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900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docx

大学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

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

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

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五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学术论坛、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机制、“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从临时制、随机制到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对本学科发展的有效支撑。

目前,学院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农民工学院两个研究单位;藏书上万册的专用文献资料室、电子信息室;应用技术论坛和职业论坛两大学术交流平台,是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XX市导游技能大赛、XX旅游管理职业技能大赛、NIITXX市赛区软件程序设计、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多项职业技能大赛的协作单位和固定参赛单位,并与XX小天鹅公司、苏宁百货公司、XX啤酒有限公司、登康牙膏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批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3、科学研究跨上新台阶,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院以人均科研分合格与学院总体科研分合格的“双合格”的科研目标为基础要求,依托院内外学术力量,以“学科、科研、专业”相结合为出发点,在科研论文、学术专着、校级课题、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全面开展的立体科研态势。

2006年至今,学院共申报成功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以上20余篇;出版专着近5部;出版教材7部。

李定清教授主持的“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多维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XX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同时,本学科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先后聘请市内外专家10余人开展高水平讲座,并多次承办全市性学术会议;2010年10月,学院将举办中英职业教育论坛,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进行交流。

XX学院2007-2009年科研成果一览表

成果类别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汇总

专着

2

4

1

编着

2

1

4

教材

3

3

4

获奖

1

2

0

论文

EI、ISTP、SCI

1

4

CSSCI

6

13

核心期刊

31

7

其他期刊

19

15

课题

课题纵向

15

13

课题横向

2

9

科研经费(万)元)

105

学术讲座

35

学术会议

12

4、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新的突破。

五年来,学院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育人特色,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育人效果良好,学生评价颇高。

2010级应用本科学生毕业率达到95.4%,学位率达到87.8%,分别较2007年上升11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

近两年来,学院毕业生考研取得“零”的突破,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仅2010年一年就有16人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

在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显着,共获得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XX市导游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XX旅游管理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NIITXX市赛区软件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由于普通高校办职业技术教育在全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加之XX学院成立时间较短,学院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特色仍不够鲜明,学科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与全国其它高校的职业教育学院一样,由于普通高校职业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全日制普通高校和中、高级职业教育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严重重叠,XX学院也存在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学科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与普通高校相比,学院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上存在劣势;与其它中、高级职业教育学院相比,学院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又不存在明显优势。

因此,XX学院在XX市高等教育中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2、专业方向不够明确,优势不够凸显。

在专业设置严重重叠的情况下,学院尚未在专业方向建设上取得突破,没能形成一到两个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甚至为我院所独有的专业方向,从而在专业方向上和其它院校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

3、师资力量仍显单薄,没有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

近年来,虽然学院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与学校其它学院相比,师资力量仍显单薄。

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不足。

2010年,我院在校学生达2994人(2009年数字),但只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只有26人。

教职工数量仍显不足。

(2)结构不合理。

教职工主要以40岁以下、职称为讲师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3)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

(4)缺乏懂职业教育和研究职业教育的教师。

(5)研究领域分散,未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

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和特色。

基于本学院学科发展现状,结合未来发展目标,XX学院学术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突显应用技术办学特色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一个导向、两个整合、三位一体、提升水平”的建设思路。

即“以专业为导向”,“整合院内院外学科研究力量,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研力量与各专业科研力量”,全面开展“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力争在专业建设、人才建设、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较大提升。

(二)基本原则

1、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相衔接的原则。

XX学院的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不能搞闭门造车,而是要置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做到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相衔接。

2、以应用技术本科为主,多层次、立体化发展的原则。

根据职业教育基本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XX学院未来的学科体系绝不能是单极的,而是要以应用技术本科专业为主体,向上发展专业硕士,向下衔接高职专科,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3、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政策、制度、激励机制等导向平台,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有效融合,强化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通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同时,通过专业建设对专业教师队伍、学科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与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拉动学科建设,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4、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塑造特色专业的原则。

XX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努力塑造自己的特色专业,走一条与学校相关学院的相同专业进行错位竞争、以特色求发展之路。

