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989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填埋场设计.docx

垃圾填埋场设计

某某市垃圾填埋场设计

第一章概述

一、设计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本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搞好能源转化,提高利用率,减少占地,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

根据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配套技术。

3.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及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务求实效。

二、设计编制依据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建标[2001]101号”文

4《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2349-90)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

15《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1995)

1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1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

1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99)

19《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9)

20《室外排水设计规程》(GBJ14)

21《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2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23《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6-1999)

三、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

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

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表现在:

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

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

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在上升,消费物品也在增加。

若不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引发重大的灾难,故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工程。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场区总体设计等等),填埋工艺,防治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工程,渗滤液处理工程,地下水、地表水导排处理工程,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环境监测设计,封场工程,辅助工程(如绿化、道路等),设备选型,二次污染防治设计,经济分析等等。

设计服务年限及范围:

设计服务年限为2010—2020年,为期10年;服务范围为某某市所辖行政范围。

设计规模: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均垃圾生产量等因素,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起始规模为600吨/天。

技术经济指标:

垃圾处理规模:

21.90万吨/年;填埋场库容:

619.32万米3;使用年限:

21年;渗滤液处理规模:

300吨/天;渗滤液处理标准:

三类;调节池容积:

20000米3;单位垃圾处理总成本:

284.58万元/年;投资回收期:

12.95年。

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某某市位于某某市北郊,东部和南部分别与贵阳市乌当区,云岩区接界,北邻修文县,西邻清镇市,地理坐标东经106.32—106.48:

北纬26.38—26.49。

东西长27.9km,南北宽20.8km,全区总面积259.6km。

2、地形地貌及地质

某某市地处黔中隆起南缘,苗岭山脉中段,本区高起于贵阳盆地,周围环山,中南部较平缓。

全区均属长江流域,海拔1120~1659m左右。

最高点在牛场布依族乡东面的云雾山次峰,海拔1659m;最低点在东南面都拉民族乡小河村最低点处。

全区平均海拔1300m左右。

海拔1600m以上的地面0.39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0.15%;1500~1600m的有4.72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82%;1400~1500m的有62km2,占23.88%;1300~1400m的有120.48km2,占46.4%;1300m一下的有72.01km2,占27.74%。

在地貌上本区属黔中丘原区,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及长期风化剥蚀,形成本区以丘陵为主的地貌景观。

本区地貌主要有丘陵、山地、盆地(坝子)、河谷阶地。

其中丘陵面积127.4km2,占全区面积的49.1%;山地面积37.0km2,占全区面积的14.3%;盆地(坝子)面积95.2km2,占全区面积的36.7%。

本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石碳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和侏罗系等。

寒武系地层出露于云雾山、葛藤山、营盘山、斗篷山、狮子山、朱宫大坡等地带,主要岩石有白云岩和石灰岩。

石碳系、二叠系出露于沙文乡对门山村的龙潭坡,牛场布依族乡红棉村的管冲、猫山、麦架乡摆茅村的老板林大坡等地带。

主要岩石有二叠系的阳新灰岩,黄色沙页岩。

三叠系在本区出露较多,全区各地均有,主要岩石有石灰岩、白云岩和夹层状碳酸岩。

第四系地层在本区呈三个条状分布于山间盆地、谷地,洼地、台地及河流阶地边缘地带。

侏罗系地层在本区分布极少,主要岩石为紫色沙页岩。

全区岩石以夹层碳酸岩、石灰岩、白云岩分布最多,面积为193.12km2,占全区面积的74.4%;紫色沙页岩分布最少,面积仅为3.64km2,占全区面积的1.41%。

