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788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docx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精品导学案

22《四季之美》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问题:

读读下面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朗读)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绿树成荫挥汗如雨骄阳以火

秋高气爽秋雨绵绵五谷丰登

冰天雪地冬日暖阳鹅毛大雪

2.生: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季节有关,第一组是描写春天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夏天的词语,第三组是描写秋天的词语,第四组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3.师:

真不错!

那你能用上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美丽景象吗?

4.生:

自由发挥,练习说话,感受四季之美。

5.师过渡授新:

那么今天咱们来学习第22课,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6.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㉒四季之美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掌握“黎明、红晕、漆黑、萤火虫”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

4.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训练中感悟作者笔下四季的独特韵味。

2.在阅读理解中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作者爱美的思想,懂得发现美,热爱美,珍惜美。

三、字词运用

(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1.要求会认的字。

kuànɡ旷yí怡lǐn凛liè冽yì逸

2.要求会写的字。

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

3.读读写写下面词语。

黎明红晕漆黑萤火虫大雁夜幕降临

心旷神怡炭火火盆走廊闲逸未免

(二)词语解释。

红晕:

指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红色。

翩翩飞舞:

蝴蝶飞舞的样子。

蒙蒙细雨:

形容雨点细小。

朦胧:

本来指月光不明,看不清楚。

本课指雨夜萤火虫的光微弱。

窠:

昆虫、鸟兽的巢穴。

 

比翼而飞:

翅膀挨着翅膀飞行。

本课指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飞行。

心旷神怡:

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凛冽:

指的是极为寒冷,严寒刺骨。

 

闲逸:

逸,安乐。

清闲舒适。

(三)辨字组词。

旷(旷野)怡(怡人)冽(凛冽)

矿(矿石)胎(胎生)例(事例)

漆(漆黑)幕(夜幕)免(难免)

膝(膝盖)慕(爱慕)勉(勉强)

(四)反义词。

黎明——黄昏夜幕降临——阳光明媚

闲逸——忙碌蒙蒙细雨——瓢泼大雨

漆黑——洁白心旷神怡——心烦意乱

(五)近义词。

黎明——凌晨闲逸——安逸夜幕——夜色

愈发——更加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六)多音字

yùn(红晕)sǎo(扫兴)

晕扫

yūn(晕车)sào(扫帚)

四、示范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1)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2.学习提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相机检查课中生字认读和关键句子朗读。

如“窠”是课文中不要求会读会写的字,但要能借助拼音认读,理解意思;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要重点检查、指导读好。

(2)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找出能概括这一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句子并做上批注。

(3)交流对自然段意思的理解,或读出能概括这一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句子。

小结并出示:

第一自然段:

春天最美是黎明。

第二自然段:

夏天最美是夜晚。

第三自然段:

秋天最美是黄昏。

第四自然段:

冬天最美是早晨。

(4)朗读这四句话,读出诗意的味道,读出排比修辞的语味。

明白这是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5)把这四句话带入课文中再次朗读,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6)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3.梳理小结: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顺序描写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美丽景象。

春天美在黎明,夏天美在夜晚,秋天美在黄昏,冬天美在早晨。

六、精读领悟

(一)抓住动态描写,体会四季之美

1.问题引领:

(1)围绕课题“四季之美”,说说作者分别抓了哪些景物描写?

(2)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景物怎样的美?

2.学习提示:

(1)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指导阅读。

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①第一自然段抓住春天黎明的什么来写?

颜色。

②是哪些颜色?

鱼肚色——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③是怎样写这些颜色的?

颜色变化:

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④对颜色变化过程的描写称怎样的描写?

动态描写。

⑤指导朗读这一段,师生评点朗读效果:

是否读出色彩的变化,是否感悟到其中的韵味。

(板书:

春天的黎明——色彩变化美)

(2)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引领阅读。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质疑:

夏夜什么美,从哪里知道的?

明亮的月夜美,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美。

②在“明亮的月夜美”和“萤火虫飞舞美”之间,作者是如何写的?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意味?

从“明亮的月夜固然美”,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着实迷人”可以看出,后者景象更美。

③读一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表意的精准。

④作者写萤火虫是抓住什么描写的?

动态描写:

天晴的夜晚,萤火虫翩翩起舞——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⑤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亮的月夜美,漆黑的夜晚别有一番情趣,即使是在雨夜,也有萤火虫带给人们一丝光亮、一片动感。

⑥学生体会朗读,读出萤火虫飞舞的迷人之景。

(板书:

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动态美)

(3)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小组互助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①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轮流读这一段。

展开评议,谁读得好,怎么好?

