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44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docx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

沈阳市沈河区二经二校实验课题结题验收会议

2009年4月27日

沈阳市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沈阳市沈河区二经二校实验课题结题验收暨成果展示活动综述

沈阳市沈河区二经二校为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为师生发展服务,让师生体验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树立“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意识,2009年4月27日,开展了“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验课题结题验收暨成果展示活动。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秉寅、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吕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安文铸、中国教育协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伟、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组组长郝少林、辽沈地区协作体负责人王东、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局长侯德安、沈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洛传光及沈阳市内30多所学校的100余位领导、教师参加了本次课题结题验收活动。

活动伊始,首先由二经二校张岩校长作了以“努力构建研究型教师团队,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题的课题结题汇报。

汇报结束后,兼职教学副校长王涛书记与8位获市级以上优秀课教师代表进行了“七嘴八舌话成长”教师主题沙龙活动成果展示。

随后,学校按照已构建的“整体构思、综合推进、六大环节、两大特色”操作体系,用倡导教师养成“爱读书、肯研究、善反思、重合作、勤实践”的五种习惯,设立10个展室,在30分钟内同时开放交流校本教研系列活动,展现校本特色教研活动的成果。

在大会总结阶段,首先由王东同志代表课题组宣读了评审意见,吴秉寅同志为学校颁发了结题证书。

北京师范大学安文铸教授备受感动地说:

“结题呈现出执著的追求,活动渗透着付出的心血,科研融合了教育的情怀,成果是扎扎实实、朴朴实实、老老实实做出来的。

中小学整改委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吕敏同志作了大会总结,他说:

二经二校有田野泥土的芳香,香在扎扎实实地耕种自己的希望。

学校有办法、有措施、有检查、有效果、讲求方法,一丝不苟,在一般中不一般,在共性中有自己的特色。

二经二校王涛书记在活动结束时表示:

专家和领导的认可、赞誉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结题不等于结束,今天,我们静心而思,梳理、总结、提升;明天我们将用心而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效益和价值,走出一条科研兴校、兴教、兴师、兴学之路,最终实现教好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目标。

 

努力构建研究型教师团队,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汇报

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张岩

八十二年的历史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出悠远的人文内涵。

二经街第二小学做为市、区窗口学校,学校所秉持的“为师生发展服务,让师生体验幸福”的办学理念和树立“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意识,始终在推动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文明学校。

2006年初,学校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指导下选择了“立足本校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科研课题,探索出了具有二经二校特点的以“整体构思,综合推进,六大环节、两大特色”为基本框架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体系,使学校对于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学校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针对现实需求,确立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1.把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需求,创设满足教师自主发展的条件。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遵循这些规律。

我校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就设定了围绕教师专业的现实需求,开拓教师专业发展空间的基本思路。

经过调查,我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需求”从高到低依次是:

经验丰富教师的实践指导(24.7%),与同事共同学习相互研讨交流(24.0%),与经验丰富教师的对话与交流(21.6%),聘请省市区教研员或专家结合案例进行剖析与对话(20.2%),聘请专家对理论学习的系统指导(9.5%)。

依据教师的内在需求,学校确定了相应的研究工作计划。

同时,学校还在实行民主化管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创设条件,服务和保障教师的专业化自主发展。

2.立足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实践载体。

在推进校本教研中,我们从总体思路上提出了整体构思、综合推进的理念。

以往的校本教研中过于侧重对过程对象——教学的研究,而忽视对教学的直接对象——学生、载体对象——课程、位置对象——班级、教导对象——教师、评价对象——教学质量的研究这样一些薄弱环节,学校力求在这样一些校本教研的薄弱环节上,部分有所突破。

以促使教师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把握住自身专业发展的层次性和方向性,从不同侧面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真正有能力和有意识进入到一种研究状态中,主动而自觉地从总体上建构与完善自己专业化的理论和技能。

特别是要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关节点:

一是教学技能,二是教学理解,三是教学质量,四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五是人生感受,六是职业境界。

要通过校本教研,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引导、启发和榜样示范,开启教师职业生涯自我不断登攀的历程。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可能自发的完成,需要学校创设相应的实践载体。

通过这个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与高效实现。

我校注重通过校本教研工作,引导教师开始由单向输出型教师转型为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共同特点是把课堂看成是研究的主阵地,把课堂上的问题看成是研究课题,把课堂教学行为看成是研究本身,把自身的专业成长看成是研究的成果。

即“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学校积极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强而有力支持,鼓励研究型教师组成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型工作团队,使建立在校本教研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内容、有组织、有交流、有实效。

二、针对成长需要,强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在“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中,学校强调把整体构思、综合推进的思路落在实处。

重点在如下六大环节开展了工作与探索。

1.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基础性工作能力。

主要是通过整合学校的名师资源,做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优势,创造良好教研氛围来完成。

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和层次的结对子、依托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的专题研讨等方法给普通教师以帮助和指导(西部学区名师评选、英语教师大赛),使自己从一个单一研究者角色向作为参与和观察的研究者转变,获取和积累第一手资料,逐渐地从“文本式”的教学研究者转化为“田野式”的教学实践研究者。

2.提升教学理解,促进教师的变通性工作能力。

这项工作,主要通过积极主动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定期请市、区教研室等业务指导部门或人员到学校调研指导,加深本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整体把握、准确理解。

这种交流,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与思路,对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关注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研究与反思能力。