三、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学科建设方向

未来五年,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应集中优势资源,争取在以下领域取得较大突破:

(1)充分借助农民工学院这一研究平台,结合XX城乡统筹的大环境,重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统筹领域进行攻关,争取取得一批重量级的研究成果;

(2)充分借助高等教育研究所这一研究平台,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中外应用型本科的比较、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重点领域进行研究,争取取得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3)继续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强化校企合作办学,注重对职业教育在“生产、办学、研究”三方面的结构途径、策略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的研究;(4)严密筹划、积极准备,在与学校其他相关院所进行资源整合的情况下,为以职业教育学申报教育学硕士点创造条件。

(二)学术队伍

未来五年,争取通过外引内培,打造出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学术队伍;形成若干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1、继续大力引进具有高职称(正高、副高)、高学历(博士)的学术人才,争取未来形成30人左右的学术队伍,其中院内各专业分别为2~3人,院外校内为10人左右。

2、继续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术素养,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力争2015年,再增加10-15人的硕士生导师;

3、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农民工学院、以及各个专业方向,组建若干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力争五年内,在职业教育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研究等领域形成1-2个校级科研团队,在营销、会计、旅游、酒店、计算机等专业的特色研究方向形成3-5个院级科研团队。

初步形成具有团队协作、联合攻关能力的科研“联合舰队”。

(三)科学研究

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和思路,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未来五年,力争中标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2项,实现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国家课题零的突破;争取申报中标省部级各类课题8~10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篇,专着4-6部;获省、部级奖2项。

根据我院各系的科研工作具体目标(参照下表),整合学院各项资源,制定较为细致的5年科研目标。

2010年-2015年各系暨学院科研工作目标

类别

会计

计算机

贸经

营销

酒店

合计

专业论文

30

22

37

45

37

其中:

CSSCI

6

4

7

9

7

其中:

核心

12

9

15

18

15

课题

6

2

5

7

6

其中:

省部级

3

1

2

3

2

其中:

校级

3

1

3

5

4

专着

2

1

1

2

1

教材

3

2

1

2

1

讲座

20

10

12

15

15

学术会议

10

8

8

8

8

此外,以专业协会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科研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在校期间撰写的论文进行指导,并推行教师和学生学术成果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制度。

把学生科研与学生科技创新、撰写论文结合起来,力争学生公开发表文章达到1%以上。

(四)讲座会议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建立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的学术报告会制度;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与专业协会为平台,积极开展学术沙龙和学术论坛工作,举办院级大型学术讲座10-20场,以教学系为单位的学术讲座60-80场;按计划派出一定数量的老师外出访学,鼓励全院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继续巩固和加强学院在全国和西部的学术地位,力争承办1次国际职业教育或应用型本科学术会议,承办2-3次全省性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全院教职工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认识。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学院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部分同志对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仍显不足。

学院要坚持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总体建设思路,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上来,统一到学院的战略部署上来,自觉、主动地参加学科建设,开展学术科研活动,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推动学院的全面发展。

(二)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

除继续实行《XX大学XX学院科研奖励暂行办法(试行)》、《XX大学XX学院科研管理暂行办法(试行)》、《XX大学XX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试行)》、《XX大学XX学院学术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以外,积极探索学院科研工作考核办法,将科研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

(三)加强学术梯队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实施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规划,人才是第一要素。

学院要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提高学院人才素质;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农民工学院两个科研平台,打造若干具有一定科研攻关能力的科研团队。

(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继续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遴选优秀科研成果,对具有重大理论突破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有重大效益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要予以重奖。

以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进行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保证必要设备和经费的投入

根据科研制度每年从自筹经费中划出专款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科研活动进行扶持和奖励。

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实行倾斜政策,为参加学术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鼓励申报重大项目。

(六)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

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有关大学同类学科进行调研、进修,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交流、讲学,在学术信息、学术研究与学术前沿课题等方面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学术报告制度,鼓励教师将近期的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以及对外交流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学术报告在院内进行分享与讨论,活跃学术气氛。

XX学院

二〇一〇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