以读得最好的为标准,小组集体朗读一遍。

②运用学习上两个自然段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谈学习收获。

(写了什么景物,是怎么写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以集中交流形式突出理解要点:

A.在作者眼里,秋天的黄昏以什么最美?

鸟儿归巢、大雁比翼而飞、风声、虫鸣声。

B.是怎样写鸟儿归巢的?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

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百鸟归巢图,是远景与动态的逼真描绘。

C.大雁飞行为什么让人感动?

比翼而飞,团结协作。

D.“心旷神怡”在这里怎样理解?

为什么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自然界的风、虫等是那么富有情趣,发出的声音都如同演奏的乐曲,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

④朗读体验,感悟其中韵味。

以“归鸦”“大雁”“风声、虫鸣”为提示点,引导背诵。

(板书:

秋天的黄昏——鸟儿飞行姿态美风声虫鸣音乐美)

(4)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放手学生阅读。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①学生自读,感悟韵味。

②主动展示朗读,互评朗读效果。

③自由畅谈自学体会。

冬天的早晨美: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景美;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的凛冽清晨与心情闲逸时手捧炭火盆——和谐美;寒气渐退,炭火熄灭,不免令人有点扫兴——缺憾美(反正温度也上升了,灭了就灭了吧!

虽有扫兴,也很释然)。

④这一自然段除抓景物描写,还写了什么?

作者的心情变化。

心情的变化是以时间推移、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情由景生。

⑤感情朗读,引导背诵。

(板书:

冬天的早晨——落雪、铺霜,手捧炭火闲逸和谐美)

(4)分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练习当堂背诵全文。

3.梳理小结:

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

没有花草树木的色彩,不见山川河流的气势。

只是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时段,描写特有的景物,向我们展示四季之美。

美得动感丰富,美得韵味十足。

(二)学写法,用方法,小练笔

1.问题引领:

(1)作者以四季变换为序写美,抓了哪些景致?

(2)抓这些景致怎样营造美的氛围?

2.学习提示: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每个自然段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景致并列举出来。

春天黎明的色彩

夏天夜晚的萤火虫

秋天黄昏的鸟、虫

冬天早晨雪霜

(2)这些景致有何特点,你为什么觉得它美?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春天黎明的色彩在变化,由单一的鱼肚色变成紫红紫红的彩云,这是色彩美。

夏天夜晚本来是燥热的,可飞来几只萤火虫,还闪着微光,使黑夜有了生机和情趣,这是萤火虫飞舞的动态美。

秋天的黄昏,在夕阳余光的照射下,点点归鸦入巢,大雁比翼越飞越远,风声、虫鸣带给人们视觉和听觉上的自然享受。

冬天的清晨,雪霜遍地,寒风凛冽,手捧暖和的炭火盆,该是多么温暖,闲逸的心情和寒冷的冬晨是那么和谐美好。

(3)运用课文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自由练笔,教师巡视,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选取作业评讲。

写话示例:

冬天最美是夜里。

一家人围着火盆,看电视,聊天。

特别是爷爷的故事像火盆里的火苗,温暖着整个童年。

夜里偶尔醒来,听着呼呼的北风声,或雪花飘落的轻响,或偶尔树枝被积雪压断的“咯吱”声,让冬夜不再寂寞与无趣。

(评注:

在小学生的眼里,冬天最美是夜里。

是通过描写“围坐火盆、看电视、聊天”表现出来。

尤其是“爷爷的故事像火盆的火苗,温暖着整个童年。

”这是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对于动态“雪夜北风呼啸、雪花簌簌下落、大雪压断树枝的声响”的描写,着实富有生活的情趣,让冬日宁静的夜晚不觉那么冷清、寂静。

3.梳理小结: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

“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

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

”任何美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记录、去分享。

今天,我们从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感受到了美,从大家的小练笔中分享到了美。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发现、欣赏到更多的美。

七、巩固提高

(一)判断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就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lǐng(lǐn)yùn(√)yù(√)mò(mù)

凛冽红晕愈发夜幕

(二)读拼音,写词语。

1ímíngqīhēixīnkuàngshényí

(黎明)(漆黑)(心旷神怡)

wèimiǎnyínghuǒchóngyèmùjiànglín

(未免)(萤火虫)(夜幕降临)

(三)连线搭配词语。

远飞的走廊凛冽的细雨

宽敞的大雁蒙蒙的冬天

火红的亮光朦胧的寒风

微弱的炭火寒冷的月光

(4)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句子。

1.描写春天黎明天空的句子。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描写夏天夜晚飘雨的句子。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3.描写秋天黄昏大雁飞行的句子。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五)读一读,判断下面句子是动态还是静态描写。

A动态描写B静态描写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A)

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