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086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docx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精品教育doc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1—P42“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图形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的是“空间”。

在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使学生理解物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它是三维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这一概念的是“容纳”。

学生建立了体积概念以后,理解容积也将会变得轻松一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抓住这两个来引导学生去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在课件演示、实际操作和小组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土豆、红薯、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瓶子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_优秀教学设计_反思(北师大版)

一、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记得)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好吗?

(播放课件)

师:

故事听完了,那么乌鸦想的办法中蕴含着什么数学知识呢?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的。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体积”概念

1、初步体会“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

我们再一次来到这里上课,看一看我们的周围,说说哪些物体比较大,那些物体比较小。

(生答)

2、实验验证“所占空间”的大小。

(1)设计方案:

师:

老师这里有两个物体:

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你认为哪个大呢?

(出示形状不同但大小相近的土豆和红薯,让学生猜大小。

生1:

土豆大。

生2:

红薯大。

生3:

同样大。

师:

说法不一,看来光凭肉眼难以判断出哪个大哪个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

汇报交流:

生1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而且都装满水,把土豆和红薯分别放进去,看哪一个杯子流出来的水多,那个杯子里的土豆或石块所占的空间就大。

生2:

拿两个相同的量杯,量杯里装相同多的水,然后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进去,看哪一个杯子的水面上升的高,那个杯子里的土豆或红薯所占的空间就大。

生3:

把土豆和红薯放在秤上称一称,哪个重那个就大。

……

师:

同学们肯定还有其它的办法,刚才说的这些办法哪一个更容易操作呢?

生:

(生2)的办法最好。

师:

下面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做实验。

(2)实验证明:

师:

老师这里有两个杯子一样大的杯子,杯中水面高度一样高。

为了更方便大家观察,我在水面的位置做了标志。

师:

我先将土豆放入第一个杯里,(不完全浸没)这样行吗?

(不行,必须完全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水面上升了。

生:

说明土豆占了水的地方,把水挤上来了。

师:

土豆占了水的地方,我们就说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板“空间”)

师:

我们再来看看红薯放入水中的情况。

发现了什么?

生:

水面也上升了。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红薯占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面就升高了。

师:

观察这两个杯子的水面,你又发现了什么?

是什么原因呢?

生:

我发现了水面上升不一样高,放红薯这个杯子水面上升得高,说明红薯所占的空间比土豆大。

师:

说的真好,看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板:

大小)

师:

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土豆的“体积”(板书:

体积)

师:

什么是土豆的“体积”?

生:

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土豆的“体积”

师:

什么是红薯的“体积”?

生:

红薯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红薯的体积。

师:

你还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

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作“物体”(板:

物体)

师:

那么什么叫作物体的“体积”呢?

(让学生自由表达,同时教师板书)

生: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齐读)

师:

谁来说一说土豆和红薯谁的体积比较大。

生:

红薯的体积大,因为红薯所占的空间大。

师:

我们说红薯的体积大,它的体积究竟有多大呢?

生:

被红薯挤上来的水的体积等于红薯的体积。

师:

土豆的体积有多大呢?

生:

被土豆挤上来的水的体积等于土豆的体积。

师: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哪些物体的体积小,为什么?

师:

你能用体积的知识解释“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3、小练习

42页第1、2题。

(二)学习“容积”概念

1、初步认识容器能容纳物体。

师:

刚才我们在实验中多次用到了杯子,杯子可以装水,也可以装饮料等东西,我们称它为容器(板书:

容器)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容器?

(生举例)

师:

容器有什么特点?

生:

能装东西。

2、实验验证杯子容积的大小。

师: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一个杯子,一个瓶子)

老师这里有一个杯子,一个瓶子,大家看一看,哪个容器能装的水多呢?

生1:

……

(1)设计方案:

师: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汇报:

生1:

可以把这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再分别倒入另外一个杯子,同时做好标记,看哪一个水面高那一个装的水就多。

生2:

可以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然后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看哪边重,那个杯子装的水就多。

生3:

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杯子装满水,然后再倒入另外一个杯子,如果满了并溢出来了,就说明正在倒水的杯子装的水多,如果没满,就说明正在倒水的杯子装的水少。

……

师:

你们的方法可真多,真是了不起,你们觉得这些办法中哪一个最简单易行呢?

生:

(生3)的方法最好。

(2)验证猜想:

师:

就让他上来用他的方法来做试验,同意吗?

生:

同意。

(一生做实验,师生一起观察。

师:

(满了)还能再装吗?

生:

不能。

师:

这个时候水占了这个杯子的所有空间。

师:

(不满)还能再装吗?

生:

能。

师:

也就是瓶子还有空间水没有占有。

师:

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生:

瓶子装的水多,杯子装的水少。

师:

瓶子装的水多,就是水的什么大?

生:

体积。

(板:

体积)

师:

杯子装的水少就是杯子的水的什么小?

师:

瓶子里水的体积大,我们就说它的容积大。

(板:

容积)

师:

瓶子的容积指什么?

生:

瓶子中水的体积。

师:

(不满)这样瓶子中水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吗?

生:

不是,必须装满。

师:

瓶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就是瓶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

(板:

所能容纳)

师:

瓶子的容积指什么?

生:

瓶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

师:

杯子的容积指什么?

生:

杯子所能容纳水的体积,是杯子的容积。

师:

如果瓶子中装的是油,那么什么是瓶子的容积?

生:

瓶子所能容纳油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

师:

装细沙呢?

生:

瓶子所能容纳细沙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

师:

那么什么叫做容器的容积?

(生自由表答,师板书)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3、小练:

(用容积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判断:

游泳池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游泳池的容积。

()

◆P42—2

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体积和容积”(板书:

体积和容积)

(三)通过实物,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

师:

体积与容积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就拿这个装着沙子的纸盒为例,谁能具体说一说什么是它的体积,什么是它的容积。

(生答)

生:

纸盒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是它的体积,纸盒所装沙子的体积是它的容积。

师:

体积和容积的相同点又是什么?

(同是体积)

三、综合练习:

1、判断:

一个塑料袋,它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

()

2、填空:

做一个长方体的木头箱子,要求用了多少平方米的木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要求能占多大空间,就是求它的(),要求能装多少东西是求它的()。

3、P42—4

四、看书置疑:

今天所学的知识是教材41页的内容,把书翻到41页看看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五、全课总结: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学反思: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

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019年2月25日星期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