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541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一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一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计46分)

1.下列对青春期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②是烦恼多于快乐的时期

③是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④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在社会中,我们对男女性别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②男女都一样,对男女性别的认识没有什么意义③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

①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③能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④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4.中学生小张最近遇到几件不顺心的事,他感到心理不痛快,和关心他的妈妈发脾气并大吵一架。

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发脾气是消除不良情绪的好方法②有了不良情绪要用合理方式排解③反正小张与妈妈是一家人,对妈妈发脾气没关系④对妈妈发脾气,是不尊重妈妈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5.小丽考试没有考好,心情沮丧地回到家。

妈妈唠叨埋怨她做题太粗心。

小丽真想和妈妈大吵一架!

她看到桌子上的牛奶,想起:

每天妈妈为她做早饭;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妈妈为了让她好好学习,买来许多营养品……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她开始理解妈妈了。

小丽没有和妈妈吵起来,她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注意转移法 B合理发泄法 

C改变认知评价D放松训练

6.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着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我们实现创造的是()

A有激荡的青春活力B有自信的青春热情

C有自强的青春态度D放弃学习专攻科技

7.许多中学生感觉到进入青春期后情绪特别容易波动,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有时愁眉苦脸,有时暴跳如雷。

这说明()

A人的情绪复杂多样,不可捉摸

B情绪反应强烈,情绪体验常常不稳定

C青少年情绪经常处于失常状态

D青少年情绪不稳,犯错误也无可厚非

8.最近亮亮喜欢穿着“另类”服装。

妈妈说:

“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

”亮亮不以为然地说:

“你知道什么,这是思维独立的表现。

”亮亮没有意识到思维的独立()

A就要敢于和别人争辩B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C要完全按照自己想法去做D就是要坚持人云亦云

9.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学会批判思维。

下列有关批判思维,理解正确的有()

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批判思维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的潜能③批判思维需要质疑的勇气,还需要建议的能力④对他人意见批判时,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面旗帜,鼓舞斗志。

下列对榜样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②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③好的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④使我们能够实现青春的梦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进入青春期,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烦恼。

首先就是来自学习上的烦恼,61.7%的同学感到学习压力大,很多同学感到“在学习上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可是爸爸和老师总说我学习不用心。

为此,很苦闷、心烦。

”摆脱这些烦恼,我们应该()

①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②与同学和朋友交往沟通

③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④相信自己,排斥他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下列诗句不能给我们美好的情感体验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3.歌德说: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

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这句话告诉我们,美好集体应该是()

A民主、公正的集体B充满关怀和友爱的集体

C善于合作的集体D充满活力的集体

14.对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B我们的情感不需要和任何人表达

C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D我们可以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

15.我们之所以有时会感到集体规则和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是因为()

A集体规则总是正当的,我们的个性化需要总是不合理的B集体规则总是不合理的,我们的个性化需要总是正当的C有一方的要求不合理或者双方的需要不同D个人意愿通常会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16.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体现了法律()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最有效的方法C通过制裁违法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17.让校车享有优先权,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是我们对下一代、对未来的生命尊重与安全承诺。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

18.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

“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

”“法博士”回答:

“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

”这段对话表明()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②道德与法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

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

④道德补充法律,并促进法律贯彻实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9.上小学的儿子说:

“爸爸,我要坐副驾驶座。

”爸爸说:

“这里危险,坐后排。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爸爸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交通法规②能用健康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尽到了家庭保护的责任③自觉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权④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别表现有()

①性格特征②兴趣爱好③智力水平④思维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和追求。

下列同学的表现体现出这一境界的是()①中学生小王利用周末参加社区义务植树②小强每天都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③小明每天进行自我反省,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④小丽把零花钱捐给灾区小朋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2.青春有格,这里的格主要指的是()

①见贤思齐 ②行己有耻 ③独善其身 ④止于至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下列属于“行己有耻”内容的是()

①真诚面对自我 ②闻过而终礼 ③知耻而后勇 ④信守承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计54分)

26.实践探究(7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指定区域内)

(1)刘强在班里有几个“铁哥们儿”,他们经常在一起上网,打游戏。

老师进行调查时,他们互相隐瞒真相。

老师严厉批评了他们。

他们的做法对吗?

请写出理由。

(3分)

(2)上初中后,小华发现自己不仅比同学们矮很多,而且脸上开始长青春痘,她为此十分苦恼。

你怎样劝她?

请写出你的想法。

(4分)

27.简答题(15分)

初中生活已经开始,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共同度过的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

(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

(2分)

(2)列举同学中出现的与优秀班集体不相符的行为。

(2分)

(3)在集体中,你是如何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4分)

(4)在集体中,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这种“自治”的表现是什么?

(3分)

(5)集体生活成就我,集体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28.评析题(6分)

观点: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但生活中也有一些负面情感,如差耻感、挫败感等。

这些负面情感对于我们的成长没有意义。

29.分析说明(26分)

材料一:

2018年3月26日是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

我市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各种应急演练活动。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对各地中小学校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更加明确了校园欺凌的界定,以及惩戒的相关措施。

(1)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哪些?

(2分)

(2)为什么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4分)

材料二: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要求,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规划》提出,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

(1)说说你对法治的认识。

(4分)

(2)法治的作用是什么?

(2分)

(3)

法律名称

主要目的(或作用)

食品安全法

保障食品安全

建筑法

保障居住安全

产品质量法

保障生产、生活用品安全

交通安全法

保护安全出行

治安管理处罚法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劳动法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义务教育法

为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

……

根据表格内容,谈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4分)

材料三: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全面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烈保护法将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自此,英雄烈士的尊严能够得到坚决地扞卫,让侮辱英烈的行为无处遁形。

英烈保护法规定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是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1)此材料体现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2分)

(2)法律的另外两个特征是什么?

(4分)

(3)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中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做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段话的启示是什么?

(4分)

初一下学期统考试题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计4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C

D

C

D

B

B

A

C

A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B

C

C

D

D

D

C

C

D

A

二、非选择题(54分)

26.(7分)

(3分)

(1)是错误的,是小团体主义。

他们维护的是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

他们没有明辨是非。

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判断1分,理由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也可给分)

(4分)

(2)受遗传、营养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我们要平静而欣然接受生理现象。

(正确认识并积极悦纳自己的生理现象。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

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等等

(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符合也可给分)

27.简答题(15分)

(2分)

(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分)

(2)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破坏公物,乱扔垃圾;只关心自己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随意讲话影响大家学习,打扫卫生马虎,不负责任。

(4分)(3)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分)(4)“自治”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4分)(5)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在集体中,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促使我健康成长;等等

符合内容,可酌情给分。

28.评析题(6分)

是错误的

生活中某些负面情感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我们的成长有意义。

虽然负面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但体验负面情感的经历对我们是有益的,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促使我们成长;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者阅读、与人交往、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不断追求美的情感。

评分说明:

观点1分,评析5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9.(26分)

材料一

(2分)

(1)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分)

(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法侵害。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材料二

(4分)

(1)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分)

(2)法治有助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4分)(3)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障;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法律保障生活。

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周全的保障,使我们能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等等

材料三

(2分)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4分)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4分)(3)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依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扞卫法律。

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铭刻在我们心中。

评分说明:

符合题意也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