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568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docx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

?

?

?

?

?

?

?

?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

?

?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2)

(1)所有的S是P?

?

?

?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

?

?

?

?

?

?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4)

(1)p∧g?

?

?

?

(2)p∨q

(3)p∨g?

?

?

?

(4)_p真且q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

(1)可能非P?

?

?

?

?

?

?

?

(2)可能P

(3)必然非P?

?

?

?

?

?

?

?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

?

?

?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

?

?

?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2)

(1)反对关系?

?

?

?

?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

?

?

?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

?

?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

?

?

?

?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

?

?

?

?

?

?

?

?

?

?

?

______

(1)p→g?

?

?

?

?

?

?

?

?

?

?

(2)p∨g

____

(3)p∧g?

?

?

?

?

?

?

?

?

?

?

(4)p→g

9,当:

"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2)

(1)反对关系?

?

?

?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

?

?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

?

?

?

?

?

(2)p∨q

(3)p→q?

?

?

?

?

?

(4)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

A是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

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答:

第一,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愈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大;

第二,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是本质的,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三,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愈紧密,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四,被推论的对象,如果存在与推出的属性相矛盾的情况,则推出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在理行类比推理时,要注意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逻辑的错误.所谓"机械类比"就是指仅仅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表面相似或偶然相似的情况进行类比,从而导致荒谬的结论.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定义不正确.违反"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规则,犯"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逻辑错误。

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的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

是三段论。

不正确.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

违反第二格三段论关于"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的规则。

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是三段论。

不正确.因为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

违反第一格三段论关于"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的规则。

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是三段论。

不正确.因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

违反第三格三段论关于"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的规则。

4,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不正确。

因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5,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原因,或有主观原因;某吸毒者承认自己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所以,该吸毒者没有客观原因。

是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

因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到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试题2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

?

?

?

)和(?

?

?

?

)的逻辑根据。

3、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

?

?

?

?

?

?

?

?

?

?

?

?

?

)错误。

4、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

?

?

?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

?

?

?

?

)。

5、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

?

?

?

?

),“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

?

?

?

)。

6、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7、?

?

?

?

?

?

?

?

?

?

?

?

?

?

?

?

P?

A?

M

8、?

(?

)O(?

9、?

?

?

S(?

)P

10、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1.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

?

?

?

?

)决定的。

12、A.变项?

?

?

?

B.量项?

?

?

?

?

?

C.质?

?

?

?

?

D.量项和质

13、2.“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是(?

?

?

?

?

)。

14、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

?

?

?

?

?

?

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

15、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

?

?

?

?

?

?

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

16、3.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

?

?

?

?

)。

17、A.矛盾关系?

?

?

?

B.反对关系?

?

?

?

?

?

C.交叉关系?

?

?

?

?

?

D.属种关系

18、4.“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

?

?

)。

19、A.SAP?

?

?

?

?

?

B.SEP?

?

?

?

?

?

C.SIP?

?

?

?

?

?

D.SOP

20、5.“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

?

?

?

?

?

?

?

?

)。

21、A.矛盾关系?

?

?

?

B、反对关系?

?

?

C、下反对关系?

?

?

D、差等关系

22、6.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

?

?

?

)。

23、A.SAP→PIS?

?

?

?

?

?

?

B.SEP→PES?

?

?

?

?

?

?

C.SIP→PIS?

?

?

?

?

?

D.SOP→POS

24、7.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

?

?

?

)。

25、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

?

26、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

27、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28、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

29、8.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

?

?

?

)。

30、?

?

A.违反同一律?

?

B.违反不矛盾律?

?

?

C.违反排中律?

?

?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31、9.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物做实验,通过考察鼠、狗、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于是得出结论:

“一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

”这是属于(?

?

?

?

?

)推理。

32、A.必然性?

?

?

B.假言?

?

?

?

?

C.完全归纳?

?

?

?

?

?

D.简单枚举归纳

33、10.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P”与原论题“P”是(?

?

?

?

?

)。

34、A.等值关系?

?

?

?

?

B.矛盾关系?

?

?

?

?

C.反对关系?

?

?

?

?

D.交叉关系

35、三、图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37、A.强制措施?

?

B.逮捕?

?

C.取保候审

38、2.设S真包含于P,M与P交叉,M真包含S,用欧拉图表示S、M和P之间的三种外延关系。

39、

40、四、分析题:

(每小题9分,共54分)

41、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

为什么?

