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061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docx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

中西发展观比较及中国科学发展观实践

  摘要:

发展观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什么是发展及怎样发展的系统看法。

发展观的确立与生产力水平直接相关,同时更离不开社会的根本属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科学发展观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既需要观念内化,更需要制度支撑。

  关键词:

增长;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观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

F1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85(2009)12-0017-0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样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观的演变历程。

中国的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从增长到发展,再到科学发展的循序渐进过程。

  

  一、中西发展观的演变历程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什么是发展及怎样发展的系统看法。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它既与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又与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

选择和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并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完善。

  

  

(一)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观的演变

  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把物质增长等同于经济社会发展。

而现代发展观在总结和批判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使其中心实现了从“物”到“人”的转变。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观的形成按发展观内涵变化,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典型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能够消费得更多。

”该观点过分强调经济增长本身,把GDP增长作为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忽略了其他方面,从而导致有增长无发展等种种社会问题。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的结合。

弗朗索瓦?

佩鲁在《新发展观》中认为,发展应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内容,因而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并指出,真正的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共进,而为“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则应成为各国发展的中心目标。

此时,发展观的中心已开始由“物”向“人”转变。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共进。

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莱斯特?

布朗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保证使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基础上,联合国计划署于1990年首次提出“人类发展”概念,并从1990年起每年发表一份《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人类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估。

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提出,“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也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各部门的中心责任。

  

  

(二)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赶超为目标的发展观。

新中国从诞生之日起即面临经济社会发展重任。

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穷二白”基础起步,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及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体系的宏伟目标,其发展观表现出追求经济增长的强烈愿望。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会议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的主题。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明确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次会议在以往党代会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经济建设任务,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对经济增长的自觉认识。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为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体系,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在“一五”、“二五”时期,先后在全国安排156个重工业项目。

在倾斜的产业结构布局下,中国重工业迅速发展。

  2.改革开放初期以迅速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发展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在这一系列论述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正是生产力。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两大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一条应成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它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进一步贯彻和体现。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1997年9月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初期,在生产力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严峻事实面前,中国共产党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以经济建设的有力事实证明社会主义优越性,表现出强烈的以迅速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发展观。

  3.新世纪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关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

为此,2002年11月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二、中西发展观的比较

  

  

(一)中西发展观的提出主体不同

  1.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观的形成是民众、科学家现实诉求的结晶。

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发展目的的质疑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于中国近半个世纪。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达到较高水平,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

但与经济迅速增长相伴随,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工业化的直接伴生物是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揭露各种触目惊心的公害事件,形成声势浩大的环保运动。

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走进了研究自然与社会、经济、人类之间关系的行列。

人们对传统的工业社会发展观进行反思后认识到,工业化社会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在于:

它完全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文化道德基础,严重割裂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伦理、经济与生态、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公正与效率、自由与平等、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系统的有机性与整体性。

西方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扬弃工业化社会的传统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

但发达国家的发展观也是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逐步演化的。

它经历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演化过程,是从民众诉求到理论研究,再到观念形成的过程。

而科学家的理论能否成为执政纲领和全社会的发展观,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领导人的主观偏好。

正如法国佩鲁基金会副主席让?

克劳德所说,社会主义中国把科学发展观写入自己的党代会报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弗朗索?

瓦佩鲁的“新发展观”理论在法国已成为一个过期的理论,正在被人们淡忘。

  2.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执政理念,仅仅经历了不到十年时间。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个“人”是自然概念上的人的综合体,是包括所有公民在内的全体人民。

它不仅包括城镇人口,同时包括居住在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的农村居民;不仅包括成功的精英人士,而且包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困群体。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要高度关注不同群体的生存权、学习权、就业权、医疗保障权利;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保证人民基本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实现最终目的的过程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具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最终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以人为本”是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

人民是党的群众基础,是根本,本固则邦宁。

共产党诞生以来走过的历程证明,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共产党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

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不断发展的改革时代,党的胜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而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首先来自于人民对党的真心信赖。

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才能使群众与党的利益保持一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绩就是党带领人民求发展的最好证明。

改革成果令世人瞩目,然而世人不仅瞩目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瞩目成果是否合理分配。

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才能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才能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西发展观所关注的目标不同

