剑道”、“书道”、“花道”等,正如我国唐宋时代盛行的“点茶”、“挂画”、“燃香”及“插花”被称之为“四艺”一样。

那么花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1.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

1.1日本花道的产生

其实它同日本的茶道一样从一开始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

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

《万叶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

1.2日本花道的普及与发展

插花艺术是在室町时代,在足利义政将军的统治下,作为东山文化发展为花道。

在日本,人们不仅把野地里的鲜花简单地摘下装饰一番,而且要设法展现一种艺术的观念,由此而产生了花道。

这种艺术再现了自然风貌,或者将鲜花的素材结构与天地人的形态相结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

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在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出现了“立花”,就是把开着花的枝条垂直插入花瓶内。

  在室町时代,“立花”技艺在贵族的推崇下,向“花道”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室町中期(一四四五年),富阿弥氏编出了第一部“立花”法式书“仙传抄”。

“立花”己不再是“供华”,而成了贵族前客厅里的一种摆饰。

  室町中期出现了一名花道大国手-专庆,他在顶法寺六角堂的池坊创立了“池坊流”立花流派。

“池坊流”一直延续至今。

在江户时代,日本国泰民安,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曾经仅仅限于佛教弟子、贵族和王族成员的日本花道艺术,逐渐地在日本武士阶层、富裕的商人和包括妇女在内的其他人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立花”越来越显得呆板和公式化,而一种被称为“生花”的更为简单的造型出现了,并迅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这一时期花道的另一重大发展,是一种新的排列方法,即“文人花”的出现,这种样式的花道主要为了表现当时中国学者和画家的情调。

它对从“茶花”中发展出来的“投入花”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文人花道传递的是个人的情感,这种排列方法不可避免的具有非正统性、随意性。

这种随意性与茶室的严谨性和“立花”或“生花”的正规性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供花起源于中国,这就为日本花道增加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文学韵味。

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使“茶花”得到普及。

 “立花”过于豪华,属贵族的玩物,而“茶花”则较平民化。

至于现在最为人道的“生花”,却是在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受儒家思想影响才产生的。

“生花”讲究“三才五行”,即以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来命名花形。

“生花”还采用了矫枝技术,使花草树枝更增添了曲线美。

 “生花”广受欢迎,连“立花”始祖的池坊流后人也不得不在生花上下功夫。

明治末叶到大正时代,出现了“盛花”。

“盛花”是在“生花”的基础上,加进西洋多彩鲜艳的花草。

“小原流”、“安达式”就是“盛花”的主要流派。

“生花”流派众多,有“远州流”、“古流”、“未生流”、“草月流”等上千流派。

自此日本花道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花道从大方面可分两大派:

一是传统的日本插花派,二是昭和时代兴起的用铁丝、玻璃、石头等材料造型的现代插花派。

2.日本花道的特征

无论东方或西方,古代或现代,花在人类历史和生活方式中,都是美丽、鲜妍、常见的事物。

而作为日本崇高文化之一的日本花道又有着什么样特征呢?

2.1融入生活

日本花道把花当成小孩子,认为花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有的漂亮,有的不够漂亮,但都要让他们接受教育,所以要对不同的花有相同的态度。

插花的过程是一个把花规范好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教育小孩子一样。

这个过程是一种享受,要用愉快的心情来完成。

而插花已成经为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融入了人们生活中。

街道上和小巷里都能看到放在路在边的插花,居家、庭院、商家和公共场所的橱窗插花就更为普遍,卖鲜花及插花用品的商店到处可见且生意兴隆。

池坊流花道是日本最古老的流派,有立花、生花、自由花等分支,而立花最高处一支含义为“地久天长”用大的苍劲的松枝来体现,象征须弥山。

自上而下用不同的花材表现“请佛来临”、“素食长寿”、“富贵自在”、“家人爱敬”等理念。

生花表现植物、人、地球生生不息的生长循环规律。

2.2体现自然

日本花道使用的材料很广泛,包括树枝、葡萄藤、树叶、草、浆果、水果、种子和花,当然也包括干枯的植物。

事实上,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

当代花道之中,甚至玻璃、金属和塑料都被人们使用。

花材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木本花和枝,一类是草本花或枝。

花材是自然生长的,经过剪裁和艺术加工,要充分发挥其自然美,花性如茶性,日本的花道不仅传承了东方式插花的特点,而且还融入了茶道的神性,注重自然情趣,着力表现花材的自然的形式美、色彩美。