42、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43、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44、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45、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46、

47、3.某企业财会科大量现金被盗,经侦查后发现只有两人具备作案的条件,或者是李某所为,或者是赵某所为;现已有材料证实李某盗窃该企业财会科的现金,所以不可能是赵某所为。

”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48、

49、4.“只有从死者尸体内检出砷的残余物,死者才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今死者尸体内检出了砷的残余物,所以,死者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

是否正确?

为什么?

50、

51、5.同时断定“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

为什么?

52、

53、6.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54、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被害人的妻子说:

“凶手一定是李某,因为我丈夫被害的那天晚上,张三很晚才回家;而且他当过兵,枪打得很准;加上我丈夫过去当村长时批评过他,有旧仇,所以,一定是李某报复害死我丈夫的。

55、

56、参考答案

57、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

?

58、1.概括?

限制?

?

?

?

2.定义过宽;?

?

?

?

3.肯定全称;?

?

?

?

4.真、假;?

?

59、5.?

?

?

?

?

?

?

?

?

P?

A?

M?

?

?

?

?

?

?

?

?

?

?

?

?

?

?

?

?

?

?

?

?

60、(S)O(M)

61、?

?

?

?

?

?

?

?

?

?

S(O)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63、1.D;2.D;3.B;4.A;?

5.A?

6.D;7.C;?

8.D;?

9.D;?

10.B

64、三.图示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65、1.

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C

68、

69、2.

70、?

?

?

?

?

?

?

?

?

?

?

?

?

?

?

?

?

?

M?

?

?

?

S?

?

?

?

?

P

71、

72、

73、四、分析题(每小题9分,共54分)

74、1.设已知判断为SAP,则ABC三个判断分别为、PAS、ES。

其中:

75、?

SAP与SOP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A判断,SAP→;

76、?

SAP不能推出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77、?

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SAP推出C判断,SAP→SE→ES。

78、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9、(或答:

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

80、3.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的规则,犯了“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错误。

81、4.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

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82、5.“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违反排中律。

83、6.这个论证不正确。

违反了“论据与论题之间要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的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因为被害人的妻子所列的论据还不足以断定李某是该案的凶手。

试题3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_,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_________而后件_____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_______,种差是_______,邻近属概念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1)p∧g

(2)p∨q

(3)p∨g(4)_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

”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

(1)p→g

(2)p∨g

____

(3)p∧g(4)p→g

9、当:

“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p∨q

(3)p→q(4)p∧q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每小题5分,共15)

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2、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每小题5分,共25分)

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

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4、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5、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原因,或有主观原因;某吸毒者承认自己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所以,该吸毒者没有客观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的……不是……,犯罪、故意

2、真、假

3、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排

4、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法律

二、(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

(2)3、

(1)4、

(1)5

(1)

6、

(2)7、(3)8、(3)9、(2010(3)

三、(每小题2分,共30分)

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

A是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

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3、第一,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愈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大;

第二,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是本质的,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三,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愈紧密,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四,被推论的对象,如果存在与推出的属性相矛盾的情况,则推出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在理行类比推理时,要注意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逻辑的错误。

所谓“机械类比”就是指仅仅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表面相似或偶然相似的情况进行类比,从而导致荒谬的结论。

四、(每小题5分,共15分)

1、定义不正确。

违反“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2、定义不正确。

违反“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规则,犯“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逻辑错误。

3、定义不正确。

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的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五、(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三段论。

不正确。

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

违反第二格三段论关于“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的规则。

2、是三段论。

不正确。

因为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

违反第一格三段论关于“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的规则。

3、是三段论。

不正确。

因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

违反第三格三段论关于“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的规则。

4、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

不正确。

因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5、是相容选言推理。

不正确。

因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到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

5、选言判断可分为和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差等关系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反对关系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A、SAPB、SIP

C、SOP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A、p并且qB、p或q

C、如果p那么qD、p要么q

8、“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从()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9、以SAP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正确结论的是()

A、PASB、PIS

C、PESD、POS

10、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

A、都是必然的

B、都是或然的

C、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

D、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果所有的a是b,那么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2、当p假q假时,下列复合判断为假的有()

(1)p∧q

(2)p∨q

(3)p要么q(4)p→q

(5)p←q

3、以“如果受贿,那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1)受贿

(2)末犯法

(3)末受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