  1.西方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以自然环境变化为对象,目的在于保证发达国家人们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近年来,在呼吁全球保护环境、防止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减少碳排放”命题完全忽视了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发达、欠发达及经济落后国家的严峻现实,而是毫无二致地提出让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承担碳减排义务。

美国在以不到世界5%的人口消费着世界25%能源而又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同时,却在指责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超标。

特别是在美国掌握话语权的现实世界格局中,不加区别地强调减少碳排放、征收碳排放税,并利用手中掌握的新能源作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强势武器,试图在世界范围形成新的霸权格局,这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对发展中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构成极大障碍。

  2.中国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共同发展是其最终目的。

经济增长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发展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这个目的不仅要求通过经济增长做大蛋糕,而且要通过公平的分配方式,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同时,做大蛋糕还要考虑到当代人的现实需求与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协调,要具有可持续性。

这个目的的最终达到,不仅要有经济增长的基础,更要有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保证;要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改变不完善的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要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使全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要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通过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使全球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保证世界范围内人民的公平发展和享有权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科学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具有科学的观念指导,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科学发展观从观念到实践的转变,既要实现从认知到观念的内化,还需要从观念到实践的制度支撑。

  

  

(一)实现从认知到观念的内化

  科学发展观从认知到形成观念不仅要求社会成员有自身的认识过程,而且需要全社会范围内的正确舆论导向。

正确导向的实施可加速科学发展观的内化。

要加速全体社会成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需要做好以下事情:

在舆论宣传方面,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理论内涵及发展方向,从理论上加深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普及,深化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逐步形成认知。

在社会组织方面,通过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及社区活动,不断渗透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积极宣传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及行为准则,使有违于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和陋习受到排斥。

在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让学生了解及不断加深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历史,了解全球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加快青年一代科学发展观内化的进程。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遵从,并逐步内化为群体意识。

  

  

(二)需要从观念到实践的制度支撑

  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调节关系、规范行为、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观念规定制度是指制度是人们依据观念蓝图构建的。

各种因素造成发展的情势,他们反映在人的观念里,人们依据形成的观念建构制度。

依据观念的蓝图构建,不是说观念是制度的发生论根据,而是说观念是制度的直接依据,制度的发生论根据不在观念,而在实践,主要是物质生产实践。

”公正是对制度体制的价值判断,因此,好的社会、善治社会的首要价值就是公正。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品性,就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品性一样。

一种理论,无论多么高尚和简洁,如果它不真,则必须遭到拒绝和修正。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公平、可持续地进行经济建设,必须制定公平的制度体系。

建立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

空气、水源、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因素,也是生产力中自然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环境的保护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任何人、任何企业都无权以任何借口污染环境。

基于这样的价值判断,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必然具有强制性。

加入WTO之后,国内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应与国际公约相接轨。

按照《东京议定书》国际环境大会提出的要求,制定减少碳排放的相关制度,减少环境损失。

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建设,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资源利用制度。

资源有限性与人们消费欲望的无限性导致了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应按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制定资源利用的限制性制度。

对土地、水源、能源的过度利用及奢侈性消费进行有效的限制。

如,在商品房建设过程中,应以法律形式限制豪华型建筑的攀比性建设;对政府办公建筑及城市广场设立严格的规模标准;对汽车消费严格限制尾气排放量。

以制度规定的强制性确保有限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以保证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建立保证公共产品公平投入的财政投资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公共产品服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公共产品提供上,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

如,对乡镇公路、电网、水利、通讯、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提供与城镇居民尽可能一致的关注度,保证城乡居民在公共物品享受过程中的差距逐步缩小,使农村居民在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通过政府的公共产品投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利益差距,使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得到有序地发展。

第四,在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受教育年限,并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给予基本保障。

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必要途径。

国家的未来、家庭的未来及一个人的未来都离不开教育。

为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中央政府已做出进一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决定,并在不同地区做出取消书本费等决定,以法律的形式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化。

在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同时,还应在贫困落后地区不断推出中专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行免费职业技术培训,使贫困家庭青年通过培训获得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保证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济收入。

第五,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保障接下来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流动性人口,特别是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

加快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需要法律保障,而且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通过对企业用工制度的强制性规定,保证农民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通过加快医疗保障的流动性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要素流动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制度的用途在于抑制人类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

建立健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的强制性,减少以至于杜绝不可持续行为的发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不仅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责任,同样是世界各国都不能推卸的社会责任。

中西发展观的形成都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而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从观念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

杜 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