其他岩石还有泥页岩,铝铁岩、红色粘土和煤系等。

3河流水系

本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麦架河,沙老河两条河流。

麦架河是区内的最大河流,发源于北部修文县境内的石扳哨周武山的西麓。

流经全区整个西南低丘盆谷地中央部分,至锅底滩出界,经乌当区的朱昌汇入猫跳河,集水面积150.2km2,多年平均流量2.70m2/s,全长26.15km。

该河流经我区长度22.5km,流域面积为131.8km2,占全区面积的50.5%。

麦架河在5km2至20km2流域面积的支流有大泥窝河(牛庄河)、下高山河(洗马河)、马堰河、潮水河、大路河、高家寨河、罗家寨河等八条,其上游建有小

(一)型的沙田水库、罗革档水库,沿河的小型水利设施较多。

沙老河是区内第二大河流,发展于东北部牛场布依族乡的瓦窑村大坡南麓,流经我区东北部至下水流入乌当区,下游汇入南明河。

区内河流长度16.1km,流域面积103.6km2,多年平均流量0.88m2/s,占全区面积的39.9%。

其中最大的支流为都溪河,发源于都拉民族乡的黑石头村,流经都溪、都拉、上水等,于下水汇入沙老河,流域面积20.4km2。

沙老河上游5km2至20km2流域面积的支流还有祁山河、小河、牛场牛角田河3条河流。

在沙老河的流域内已建有王金冲、牛角田两座小型水库,并建有不少小型水利设施。

4、水文与气象

某某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由于地势较高,冷暖平流交

替强烈,形成明显的季风高原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13.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7℃,无霜期265天,霜期近100天。

一般初霜期出现在11月中旬,终霜期出现在2月,特殊年初霜期最早出现在9月下旬,终霜最晚出现在4月下旬。

本区一般地区气温0℃以上积温4830℃;10℃以上积温3860℃;20℃以上积温1700℃,本区热量分布:

北部、东北部偏冷,年平均气温12.5℃一14℃之间;中部、南部偏暖,年平均气温14℃左右。

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56.2mm,年径流量1.444亿mam。

雨季平均四月份开始至十月份结束,平均降雨量1055mm,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91.2%。

特枯年降雨量849.8mm,年径流量0.825亿m3;枯水年降雨量为1017.5mm,年径流总量1.140亿m3;平水年降水量1144.6mm,年经流量1.403亿m3;丰水年降雨量1320.4mm,年径流量1.783亿m3。

径流量的年内分布与降水量的年内分布相似,5-9月为汛期,每年同期的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连续最大四个月出现在5-8月,多年同期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63%左右;其中6月份的径流量最大,多年同期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21%左右,1-3月的径流量最小,多年同期平均径流量仅占全年的8%左右。

本区枯水年和特枯年的径流量分别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79.0%和57.1%。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某某市总人口为18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点68%,少数民族有汉、布依、苗、侗、回等38个民族,人口约2.5万人,占16.52%。

区内聚集了特大型工业企业贵州铝厂、铁道部贵阳车辆厂、有色第七冶金建设公司、耐火材料厂筹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规模大、产品技术含量高、人才富集、技术和管理水平高,工业基础雄厚;区内有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全国500强大型企业——贵州铝厂,素有“中国铝城”的称誉

区内有冶金技术学院、职工大学、中专、技校、职校、中学、小学、幼儿园共119所,在校学生3万余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双基”达标。

有各类科技人才近万名,其中获高级职称的人员约500名。

有医疗卫生机构43个,病床893张,初级卫生保健达到了全省合格县标准,获“贵州卫生县城”称号。

有影剧院8座、文化宫3处和国家级标准文化宫;建有微波站、地面卫星接收站,开通了无线调频广播和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游乐设施齐全,白云公园、塔山公园、水景公园、文化广场和正在筹建的七彩湖公园,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运动场所和设施,分布全区;风筝节、兰博会等各种大型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省文化先进县”;城乡治安良好,社会稳定。

 

第三章垃圾填埋场选址和总体设计

第一节垃圾填埋场选址

一、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来考虑。

主要遵循两条原则是:

