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718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草原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草原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草原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草原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原 2.docx

《草原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草原 2.docx

草原2

1草原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课前准备:

老师熟知课文,同学课前充分预习课文。

学习过程:

一、听导语

1、谁见过草原?

(板书课题——草原)请谈谈自己对草原的了解。

2、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3、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合作交流

(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

如:

勾勒的意思。

四、展示

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第四小题板书较好。

2、同学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

五、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          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      美,赞美了草原人民       美。

六、总结

通过对《草原》的初步学习,自己有什么收获呢?

请谈一谈。

板书设计:

1、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景美人美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表达方法,景美人更美,蒙汉情深。

学习目标: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学习重、难点:

1、感受人美、景更美。

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同学充分熟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听导语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看老师板书:

景色优美情谊深厚

2、示标(内容同上)

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读1、2自然段:

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  )、天空( )、草原(   )。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

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默读2——5自然段:

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

从      、激情相见、       、       、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

如果此时自己就是蒙古族同胞,自己想“            ”

如果自己是汉族兄弟,自己想“            。

三、组内合作交流

四、展示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2、同学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五、检测

1、选择自己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

2、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3、如果让自己当导游,自己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

列个简要提纲。

六、总结

我的收获是:

            。

板书设计:

1、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ànyūbōlijīnhóngtísèjiāo

()染()回()()飘带舞彩()马()羞()摔()

二、多音字组词。

勒lè()lēi()

蒙mēng()méng()měng()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再按要求答题。

一()千里翠色()流

写绿的范围的词是:

;写绿的程度的词是:

我还能照着写两个表示绿的意思的四字词:

、。

四、用关联词造句。

那么……那么……

既……又……既……又……

五、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这句话是把比作。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式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把比作。

3.我也能照第1、2句的样子写一句话:

4.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一句话的理解。

六、拓展。

1.形容热闹场场景的成语(3个):

2.形容朋友间深情厚谊的成语(3个):

3.描写草原的古诗名句: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会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同学熟读课文,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一、听导语

1、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板书课题)

2、读读课题,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学习

1、理解下列词语:

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

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句话的含义是。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丝绸之路因何而得名?

三、合作交流

同学展示、点评,老师适时点拨。

四、展示

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

2、同学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

五、检测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  )(  )岭  (  )(  )如生   五彩(  )(  )

不计(  )(  )   丰富(  )(  )  美轮(  )(  )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巨型石雕矗立在           ,这里是汉代古都           ,也是丝绸之路 的起点。

(2)用“   ”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3)这句话与课文的尾句“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六、总结

我的收获是:

  。

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交流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

 

 

3白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学习重、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习过程:

一、听导语

在祖国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把生字新词标出。

2、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自己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

3、课后思考题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

三、合作交流

主要是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交流:

白杨的特点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展示

1、同学:

注意倾听他人的回答并适时做好点评。

2、老师:

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

五、检测

试着背诵: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

六、作业超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

请谈一谈。

七、板书设计:

3、白杨

高大挺秀繁茂生命力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养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养成同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前准备:

老师熟知课文,同学课前充分预习课文。

学习过程:

一、听导语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

2、今天继续学习《白杨》。

(板书课题)

二、导纲自学

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

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请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组内合作交流

给同学充分的思维空间,各抒己见,探讨疑难。

四、展示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

2、同学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五、检测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课后小练笔)

六、总结

同学谈论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可以适时升华课文中心,这样同学的心灵可以得到净化。

板书设计:

3、白杨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

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借物喻人

边疆建设者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

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学习重、难点:

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的满腔热情;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课前准备:

同学课前充分预习课文,收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听导语

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

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二、自主学习

1、会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妖娆  狰狞 逞凶 巍峨 始料不及 杯水车薪

2、本文记叙了在(              ),(             ),(             ),(            )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      )和(      )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贯通的经过。

3、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4、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

一是(),

二是(),

三是()从中可以看出建设者具有怎样的精神?

三、展示探究

在展示独立学习成果之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补充,学会点评;老师把握时机,给同学打气,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去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自己的能力;使问题在争论中得到理解、消化。

四、检测

1、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        )。

2、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木尔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西城——拉萨。

铁龙指的是(            ),它从(                )到(                  )。

5、作业超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六、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高寒缺氧

环境恶劣    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

施工条件艰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