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195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0 大小:1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0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0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0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0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2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古诗二首》分别是《村居》和《咏柳》。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情景。

《找春天》课文以一群孩子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迷人风光。

《开满鲜花的小路》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包花籽,到了第二年春天,花籽让小路开满了鲜花,让所有的小动物们享受到了美丽和快乐。

告诉我们要学会传递快乐,分享快乐。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主要写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的经过。

赞美了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他对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重视。

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古诗二首》……………………………………………………2课时

2《找春天》………………………………………………………2课时

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

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教法与学法: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

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

(板书课题:

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

(指名认读生字)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

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

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三、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

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

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指名读第1、2句)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

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

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

(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3.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

(指名说)

4.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他们在干什么?

(分组交流)

5.你们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分组交流,尝试练说)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

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汇报)

7.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指名读)

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中去呢?

这样吧,让我们朗读古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生齐读第3、4句)

四、背诵古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

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

多美的春景图呀!

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

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

2.集体配乐吟诵。

3.生自由背。

五、指导书写

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

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

2.指名反馈。

“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

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通过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后一横最长。

4.教师范写3个生字。

5.学生描红并临写3个生字。

6.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咏柳》。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

1.课前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齐背古诗《村居》。

3.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这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随风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们看,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

杨柳图)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

《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说)

5.揭题解题:

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6.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7.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8.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这些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交流切磋,诵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1、2句。

出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生齐读。

(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图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

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它就像什么呢?

(碧玉、丝绦)

(4)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合作学习第3、4句。

出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出示第4句诗的课件)让学生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

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

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哪里读得好?

你为什么这样读。

3.小结:

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4.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意境描述出来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

师:

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思考、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

朗诵、用白话文翻译、画画等。

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把他们分成三组:

朗诵组、翻译组、画画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开始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

(1)朗诵组用多种朗读方式诵读古诗;

(2)翻译组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画画组展示各自根据诗意描绘的图画。

4.师:

刚才同学们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诗歌,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

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教师指导。

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梳理板书

 

教学反思

 

2 找春天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文章,仿佛呼唤着我们去寻找春天。

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本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我们还能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春天,通过朗读、理解、感悟,说说春天的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观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展现春天美景的视频,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

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

3.热爱春天,愿意去发现、观察春天。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了解春天的特征,主动发现、观察春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说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么春天在哪里呢?

你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发现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4.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认读,全班齐读。

5.出示词语,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脱掉 棉袄 寻找 害羞 姑娘 嫩芽

音符 解冻 杜鹃 遮遮掩掩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齐读课文。

(2)分段抽读课文。

(对字音读得准确、语句读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语。

(3)学生之间互相解决没弄懂的问题。

(4)教师解答剩余问题。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1)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

都找到了些什么?

(2)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页纸,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并把大家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

(3)由各组选派一名同学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感悟,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适时板书:

四、读文想象,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思考: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2.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后说一说,你在春天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播放展示春天美景的视频)

学生汇报、交流看视频后的新发现。

3.除了这些,请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下节课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3.感受春天那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怎样才能读好句子。

难点

通过品读句子来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借助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的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互相纠正。

2.谁对春天又有新的发现?

请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

二、品读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师:

想一想,春天来了,你们喜欢它吗?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课文呢?

(3)师:

谁愿意来试一试?

2.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

(1)师:

面对美丽的春天,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

谁愿意来读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

(2)师:

这几个孩子是怎样去找春天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内讨论,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3)师:

孩子们是如此急切地寻找美丽的春天!

谁能说说这一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谁愿意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回答,自荐朗读课文)2

(4)师:

谁能来表演一下?

(学生自我推荐表演)

3.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

齐读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这一自然段。

教师适当地进行点拨。

4.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

(1)春天的景色真美,孩子们都找到了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彩色画笔画出来好吗?

学生自由活动,用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

(2)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3)观看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边看、边听、边想,体会春天的美。

(4)小组内讨论,完成连线练习。

(5)齐读连线练习题。

(6)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5.学习课文的第8自然段。

(1)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自由说)

(2)读课文第8自然段,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春天在哪里。

(学生在书上画词、画句子)

(3)师:

“我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的呢?

(4)师: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谁能帮老师把线连上?

(出示连线题,学生回答。

(5)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第8自然段。

6.配乐齐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

2.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春天来了,春天真美,春天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吧,再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五、梳理板书

 

教学反思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关于快乐、共享的美丽的故事,主要讲述了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的一个包裹,当他去找松鼠太太指认包裹中的小颗粒时,却发现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直到第二年春天,鼹鼠先生发现通往松鼠太太家的小路上开出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才明白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是花籽。

这些花籽落在哪里,就为哪里带来一片芬芳,带去一片欢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抓住关键句子,进行质疑讨论,从而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快乐像花籽,会感染所有人;感受与人共享快乐的幸福。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感受与人共享快乐的幸福。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

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读懂课文,解决“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难点

读懂课文,解决“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同学们,这条路上有什么?

你们会怎样形容这条路呢?

2.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路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这是一条神奇的小路,每一个看见这条小路的动物都很快乐。

这是为什么?

快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3.教师板书课题:

开满鲜花的小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同学或老师。

2.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读。

(2)出示会认字,同桌互读。

(3)教师检查、指导,重点指导“啊”的读音。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5.教师出示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说句子。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

谁为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你认为包裹里面会是什么?

(指名说

2.鼹鼠先生会找谁为自己辨认包裹中的东西呢?

请大家与同桌一起读第4、5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吧。

3.鼹鼠先生为什么懊丧?

(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包裹中的东西会掉在哪里呢?

4.分角色朗读第6~11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小动物发现自己家门口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松鼠太太)小动物们喜欢这些花儿吗?

(小动物们非常喜欢这些花儿,他们称赞花儿美丽,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在花丛旁快活地蹦啊跳啊)

5.结合语境理解“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香扑鼻”“花朵簇簇”的意思。

6.指导朗读。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要读出疑问、惊喜的语气。

“多美啊!

”“真美啊!

”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7.质疑:

“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猜一猜,会是谁在小动物的门口种的花呢?

(这些花儿可能是鼹鼠先生漏掉的)

8.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重点难点

重点

会写9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做“开火车”游戏来口头组词。

3.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

2.指导学生读出松鼠太太恍然大悟、赞美的语气。

3.思考并讨论“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花籽。

虽然这些花籽被漏掉在小路上,但最后它们都长成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给所有的小动物都带来了快乐。

所以,松鼠太太说这是“美好的礼物”

三、演故事,讲故事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表演。

(1)自由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表演。

2.借助图片,讲讲故事。

小组内同学看图片讲故事,不完整的可以请别的同学补充。

3.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这条小路吗?

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呢?

4.教师小结。

四、指导书写

1.自主探究,书写生字。

2.师评价。

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堆、礼”。

4.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送去幸福和快乐吧,相信你会从这幸福和快乐中得到更多幸福和快乐!

六、梳理板书

 

教学反思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材分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课文描述的是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如今,这棵柏树已经成了北京天坛公园的一处风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在读文感悟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2.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搜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画像,问:

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

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3.简介邓小平的生平。

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4.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分小组自学生字。

3.自学汇报,老师检查。

(1)认读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

坛t、龄l、格g、握w、致zh、勃b、挖w、选x、茁zh、移y、挥h、填t、扶f

看清韵母:

龄inɡ

(2)识记生字。

(学生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土+云→坛

木+各→格

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住—注

比一比(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