对待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彼此和谐共处,宛如自然天成,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

即使修建叶不显露人工痕迹。

构图中无论何种造型,既有形式又不居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以顺乎花枝自然之势、自然之趣以及合乎自然之理为原则。

而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之下,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境界。

一切以自然为美,朴实为美,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任由心境,毫不造作。

 

3.花道与禅

“花道”为插花之意,当然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既然能将一门艺术称其为道,其中必然蕴藏深刻的哲学道理。

我们知道它同茶道一样与佛有缘,那么它的思想自然是离不开禅的,所以由于深受禅的影响,花道中蕴含“事理一体”的哲理,作为人们行为的“事”和作为自然法则的“理”要达到和谐统一,“事理一体”在日本哲学中暗示着天、地、人的“三才一致”。

这一点在花道中有了绝妙的体现,插花造型中高者为天,低者为地,中间为人,三条线就构成了传统插花的基本格局。

“天”是主线,是整个造型的基础,要根基牢固,冲向天空,表示对天的崇敬;在整个插花高度的2/3处是代表“人”的花枝,与主线向同一方向倾斜;最短的一线象征“地”,长度约为“人线”的2/3。

然后按照高度插放花卉与枝叶,制作各种插花造型。

传统的日式插花有很多固定的程式,花枝该插在高处、花应置于低处,哪种花型插在前面,都有明确的规矩。

但是这种看似僵硬的传统插花艺术实际上是通过最严苛的形式,追求禅的自由境界。

花道是性格与观点的锤炼,对于学得通达的人,不但仍有极大的创作空间,还能激发人的潜能,所谓修心养性大致体现在此。

日本人插花时是在用禅心做事,思考极为缜密。

通常他们插花时所用花枝的数目都是单数,这样插出来的插花叫做“生花”,就是有希望的花,由于不圆满,才显得有希望。

双双对对的插花则是“死花”,因为太完满。

因为花道中处处有禅,所以我们看到的日式插花简单、幽静、轻巧、朴素。

花道超越了单纯的插花艺术,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因此学习花道成为日本女人在出嫁之前的必修课程。

当然学习花道绝非女性特权,在各色的日本花道流派中,出色的男性花道爱好者比比皆是。

花道不但可以提高审美修养,更是缓解压力的很好途径。

现代日本的很多大型企业经常邀请像池坊这样的著名花道流派为员工举办花道培训。

因为花道的学习没有性别的,要求,所以在日本人们不会认为男士学习花道是件很可笑的事情,相反会被认为是很有修养的表现。

4.日本花道带来的启示

而由上述的一切也不难看出日本花道的繁盛。

其实,不管是从日本花道的诞生到发展还是普及,日本花道与中国传统式插花都有它的渊源,在500年前的唐朝,日本的圣德太子把中国佛教插花带入日本,并由小野妹子潜心研究、积极传播,形成了日本的第一个插花流派——池坊华道。

自此,日本的插花艺术(日本称之为“花道”)开始繁盛起来,并形成了如今的3000多个派系。

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罗虬的《花九锡》、袁宏道的《瓶史》、沈复的《浮生记》更是中国插花的历史力证。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插花,是日本花道之父,从日本花道技艺中,可窥得中国传统插花的神似之处。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不断的战乱,使得中国插花艺术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一帆风顺。

而日本,倒是兴兴旺旺,使插花艺术在全日本成为了一种全民普及性的技艺,与茶道同为日本妇女的必学之道。

在看到日本花道与中国插花不同的发展之路后,我更多考虑的,不是历史原因,而是民族性的问题。

为什么日本能把拿来的文化发展起来,并且很好地发展起来了呢?

排除我们的民族情绪,不去讨论日本民族的残忍、杀气腾腾、性急而度量小之缺陷。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民族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

比如他们的服从、牺牲精神,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是盲目的服从,有利于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

日本人也有着强烈的集团意识,日本人集团性最流行的描述就是“一个中国人能抵得过十个日本人,但是十个中国人却抵不过一个日本人。

”因此,日本人更像蜜蜂,就单个个体而言未必优秀,但是,一旦结成一个小群体、小集团后,协调默契的配合却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力量。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种资源:

一是自然资源,二是人力资源。

日本人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值得一提。

日本的教育与中国不同,不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