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于平时的精心工作与研究思考。

学校采取教学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学校课题研究,科研沙龙研讨等方式进行扎实而有效的校本研究。

以促进教师质量意识,不断展开研究与反思能力。

4.普及先进理念,促进教师适应时代要求意识。

学校在研究中十分注意隐性的专业引领,倡议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深读书和研读书。

读懂经典,悟为人之道,丰富人文修养,提升人生的境界;读透权威教育理论,思教学之法,提高专业水准,演绎事业的精彩。

通过读书,掌握先进的教育,统领教师的教育实践。

5.关注人生感受,促进教师体会职业幸福。

学校通过强化各个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在教研组的活动中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是教研的主角,以此既创设出一种“求真务实”的教研氛围,使每一个教师都自觉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又让教师在合作交流民主的教研氛围中积极实践,自觉反思,相互切磋、交流经验,体验研究工作的快乐,并形成浓郁的校本教研文化。

6.提升职业境界,强化良好师德师风建设。

在这一环节上,学校注重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

校长提倡班子要通过自身成长带动教师的成长,通过班子的示范引领学校的教风,通过领导为教师的服务带动教师为学生的服务。

学校还多渠道开展相互激励、相互影响活动。

利用每月两期的《导航月刊》将每位教师的成长体验与教育感悟呈现出来。

如在2009年第2号刊“成长”板块中,教师们结合实际,纷纷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以“幸福就在身边”为话题写出来,这样通过不断地反躬自问、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调整,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得以生动体现。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特色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我校注重了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这两个基本维度上,进行了两项特色实践探索。

1.抓管理创新,创特色教研。

⑴从个人奋斗到集体智慧——校本教研日制度。

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落实新课程的研究需求和自身的专业优势,成立了学习型基层组织学习型教研组,聘请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为教研组长,使研讨专题都有计划地得到落实。

坚持每周的校本教研日制度,把每位教师的教研活动时间排入课表。

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小课题研究、主题研讨、课例分析、教学诊断等系列的“一课二反思三磨课”研讨活动。

对教师来说,在这些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是善合作、善实践、善提升等各种能力,得益的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中有效跟进。

⑵从“鹤立鸡群”到领头雁——名师工作室制度。

为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他们的教研热情,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实施订单式预约教研。

如低年语文教研组配合教学进度,提前预约名师示范课,年组教师听课、反思后,教研组跟进听组内教师的学课或同课异构,最终确定此类课型的模块结构。

名师工作室因此成为骨干教师的孵化器、培植研究的基地。

它不仅使“名师”个体获得发展和提高,而且形成了一个由这些名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的教研组织。

⑶从“单纯竞争”到“共研双赢”——捆绑式互助教研。

借助最为实际和最有价值的“捆绑式”草根教研实施“动态”备课,即新老教师捆绑、同伴互助式捆绑、名师走班式捆绑,真正引领教师把日常教学变成研究形态。

2.抓学生管理创特色评价。

⑴“小日记大智慧”学会自我成长评价。

王维老师自任教以来,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她带过四年的学生最多的积累了六七十本日记,当中记载了成长的喜怒哀乐。

毛毅敏老师的日记更有特色,全班同学轮流写一本日记,记录自己做值日班长的收获、困惑、也有遗憾,老师的寄语既有鼓励也有方法上的指导;家长的感言既有欣喜,也有鞭策。

⑵“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我学习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刘铁坤老师尝试“预习指导问题研讨成果检测”三段式数学教学改革。

以学习目标引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收获、质疑问难、总结方法、举一反三。

把讲台让给孩子,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孩子。

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自我发展评价。

学校组织“行动起来,做更好的自己”期末复习总动员暨区期中学业质量表彰活动。

每个参加2.4.6区内监测的孩子手中都得到一份喜报,孩子自己给自己写颁奖词,给自己一个评价定位,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⑷“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发展”丰厚学生素养的艺术底色。

学校端正质量意识,准确定位质量标准,注重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活动,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价。

以知识+能力为主体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测试;以能力+操作为主体的科学、社会、综合实践学科考核;以知识+素质为主体的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的考察。

测试、考核、考察多元化的评价视角体现发展性评价的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的特点。

四、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理论成果:

学校构建了“整体构思,综合推进,六大环节,两大特色”为基本框架的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操作体系。

2.实践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师生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师生共学共进发展模式,实现教师的高效度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优质和谐的发展,学校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⑴学生优质成长:

三年来,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00%的学生都能达成学业目标,90%的学生达到优秀率,而且学生都能自主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知识技能验收、学习品质和综合素养考察,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

通过“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500余人在国家、省、市声乐、器乐、舞蹈、绘画比赛中获奖。

⑵教师快速发展:

近三年我校荣获各类国家级优秀课11节、省市优秀课数十节、区以上优秀课教师达到学校教师队伍的100%。

教师综合素质整体迅速提升,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达到100%。

⑶学校稳步前进:

由于学校走以师资、学生为主体的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正稳步前进,先后获区以上荣誉30余项。

2008年我校作为28所小学之一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文明学校。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以对学生发展与成长的研究为原动力。

加强对学生的整体研究。

现有对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学习成绩和改进学生的文明养成习惯,而对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等仍然缺乏研究。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只有高境界的教师,才能自觉地追求自己的职业成长,“幸福的教”,通过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民主化管理,从而解决职业倦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