一是从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

安全原则是选址的基本原则。

维护场地的安全性,要防止场地对大气的污染,地表水的污染,尤其是要防止渗沥水的释出对地下水的污染。

因此,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时场地选择时考虑的重点。

经济原则对选址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场地的经济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场地的规模、容量、征地费用、运输费、操作费等多种因素有关。

应充分利用场地的天然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挖掘土方量,降低场地施工造价。

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①应服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其建设规模应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符);②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要求(填埋场满足一定的服务年限,一般要在10年以上);③场址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稳定、气象、地表水域保护、无居民);④场址运距应尽量缩短(主要为了降低运输费用,运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0千米);⑤场址应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方便的外部交通、可靠的供电电源、充足供水条件)。

二、本设计场址的选址

本设计填埋场的选址经过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的缜密的考虑而选取的。

1)从经济学上看,此填埋场满足一定的库容量,能容纳600~1200t/d的垃圾处理量;附近有一大道,距市中心仅9.87公里,场址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场址周围有相当数量的土石料,用于天然防渗层和覆盖层的粘土等。

2)从工程学方面看,场地有适当的自然地形作为填埋空间其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适当;天然地层渗透性系数达到107cm/s以下,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地质条件很好;场址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位于台风经过的地区,其暴雨发生率也较低,位于大气混合扩散作用的下风向,即气象条件适当。

3)从环境学上看,场址远离专用水源补给区2000米以外,地基基础位于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1米以上,对地表水、地下水影响较小,同时场址位于居民区2000米以外,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对居民区的影响也较小。

4)从政策法规上看,此填埋场的建立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2]。

第二节工程建设规模总体设计

一、填埋场类型和填埋方式

1、填埋场类型

根据某某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发育情况,选择山地填埋型。

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沟壑、山谷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的方式。

选择高差较大、城区的下风向位置,其有利于雨污水的分流与导排以及防渗系统的设置。

2、填埋方式

选择厌氧性填埋。

填埋层内部处于厌氧状态,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分解缓慢,基本原样保存。

其分解过程分为两步:

首先是有机物被分解成有机酸或酒精(液化),然后进一步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气化)。

从废弃物填埋开始至填埋物稳定,整个厌氧发酵过程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二、服务面积及垃圾产量

(1)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本区初始服务人口数A0为18万人;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53%,1.20%。

(2)垃圾产生量

设某某市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00kg/(人·d),且该值在10年内保持变化不大。

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Wn——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

a——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p)

由以上两式求得某某市各年的服务人口及垃圾产生量(详见表1)。

表1某某市各年份垃圾日产量表

序号

年份

人口

/万人

人均垃圾日

产量/(kg/d·p)

生活垃圾

日产量/(t/d)

生活垃圾年

产量/(t/a)

生活垃圾

累计量/万吨

1

2010

18.45

1

184.5

67342.5

6.7

2

2011

18.93

1

189.3

69094.5

13.6

3

2012

19.41

1

194.1

70846.5

20.7

4

2013

19.91

1

199.1

72671.5

28.0

5

2014

20.42

1

204.2

74533

35.4

6

2015

20.94

1

209.4

76431

43.1

7

2016

21.47

1

214.7

78365.5

50.9

8

2017

22.02

1

220.2

80373

59.0

9

2018

22.58

1

225.8

82417

67.2

10

2019

23.15

1

231.5

84497.5

75.7

三、库容

因本设计未做实地勘查,故以10年产生垃圾所需库容作为实地库容来计算:

垃圾填埋容量(m3/d)=垃圾填埋量(t/d)/垃圾压实密度(t/m3)

其中:

垃圾填埋总量为757000t,取垃圾压实密度为0.6(t/m3)

则垃圾填埋库容为:

126.17万m3

五、覆盖厚度

垃圾一次性填埋,每层垃圾厚度为3m,当天作业完毕覆土30cm。

最终覆土厚度1m。

第三节填埋场主体工程和辅助设施

一、堤坝填筑

堤坝设置在填埋场的边缘以及填埋区域分隔连接处的部分。

在作为中间连接处的情况下,堤坝可以用垃圾芯构成用粘土围着,图3.1为两种垃圾堤坝建造示意图。

根据场区的具体情况加以设计。

图3.1垃圾堤坝构造示意图

二、防渗系统

1、防渗系统设计规范

本设计选择人工防渗系统,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人工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统,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应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

②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钠基膨润土垫替代膜下防渗保护层。

③填埋场防渗系统基础与天然地下水水位的间距不得小于2m。

人工防渗材料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铺设HDPE土工膜应焊接牢固,达到强度和防渗漏要求,局部不应产生下沉拉断现象。

土工膜的焊(粘)接处应通过试验、检验。

②在垂直高差较大的边坡铺设土工膜时,应设锚固平台,平台高差应结合实际地形确定,不宜大于10m。

边坡坡度宜小于1∶2。

③人工防渗材料的基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整度:

应达到每平方米粘土层误差不得大于2cm;

洁净度:

不采用膜下土工布保护层时,垂直深度2.5cm内粘土层不应含有粒径大于5mm的尖锐物料;

压实度:

位于库区底部的粘土层不得小于93%;位于库区边坡的粘土层不得小于90%。

2、防渗材料

目前,从国内外的实践实用看来,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的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与其它防渗材料,它具有最好的耐久性。

从防渗性能和经济实用角度考虑,此工程采用1.5mm厚度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较为适当。

其磨擦性能的考虑,比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在坡面上采用毛面HDPE膜较好,但设计中由于有足够的粘土层,所以此工程防渗主体结构全部采用1.5mm厚的光面HDPE膜。

天然粘土类衬里及改性粘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

3、防渗结构

在垃圾填埋区场底、侧坡和调节池内都安装严密的防渗系统,使其密不透水,以防止污染地下水。

核心部分是双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

此外还设置的收集层。

场底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

过滤层、主滤液收集层、保护层、主防渗层、主防渗层、次要滤液防渗层、次防渗层、保护层、构建底面。

其相应的防渗材料设置依次为:

轻型工布土、厚度为600mm碎石导流层、500g/m2无纺土工布层、1.5mm光面高密度(HDPE)膜、500g/m2的无纺土工布层、1.5mm光面高密度(HDPE)膜、500g/m2的无无纺土工布层、地基土。

见表3.2。

边坡和调节池的防渗结构与场底的都相同。

填埋库区地基应是具有承载填埋体负荷的自然土层或经过地基处理的平稳层,且不应因填埋垃圾的沉降而使基层失稳。

填埋库区底部应有纵、横向坡度,纵、横向坡度均宜不小于2%。

 

4、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渗滤液导流层(即主滤液收集层和次滤液收集层)

渗滤液主收集层:

在无纺土工布保护层上铺设600mm的碎石层,粒径要求20~40mm,按上粗下细进行铺设,防止填埋的垃圾堵塞砾石缝从而影响渗滤液导

 

表3.2填土垃圾层

过滤层

轻型工布土

主滤液收集层

厚度为600mm碎石导流层

保护层

500g/m2无纺土工布层

主防渗层

1.5mm光面高密度(HDPE)膜

次要滤液防渗层

500g/m2的无纺土工布层

次防渗层

1.5mm光面高密度(HDPE)膜

保护层

500g/m2的无纺土工布层

构建底面

地基土

 

图3.3典型的双衬系统美国环保局衬层设计备选方案

 

流的效果。

渗滤液次收集层:

直接安装于主防渗层之下,目的是监测主防渗层是否渗漏,若有渗漏,则可在次盲沟中发现并收集起来。

渗滤液导渗盲沟:

渗滤液导渗盲沟负责渗滤液的最终排放,将其从场区内排往渗滤液沉淀池和调节池进行处理。

为了便于渗滤液的收集排放,在各区分别设置纵向盲沟,其中主收集层铺设直径为DN250mm的穿孔花管,由导流层形成盲沟断面,并用150g/m2织质土工布包裹。

次盲沟由透水和受垃圾沉降影响小的透水软管组成。

当次盲沟铺好之后再开始进行中间覆盖。

图3.3渗滤水集水系统

5、地下水导排系统

填埋场的工艺设计必须考虑对填埋库区底部可能存在的地下水进行导排。

地下水导排沟位于渗滤液主导排沟下约2m处。

先在沟内铺设反滤150g/m2土工布,然后再铺设DN200的HDPE穿孔花管,最后回填级配碎石到地下水导排沟沟顶。

三、导气系统

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严防填埋气体自然聚集、迁移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火炬法集中燃烧处理。

1、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宜采用竖井(管),也可采用横管(沟)或横竖相连的导排设施。

②竖井可采用穿孔管居中的石笼,石笼宜用级配石料等粒状物填充。

竖井宜按填埋作业层的升高分段设置和连接;竖井设置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50m;管口应高出场地1m以上。

应考虑垃圾分解和沉降过程中堆体的变化对气体导排设施的影响,防止设施阻塞、断裂而失去导排功能。

③填埋深度大于20m采用主动导气时,宜设置横管。

④有条件进行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时,宜设置填埋气体利用设施。

填埋库区除应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戊类防火区采取防火措施外,还应在填埋场设消防贮水池,配备洒水车,储备灭火干粉剂和灭火沙土。

应配置填埋气体监测及安全报警仪器。

填埋库区防火隔离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填埋场达到稳定安全期前的填埋库区及防火隔离带范围内严禁设置封闭式建(构)筑物,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将火种带入填埋库区。

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必须小于5%;建(构)筑物内,甲烷气体含量严禁超过1.25%。

进入填埋作业区的车辆、设备应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应避免产生火花。

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

填埋库区底部及边坡的土层10m深范围内的裂隙、溶洞及其他腔性结构均应予以充填密实。

填埋体中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隙应及时予以充填密实。

2、设计方案

本设计采取被动气体收集装置,允许在气体没有鼓风机,气泵之类的机械装置下排放。

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宜采用竖井(管),采用穿孔管居中的石笼,、竖井设置的水平间距为30m;管口应高出场地2m。

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其导出的气体并采用火炬法集中燃烧处理。

 

第四章填埋作业工艺

  卫生填埋通常是每天把运到填埋场,经性质和计量判定后进入填埋场内。

垃圾按指定的单元作业点卸下,卸车后用推土机推铺,再用压实机碾压。

分层压实到需要高度后,再在上面覆盖粘土和聚乙烯膜料,并重复上述的卸料、推铺、压实和覆盖的过程。

以一日一层作业单元,每日进行覆盖。

垃圾的压实密度大于0.8t/m3。

每层垃圾厚度为2.5~3.0m,每层覆土矿工为15~30cm,通常四层厚度组成一个大单元,上面覆盖土在45~50cm。

 填埋时先从右到至左推进,然后从前向后推进。

左、中、右之间的联线之间呈圆弧形,使覆盖面上排水畅通地流向两侧进入排水沟或边沟等,以减少雨水渗入垃圾体内,前后上部的连线呈一定坡度。

外坡为1:

4,顶坡不小于2%。

单元厚度达到设计厚度后,可进行临时封场,在其上面覆盖45~50cm厚的粘土。

并均匀压实,再加上15cm厚的营养土,种植浅根植物。

最终封场覆土厚度大于1m。

图4.1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

  

填埋场的作业方式实行分区分单元填埋,以分区分单元填埋为前提,然后再来考虑分层的填埋作业。

为最大限度防止污染扩散,填埋作业过程中,正在进行填埋作业的子填埋区是裸露的,日覆盖采用膜覆盖,其他的区域均为中间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